顾颉刚

顾颉刚
  • 姓名:顾颉刚
  • 别名:
  • 性别:
  • 国籍:
  • 出生地:江苏常州人
  • 出生日期:1893年5月8日
  • 逝世日期:1980年12月25日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顾颉刚(1893年5月8日—1980年12月25日),原名诵坤,字铭坚,号颉(jié)刚;小名双庆,笔名有余毅等。著名历史学家。江苏常州人。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0年本科哲学门毕业,后在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云南大学、齐鲁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社会教育学院,兰州大学任教,担任过北平研究院历史组主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主编过《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燕京学报》、《禹贡半月刊》、《大众知识》、《边疆周刊》、《齐大国学季刊》、《责善半月刊》、《文史杂志》、《文讯》等。解放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政协二、三届委员,第四、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还主持过《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的标点工作。在大学时期,喜欢听戏和搜集民谣。对一些剧本作考证,收集吴歌二百首,编成《吴歌甲集》出版,是当时印行的第一部歌谣专集。1920年开始把他和别人研讨古史的论述,编成《古史辨》八册,已出版的有七册。


1923年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即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周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我国有黄帝、神农,秦有三皇,汉以后有盘古;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我们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状况。造成这一封建史学体系主要完成于从战国到西汉儒家之手。儒家经典《尚书》是这一古史系统的首要典籍。要有效地摧毁它,必须摧毁《尚书》的经学地位。他一生用了很大力量,整理和研究《尚书》。


从1926年在中山大学任教时起,原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都开设了“《尚书》研究”课,编写了《〈尚书〉讲议》和《〈尚书〉学参考材料》八册,《〈尚书〉讲义研究》五种,《尚书文字合编》、《尚书通检》、《尚书学讨论集》等。解放后,发表《尚书甘誓校释译论》、《盘庚三篇校释译论》、《尚书汤誓校释译记》、《西伯勘黎校释译论》这都是在尚书研究史上超越前人的著作,同时指出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并不是完全可信,其中《虞夏书》的《尧典》、《皋陶谟》、《禹贡》是儒家的伪造,目的是使人们一心向往所谓的这个黄金时代。同时指出《禹贡》虽是一篇可贵的地理学杰作,但儒家把它编派成大禹时代的作品,把禹加工美化为圣王。这些揭发和论证,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家利用《尚书》编成的古史系统。按他对于古史记载的基本观点,认为必须打破关于古史的传统说法:要打破中国古代民族原来只有一个的观念;要破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要打破古史人化的观念;要打破把古代看作黄金世界的观念。


1933年在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开设《中国古代地理沿革史》一课。1934年与谭其骧创办《禹贡》半月刊,共出了八十期,为后学者指出途径。他的治学道路一方面来源于我国史学史上怀疑派的疑古思想,认为传、纪、经都不可信,其实是受“五四”运动以来新文化运动的深刻影响,考辨古史,推倒经学偶像;再一方面是受乾嘉学派考据学的影响;再即是道成以来经世致用思想的继续和发展。他善于从事物中找出相互间的联系,并应用到学术上来。他从事专门学术工作,也注意提倡写作形式上的通俗化。“五卅”后写了《伤心歌》,“九一八”后写有《胡阿毛开车入黄浦》,《傀儡皇帝坐龙廷》、《二十九军大战喜峰口》、《义军女将姚瑞芳》等大鼓书词,激发群众抗日爱国热情。30年代写的《中国上古史讲义》与解放后出版的《秦汉的方士与儒生》都是通俗易懂的专著。他是中国近代史学上一位有成就有地位的历史学家,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留下了丰富的学术遗产和大量的著作。


主要专著有《浪口村随笔》(六卷补遗)、《汉代学术史略》、《辨伪丛刊》(合作辑点)、《秦汉的方士与儒生》、《苏粤的始丧》、《古史辨》、《西北考察日记》、《尚书通检》、《上游集》、《中国历史地图集》(古代史部分)《中国疆域沿革史》、《支那疆域史》(日文,中尾雄一译),《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孟姜女故事的歌曲》(甲集)、《妙峰山》、《山歌》(明冯梦龙作,校点),《三皇考》(与杨向奎合著)、《崔东壁遗书》、《史林杂识》等。主要论文有《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论〈易·系辞传〉中现象制器的故事》、《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燕国曾迁汾水流域考》、《周人的崛起及其克商》、《西周的王朝》、《周室的封建及其属邦》、《“丛书子目类编”序》、《校点尚书禹贡篇》、《齐桓公的霸业》、《黄河流域与中国古代文明》、《尚书文字合编》、《尚书学讨论集》、《尚书甘誓校释译论》、《尚书大诰今释摘要》、《盘庚三篇校释译论》、《西伯戡黎校释译论》、《〈逸周书·世俘篇〉校注·写定和评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