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

叔本华
  • 姓名:叔本华
  • 别名:
  • 性别:
  • 国籍:德国
  • 出生地:波兰的但泽
  • 出生日期:1788年2月22日
  • 逝世日期:1860年9月21日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享年72岁),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思想家,唯意志主义的创始人。生于波兰的但泽。早年曾随同父母游历法、荷、意、瑞士等国。1809年入哥根廷大学学医,后来学习哲学。1811年转到柏林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沃尔夫、弗希特和施赖伊马赫是他早期的导师。1820年在柏林大学讲授他的形而上学,因与黑格尔的讲演对立而失败。1832年以后定居于法兰克福,过隐居生活直至逝世。主要著作有《充足根据律的四重根》(1813)、《论自然中的意志》(1836)、《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1841)、《论文集》(1851)、《附录和补遗》(1851)。叔本华广泛吸取柏拉图、巴克莱、康德和佛学的一些思想,建立了一个包括美学、伦理学和形而上学在内的理论体系。叔本华形而上学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说成是主体的表象,即主体的感觉、经验。它们是主体意识的产物,主体是它们存在的条件,离开了主体它们就不能存在。主体和客体是表象世界不可分割的两个半面,二者密切联系。主体意识中先天具有的根据律为二者共同具有,是二者的分界限。在客体中根据律是永恒的形式或本质。世界的另一面是世界的本质,自在之物,这就是生存意志。它是无目的、无止境的追求,他强调意志的同一性、不可分割性。这个意志是世界一切事物的现象和根源、内在本质。叔本华反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关于世界本体的传统观点,它们错误的片面强调客体或主体单方面的决定性。表象只不过是转瞬即逝,变化不定的现象,其本质或根据是表象之后的意志作用。对表象世界可以采取理性抽象的方法,用根据律来研究自然现象的原因;反之意志本身是无根据的,它超越于时空之外,不适用于根据律,科学的理性思维在此失败。把握意志的惟一手段是直观。当认识的主体忘却一切个性的欲求而上升到“纯粹的认识主体”时,他就在直观中达到自我,直接把握意志的本性。叔本华在认识论领域中得出直观高于理性的结论。艺术欣赏就是实现这种认识的一条途径。它只是少数天才在个别场合下才能实现。在伦理学中叔本华阐述了一种悲观主义的人生观。人是意志的显现,人的个体受时空形式的支配。个体的人的生存时间与空间和地限的时空相比,几乎等于零。所以人生是毫无意义和价值的。人生不过是一场虚幻的短梦。意志的无止境欲望和满足推动着宇宙的生成变化,欲求和挣扎是人的本质,所以人生是痛苦的、悲惨的。人在进行哲学研究和艺术欣赏时进入忘我境界,能暂时地摆脱痛苦;永久地摆脱痛苦的惟一途径是像基督教徒和佛教徒所作的那样,实行禁欲,弃绝意志的一切欲望达到忘我,最后在无欲宁静的理想世界中实现超脱,他把这叫做“生存意志的否定”。否定生存意志的方法,是甘愿受苦、去掉性欲和绝食而死等。彻底否定了生存意志、世界所剩是无。在哲学史上,叔本华强调了认识过程中非理性的因素。与黑格尔的绝对理性主义相对立,揭示了人类思维发展的另一侧面。开创了现代西方哲学中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对尼采、柏格森、弗洛伊德和存在主义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后人研究非理性的东西提供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