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岳

张景岳
  • 姓名:张景岳
  • 别名:名介宾,字会卿
  • 性别:
  • 国籍: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563
  • 逝世日期:1640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张景岳(1563—1640),名介宾,字会卿(一作惠卿),号景岳,因其室名“通一斋”,故又别号通一子。原籍四川,明初祖上以军功世授绍兴卫指挥,遂迁居会稽。明代著名医家。


其父寿峄,为定西侯门客,通医理。景岳14岁时随父游北京,从名医金英(梦石)学医。中年投笔从戎,随军“出榆关,履碣石,经风城,渡鸭绿”,经数年而无所成就,于是幡然解甲归里,放弃其他杂好,专攻岐黄之术。其间曾旅居长安,58岁南返故里,而后“医日进,名日彰,时人比之仲景、东垣”(《景岳全书·林日蔚跋》),一时求诊者“辐辏于门”,权贵显要“持金币争相延请”。因其治病好用熟地,其制定的新方186贴中有熟地者占48%,故有“张熟地”之称。


一生著作宏富。《类经》及其羽翼之作《类经图翼》和《类经附翼》,是其毕生研究《内经》的结晶。《类经》32卷,90万字,费时30年,四易其稿。《景岳全书》64卷,是又一巨著。晚年之作《质疑录》1卷,收札记小品43条,清乾隆甲申年(1764)胥山老人王琦辑入《医林指月》。


对医学理论颇有贡献。前人注释《内经》多系随史注释,而《类经》采取类分之法,使散漫的理论条理化,使《灵枢》、《素问》合璧,相为表里,互启共证,图文并解。又引用天文地理、气象物候、音乐、兵法等多种科学知识,阐发《内经》的奥旨微蕴。便于学者融会贯通,推动了后世对于《内经》的研究。


后人称其“仲景以后,千古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