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六

上天竺前住持沙门一如等奉 来集注

十二分经(亦名十二部经出大智度论)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者法也常也十界同遵曰法三世不易曰常此圣教之总名也又修多罗即是长行直说法相随其义理长短不以字数为拘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修罗界饿鬼界畜生界地狱界也)。

【二祇夜】梵语祇夜华言应颂又云重颂谓应前长行之文重宣其义或六句四句三句二句皆名颂也。

【三伽陀】梵语伽陀华言讽颂谓不颂长行直说偈句如金光明经中空品等是也。

【四尼陀罗】梵语尼陀罗华言因缘如经中有人间故为说是事如律中有人犯是事故制是戒如来所说一切根本缘起之事皆名因缘如法华经中化城喻品说宿世因缘等是也。

【五伊帝目多】梵语伊帝目多华言本事谓说诸菩萨弟子因地所行之事如法华经中本事品云药王菩萨于日月净明德佛所得法欢喜即然身臂以为供养修诸苦行求菩提道等是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六阇多伽】梵语阇多伽华言本生谓说佛菩萨本地受生之事如涅槃经云比丘当知我于过去作鹿罴獐兔龙及作金翅鸟粟散王转轮圣王之类是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七阿浮达磨】梵语阿浮达磨华言未曾有亦云希有谓如佛初生时即行七步足迹之处皆有莲花放大光明遍照十方世界而发是言我是度一切众生生老病死者地大震动天雨众花树出音声作天妓乐如是等无量希有之事是也。

【八婆陀】梵语婆陀具云阿波陀那华言譬喻谓如来说法为钝根者假譬喻以晓示之令其开解如法华经中火宅药草等喻是也。

【九优婆提舍】梵语优婆提舍华言论议谓诸经中问答辨论诸法之事如法华经提婆达多品中智积菩萨与文殊师利论说妙法等是也(梵语提婆达多华言天热梵语文殊师利华言妙德)。

【十优陀那】梵语优陀那华言自说谓无有人问如来以他心智观众生机而自宣说如楞严会上说五十种魔事不待阿难请问又如弥陀经无有缘起自告舍利弗等是也(五十种魔者谓色受想行识五阴各有十种也梵语阿难华言庆喜梵语舍利弗华言鹙子)。

【十一毗佛略】梵语毗佛略华言方广方者法也广者大也又正理曰方包富曰广谓大乘方等经典其义广大犹如虚空也。

【十二和伽罗】梵语和伽罗华言授记谓如来为诸菩萨辟支声闻授作佛记如法华经云汝阿逸多于当来世而成佛道号曰弥勒等是也(辟支梵语具云辟支迦罗华言缘觉梵语弥勒华言慈氏阿逸多即弥勒字也)。

十二因缘(出天台四教仪)

谓无明等展转感果名因互相由藉为缘三世相续无间断也(三世相续无间断者谓由过去世无明行为因感现在世识乃至受五者为果由现在果起爱取有三者为现在因由现在因感未来世生老死之果如是循环无间断也)。

【一无明】谓过去世烦恼之惑覆于本性无所明了故曰无明。

【二行】谓过去世身口造作一切善不善业是名为行。

【三识】谓由过去惑业相牵致令此识投托母胎一刹那间染爱为种纳想成胎是名为识(梵语刹那华言一念)。

【四名色】名即是心谓心但有名而无形质也色即色质即是身也谓从托胎已后至第五个七日名形位生诸根形四支差别是名为色(四支者即两手两足也)。

【五六入】谓从名色已后至第六个七日名发毛爪齿位第七七日名具根位六根开张有入六尘之用是名六入(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六触】谓出胎已后至三四岁时六根虽触对六尘未能了知生苦乐想是名为触。

【七受】谓从五六岁至十二三岁时因六尘触对六根即能纳受前境好恶等事虽能了别然未能起淫贪之心是名为受。

【八爱】谓从十四五岁至十八九岁时贪于种种胜妙资具及淫欲等境然犹未能广遍追求是名为爱。

【九取】谓从二十岁后贪欲转盛于五尘境四方驰求是名为取(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十有】谓因驰求诸境起善恶业积集牵引当生三有之果是名为有(因果不亡为有二有者欲有色有无色有即三界也)。

【十一生】谓从现世善恶之业后世还于六道四生中受生是名为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四生者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也)。

【十二老死】谓从来世受生已后五阴之身熟已还坏是名老死(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十二入(出法界次第)

入即涉入之义谓六根六尘互相涉入故名十二入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一眼入】谓眼根对色即能见色是名眼入。

【二耳入】谓耳根对声即能闻声是名耳入。

【三鼻入】谓鼻根对香即能嗅香是名鼻入。

【四舌入】谓舌根对味即能尝味是名舌入。

【五身入】谓身根对触即能觉触是名身入。

【六意入】谓意根对法即能分别于法是名意入。

【七色入】谓一切可见之色而对于眼是名色入。

【八声入】谓一切可闻之声而对于耳是名声入。

【九香入】谓一切可嗅之香而对于鼻是名香入。

【十味入】谓一切可尝之味而对于舌是名味入。

【十一触入】谓一切可觉之触而对于身是名触入。

【十二法入】谓一切可分别之法而对于意是名法入。

十二头陀行(出十二头陀经)

梵语头陀华言抖擞谓能抖擞烦恼之尘垢也盖比丘当离愦闹不乐饰好心绝贪求无诸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