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郡居士非眼刘道开纂述

成都沙门离指方 示鉴订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大佛顶三字。若据他经。即是佛身三十二相中之无见顶相也。若据经显义。是指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如来藏心言也。由此心体。含吐十虚。弥纶万有。为大觉最尊最胜之顶法也。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者。不变名如。随缘为来。小乘如而不来。凡夫来而不如。唯我大觉。亦如亦来。故名如来。独知独见之谓密。出生圣果之谓因。磨炼治习之谓修。忘心默契之谓证。无不究尽之谓了。不落言思之谓义。谓大觉依此顶法为因。而实修实证。障尽惑空。因穷果满。能事已毕。更无余事。一义皆了。更无余义。故曰如来密因修证了义也。诸菩萨万行首楞严者。首楞严。此云究竟坚固。谓始从干慧。以至等觉。皆以此顶法为因。而修万行。分断无明。分证真理。上历圣位。踏佛阶梯。以至事事得成坚固也。除诸佛菩萨。其余出世小果。治世圣贤。虽亦各有悟入。依稀仿佛。窥见一班。类皆坐在相似觉中。以不能空五蕴。销六根。尽五住。超二死。未超心量。未至圆极故也。经者。常也。作终古之常规。为佛灯之后焰故也。

○一大。二佛顶。三如来密因。四修证了义。五诸菩萨万行。六首楞严。七经也。第一大者。称赞之词。具洪阔。包含周遍。众多。深奥。元始。恒常。超胜。八义。二佛顶者。法华为佛全身。此经为如来顶。显斯经为法华中精要之义也。三如来密因者。如为本觉。来为始觉。本始究竟。名如来也。曰密因者。取如来在凡夫时。于六根门头。顿悟圆湛不生灭妙明真心。此心为四科七大根本实性。具足三如来藏。全体大用。本来是佛。岂惟但是因性。亦乃即是果性。以诸如来无别所证。乃至证时。更无毫发增添。所谓从初发心。即成正觉也。所以为最密者。以此即是二根本中真本。所谓识精明元。菩萨涅槃。元清净体。佛言一切众生。不成无上菩提。皆为不达此本。错乱修习。至后偈中。又言常不开演。足显根中所具如来藏性。乃是难测难知。最深最密之法。经文首从请定。至四卷身意轻安。得未曾有。即此密因也。然此一段。即是阿难所请三名中妙奢摩陀。以此三如来藏性。即是自性本定。而顿悟了达于兹者。即微密观照故也。四修证了义者。以前段全彰自性本具。天真现成。然既曰密因。岂碍修证。是故虽歆藏性之已知。更喻华屋之未入。由是开决定义门。示解结次第。盖必解六结而越三空。方为了义之修。获二胜而发三用。方为了义之证。然谓之了义者。有二义。一者。用根不用识故。盖用识。则以生灭为本修因。如蒸沙作饭。毕竟不成常住菩提。故非了义。用根。则以不生灭性为因地心。如依金作器。决定能成无上菩提故。为了义。又用根已为了义。而特选耳根。更为。了义中之了义。以其超二十四圣而独妙。为十方三世诸佛一路涅槃之要门也。二者。从性起修。因该果海故。盖依密因无修证果海中。不妨幻修幻证。故修而无修。非事相之染修。证而无证。非新成之实证。故为了义。而非不了义也。经文自四卷后半。请华屋之门。直至七卷前半百灵护咒。即此了义也。然此一段。即是阿难所请妙三摩提。以此耳根圆通。为第一如幻三摩提故也。五诸菩萨万行者。诸菩萨。即本经分证诸圣五十五位之数也。万行者。即诸位中历修之行。如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以至等觉。其行应无有量也。此之万行。蹑前了义。而更进深玄。要之根抵于三如来藏。而归极于无障碍法界。经文自七卷后半阿难请位。至末结经名以前。即此万行也。此一段。即阿难所请三名中妙禅那也。六首楞严者。大定之总名也。圆含上三别目。而为一定全体。当知此定迥不同于常途止观。盖常途止观。全属功夫。此则不尔。涅槃经。佛自释首楞严云。一切事究竟坚固。而古德即明其彻法底源。不动不坏。细详其旨。分明取自心本具为首楞严。何曾取起心对境止观为定哉。七经者。是诸经通题。至于文词之妙。本于如来精义巧辨。而加以房相润色之工。极为华藻流丽。妙含无尽。观者研味。自当得之。

○贺中男云。经中见犹离见。见不能及。大佛顶也。得元明觉不生灭性。为因地心。即密因也。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即修证了义也。二十五圆通。五十位真菩提路。即诸菩萨万行也。

○大定有三义。一曰。此是妙定。正以本性自具。天然不动。不假修成。总在迷位动中。其体本然。故称为妙。不然。何以为彻法底源。不动不坏之定哉。据此。则凡不即性。而别取功夫为止观者。皆不妙之定也。二曰。此是圆定。正以此定不但独取自心不动。乃统万法万事。皆悉本来不动。为一定体。不然。何以为一切事不动不坏之定耶。据此。则凡不兼万有。而独制一心者。皆不圆之定也。三曰。此是大定。正以此定纵在迷位。尚本不曾动摇。开解之后。岂有出退。当知此定自发解起行之后。直至历位成佛。终无退出。何况有坏。不然。何以为究竟坚固之定耶。据此。则凡有入住出。纵经长时。皆不为大定也。一经科为三分。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

○序分第一(有通序别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

序经之意若曰。如是之法。我从佛闻。彼一时也。佛在舍卫城。祇陀太子林中。须达布金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此诸人者。皆是无欲漏。无有漏。无无明漏。回心大阿罗汉。而非定性声闻可比者。

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试以大阿罗汉之德言之。以言其自利也。安住如来宫殿。掌握如来法印。能行法王令。能绍法王位。谓之佛子住持。而于欲有。色有。无色有。则善超之。盖小乘以出三界为超。不名为善。今则即三界而出三界。非若昔日之畏三界如牢狱也。自利之德如此。以言其利他也。能于十方国土。成就三千威仪。成就已。亦成就人。非若昔日之耽寂灭。而不肯成就众生也。又能助扬佛化。转大法轮。荷担家业。妙堪如来付托之遗嘱。非若昔日之不堪受是法也。又能身严心净三聚之戒。言为世法。行为世则。而大范乎三界焉。非若昔日之戒有漏缺。不能为法于三界也。又能应身无量。度脱众生。非若昔日之胶柱鼓瑟。无方便也。于以拔济未来众生。堕见刺者拔之。溺欲泥者济之。使之超越乎污根之尘。牵心之累。而不落陷阱焉。非若昔日之唯为一身。如獐独跳也。利他之德如此。此之谓回心佛乘之大阿罗汉也。

○钟伯敬疏云。严净毗尼一语。该上下文义。毗尼。戒律也。在身曰严。在心曰净。六卷之四清净明诲。七卷之安立道场。总蹑于此。见善超诸有。及弘范三界。数句。皆以此为根本。盖以此经以戒为重故也。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健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离沙陀等。而为上首。

其名维何。曰大智舍利弗。此云鹙子也。曰摩诃目健连。此云采菽氏也。曰摩诃拘絺罗。此云大膝。即舍利弗之舅长爪梵志也。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此云满慈子也。曰须菩提。此云空生也。曰优波离沙陀。此云尘性空也。是诸罗汉。各有过人之能。出人头地。故为上首焉。

○法华言授记成佛。却从二乘说来。而卒于一乘。故开经叹德。先言声闻。而后及于菩萨。楞严言最初方便。拣却二乘声闻缘觉。直斥之为错乱修习。列于十种邪见之末。盖楞严始终止谈上乘。不及其余。故叹德处。直从无漏大阿罗汉说起。已是极顶之谈。法华如宰相功成身退。追叙其作秀才孝廉。假途托迹之由。楞严如蒙养初学。其父师便教以立志作宰相。勿令豫作秀才孝廉之想。所谓修证了义也。

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属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即时如来。敷坐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不特此也。又有无量独觉缘觉之辟支。真穷惑尽之无学。并其研真断惑之初心。同来佛所。不谋而至。不约而亲焉。是时也。适当诸比丘九旬坐夏。日满解制。恣其自陈。以考九旬德业之日。十方菩萨。恣问决通心之所疑。钦奉如来摄物之慈。折物之严。且将更求密修密证之了义焉。即时如来。敷展坐具。宴然安居。为诸会中。宣示幽深秘奥之法。于是法筵清净之众。皆闻所未闻。而得未曾有。似迦陵鸟之仙音。遍彻十方世界。恒沙菩萨。闻如来音声。皆来聚集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盖此菩萨。表根本智。为择法眼也。

○休夏自恣者。比丘当初夏时。即结制禁足安居。不令乞食名休夏。亦名坐蜡。自恣者。是期满解制之日。即七月十四十五十六三日也。自知有过。恣其自陈。自不知过。恣任僧举。正是严净毗尼之义。益显戒为重矣。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羞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

于是有舍卫国胜军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于宫掖之中。自己迎接如来。广设珍羞无上之妙味。敬之至也。又敬师及弟。兼复亲延诸大菩萨。而城中复有福德俱隆之长者。清净自居之居士。同时饭僧。佛以不能遍及也。乃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以慰众心焉。通序竟。

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既无上座及阿阇黎。途中独归。其日无供。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

诸弟子既已分应斋主矣。唯有阿难。自恣之前。先受别方之请。远游未还。无暇列于众僧之次。当其远出既无上座。及阿阇黎。而防闲轨范之无人。及途中独归。不列僧次。则是日无供矣。即时阿难。乃执持应量之器。于所游城。挨门而乞。心中初求最后檀越。未曾饭僧行施者。以为斋主。无问或净或秽。自刹利之王家。以至旃陀罗之屠家。方行我平等之慈。不择微贱。惟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之功德焉。殊不知才有求心。便有分别。既有分别。便有净秽。有贵贱。安能一目平等视之哉。故知初求二字。便是阿难走作处也。

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为阿罗汉心不均平。钦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经彼城隍。徐步国门。严整威仪。肃供斋法。

所以发意行乞者何也。盖阿难已知如来世尊。曾诃须菩提。及大迦叶。皆为阿罗汉。一则舍贫从富。一则舍富从贫。而不均平。今我钦仰如来昔日之语。故发是意。一以开阐平等无遮无碍之慈。一以度众人生疑生谤之口。盖专向贫家。则富者疑。专向富家。则贫者谤也。惟其如是。故于高门悬薄。次第循乞。经彼城外之隍。徐步国门之内。严整威仪。而肃恭斋法焉。观此行履。便是可入净。而不可入秽。可入佛。而不可入魔。可比丘。而不可菩萨。视金刚经中。如来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举动。自然中节。毫无勉强。不啻天渊之隔矣。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婆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

尔时阿难。因乞食之次。既无拣择。不觉经历淫女之室。遭大幻术摩登伽。此云本性妓女者。用金头外道所传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逼近抚摩。将毁戒净之体焉。由尊者求心未歇。作意未忘。心未曾平。见何曾等。乃欲平等行慈。竟遭毒手。故知非得事事无碍者。断不能入泥入水。平等行慈矣。

○钟疏云。阿难所发之心。正是耻小慕大。宛然方等法相。如人出门应举。期中首选。中途遇盗。遇盗自遇盗。首选自首选。岂可以遇盗之故。云不当期首选耶。

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生出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销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如来方在王宫。如彼淫术所加。阿难有难。于是斋毕速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见佛不遑说法。异乎常仪。故俱来随佛。愿闻法要。于是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无善不具。故曰百宝。无恶不摧。故曰无畏。光中出生千叶宝莲。示此智光。为万行之本也。有佛化身。结跏趺坐。示此智光。为诸佛之母也。佛不自说咒。令化佛宣说神咒。示此咒心。是不动智。必是不动佛说也。乃敕文殊师利大智慧人。将咒而往。以此咒力。加之淫根。如汤销冰。如明破暗。故令摩登淫火顿歇。阿难戒体如初。提撕奖劝。归来见佛焉。此上别序也。序分竟。

○正宗分第二

大科为二。一是菩提涅槃根本。一是生死流转根本。

初科复分为四。一见道分。二修道分。三证道分。四结经分。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此下见道分也。古人得一指头禅。终身用之不尽。阿难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能免离摩登伽难。故知博学多闻。若不真修实证。尽落鬼家活计。及对境风一吹便倒。皆由平日学力有余。道力不足。故因误堕而陡然发愤。正如苏季敝裘还乡。不得不刺股揣摩。以图卿相也。阿难既见如来。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此一恨字。便是获法身之前矛。向后悲泪痛责。皆从此恨流出。故道人不可无此一恨也。从外入者为多闻。从内出者为道力。道力未全。多闻何益。于是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之果觉。必用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之因心。梵语奢摩他。此云止。梵语三摩。此云正定。或翻等持。梵语禅那。此云静虑。此三者。是大定之共名。而首楞严王。即此三名之总目也。意谓此大定之名。我已熟闻。但不曾悟。不曾修。不曾证。不得其用。故为魔力摄持。不能自脱。始信多闻无益于己。然我虽蒙如来授记作佛。若不修因。终难得果。十方如来。悉由此三。得成正觉。不知如来最初用何方便。何由而得开悟。何由而得证入也。于是复有恒沙菩萨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佛圣旨。

○按佛下答奢摩他者。盖取本具不动摇。不生灭。周圆之心。开解照了为义。即正因佛性。略兼了因。为奢摩他体。乃性具即定之慧也。三摩提者。盖即摄前开解性定。而契入之。行起解绝。寂定为义。即正因佛性。略兼缘因。为三摩提体。是性具即慧之定也。禅那者。盖即于契入之后。深位之中。双蹑前之定慧。中中流入。历位渐证。至于究竟为义。亦即于正因佛性。略兼缘了二因为禅那体。乃性具双融之定慧也。当知三名下。各有最初方便。如奢摩他中。以悟见是心为初方便。而以了识非心为最初方便。三摩提中。以反闻自性为初方便。以入道场为最初方便。禅那中。以十信为初方便。以干慧地为最初方便。是则见道一分。为答奢摩他。修道一分。为答三摩。证道一分。为答禅那。今经三处。显然各有单标三名。遵佛明言。判佛文义。不易之定论也。

○正脉悬示云。三者决定不用天台止观。以见道一分。原是如来开示众生本有真心。性具妙定。始自眼根指出。展转通贯万法。仍令圆悟万有。总一如来藏性。显其未及加修。而人人早先具此楞严妙体。但惟教其悟明此之性海。以为后文圆通入处而已。本不曾立观门。教修习也。而诸家瞢然。强安三观。则是前文全说修门。何阿难又有华屋之喻哉。当知斯经所以大异于众典者。正以其指心在根。斯定之所以大异于诸定者。由说自性本定也。若谓前文是说修门。全障性定。且有碍后耳门妙修。全无用处矣。故知阿难所请奢摩他等。乃是大定之共名。又于奢摩他上。加一妙字。正简不妙。良以诸乘皆言定。不简则滥彼诸定故也。是则自性本定。不取修定明矣。诸师于未指耳行之前。预立三观。以杂乱人心。譬如国王将有事于东征。遣一使臣。宣传敕命。召集诸将。宣示庙谟。使臣妄传诸将。速往西征。久之。王问诸将何以不至。使臣对以彼日传命。西征久矣。王大震怒。深怪使臣。错传此命。此亦如是。佛欲专令行人修耳根圆通。如王将有事于东征也。乃先开其妙解。令悟根性。以为圆通入处。如王先欲宣示庙算神谋。以决东征之胜也。注家于未说圆通之前。辄立三观。令其修习。如使臣妄传王命。指东为西也。嗟今沿习既久。业楞严者。无不搜索三观。但是借经为敲门瓦子。而正惟发明天台止观而已。毕竟令观意独明。而经意障尽。何迷锢支离。一至于是哉。

○钟疏云。奢摩佗。常翻寂静。三摩。翻观照。禅那。翻寂照不二。请词冠以妙字。乃妙奢摩佗。妙三摩。妙禅那也。妙则举一即三矣。故后文或单说三摩。直以三摩为大定也。或单举奢摩佗。例亦如是。旧解分配天台三止观。而正脉驳之。致天台后裔。操戈不已。予谓楞严时。未有天台。纵使义合。止可取以为证。岂可径以天台作楞严正解也。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

阿难既请大定。为成佛之因矣。世尊即当答之如何是奢摩他。如何是三摩。如何是禅那。不如是答。而反诘其最初发心者何居。盖妙之一字。是如来自证法门。向人轻吐不得。且阿难正当初发愤时。又不可即施峻厉法药。故先逆探其病源。而安慰之曰。汝我同气。情均天伦。非他人可比。夫他人请问。亦必尽情吐露。岂有天伦同气。而反不尽情向汝道者哉。但汝问我成道最初方便。我却问汝出家最初发心。夫世间至恩至爱。莫如父母。而汝当初发心。于我法中。有何所见。顿将深恩重爱。一时割舍。而投我出家乎。先德云。末后牢关。不离最初一句。故阿难如是问。世尊亦如是答之。

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此初陈众生知见也。阿难承问。而白佛言。如来问我见何胜相乎。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我常自思维此相非是世间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浓血杂乱。安得发生三十二相之胜净。琉璃映彻之妙明。而同紫金光聚乎。以我见相。合我思维。生渴仰心。是以顿舍恩爱。而从佛剃落也。阿难被世尊一问。将底蕴尽情吐出。却被三十二相。一时换却眼睛。岂知能见所见。皆属依他。尽是虚妄耶。又从见相处。用心思惟。分净分染。生爱生憎。厌粗浊而欣净明。皆是识心分别计度。夫染相不忘。故为魔转。净相不忘。又为佛转。虽魔佛有异。净秽差殊。无非知见立知。总是合尘背觉而已。

○此中所说见相。是三细中之转现。思惟。即六粗也。为一经之发脉。故下文先破六粗。次显三细。次显如来藏心。次第紬绎。方见深旨也。

○三细者。即根本无明之惑也。一业相。即从真起妄初动之相也。二见相。见初动之相也。亦名转相。谓依初动之业识。转成能见之相也。三境界相亦名现相。由前转相。则境界妄现也。六粗者。一智相。二相续相。三执取相。四计名字相。五起业相。六业系苦相也。又三细者。一自证分。二见分。三相分也。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此双标真妄为一经之纲宗也。如来见阿难说见相。说思惟。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