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娄东古兴福禅寺沙门 济时 述

此事本来平等。何有阶级。本来无生。何有渐次。譬如人因事远游。偶然失足。跌在粪坑里。须扶到岸。故有阶级之称。必二番三番洗沐。故有渐次之号。今欲淘净根结中无明烦恼。故立三渐次之法。此三渐次之法。岂是得已耶。不过洗濯其浊秽。要无一点气息。方有圣胎之分尔。

△二三渐次法。

一结前倒因。

阿难如是众生一一类中(至)具足如斯虚妄乱想。

此结前生后也。所言各具者。如眼受色惑时。则声香等相因助成。如耳受声惑时。则香味色等亦相因助成。如是十二颠倒。类类皆具。类类皆遍。此业识种子。岂直八万四千。便有恒河沙数矣。以恒河沙烦恼种子。在妙明真净心中观之。正如捏目生花。总无别性。还是自心颠倒尔。

△二标列。

汝今修证佛三摩提(至)三者增进违其现业。

器喻妙圆明心。毒蜜喻颠倒。汤水等喻戒定慧。本因。即指上十二颠倒。妙明心中有此颠倒。犹如器中有此毒蜜。器若不净。不可贮甘露。心若不净。不可以入三摩。今立三渐次者。正是设净器之法也。净器之法。必二番三番方洁。修行之法。必渐次渐深而得。此三种渐次。乃是洗心垢之法。不可不备也。

△三别释三。

一别释助因。

云何助因(至)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助因者。众生有业则有身。需食以养之。若养不得以正。或至杀身。是又食之过矣。是故食须拣善恶。善者能益于我。恶者反是。

阿难如是世界下。列四食住。一段食。谓欲界取形段为食。以香味触三。有资益故。二触食。即前境和合第六意识。触生喜乐故。三思食即。第七思与欲俱转。希望偏胜故。四识食。即第八由前三食。缘助势力。执持诸根大种。得长养故。又人间段食。鬼神触食。禅天思食。四空天识食。此四种虽三界不同。莫不同于食住。是故指四食为助因也。

阿难一切众生下。正拣损益。食甘故生。是为益。食毒故死。是为损。又五辛者。谓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蕖。是五辛之物。性恶气荤。故为毒也。毒则损于身。故须断之。

是五种辛下。示辛过患。盖淫恚乃是三毒之首。万恶之长。是食辛人。天仙弃离。且福销则与鬼住。禅胜终为魔党。邪力既衰。还复堕落。是为过也。

阿难修菩提下。结成当戒。故知辛浊之物。实为助恶之因。恶因若消。正见得生。自然三昧现前。名第一增进修行之法也。

△二别释正性。

云何正性(至)第二增进修行渐次。

云何下总劝持戒。杀盗淫是性业。啖酒肉是遮业。此二不戒。欲出三界。无有是处。何者。淫心不除。则生死不断。杀心不除。怨对无已。盖修行人生果且不食。恐动暴气。况食众生肉乎。钗钏尚不使闻。恐涉讥嫌。况与之从事乎。又毒蛇喻淫。怨贼喻杀。刳心之法。须如此观。方见得利害之向。

先持声闻下明戒次第。比丘犯淫杀盗妄为四弃。尼则倍之。故有八弃。梵语波罗夷。此云弃罪。谓若犯此。得永弃佛法边外。故云弃也。言声闻四弃八弃者。小乘戒也。言菩萨清净律仪者。大乘戒也。又执身不动者粗也。执心不起者细也。要先持声闻戒执身不动。后持菩萨戒执心不起。先制粗相烦恼。后制微细威仪。如此操心。便非躐等矣。

禁戒成就下。述受戒益。不淫则无累。不杀则无负。不盗则无宿债。是则禁戒成就矣。所言不须天眼者。谓肉眼即是天眼故。盖杀盗淫不行。心地自能无障。六根自能通利。如说观见十方世界。即是天眼通也。如说睹佛闻法。即是天耳通也。如说得大神通。即是他心通也。如说游十方界。即是神足通也。如说宿命清净。即是宿命通也。如说得无艰险。即是漏尽通也。更若知得百千生事。即是宿命明。见得一切众生生善道恶道。即是天眼明。断得三界见思惑尽。不受生死。即是漏尽明。此三明六通。皆由禁戒成就。得六根清净。是故现在父母肉身。证得如此田地。名第二增进修行之法也。

△三别释现业。

云何现业(至)第三增进修行渐次。

云何下。明般若德。现业者。即六根所起见闻等现业是也。然现业所起。必由心造。心若不缘。则六用不行矣。六用不行。则根无所偶矣。根无所偶。与真常性一。心若不缘。乃旋元自归。何则。由一向丧本受沦。故不能全一。今则舍妄归真。得反流合性矣。又所言心无贪淫。于外尘不多流逸者。正是违其现业也。十方下引喻合显。明月喻心。琉璃喻根。盖现业不起。心自清净。心既清净。根亦是清净矣。正报清净。依报亦是清净矣。一国土清净。乃至十方国土亦是清净矣。故曰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譬如琉璃。内悬明月。是谓般若智德也。

身心下明解脱德。只此智德。观十方世界。若自若他。总无别法。唯一妙圆真心。平等无二。以无二平等故。一切如来即是我心。我心即是如来。然亦不分别我心如来心。何以故。一切诸法悉不可得。当此之际。正是我放身命处。故曰身心快然。妙圆平等。获大安隐。是谓解脱德也。

一切如来下。明法身德。密圆理也。净妙智也。以智不可识。故曰妙。以理无不周。故曰密。行人证到平等实相田地。一切如来密圆净妙法身自然显现其中。故曰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是谓法身德也。

是人下结前三德也。观音云。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寂灭忍智也。当忍智现前时。三慧俱没。何以故。盖三慧是解。忍智是行。行起解绝。是以三慧俱没。今谓智与理冥。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得是无生法忍现前。当法忍现前时。三德俱隐。何以故。盖三德是解。法忍是行。亦是行起解绝。是以三德俱隐。从是已去。但用忍智历五十五位。随所发行。不离法忍为本。名第三增进修行之法也。

问。前已广明戒相。今说三渐次法。何得复示其戒耶。曰。前明戒相是论法之次第。戒应在先故。今说渐次。乃是论位之次第。戒是当人前位故。问。戒何得成位耶。曰。今示大乘圆顿教。不同小乘故。小乘唯执事相。不明理体。大乘所戒。必先明理。又大乘未起行相。即所明之理是解相。要必摄戒成行。方见是实。故以戒为前位尔。问。发何等行。见大乘之理。曰。如说助因。乃是外缘。如说正性。乃是内障。如说现业。乃是根尘所起之相。此是无始虚妄所熏习气。即无明尘沙见思等是也。今以三渐次法。荡除内外障缘。并根尘所起现业。便见当人本来无生矣。若见本来无生。即是大乘之理也。以此大乘无生之理。随义建立五十二位。加地前四位。与最初干慧地。共五十七位。方尽究竟矣。义见下文。

△三明地位十。

一干慧地。

阿难是善男子欲爱干枯(至)干有其慧名干慧地。

祖师云。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又古德云。非是尘不侵。自是我无心。言无心者。非无其心也。祇是无世间心尔。盖世心消亡。名曰干。执心虚明。名曰慧。见得自己本觉。名曰地。又初发慧觉。虽圆蓥十方界。而无行用之能。是干有其慧。故云干慧地。此蹑前第三渐次义也。前曰心无贪淫。今曰欲爱干枯。前曰于外六尘。不多流逸。今曰现前残质不复续生。以此观之。较前工夫。便是不同矣。初心学道。不得此义。何可躐等。讲家不谙。徒以名相配合。既辜佛旨。又与文义大相乖谬。故不取焉。

△二信位。

一信心。

欲习初干未与如来(至)中道纯真名信心住。

欲习二句。即指前位而言也。前位祇有断德。而无行用。是故未与如来法流水接。亦如学人初做工夫。得身心前后际断。此是枯定用不着。无有理水滋发故。

即以此下。劝进行人。到恁田地。即用此位解心中中流入。中者。中道也。中道离一切有无对待法是。流者。直心也。直心任运转一切法是。所言圆妙开敷者。圆妙即觉也。开敷即慧也。谓以中道之直心。要与慧觉相应。须得真正见地。方才是妙。故曰重发真妙。真妙真心也。如本得真正见地。决定信知此心是妙是常住法。故曰妙信常住。若信此心常住。便无有妄想颠倒为所知障矣。故曰一切妄想。灭尽无余。且所知障断。则妄想不生矣。二边不堕。则中道纯真矣。故以中道智。信此真心。名信心住。

△二念心。

真信明了一切圆通(至)得无遗忘名念心住。

明了者。谛当之意。由前烦恼灭尽惟一真心。见得谛当明白。更无余事。总是圆通法界。是故阴处界三。不能为碍。又舍身受身。即是分段生死。一切习气。即是变易生死。今以中道智观之。惟是真如境界。是故无数劫事。皆能记忆。不分延促。一念现前。故名念心住。

△三精进心。

妙圆纯真真精发化(至)进趣真净名精进心。

盖妙圆之智无杂。故曰纯。妙圆之心无妄。故曰真。真即明也。纯即精也。以精纯之心发化。无始习气莫不化而为纯矣。以真明之心进趣。精明作用莫不进而为明矣。由明慧精进。成斯净行。故名精进心。

△四慧心。

心精现前纯以智慧名慧心住。

由前三位。初断现障。以根境不偶。妄想灭尽故。次断报障。以阴处界三不能为碍故。三断烦恼障。无始习气通一精明故。今则三障既除。纯是智慧。故名慧心住。

△五定心。

执持智明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

以智续明。明能持定。周遍即智用也。常凝即定体也。定由明持。故名定心住。

△六不退心。

定光发明明性深入唯进无退名不退心。

前是智生定。今是定生慧。慧即明也。由明慧深入以明其理。有进无退。故名不退心。

△七护法心。

心进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来气分交接名护法心。

前初位中。单见其理。三障不断。习气不除。是故未得与如来法流水接。心地不安。今则心进妙理。三障已断。习气已除。更得定慧双资。是故与如来气分交接。心地安然。由此定慧保持不失。故名护法心。

△八回向心。

觉明保持能以妙力(至)重重相入名回向心。

回向者。谓回心而向于佛也。由来一向执心故。于佛于己。打作两橛。今以定慧力资。与十方如来气分交接。见得此心是佛。佛是此心。心佛冥一。故曰觉明保持。又所言保持者。乃是寂照不二之谓也。即寂是照。故曰回佛慈光。即照是寂。故曰向佛安住。寂照不二。故得互现互入。喻如双镜。妙影重重。故名回向心。

△九戒心。

心光密回护佛常凝(至)得无遗失名戒心住。

由前初见自心。未得法性。后接如来气分。则是已得法性。犹存佛见。次回佛慈光。则是佛见消而冥然独照矣。故曰向佛安住。今则心光密回。则照又不立矣。到此佛见法见俱忘。因性果性迸绝。纯觉独圆。故曰获佛常凝。无上妙净。此乃是无为田地。极是难得。所谓枯木岩前错路多。要须仔细。故名戒心住。

△十愿心。

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名愿心住。

且既到无为田地。又得戒心。便是不妨矣。不妨则胡来胡现。汉来汉现。声色门头。逆顺自在。十方世界。随愿所生。故名愿心住。

问。心无所住。何故十信亦名住耶。曰住者。心念不移之谓。如参学人未见要见。未悟要悟。既见既悟已。要在悟处相应。见处立脚。古德云。得此事如靠一座泰山相似。岂可落虚耶。此乃是顿教法门。一悟永悟。一见永见。不同渐教。闻佛说方信。见佛相方信。自无所得。依他渐次。此即自见自肯。肯处即信。信处即住。是故十信中约住处为信。后十住中约信处为住。大概信住虽分。其义则一。不过增明理观云尔。

△三住位。

一发心住。

阿难是善男子(至)圆成一心名发心住。

方便。即慧也。心精。即妙也。谓上之十心。皆以妙慧开发。见得心精之妙。非谓真有是十心也。盖一心是真。十用是妙。由十用显是真心。故曰圆成。以真心具是十用。故曰涉入。此一多相容。自在之用。行人见得此理。即住是中。故名发心住。

△二治地住。

心中发明如净琉璃(至)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即前见得此心此理。由是发明妙用。喻如琉璃。内现精金。精金喻理。琉璃喻心。心中发明此理。即依此理而治心。故名治地住。

△三修行住。

心地涉知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名修行住。

以理治心。则心地涉知。以智治行。则俱得明了。盖知有分限。而智用无穷。是以游履十方而无留碍者。乃是得一切智之用也。又十方者。十界也。四圣四界。六凡六界。行人了得此心。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一念平等。不起知相。以此操之。是为修行。故名修行住。

△四生贵住。

行与佛同受佛气分(至)入如来种名生贵住。

古德云。宁为心师。不师于心。盖前来所得。还在故处无自力分。犹师心者也。今行与佛同。受佛气分。有自力分。为心师者也。喻如中阴身。自求父母。行人得是道种智。以自力冥通佛果。名生贵住。

△五方便具足住。

既游道胎亲奉觉胤(至)名方便具足住。

且既受佛气分。生道胎已。自当具一切种智而为佛胤者。一切种智。即权实二智也。自行即实。化他即权。行人得斯方便。喻如人相不缺之谓也。盖根本中先具此理。故名方便具足住。

△六正心住。

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前说胎相。是喻方便法也。行人所得方便。超过凡夫地。超过二乘地。生在佛胎。既生佛胎。自然肖像于佛。故曰容貌如佛。且外貌如佛。岂内心有不如耶。故曰心相亦同。然外貌如佛。必现慈忍之容。内心如佛。必具悲愿之智。内外一如。故名正心住。

△七不退住。

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

初心方便。有自行。有化他。化他外现慈仪。自行内心充实。此自利利他。感相如是。今则行随佛转。化与俱成。是故内外和融。身心如一。以此操之有进无退。故名不退住。

△八童真住。

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

十身者。谓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是也。又灵相者。即指上十种。是法身中之灵相也。又童者。十五岁以下皆称童。今取成形之谓。行人修是方便虽未如佛。而能一念具足十种自在妙应。亦如胎相具足成形。故名童真住。

△九法王子住。

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王子住。

形成出胎者。向来无明包故。气未足故。故喻未得出胎。今乃无明已尽。智身已满。喻形成出胎也。亲为佛子者。盖德相具足。分觉圆极。堪为圣种。绍隆三宝矣。故名法王子住。

从干慧地至修行住。是因中带果。如月初生。即见全体故。以发得相似觉。即信是心是佛。以无始无明住地未断故。从生贵住以来。是果中带因。如初七八夜月渐得圆故。以发得分证觉。住在佛体。长养圣胎故。到今第九住。分出阴胎。成法王子住。如十六夜月无所亏故。圆满理体。无所障故。又前说慧性圆明蓥十方界。此即圆融义也。然圆融不碍行布。由是从体起用。位位证理。位位断障。至究竟觉。无明方尽。此行布义也。然行布不碍圆融。由是摄用归体。位位是真。位位可阶。到妙觉乃彻尽法源矣。但诸经不同。随教次第。不必抑配牵合。恐伤本经旨趣。

△十灌顶住。

表以成人如国大王(至)陈列灌顶名灌顶住。

表以成人一句是总。如国下释成。表者。表扬其德业。表示其本有。法华云。此实我子。我实其父。今文云。彼刹利王世子长成。陈列灌顶者。是表示其本有也。又我今多有金银珍宝仓库盈溢。其中多少。所应取与。汝悉知之。今文云。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者。是表扬其德业也。又陈列灌顶者。华严经云。转轮圣王所生太子。母是正后。身相具足。坐白象宝妙金之座。张大网缦。奏诸音乐。取四大海水。置金瓶内。王执此瓶。灌太子顶。是时即名受王职位。菩萨受职。亦复如是。诸佛智水灌其顶故。名为受大智职菩萨。是为陈列灌顶也。故名灌顶住。

△四行位。

一欢喜行。

阿难是善男子成佛子已(至)十方随顺名欢喜行。

行者。用也。有行用之义。由前所得其体。未得其用。故以胎相喻养育也。今养育已成。发得真如妙用。故欢喜。由前所得。止是一机一智。未得无量智。故以童子喻操长也。今操长已就。具足无量如来妙德故欢喜。由前所得。圣凡分隔。生佛不齐。未得十方随顺。故以太子喻未受灌顶职也。今受灌顶职已。得十方随顺故欢喜。故名欢喜行。

△二饶益行。

善能益利一切众生名饶益行。

且既有无量妙德。即成无量妙用。故以十方随顺是为饶。一切受化是为益。故名饶益行。

△三无瞋恨行。

自觉觉他得无违拒名无瞋恨行。

若有自则有他。若有觉则有不觉。故多违拒。既多违拒。则有诤执。有瞋恨矣。今则不然。自觉觉也。觉他亦觉也。觉则一矣。无自无他。无觉与不觉。一道清净。故无违拒。既无违拒。则无诤执。亦无瞋恨矣。故名无瞋恨行。

△四无尽行。

种类出生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十方通达名无尽行。

种类出生者。横遍也。穷未来际者。竖穷也。以此竖穷三世横遍十方。随其类化。悉能通达者。了知是空寂故。以空寂之智。现随类之身。便是无尽矣。故名无尽行。

△五离痴乱行。

一切合同种种法门得无差误名离痴乱行。

菩萨现种种身。必说种种法。法有种种。其理无差。理既无差。化是无化矣。化既无化。焉有身相可着耶。理既无差。焉有念相可计耶。以念相身相同是一空。故曰一切合同。同者。同归于无念尔。念既无念。岂有痴乱想乎。故名离痴乱行。

△六善现行。

则于同中显现群异一一异相各各见同名善现行。

前是无量为一。故说一切合同。今是一为无量。故说同中现异。异即异于事。不异于理。故说各各见同。同即同于理。不同于事。故曰同中显现群异。盖现身即是事相故为异。现说即是理相故为同。以理相无尽。而事相亦无尽。虽则事理无尽。要不离根本智所现尔。故名善现行。

△七无著行。

如是乃至十方虚空(至)不相留碍名无著行。

如是者蹑前义而言也。前义中说一切合同同中现异。故云如是。然此乃是一中现异。未是异中现异。今说十方现尘尘现十方。即是异中现异。故云乃至。又十方现尘。即是大中现小。尘现十方。即是小中现大。然小大虽异。而智体自在。故名无著行。

△八尊重行。

种种现前咸是第一波罗蜜多名尊重行。

已上若同若异。若小若大。若身若说。若理若事。种种现前。皆是般若无碍慧所成就也。波罗蜜。翻到彼岸。谓此无碍慧。乃是第一到彼岸之法。若到此地位。甚生难得。故名尊重行。

△九善法行。

如是圆融能成十方诸佛轨则名善法行。

问何以见得圆融耶。曰。譬如帝网珠光。互遍互摄。此无碍慧。亦是互遍互摄。一位遍摄诸位。诸位亦各遍摄诸位。故云圆融也。以此圆融法门。一一成佛如来修行轨则。最为善法。故名善法行。

△十真实行。

一一皆是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故名真实行。

此总收上诸位也。诸位无别。惟是真如自性德用。何以明之。以体即是真如。故曰无漏。以用即是自性。故曰本然。由前皆是自性作用。故于十方见同。由前悉是真如显发。故于微尘见妙。妙即非尘。同即非界。总一圆融大法界相。步步是真。头头是道。故名真实行。

问。既是一真圆融法界。何复有位相差别耶。曰。譬如眼翳真如是眼。自性是光。翳去性自明。眼自净矣。但翳非顿除。必渐渐除。故说位相差别。明非渐明。必是顿明。故说圆融无碍。圆融无碍。是对净眼人说也。位相差别。是对初方便人说也。问。若尔眼翳是二耶。曰。愚人妄计故见有二。智者了达故见无二。是故智者除病不除法。愚者除法不除病。此又智愚所用异尔。

△五回向位。

阿难是善男子(至)纯洁精真远诸留患。

阿难下。通结前位义也。满足神通一句结十行。行是神通故。成佛事一句结十住。住成办事故。纯洁精真一句结十信。信是真心故。远诸留患一句结干慧。现前残质不复续生故。又干慧是智。十信是德。十住是理。十行是行。此理智行德。诸位皆兼。独干慧一地。单智无行等滋发。干有其慧尔。余信住行一一满足。一一成办。是无可拟议者。若以正眼观之。此行等犹属有为。非真真如也。何以明之。盖真心无相。有信则乖。真理无形。有住则非。真行无为。有为是幻。真智无知。有知是妄。以实际理地。不受纤尘。岂容许多称谓哉。故知行等明是有为。非真真如理矣。盖万行门中。不舍一法。犹如中流之楫。未到岸决少不得。则知此行等研真。断惑穷理尽性。必少不得矣。是故行满之后。当发回向心。回前诸位之心。以向涅槃之道。何者。由前信等是顺往。今回向心是逆来。回真向俗。回智向悲。总是精炼此心到无生地位尔。

△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当度众生灭诸度相(至)离众生相回向。

原夫菩萨修行。本以度生为事。然若见有生可度。却成所相。是不可也。故说当度众生灭除度相。又若见无生可度。宛成能相。亦不可也。故说回无为心。向涅槃路。路即道也。涅即无生。槃即无灭。总言无生无灭之道尔。以本无有生。故说无灭度。以本无有灭。故说救护众生。问。何谓无灭度救护众生耶。曰。譬如明镜是无生。故说无灭度。即现影像亦是无生。故说救护众生。菩萨如是度生。如是救护众生。不见有众生相。故说离众生相。盖前十行中说事说理。说尘说界。多滞于体边。不能打成一片。今回向中即理即事。即真即俗。即智即悲。即体即用。潭然一理。打成一片。故说回向尔。大意只是回那一头。向这边操履。操履到兼尽。方是回向之意。下仿此。

△二不坏回向。

坏其可坏远离诸离名不坏回向。

可坏者。即是所缘之境也。可离者。即是能缘之心也。若论能缘之心。种种说理说智。说玄说妙。皆属能缘。是为可离。若论所缘之境。种种现尘现刹。现同现异。皆属所缘。是为可坏。由是而知。凡造作之事。皆是可坏。而真常之道。便是不坏矣。由是而论。凡念虑之心。皆是可离。而真如之性。便是无离矣。坏无可坏。离无可离。是为真不坏也。故名不坏回向。

△三等一切佛回向。

本觉湛然觉齐佛觉名等一切佛回向。

前说不坏之性。即是自己本觉。本觉湛然。无有坏与不坏。离与不离。总一觉故。觉则向于佛矣。既同于佛。则无圣无凡。无自无他。等同一切。本来平等。故名等一切佛回向。

△四至一切处回向。

精真发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处回向。

精真。智也。佛地。理也。上既等同于佛。则佛智明矣。佛智既明。所见无非此理。既见此理。则无往而勿是。故名至一切处回向。

△五无尽功德藏回向。

世界如来互相涉入得无挂碍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由前精真发明。得身土交映。是以有时世界现如来身。有时如来身现世界中。各不相借。是为涉入。有时国土身作如来身。有时如来身作国土身。各不相妨。是为无碍。无碍。智也。涉入。理也。理智为一妙用无尽。故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于同佛地地中各各(至)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佛地为因。涅槃为果。佛地即前精真发明。见得此理。即依此理发挥为行。行能趋果。由是即以万行成因。即以万行成果。果不越乎因。因不违于果。故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真根既成十方众生(至)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真根者。蹑十位言也。由前见得平等之理。皆是性德成就。于是等观十方众生。不是别物。皆我本性。我既得此。亦当成就众生。故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八真如相回向。

即一切法离一切相(至)名真如相回向。

因观一切众生。皆我本性。故说即一切法。既皆是我本性。即非众生。故说离一切相。虽然。若以平等性观之。说即亦不着。说离亦不着。何以故。一切皆如也。故名真如相回向。

△九无缚解脱回向。

真得所如十方无碍名无缚解脱回向。

夫有自则有他。有佛则有众生。被诸法所系。故见十方隔碍。今得一切皆如。非佛非众生。非自非他。本来解脱。故见十方无碍。无碍则无系。无系则无缚。无缚无系。便是解脱矣。故名无缚解脱回向。

△十法界无量回向。

性德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回向。

前初位于行见悲。悲能救护众生故。次位于悲见智。智能坏能离故。第三于智见理。理遍于事故。第四于理见事。事遍于理故。至第五位。方入法界之门。初无尽功能。即理法界也。次随顺平等。即事法界也。三等观一切。即理事无碍法界也。四二无所著。即事事无碍法界也。今第十性德圆成。法界量灭。方无所系。方出盖缠。方与本法相应。且既是本法。焉有量可数耶。故名法界无量回向。

△六加行位。

阿难是善男子(至)次成四种妙圆加行。

从前第三渐次获无生忍来。历四十一心。以见圆融无碍。今又从十回向出四加行。将验操履真实。但诸乘位次。俱就当教之义。非通涂之论。而楞严乃是一乘了义之教。虽列位次。不过证吾所得之实。故一位即摄一切位。一切位亦摄于一。是以信位之初。即曰圆妙开敷。至回向终。则曰性德圆成。今四加行位。又曰妙圆加行。迹是而论。始终只一圆字为眼目。点出本来具足。不同他教。全未知有。但约位而证也。又所言加行者。亦是就十回向义。加四种深察。勘验真实底意思。故云加行位也。

△一暖地。

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至)欲然其木名为暖地。

初二句明位。若出未出下引喻释成。此用第三回向义。彼云本觉湛然。觉齐佛觉。觉齐因也。佛觉果也。由因而有果果。即是因也。由心而有觉。觉即是心也。故曰即以佛觉。用为己心。夫因即是果。犹心即是觉也。故曰若出。然因未即是果。犹觉未即是心也。故曰未出。如钻火相似。暖相先出。方知是火。然暖未即是火。而火终是暖体。故喻觉为心也。是为暖地。

△二顶地。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至)下有微碍名为顶地。

初二句明位。若依非依下。引喻释成。此用第四回向义。彼云精真发明。地如佛地。精真智也。佛地理也。智若有行。必以理成。心若有用。必以觉宰。故曰又以己心成佛所履。夫智必有理。犹心必有觉。故曰若依。然真理非智。真心非觉。故曰非依。如登高山相似。身虽入空。足必履实。喻真心无住。而所住是觉。是为顶地。

△三忍地。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怀非出名为忍地。

初二句明位。如忍事下。引喻释成。此用第九回向义彼云真得所如。十方无碍。真得所如。理无碍也。十方无碍。事无碍也。以事无碍不见有佛。以理无碍不见有心。故曰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又不见有佛。故曰非怀。不见有心。故曰非出。如忍事人相似。外不放入。内不放出。非佛非心。是为忍地。

△四世第一地。

数量销灭迷觉中道二无所目名世第一地。

初三句明位。末一句释成。此用第十回向。总收上三义。彼云性德圆成。法界量灭。盖前有因有果。是二边语也。性不得圆。说佛说觉。是中道语也。量不得灭。今二边不立。迷觉自无。中道不安。法界量灭。故曰数量销灭。迷觉中道。是二无所目矣。又二无所目者。说觉尚不是。况说迷耶。说即尚不是。况说非耶。盖前三位指法是中道。指性是迷觉故。今则法界量灭。迷觉中道。都无所目。当此之际。便是迥出尘表矣。是为世第一地。

△七十地位。

一欢喜地。

阿难是善男子(至)尽佛境界名欢喜地。

从干慧一地。历信住行向以来。见得此心如是精微。如是广大。若以正眼观之。不啻无风匝匝之波。总不离心念境界。犹如梦事。又从四加行钻研。见得真理。如火得暖相似。又从理发得真觉。如山履顶相似。直至今来觉又不立。所得都忘。便是二无所目矣。无所目。非大死田地耶。得此心死一番。方与初心相应。故曰于大菩提善得通达。又菩提自觉也。觉通如来觉他也。自觉觉他圆满。相次到佛境界地位矣。到得佛境界。如贫儒及第。心大欢喜。故名欢喜地。

问。上说迷觉中道二无所目矣。今说菩提说觉说佛。此何以称耶。曰。譬如人失摩尼宝珠。披寻到尽处。故无所目。忽焉见得。心生欢喜。故称菩提。且既获是宝。致大富饶。故称为觉。因富饶故人不敢名。故称为佛。若究理而论。此性珠体上。岂有如此之名目耶。今称佛称觉者。不过随人分辨尔。问。地前亦有是觉。与今地上之觉如何。曰。地前所称是因地觉。地上所称是果地觉。果地觉如十五六夜月。从满处说明。因地觉如初三四夜月。从阴畔说明。明是一般。不过随时分有异尔。究竟本月上。不说明与不明。了知是代谢故。究竟本体上。不说觉与不觉。了知是假名故。法华云。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即此意也。

△二离垢地。

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

望地前诸位善别是为异。在初地惟一觉相是为同。故曰异性入同。然有同有异俱为垢染。第一义中皆不可得。故曰同性亦灭。盖初地行檀波罗蜜。所有心地珍惜。一切遍舍。二地行戒波罗蜜。所有心相差别。一切不起。犹如摩尼珠。本性精莹。离诸垢染。故名离垢地。

△三发光地。

净极明生名发光地。

且既无垢染。则是本来清净矣。由本来清净。故发得真光。光为能持。光为能照。照则理无违。持则心不动。盖三地行忍波罗蜜。所有性地闇障。皆悉除灭。犹如日轮升空。无所不照。故名发光地。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