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宋天竺沙门求那䟦陀罗 译

皇明吴兴后学沙门广莫 参订

夏官大夫携李袁黄 阅正

一切佛语心品第一之二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世尊修多罗说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亦复如是。而阴界入垢衣所缠。贪欲恚痴不实妄想尘劳所污。一切诸佛之所演说。

(大慧蹑前一切修多罗皆应说空无二离自性等而发难也。如大下。举喻以明众生身中藏性常住。如来下。法合可解。此引据。下正难)。

云何世尊。同外道说我。言有如来藏耶。世尊。外道亦说有常作者。离于求那。周遍不灭。世尊。彼说有我。

(求那。辅行译云依谛。新说云。此难。如来若说有如来藏义。是违上一切修多罗皆应说空。即同外道说有神我。然彼计我。其义有三。一者体常。名为作者。二者虽在五阴。而离于求那。三者遍历诸趣。实非生灭。今说藏义。岂非同于外道我耶)。

佛告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大慧。有时说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涅槃。离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说如来藏已。如来应供等正觉。为断愚夫畏无我句故。说离妄想无所有境界如来藏门。大慧。未来现在菩萨摩诃萨。不应作我见计着。

(我说下。世尊自谓应机说法。方便不一。不同外道所说之我也。有时下。明应机不一之意。谓有时说空。乃至自性涅槃。以如是等句。显示如来藏已。如来又恐愚夫闻此空无相等。则无有我。复生怖畏。为断此疑。复说离妄想无所有境界中。有如来藏性。即此无所有。为入藏性之门。不令堕于无见也。是故行者。莫以如来藏。作我见计着)。

譬如陶家。于一泥聚。以人工水木轮绳方便。作种种器。如来亦复如是。于法无我。离一切妄想相。以种种智慧善巧方便。或说如来藏。或说无我。以是因缘。故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是名说如来藏。开引计我诸外道故。说如来藏。令离不实我见妄想。入三解脱门境界。

(譬如下。喻也。如来下。法合。陶音摇。陶家。喻如来。泥聚。喻藏性。人工木轮等。喻种种智慧善巧方便。作种种器。喻或说藏性。或说无我等名也。以是下。结不同外道之意。是名下。结世尊善巧方便之意。三解脱者。即空。无相。无愿。此三能脱心意识等故。门喻也。取出入义。杨彦国纂云。华严谓菩萨观缘起而知自性空。得空解脱。观十二有支自性灭。得无相解脱。入空无愿求。唯为教化众生故。得无愿解脱。故曰三解脱)。

希望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希望。约佛边说。谓佛希望众生。疾得阿耨菩提。故说种种藏性之门也)。

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作如是说如来之藏。若不如是。则同外道。是故大慧。为离外道见故。当依无我如来之藏。

(初是故下。结前意。以明如来随顺说法。无外见之咎也。次是故下。勉诸菩萨。当离外见。而依此无我之藏性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人相续阴。缘与微尘。胜自在作。心量妄想。

(外道计九物生世间。一计时。二计方。三计微尘。四计空。五计大种。六计神我。七计胜妙。八计自在天。九计大梵天。今初云人者。即我之异名。言神我也。阴是所生。人与微尘胜自在等。是能生。作谓作者。谓人等作诸阴界入法。故得相续而住。以显外道九种作者。是妄想心量)。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观未来众生。复请世尊。惟愿为说修行无间。如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者大方便。

(大慧前以如来藏性为难。而世尊既释其疑。则知藏性为修行所证之体。故今复问修行之次。令未来学者得其门故。言修行无间者。谓行有浅深。道原平等。如百川归海。同一咸味。故云无间。又与前经五性无间义同。如诸下。大慧所问。虽兼顿渐。而其本意。的在大乘。故举菩萨方便为辞耳)。

佛告大慧。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大方便。云何为四。谓善分别自心现。观外性非性。离生住灭见。得自觉圣智善乐。是名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大方便。

(成就下。示法。云何下。标名。下文释义)。

云何菩萨摩诃萨。善分别自心现。谓如是观三界唯心分齐。离我我所。无动摇。离去来。无始虚伪习气所熏。三界种种色行系缚。身财建立。妄想随入现。是名菩萨摩诃萨。善分别自心现。

(云何下。徴名。谓如下。正释义也。观三界唯心者。谓心外无法。唯识变现。以唯识故。于一切法。离我我所。无有作者。离去来相也。以无始虚伪所熏故。则有种种色相。种种心行之所系缚。身。根身也。财。资生之物也。若依若正。悉是妄想所现。是名下结)。

云何菩萨摩诃萨。善观外性非性。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