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钞既出。有不惬者。致辞诘难。其可从者。忻然从之。不可从者。一一辩正。太无紧要。则置弗录。研几析理。不得不然。非曰尚争。是名法喜。

问。念佛之心。无杂无间。即精进度。何故乃云不退堕耶。

答。将谓精进乃能不退堕。非精进即是不退堕耶。辩此有二。一者。亦可即是不退。何以故。虽常言精不杂。进不退。然此二字。总之成就进义。古云精进度懈怠是也。进与退对。故精进即不退。二者。此重念佛普摄诸度。不重训诂精进二字。况既云精进乃能不退。今念佛之人。永不退堕。则念佛即成精进。不必更求精进矣。如所问。乃是精进念佛。非念佛即精进。

问。华严八地。圆教初住。皆无生忍。天台云。圆教之机。一生有登十地者。华严善财。法华龙女。禅宗诸祖。即其人也。何故雷同。皆难造入。

答。八地始名真得无生。是华严宗语。据华严。则初地以去。尚未云真得。况初住耶。岂不是圣且难之。只叹其难得。不说定无人得也。彼一生十地者。谁敢抑之不令造入耶。又禅宗诸祖。大有差等。谈何容易。

问。若以五法对三自性者。应以名相对依他。妄想对遍计。楞伽。唯识。皆如此说。今何不然。楞伽云。彼名及相。是妄想自性生。请观生之一字。此即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也。非谓名相即是妄想。乃是妄想之所生耳。如言舍利弗。鹙之所生。岂子即鹙耶。

答。谓名相等三性错配。又谓名相为妄想所生。非名相即是妄想。而引楞伽之文以证。然楞伽乃云。彼名及相。是妄想自性。则名相属遍计。又分明下个是字。而无生字。魏译唐译皆同。其分配与汝所说相反。我依古译直述。是金口所出。将非之耶。将无别得梵本。而欲更为一译耶。又言楞伽唯识皆然。却是不曾见楞伽来。可骇也。且五法入三自性。本出自楞伽。贤首。清凉。据楞伽判顿教。不据唯识也。今论顿教。正当用楞伽文。又不讲唯识论。不必杂入。嗟乎。三译文字。昭如日月。今是译人错耶。世尊错耶。吾不得而知之矣。记取当来问弥勒。

问。引大本观经证圆义。有多违妨。一者引他成己妨。他经圆意。不关此故。二者前后相违妨。今疏前后多云此经胜于大本。及十六观。乃要中之要。妙中之妙故。三者分全混同妨。今疏判此为分圆。妙宗判彼为纯圆故。四者观念混同妨。此经持名。彼观佛故。五者繁约混同妨。此经至要。彼文烦故。故知不应引彼为此证也。

答。初通引他成己妨。于中复二。一通大本。曰。二经一体。不名己他。良以无量寿经。五正译。一参会。其本有六。皆号大本。而今经乃名小本。是同为一经。但言有多寡耳。何得判为己他。如所引大本。或以一宝严树。或以杂宝严树。则今经虽无此文。而其云七重行树。实以四字摄纯严互严之义也。又所引大本。无量宝华。出无量宝光。则今经虽无此文。而其云青黄赤白。实以四种摄无量华光之义也。故疏钞屡言经中具有此义。但文省耳。正谓此也。是知大本当引。固不待论。二通观经。曰。观经稍疏。亦非异体。良以于文或无。亦于义实有。如所引观经。佛既现六十万亿广大之身。而又现丈六小身。则今经虽无此文。而寿无量。光无量。即广大身故。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即或现大身或现小身故。例而推之。观经有凫雁鸳鸯。岂今经之极乐。只白鹤孔雀等耶。观经有五百亿楼阁。岂今经之极乐。只七重楼阁耶。观经有观音势至。岂今经之极乐。只弥陀一佛。而缺二侍耶。又反而论之。今经有七重栏楯。观经无此语。岂彼之极乐。只行树无栏楯耶。今经有菩萨众无量无边。观经无此语。岂彼之极乐。只观音势至二菩萨耶。如是参合。故云文互见。而义必周也。则大本原同一体。观经亦复极亲。引以为证。非引圆觉证法华。引华严证涅槃之比也。二通前后相违妨。前言其同。后不曾言其异。只说尤为简约。故称要妙。以其简而该也。非对散而名要。对粗而名妙也。三通分全混同妨。此经虽曰分圆。正与观经之圆不异。何以故。观经对华严。亦分圆故。盖是同分别教一乘之圆也。此别字。非藏通别圆之别也。四通观念混同妨。汝盖以念字专属持名。然观经下品文云。其人苦逼。不遑念佛。岂非观即是念乎。今经亦说光明无量。行树楼阁。种种庄严。岂非观境乎。又持名观想。同出一心。一心观想。一心持名。皆得名为念佛也。五通繁约混同妨。上已详陈言有多寡。义无差殊。不劳更辩矣。噫。若入华藏玄门。则己他前后。乃至繁简。相即相入。不可思议。故此经名不可思议。

问。西竺之言。称梵语者。乃本乎光音天人之所传也。今言梵者。净也。对华而言。文质之谓。盖不足以尽之。况彼梵音。岂有质而无文。此土华言。岂有文而无质。儒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释称文随于义。义随于文。若彼质此文。则互有阙。辅行云。古来诤竞未生。西方之言。皆称胡语。后因道士伪造化胡经。方以葱岭之西为梵。葱岭之东为胡。今若以净释梵而为质。岂可以乱而释胡。致使文质俱丧也。

答。疏中文质。略借此间语而为影喻。意以梵者清白之相。华者文彩之相。殊无大故。何必费辞。然古人既取华对梵。必有义也。不可忽也。又引文质彬彬。甚为不当。文质必兼。何以商尚质。周尚文耶。二代何以称圣世耶。优波离之净戒。迦旃延之文饰。二尊者不彬彬耶。盖从其所重。固无妨也。又行之洁白者名梵行。音之古淡者名梵言。奚不可以净而释梵也。况以净释梵。出自古译。清凉大师华严疏亦云。梵是西域之音。具云勃㘕摩。此翻云净。离染中极。故名为梵。夫离染而言极者。正清净之至也。又引文义相随。以证文质。然义之一字。安可为质。华梵尚不得称文质。文义顾可称文质耶。又胡者。夷狄也。五天。赡部之中央。诸佛之生处。概之为胡者。谬人之论。非僧所宜言也。又净乱何可相对。净是染净之净。非动静之静。而云以净释梵。以乱释胡。使文质俱丧。何言之无谓也。

问。妙宗云。教教四门。门门四悉。今何以四悉为门。

答。凡能引人入道者。皆可言门。四悉亦门也。妙宗意谓教教各有四门。四门亦复各有四悉檀门也。无门字者。省文也。不信此言。更参考天台下尊宿。

问。经通五人所说。余四佛印。即同佛说。今言佛说如圣王敕。不同臣下之言。有扬此抑彼之失。真谛释金光明经。偏赞本典。智者云。使愚者有忽他经之失。不宜偏赞。今若云菩萨因人等者。华严多菩萨说。维摩不二法门。皆菩萨说。涅槃夜叉说偈。法华仙人传经。岂以人微而忽其道。经云。依法不依人。何得以人而判于法。若以人而判法者。则空生所说般若。应入阿含。如来所说小乘。应归大教。此疑梗塞。愿垂教之。

答。对臣子而尊君父。天理人情之至也。本非平肩人。何得谓之扬抑。若谓真谛偏赞金光明为失。则智者偏赞法华。亦乃有失耶。若云法华更无胜者。则华严其可抑耶。世尊于法华赞诸经之王。于金光明经亦赞诸经之王。随宜而赞。皆是也。岂世尊亦有失耶。又云。华严多菩萨说。至杂引夜叉等。然谓佛印者即同佛说则可。谓即是佛说则不可。今百官所出政令。凡已禀国王者。岂即名之为诏书耶。又菩萨等既与佛无别。何不自立。而待佛印。待佛印。则师资上下。了然辩矣。况今只明此是佛说。不同余人。不曾非诋菩萨等。谓不得说经。何为作此无风起浪之语。助臣子与君父争高。于天理不顺。于人情不安。况佛法耶。又云。空生般若。应入小乘等。亦非也。今论人不论法。非有罗汉说大法而我小之也。此等处本无人生疑。疑自今始矣。因疑此。并疑经。遂不信净土。其慎辞哉。

问。毗婆尸佛。至释迦时。九十一劫。何故言二。若言是大劫。应增一大字。况以大劫论之。八十小劫为一大劫。但一劫有余耳。

答。何不看钞中首尾二劫四字。七佛。三属庄严劫尾。四属贤劫首。是首尾二大劫否。首尾二大劫。正九十一小劫也。分明是大劫。何必更加大字。唐译成佛以来十劫。云十大劫。什师止云十劫。即是十大劫也。亦不更加大字。又云止是一劫有余。一劫有余。非首尾二劫乎。思之。

问。何得说什师为千佛译师。引父母为例。千佛父母。乃在佛世。况父母与子。及侍者等。此人不多。无他可并。惟权无实。无别所妨。今译师则多。若罗什为千佛之译师。则义净玄奘等例尔。若一切皆然。何贵乎罗什所译。偏堪弘赞。若译师既然。则禅律等例尔。圣人既然。凡亦应尔。则大乱权实。是故不可。惟应守旧。

答。是何小视什师耶。因举七佛。故曰七佛以来。若举八佛九佛十佛。安知不曰多佛以来译经师也。若定执七佛。则文殊亦定止是七佛师耶。释迦亦定出自伽耶城。今方成佛。而非成佛以来无量无边劫耶。又言必在佛世。是不知虽无文王犹兴也。又引母佛子佛侍佛者无二人。而译经者有多众。夫母一。子一。则诚然矣。佛成道三十年。阿难始为侍者。佛弟子无量。三十年都无一人侍佛耶。侍佛者有多众。则阿难亦无世世侍佛之理耶。又引义净玄奘等亦应尔。诸师凡夫亦应尔。复大不然。译师更无胜劣耶。圣凡更无分别耶。则今日四夷馆通使。其智慧皆与什师等耶。又言七佛译师。天人所说。然安知天人止见七佛。而未见七佛以前耶。如佛世老人求出家。而罗汉不知彼八万劫前之善根。汝又安能测什师多劫之因缘耶。且钞中初未尝以旧说七佛为非。特以理度之。容有多佛译经之理耳。昔人云。旻法师。毗婆尸佛时即为法师。又云。毗婆尸佛早留心。盖远指者。寻常以七佛为率。而非定限七佛也。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也。岂定限百世。而不能师二百三百世耶。许可人者曰。此五百僧善知识。岂定限五百。而六百七百便不可耶。赞老子云。无世不出。永嘉云。吾早曾经多劫修。何必不使什师宽一佛地耶。此语且置。法华称富楼那七佛以来说法第一。又云。九十亿佛以来。说法人中。亦为第一。是金口语否。试展卷一观之。

问。显教者。修多罗是也。密教者。咒是也。何乃以梵语为密。华言为显。为以东方不测西竺之言为密耶。为以梵语在彼即密耶。若在彼即密者。则西土无显教。若此土不测彼言为密者。则此土典籍。传至西土。未翻译时。亦应云密。若未翻译。则不可测。若已翻译。是则可知。若尔。何故云咒者非下凡可测。

答。凡称理二字下语句。须另着眼始得。盖格外之谭。不可拘文滞相。逐逐然以训诂之法而等例之也。况今非正释经咒显密时也。夫新学沙弥。莫不知经之为显。咒之为密矣。宁知影略借喻。权实无方。反覆转移。纵横不碍。类而推之。世出世间。凡昭然易见者。皆可言显也。凡幽然难知者。皆可言密也。且必以不可测为密。可测为显乎。经中法华云。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维摩云。不知是何言。不知以何答。涅槃会上。世尊拈华云众。百万人天。悉皆罔措。是经有时乎不可测也。则经反成密矣。咒中。阿字是毗卢全身。吽字是三解脱门。文殊五字咒。阿者无生义。啰者无染义。是咒有时乎可测也。则咒反成显矣。故知汝言梵语为密。则西土无显教。此方之言。西土不知。亦可言密。以此为难者。皆繇执泥训诂显密二字之过也。且显密二字。是从来世间字义。欲发明经咒圆通者。取此二字配之。非许氏说文。及古篇韵家。曾训诂云。显者经也。密者咒也。则此二字。何为更不可别处一用。故云。凡昭然易见者皆可言显。凡幽然难知者皆可言密也。试举一例。论语云。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则见者出义。隐者处义。既隐见是出处。何得释中庸莫见乎隐者。以见为明处。隐为暗处。隐见可以明暗出处通用。显密独不可以经咒华梵通用耶。然此且据外书而言。若以内典言之。显密者。非即半满新旧之类乎。既以小乘为半。大乘为满矣。何又云。悉昙章生字之根本名半。余章文字具足为满耶。是半满可通用也。既以佛王三界为新。轮王十善为旧矣。何又云。三德相即为新。三德不相即为旧耶。是新旧可通用也。然此犹据比例而言。若的就显密言之。既以经为显。咒为密矣。何又云。声闻见八万一人得道为显。菩萨见无量阿僧祇人得道为密耶。是显密可通用也。何于华梵而疑之。又此且就震旦。若通二土。亦可东土华显而梵密。西土梵显而华密也。以上急为辩疑。作是烦碎语。如实而说。夜半正明。天晓不露。尔从何处辩显密来。不见道莲华荷叶报君知。出水何如未出时。江北江南问王老。一狐疑了一狐疑。

问。前藏乘分摄中。言惟有二藏。一声闻藏。二菩萨藏。而缘觉即摄入声闻藏中。何故今阿难持缘觉藏耶。

答。二藏者。贤首清凉。依摄论及庄严论所出也。且合缘觉声闻为一藏。单菩萨为一藏。分合之常例也。有何不可。譬如兄弟三人。二人同居一宅。一人独居一宅。亦何不可。而便谓既分二宅。不得名三兄弟耶。仲兄附季弟之宅。非谓无仲也。缘觉摄声闻之藏。非谓无缘觉也。时合时分。固并行而不悖也。

问。金刚疏云。舍卫亦名舍婆提。此以人为名。昔有兄弟二人。名舍婆提。故立此名。今何故云多贤人故。

答。彼疏云兄弟二仙。夫世人兄弟联登者。号多才之门。今兄弟俱证仙品。谓多贤之国。亦奚不可。

问。前以无恃无怙而释孤独。所引证者。亦应同上。语云君子周急不继富。此但无财。何谓无恃。

答。定以无财贫穷名急乎。夫言孤独。意该贫穷。言贫穷。意该孤独。钞中非不普慈。其意甚明。何乃执泥孤独二字。以辞害意。假使一人无父而大富。须达亦给之耶。假使一人有子而贫甚。须达以其非孤独而不给之耶。今养济院。俗曰孤老院。岂其皆无父无子而多财者耶。且鳏寡孤独。乃有四种。其鳏夫寡妇。须达决所不给耶。至于孔子。又岂止周无财。而孤独之辈皆在所弃耶。又怙恃是玄序中语。与此无涉。不可援引。

问。亡僧全戒。先见佛者。此但心见。非是见心。以佛色身对彼识故。若引华色见佛色身。善现见佛法身。此正见心。有何不可。

答。佛法即是佛心。此僧宁守戒死。不破戒生。得佛心矣。故梵网以戒为千佛心地也。得佛心者。是名见佛。且所云心见者。为以何心见佛乎。若是妄心。妄属虚伪。不能见佛。若是真心。真无去来。真无生灭。无去无来。无生无灭。即佛法身。何得不名见心。又云以佛色身对彼识故。尤为不通。将谓彼既亡矣。彼识迅速。疾于人行。先往佛所而见佛之金色身乎。则何殊人死见阎罗也。安足取也。故须菩提之见佛。与此僧之见佛。均之见佛法身也。何得不名见心。

问。迦叶身光。映蔽余光。使不现故。名曰饮光。何故云色。若吞余色。应云饮色。何况色不可吞。以色对光。逾明显故。

答。繇色有光。无金色者。光从何来。色不可吞。光独可吞耶。夫吞之为义。体贴饮字。既知是映蔽之意。映蔽余色。使光不现。即名饮耳。岂真吞啖入彼腹耶。拘执之病。一至于是。

问。拘絺罗下。应当言其入道因缘。然后论其答问第一。若不尔者。则似此人。于外道法中。答问第一。

答。钞中繇精勤故。正入道因缘也。以精勤二字。略摄多种因缘。又云恐滥外道论议。不知外道具四辩才否。况此专重发扬念佛。与会之众。略叙而已。今日不作拘絺罗行实传也。

问。罗睺下。应云是佛之子。然后消释。义有所归。若不云者。下诸文义。都无下落。而亦迷却此人所从。

答。试观佛为所障不即出家。及指腹等语。此人是佛子耶。佛侄耶。佛孙耶。尚复迷却所从耶。

问。正宗初科。广明依正。此乃生信发愿起行之境。今何故唯言生信境耶。

答。入道以信为主。经中说若有信者。又云难信之法。信该行愿故。信为道元功德母故。

问。此中应云须摩提。此云极乐。然后乃以余名缀之。何故不云本经极乐。但言他名耶。

答。经文若言有世界名须摩提。则应云须摩提此云极乐。今经文乃言有世界名极乐。则应云极乐者。梵语须摩提。此不易之法也。况下文举安乐安养等余名已竟。而以极乐总结。前后照应。明亦甚矣。

问。天台诸处所明四土皆以同居为第一。乃至寂光第四。今何以寂光为第一耶。

答。从劣而胜。同居第一。从胜而劣。寂光第一。喻如登仕者先九品而至一品。序爵者先一品而至九品。皆可也。有时而言兄弟。有时而言弟兄。皆可也。今不讲四教仪。不须费辞于无益之地。

问。经云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苦乐有于多种。应以四土简之。如妙宗钞说。今若直言无二死苦。故名极乐。但以寂光。失下三土。以寂光净土方离二死故。九品往生。惟上上品。方分离变易。上中。上下。方离分段。其余六品。二死全在。岂二死在。不名极乐耶。故须细释。方免此妨。

答。多种苦乐。胜劣不同。自有钞文在后。繇同居以至寂光。四种显然。何谓不细释也。今文总明无苦。故详举诸苦已竟。而以二苦结叹。言莲华化生。则便离分段。一生不退。则终离变易也。然谓中下六品。二死全在。全之一字。死之一字。大为不可。变易可说尚存。分段何云全在。略说有三。一者。分段乃有质有碍。故有生死。大本云。生彼国者。皆清虚之身。安得有分段死也。二者。只闻从莲华中生。未闻于莲华中死。故此经云。及其人民。寿命无量。大本云。若我成佛。国中有情。寿有齐限者。不取正觉。智者大师云。生彼国者。即得寿命永劫。共佛菩萨齐等。安得有分段死也。三者。死必有生。未闻彼国有死此一华中。别生彼一华中者智者大师云。但生彼国已。即得无生法忍。未有一人退落三界生死业缚者。安得有分段死也。离生死苦。故愿求生。生死问于娑婆。求生何益。慈云忏主云。彼国无复生死。无为居士云。彼国身非分段。二公纵不足信。智者大师犹不足信乎。若据伏惑断惑。而曰未断惑者。有分段死。乃此土修行则然耳。岂不闻净土是带惑往生。故殊胜异常也。如极乐与诸世界等。何智者云。释迦佛时。大有众生见佛。不得圣果者。弥勒出世亦尔。而独赞极乐也。况极乐果报不可思议。毋以名相拘之。

问。古人以夏仍飞雪。冬积坚冰。释清凉山。有人难云。若尔。应云清冷。故知凉之与冷。宜应别焉。

答。夏仍飞雪。冬积坚冰。不得云清凉者。此齐东语也。夫五台夏雪冬冰。至今犹然。而古称万菩萨所居。何无一菩萨为正其错。改作清冷山耶。以其曾无炎暑。故号清凉。正凉冷通用也。又曰。不寒不热。乃名清凉。宁知不寒不热。则和之谓耳。春温夏热。总之属阳。秋凉冬冷。总之属阴。故可通用也。何必琐琐焉较凉冷二字于无益之地。亦惑矣。又法数释唐译清冷。亦曰清滢凉冷。

问。清凉润泽。不可以劫火不可使其热涸等销之。何则。万法从缘。变化不测。真如性非生灭。尚自随缘。净土虽曰唯心。宁无转变。若不转变。是顽碍物。何足为妙。是故经云。欲冷则冷。欲暖则暖。欲满欲浅。皆随人意。故知不必以不热不涸而释清冷润泽。

答。若只平常说个清冷润泽。凡水皆然。何得西方独擅功德之名也。如必以不变为顽碍之物。佛言。劫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是亦可谓之顽碍耶。例而推之。油鼎不能烂惠公之手。汝纵以为顽碍手。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