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序曰。昔佛法入中国既数百年。慧远法师方以净土收束群灵。虽一百二十三人未能一生都办。然一生取办者不少矣。此一百二十三人。皆以宏誓互相钩摄。深谐佛愿。毕发莲香。转度冤亲。引生眷属。后之闻水声而开念佛。入寂定而往西方。梦兆神徴。辉映震旦。固皆此一脉之明暗相生也。宗门识高力透。高步人天。直趋无上寂光。权抑三种净土。(实报方便同居)甘芳不着。妙胜醍醐。然不遇夫上根。必化而为毒药。故曹溪八世孙永明禅师。回宗镜之全光。入西方之一脉焉。诸法门中。花严大备。云栖大师。具正知见。游花严法海。悲深识卓。思精用宏。撰成弥陀疏钞。委曲引归极乐。老实念佛。天龙喜欢。无量众生。如得慈母。故禅讲两家之未能不受后有者。无不以此为神明休息之地。禅讲两家之已能不受后有者。无不以此为水月道场之缘。自度度人。无等等法。舍念佛往生一门。而更何有也。噫。神游法界。璀璨玲珑。步三教之园林。得一心之归宿。吾友郑子。今庶几焉。着宗镜堂丛书四十八种。以修西定课为第一。予一见。生欢喜心。与眷属谋首取而刻之。愿兴十方信心人。同此光明受用耳。

仁和许樾身。

自序曰。非定不戒。非定不慧。不定者。轮回之象也。一切众生。累劫以来。孰不曾为善。孰不曾修行。孰不曾念佛。孰不曾发愿。但以心光不定。净土未生。故长久漂沈。不蒙解脱耳。苦哉痛哉。依我此书。每日修持。必有光明来相接引。三生眷属。其共勉焉。

咸丰十一年正月。净业学人菩萨戒郑澄德(学川)郑澄源(学烺)排定注明。谨序其缘起。以此功德。愿我

君父安平。净业光昌。慧音成就。

先举香赞。

心香乍 爇 法界同 熏  莲池海会悉遥闻   我佛起祥云   嘉瑞缤 纷  接引愿方殷  嘉瑞缤 纷  接引愿方殷。

每一圈击鱼一声。

信心为香。法界者。统心法事法之所到而为界。言其广大。无所不包也。莲池海会。指西方净土中人也。我佛。指阿弥陀也。必言我者。从我心光明中出现。光明不聚。不能见佛也。起者。从西方极乐世界。来赴东土娑婆世界也。嘉瑞。楼阁幢幡异香天乐之类也。缤纷。文彩交互也。愿方殷者。阿弥陀佛修行之时。作法藏比丘。对世自在王如来前。发四十八愿。愿愿成就。方成佛道。其四十八愿。皆是多设方便。广度十方六道众生。劝其念佛。生于极乐世界中。修行不退。便悟真宗。成就威神。转相化度也。今阿弥陀佛。愿力圆成。作佛已久。愿光慈照。接引心深。譬如一镜涵空。影来则现。所以叩之而无不通也。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三拜)。

佛说阿弥陀经

佛。东方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也。释迦在此娑婆成佛。随众生寿。不过百年。愍念娑婆众生。见佛不易。释迦以后。弥勒以前。千万年中。受大苦恼。故说此阿弥陀经。流布世间。使诸苦恼众生。修七日之功。免永劫之苦。转凡成圣。不退佛因也。经。法也。经名阿弥陀者。纯说阿弥陀佛度生因缘功德也。阿者。无也。弥陀者。量也。其佛万德圆成。不可穷尽。故名无量。于万德中。愿为最胜。愿力大。故光明无量。愿心长。故寿命无量也。诸经所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即此佛矣。释迦说此经。在东土娑婆世界南赡部洲舍卫国。传至震旦。震旦即南洲东边。我辈所居也。梵文古茂。不可持诵。有姚秦时之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者。翻译此经。经义圆妙。不可浅测。有大清朝之菩萨戒郑学川者。作为今解。今解者。取经中今现在说法今发愿今生之义。望人一生取办。便不入于父母之胎。妙取莲花。高超界外也。

○夫佛说我听。皆从心现。但是心说心听耳。心体如镜。山河大地。人物虚空。我及如来。种种形类。但是妙圆心镜中所现影子耳。

如是我闻。

如者。心之真体。譬如镜也。是者。心中所现法。譬如在全镜上指出一个影子也。我者二义。自经言之。即是结集之阿难也。自读经言之。即是持诵之人也。闻者。心慧之动机也。心耳同用。方谓之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祇音其)。

一时者。诸天及人。时分各异。佛音周遍。不能专指一方也。佛。释迦牟尼也。生于周昭王时。殁于周穆王时。大悲影现。来度众生。非殁非生。现作生殁。譬如水月灯云。玲珑妙映耳。佛之本体。但是光明。吞吐虚空。无处不到。岂有生死往来耶。

○佛者。觉也。无有不觉之处。无有不觉之时。破尽昏沉。自他咸度。故称佛也。梵云舍卫。此云闻物也。祇。祇陀太子也。给孤独。长者之号也。长者买太子之园以供佛。太子但卖园不卖树。自以树供佛。故园树二名称地也。

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比丘。此言乞士也。上乞法于佛。下乞食于众生。僧。众也。

皆是大阿罗汉。

菩萨为大乘。缘觉为中乘。声闻为小乘。阿罗汉者。声闻乘之第四果也。阿罗汉有三义。一者能杀烦恼贼。二者怖散一切魔。三者应受人天供也。大阿罗汉者。发菩萨心转入大乘者也。

众所知识。

皆知其名。皆识其面。言德望全也。此一千二百五十罗汉。多有大菩萨影生其中。

长老。

德胜为长。腊高为老。出家一岁为一腊。此二字。通指以下十六罗汉也。

舍利弗。

舍利。此言鹙鹭也。弗。此言子也。尊者之母。目明如鹙鹭。故尊者名鹙子也。此尊者智慧第一。言此发愿往生一法。非大智慧者不能圆信。故首列之也。

摩诃目犍连(犍音尖)。

摩诃。此云大也。目犍连。此云采菽氏也。

摩诃迦叶(叶音摄)。

此云大饮光也。

摩诃迦旃延。

此云大文饰也。

摩诃俱絺罗(絺音郗)。

此云大膝也。

离婆多。

此云星宿也。

周利槃陀伽(伽音茄)。

此云继道也。

难陀。

此云善欢喜也。

阿难陀。

此云庆喜也。佛之堂弟。佛成道日乃生。为佛侍者数十年。佛之经典多由彼结集。

罗睺罗。

此云覆障也。佛生净饭王家。名悉达太子。太子欲出家。父王不许。且为纳妃。欲其传后。太子以手指妃之腹曰。六年之后。当生一子。说此语后。太子即出家。未住母胎时。障父出家。既住母胎时。自障六年。故云覆障也。此尊者。前世塞鼠穴六日。故现此报。

憍梵波提(憍音交)。

此云牛呞也。牛咽后。吐出复嚼。曰呞。此尊者。前世骂人为牛。故现此报。

宾头卢颇罗堕。

宾头卢。此云不动也。颇罗堕。此云利根也。上名下姓。

迦留陀夷。

此云黑光也。

摩诃劫宾那(那奴何切)。

此云大房宿也。

薄拘罗。

此云善容也。

阿㝹楼䭾(㝹奴侯切)。

此云无贫也。此尊者无目。心眼洞见。以此居十六人之末。言西方境界。当心领神会而造之也。

如是等诸大弟子。

以此十六。例一千二百五十人也。

并诸菩萨摩诃萨。

菩者。菩提也。此云觉。萨者。萨埵也。此云有情。上兼觉。下兼情。以佛觉度有情。斯为菩萨矣。摩诃萨。犹云大道心众生也。

文殊师利法王子。

文殊师利。此云妙首也。此菩萨大智无遮。于佛所言。更无疑惑。故首列之也。于法自在。名曰法王。即如来也。大菩萨能传佛法。为法王子矣。

阿逸多菩萨。

阿逸多。此云无能胜也。即弥勒菩萨之名。弥勒。此云慈氏。菩萨之姓也。弥勒在释迦后一千万年。方成佛道。释迦化度未熟之众生。皆以付之。但众生之中。种性不一。有性急不耐生死。不能待一千万年后之龙华三会。宿缘既露。胜境先成。故释迦于弥勒前说此经。欲弥勒于未成佛前。速满众生之愿。扶持加被。达之西方也。又以中下众生。修行易退。弥勒既未下降成佛。则众生见佛。当在何时。若不早取生西。一落三涂。出头无望。往往有龙华会散。而众生未复人身者。故释迦已去。弥勒未来。此经乃能拔出一切苦宅众生而成就之。恩甚重。路甚捷矣。夫三教圣人。迭兴而救世。应时及节。各立规模。若言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称性而谈。一真如贯。若于天上人间了生死不了生死之中。求一万全无弊者。则方便百千。而净土法门为第一焉。何必佛门神通。即此往生。得一切神通之脑也。何必道家金丹。即此莲花。洗一切金丹之习也。何必儒宗理学。即此一心不乱。破一切理学之障也。得其本。而三教皆枝末矣。本者。一念之心也。然必见佛见心。方悟非心非佛。自然纵横三教。出入龙华矣。呜呼。文殊悟西方之理。而首压尊班。弥勒会往生之机。而名居第二。无边凡圣。孰敢轻议此经乎。

干陀诃提菩萨。

干陀诃提。此云不休息也。既信净土。尚未往生。能以不休息为心。自然步步踏着也。

常精进菩萨。

精则不粗。进则不退。恒常如此。故能以净土之法。自度而度人也。

与如是等诸大菩萨。

以此四尊。例一切菩萨也。

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释提桓因。此云能天主。即世所称天宫玉帝也。无量诸天者。玉帝居忉利天宫。宫在须弥山顶。旁有四面。面各八王。统名三十三天。忉利之下须弥山埵。有东西南北四大天王。分掌四十种小天。忉利之上。虚空而住者。夜摩。兜率。化乐。自在。合之忉利。四王。名欲界天也。过此以上。无复女人。名禅界天也。过此以上。无复色身。名空界天也。三界之中。欲界最杂。空界无身。感佛威神。现身听法。此非思议之所能及也。大众。通指欲界天上天下龙鬼神仙人物之能听法者。俱。共也。谓与圣人同入佛会也。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

佛告者。悲心转切。故不待问也。

从是西方。

从。由也。是。概指此娑婆世界也。西方者。向西方去也。单指一方者。定于一方。神志专寂。方能发起修行功用而成就也。必云西者。以娑婆适在极乐之东耳。无他义也。

过十万亿佛土。

千万为亿。或曰十万为亿。佛土。一大千土也。一大千中。一佛主化。

有世界。

世者时分。谓过去现在未来也。界者地分。谓八方上下也。于一片心光中而现虚空。于虚空中而现风轮。于风轮中而现地界。地分既立。时分随起。故称世界矣。心光无量。虚空无量。一切世界亦复无量。故有西方极乐世界。及极乐之西方种种世界。有东方娑婆世界。及娑婆之东方种种世界。上方之上。下方之下。南方之南。北方之北。无不各有种种世界焉。我辈所居。名曰娑婆。娑婆。堪忍也。言众生忍苦也。佛大慈悲。故对此苦众生而说十万亿刹外之世界。欲众生以一念飞心而横出此娑婆也。

○二乘不出大千。梵世或拘中小。天福所限。在一界中。神仙丹力。在欲界内。平心思之。卑小不足言也。佛乃于众生大梦中。呼而告之曰。过十万亿土有世界。呜呼。方知别有乾坤矣。

○心性轮。即人之一念也。心性轮中现虚空轮。虚空轮中现无量风轮。一风轮中现一金轮。即地轮之下面也。金轮上现火轮。火轮上现水轮。水轮上露出种种山种种洲。即地轮之上面也。居中最妙而高者须弥山。山腰中。一日一月。回环而来往。地轮低处。名曰地狱。地轮高处。须弥顶须弥埵。皆曰天宫。过须弥顶依空而住之四种天。连须弥顶忉利天须弥埵四王天。名六欲天。再上有三层天。名曰初禅。如是初禅至于地狱。名为小世界也。积一千个小世界。名曰小千。有二禅天王主之。积一千个小千世界。名曰中千。有三禅天王主之。积一千个中千世界。名曰大千。有四禅天王主之。四禅天中。有无想天五不还天寄居焉。天王不见不知也。四禅以上。名曰空天。魂识虽存。身相消灭。亦在大千中也。如是大千。名一佛土。

○弥陀之极乐。一大千也。释迦之娑婆。亦一大千也。一大千中。现百亿日月。现百亿化佛。净秽短长。隐显出没。彼此辉映而成文。如云中灯。如水中月。

○世界相叠。名世界海。世界海重重无尽。出于世界种。世界种重重无尽。出于莲花香水海中。此花藏中。种种庄严。名花严也。莲花则一。譬如真心。世界则多。譬如妄想。然即此莲花。非真非妄也。

名曰极乐。

统指西方。则世界甚多。好丑不一。标明极乐。则专诚决定。更无歧误之忧矣。

○世人以西天作西方净土。非也。西天乃天竺国。是娑婆内之西方。非娑婆外之西方。不可错会。

○人间天上之乐。不及弥陀国土。二乘禅定之乐。不及弥陀国土。一切诸佛刹中。有因缘未符。有功修带退。虽有种种之乐。亦不及弥陀国土。生弥陀国土者。自然花开。自然见佛。自然闻妙法。自然发神通。自然度生。自然成道。灵气萧然。更无余累。圆融一镜。方是乐矣。

其土有佛。号阿弥陀。

佛为一世界中教化之主。故首标之。又阿弥陀佛。专以名号教人持念而得往生。故急标之。阿者无也。弥陀者量也。佛者觉也。觉者心之光明也。阿弥陀佛以无量心光而成佛。我辈亦以无量心光而念佛。以阿弥陀念阿弥陀。念念皆归无量也。

○心之光明。如一大圆镜。周满虚空。无彼无此。我取之则全是我镜也。佛契之则全是佛镜也。以佛镜中之我。念我镜中之佛。以我镜中之佛。度佛镜中之我。

今现在说法。

现在者。非如释迦住世八十余年。俄成过去也。非如弥勒历千万年下降。方在未来也。众生今日不得解脱。众生今日急求解脱。说法于今日。非今日之救急神方乎。虽曰十万亿。但是一心光。心念动处。即能于心镜中而成感应。

○诸佛心光。融通三世。众生不悟。且滞于今。即所滞而成通。无上医王之妙用也。后文云。成佛以来。于今十劫。又曰。今发愿。若今生。呜呼。错过而今。必一误而生百误。人命在呼吸。宜各自勉之。

舍利弗。

前之我闻。是即阿难之我。而显一切诵经者之我。此之舍利弗。是即舍利弗之心。而唤醒一切众生之心。故频呼频唤也。呜呼。一月千江。理通凡圣。我辈若明佛用。安得不感激涕零。而思所以报佛恩乎。

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众生者。合众阴而有生者也。众阴。五阴也。色之一阴。名曰外法。受想行识。名曰内心。为五阴所拘牵。即佛体而成众生。不为五阴所拘牵。即众生而证佛体。众苦者。三苦五苦八苦也。苦时名苦苦。乐时不坚名坏苦。中等境界不可住名行苦。此三苦也。生时苦。昏浊甚也。老时苦。疲癃极也。病时苦。痛痒深也。死时苦。神脉乱也。苦时苦。境界违也。此五苦也。将一苦苦开之为四。便成八苦。所谓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阴盛苦。诸乐者。兼世间乐出世间乐言之也。七宝光明。飞行来往。世间乐也。念佛法僧。与上善聚。出世间乐也。不退菩提。证入补处。出世间上上乐也。至于此。受无所受。名曰正受。

○受无所受。是悟境。受有所受。是未悟境。极乐世界。兼而有之。常寂光土。即在同居。即圣即凡。三根并往。佛无不引手而援之也。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

他世界以铁围为障。极乐世界。以宝栏宝网宝树标其疆界。备刹土之仪式而已。四宝。金银琉璃玻璃也。

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才入西方。先见重重宝聚光明。顿悟尔界此疆。皆如影现。此生平未见之第一乐也。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

净业所感。平直光明。故无山海之险也。但以宝池楼阁。光华映带而已。七宝池者。七处宝池也。

八功德水。充满其中。

八功德者。一澄净。二清冷。三甘美。四轻软。五润泽。六安和。七除饥渴。八长养诸根也。

池底纯以金沙布地。

泥沙者。恶业所感也。神明清发。善业坚纯。故感现金沙矣。

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

琉璃。非石汁也。玻璃。非矿脂也。砗磲。非纹石也。赤珠。非蚌精也。以此土之物名。显彼土之物相。彼土之物。实非此土之可比也。

池中莲华。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生彼土者。以莲花为父母。故详赞之。极乐世界。并无女人。女人往生。皆成男子。故人皆生于莲花中也。浊世血肉之胎。重粗臭秽。故人之福慧光明。在母腹中全然亡失。及其生而转转不灵也。净土莲花之胎。微妙香洁。故人之福慧光明。在佛性中一时炳现。及其生而运运全超也。

○诸天宫中。亦有莲华。然但因福报。并无了缘。是有量非无量也。若以一念念佛影子。落于阿弥陀佛心镜之中。神明发而因果皆灵。自能永永玲珑。优入圣位。

○莲花从心化出。凡人发一念愿往之时。西方七宝池中。便生莲萼一朵。若能念念熏修。则宝脉深涵。香风茂着矣。

○大如车轮。言与身相称也。若诸天龙。身长数百里。往生花轮。必不能反缩小也。净土菩萨。身量广长。不可思议。岂拘拘于数尺以为轮乎。当知一切诸法。从心量而不同。神明自召。非如来之有以限人也。

○念心灵发。光明相交。即心即花。凝然一际。故身未往。而神明已住花中矣。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此是国土疆界宝池莲萼之庄严也。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

西方音乐。不扣自鸣。此以宝音声庄严于上也。

黄金为地。

此以宝光明庄严于下也。

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

戌子寅为夜三时。辰午申为昼三时。修行者候之以为节。夫极乐国土。纯是光明境界。岂借日月以分昼夜。但是莲花开合而已。雨。降也。曼陀罗。白色也。前以声光庄严界分。此以香光庄严时分。纵横自在。全现宝心。

其土众生。

名为众生。实菩萨也。

常以清旦。

初日分也。

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裓音革)。

往生之时。飞心妙出十万亿佛土。往生之后。飞身妙入十万亿佛土。衣裓。衣襟也。分身灵变。普到佛前。故能一晨朝而遍供十万亿也。

即以食时。还到本国。

辰去已还。玲珑影现。多寡远近。固不足以累其心也。

饭食经行。

有以禅悦为食者。有以见色闻香为食者。有食变化饮食者。食后经行。动静皆入佛机也。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此是佛我身心自在供养之庄严也。

复次。

再言也。

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

以下鸟名。多是比例。彼国众鸟。本无定形。不可以大小浓淡思也。

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

舍利。鹙鹭之类也。迦陵频伽。妙音神鸟也。共命鸟。一足一翼。相并则生。相分则死。尔雅谓之比翼。世俗号曰双头。恩爱苦缠。报成此鸟。彼土化现。若同此形也。

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

有三十七助道品。四意止。四正勤。四神足。及根力觉道也。五根者。信进念定慧也。五力者。根所发也。七觉者。一择法。二精进。三喜。四除。五舍。六定。七念也。八道者。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也。

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故善用其所闻者。一切音皆是佛音也。法者。佛之所以成佛者也。僧者。菩萨声闻也。

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

三恶道。谓地狱饿鬼畜生也。或问。极乐无女人。无修罗。无神仙。无魔外。身界坦然。故刀兵水火妻子室家之累无从而生。何但言无恶道。答曰。上文无有众苦一句包之矣。

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非实有也。

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前之化作灵禽。启人念佛。有情说法。固已妙造玲珑矣。今再写出无情说法之音。忽如宝网微风一时吹动。读至此。何能已于发愿往生也。

○或问。有实相念佛。深观佛理是也。有观想念佛。入西方定是也。有观像念佛。对像生敬是也。有持名念佛。字句分明是也。西方众生念佛。是如何念。答曰。不滞于名。即生实相。声中入定。即音即光。四种念佛。都是一种念佛也。

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此是应时及节感发修行之庄严也。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

已释佛刹之名。再释佛身之号。说唯心净土者。未必能神游佛刹。说自性弥陀者。未必能量同佛身。口说而不心行。安得有往生之乐乎。

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

一切众生本元心地。光明无量。一切诸佛证一切众生本元心地。故光明同一无量。但一切诸佛之无量光明。众生难见。而阿弥陀佛之无量光明。众生易见。则因缘之生熟不同也。阿弥陀佛之因缘。既与众生熟。故无量光明之接引。决定决定。无疑惑矣。

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十方国土。有种种铁围诸山须弥大海。纷纷坚碍。障于人心。心地化作光明。方得玲珑而自在矣。佛以光明为全体。故遍照于十方。众生坚执而不通。故难见夫一佛。然就佛言之。但有光明。毫无障碍。于一片光明中。障碍总是光明也。知此理者。于往生时。品地必超。心得决定。

是故号为阿弥陀。

此就光明上说无量也。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此就寿命上说无量也。阿僧祇。无数也。劫。长时也。

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

此今字。对此娑婆贤劫言之。于无量而才现十劫。则累劫昏沉众生。无不仗光明之接引也。

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数上声)。

二乘根种。不生净土。净土罗汉。大率已发大菩萨心。略证声闻。便阶大士。光明至此。身如影响而已矣。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此是主伴玲珑光明寿命之庄严。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䟦致(鞞音皮)。

阿。无也。鞞䟦致。退也。在此修行。多苦多魔。如风中一毛。不能自主。一生极乐。便登不退矣。

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

补处者。到他方世界候时成佛之等觉菩萨也。从人至佛。生生世世。进退不可知数。唯净土众生。有能不入多生。一生直入他方补处者。言缘胜劫长。广大成就者多也。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阿弥陀佛。号曰愿王。在一切佛中。度生之愿最为第一。众生顺佛愿而发往生之愿。如石吸铁。如灯发光。如桴击鼓。互感互应。妙愿成机。念念玲珑。往生无不玲珑也。

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夫过去难追。未来不可测。受现在之苦。而引未来之殃。此人情所大不安者也。唯精持佛号。早生西方。瞻仰者既有如来。聚处者无非上善。光明所照。熏发而成就之者神矣。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一切修行而不以念佛为因。泛泛念佛而不以精持四字为缘。于净土时机。全无收束。故善福无多也。

○彼佛光明无量。众生以有量之善福求之。彼此相悬。是故不可。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

六道众生。各有男女。心能信佛。便名善矣。闻说阿弥陀佛者。于他人边。闻说有阿弥陀佛之境界也。

执持名号。

便将此阿弥陀佛四字名号。执而持之。执者。心缘四字而不退也。持者。口诵四字而不断也。

○名号之外。更无弥陀。弥陀之为弥陀。四个字尽之矣。万德洪名。洪名万德。以名召德。一句全收。一句中更有何欠少乎。夫无欠少之心。便是无量也。便是阿弥陀也。此其善福因缘。固不可以多少测也。譬如一滴之水。投于大海。滴滴之水。投于大海。无有一滴而非海也。

○夫佛外无禅。念外无参。即念佛便是参禅。不必另作参禅之想。若于念佛时看念佛的是谁。又念又看。却成二念。不如一直念去也。

○执字是一切修行者之病。一切众生之所以不得成佛者。执情累之也。然热病已深。石膏可用。中宫既满。硝朴可施。一味平淡。不足起死回生。故以执破执。而病可霍然也。执持极而心光露。心光露而佛光临。行人不知。而佛则洞鉴之也。且行人亦何尝不知也。但办一心不乱。自然换得一副骨头。修行人于此。苦得一番便好。

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

统言执持名号。是恒常精进也。切指一日七日。是勇猛精进也。如炼丹药。或用文火。或用武火。

一心不乱。

心无真妄而现真妄。真妄迭兴。还源不可得。真妄皆妄。心之所以乱也。以无量之心。念无量之佛。不复作有量无量之想。是之谓不乱。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临终者。将死一念之前也。佛现而在其前。一心不乱之所感也。夫我心佛心。如镜照镜。一心念佛。是东镜入西镜也。命终见佛。是西镜入东镜也。虽互相入。而无往来之迹。但光明相接而已。

○一切修行之所以不能了局者。临命终时无把握故也。虽复气脉澄清。炉香上达。往往局于天上神仙境界。降此以下。更属无聊。有见火车狱卒者矣。有误入于堂宇园林。而化成恶道者矣。唯此阿弥陀经。单提出临命终时四字。如春雷一震。百蛰皆惊。具慧命法身者。莫不有出头之路也。此理难闻。此机难发。既闻此理矣。既发此机矣。三生眷属。可不勉欤。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终时者。正舍报之一念也。不颠倒者。正念现前也。旁观者见此人心不颠倒。便可信此人决已往生也。

○闻经而发愿。发愿而持名。持名而见佛。见佛而往生。五者相因。自然之次第。今之人。神脉颠倒。不得往生。但有持名之功。又不到一心不乱。所以昏散者满于域中。而慈航乃虚而无济也。

○不发愿由于不闻经。不往生由于不发愿。更有贪于见佛。懒于持名。将此念佛一门。化作平板无灵之局面。呜呼。无上灵丹。变成臭腐。真珠宝网。空葬泥沙。皆心神不能圆聚故也。

○念佛者。念念威神。全同我佛。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心光明中。决无魔事也。

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频劝发愿。是心愿佛愿。愿愿交光。持作往生之券也。若谓念佛一门。但以诱引凡下者。实乃罪同谤佛。

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有形之德谓之功。无形之功谓之德。功德有益于众生。名曰利矣。不可以心思。不可以口议。言阿弥陀佛之功德。乃无量之功德也。赞叹者有释迦佛。赞叹者不止释迦佛。以我例彼。故曰如也。

东方亦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閦音促)。

娑婆在极乐之东。而娑婆之东。世界正复无量也。极乐在娑婆之西。而极乐之西。世界正复无量也。世人小见。但知有六合耳。岂知世界外之世界。各各有大智慧光明如来。永劫悲怀。劝人念佛耶。

○阿閦鞞。此云不动也。须弥。山名。此云妙高也。即世界正中最大之山。以山名为佛名。状其德相之妙高也。

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舌相无量。由于身相无量也。身相无量。由于心相无量也。处处说法。法满大千。名为遍覆矣。然佛身现刹。佛刹现身。身中现身。刹中现刹。舌覆大千。未尝不实有其事也。

说诚实言。

一切众生。闻经不信。丛林僧众。有终身诵此为课。而不发一念往生之心者。滥取古人之愿文。循例诵之。如数他人宝。自己无一钱。心外见法。流而不返。呜呼。滔滔皆是矣。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称赞。宣扬其美也。不可思议功德。指弥陀以名号度众生也。一切诸佛。六方佛及释迦佛也。所护念。信弥陀功德发愿往生。内外诸魔或加残害。一切如来常加护念。以威神加被而成就之也。此十五字是经之名。今称阿弥陀经者。省文也。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