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竺三藏法师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清粤东鼎湖山菩提心沙门弘赞 会释

按如来一代说法。教分三藏。所谓修多罗。毗奈耶。苏怛缆。即经律论也。藏虽分三。而不出显密二门。显则广谈性相。晓悟玄理。修证法身。密乃但令诵持。不加了知。默登圣位。然悟有顿渐。位有浅深。渐则历诸僧祗。顿即立超十地。浅则声闻缘觉菩提。深即现证佛果大乘。今此准提陀罗尼。即经藏密教。默证十身佛果大乘也。或于三藏外。立一杂藏。收诸部陀罗尼。或于三乘外。别立最上金刚乘。即是陀罗尼藏。若据神变疏。则判陀罗尼为大不思议成佛神通乘。故此经以大秘密为宗。法界真如为体。不思议为用。三密为门。最上乘为教相。以一切法。皆从金刚陀罗尼乘中流出。如千流万派。发自昆仑石碛之山。三藏十二分教。出乎总持秘密之藏。乃至六度万行。莫不从陀罗尼所出。谓真言一一字。全是无相法界。而六度万行无不从法界中流出。故云。唵字者。是三身义。亦是一切法本不生义。由一切法本不生故。即得不生灭。由不生灭故。即得相无所得。相无所得。即是无相法界。实则证法界真如。故白伞盖颂云。诵满一万八千遍。遍遍入于无相定。号成坚固金刚幢自在。得名人中佛。又五秘密修行仪轨云。金刚萨埵者。是普贤菩萨。即一切如来长子。是一切如来菩提心。如经所说。金刚萨埵三摩地。名为一切诸佛法。此法能成诸佛道。若离此法。更别无有成佛。欲知金刚者。名为般若波罗蜜。能通达一切佛。无滞无碍。犹如金刚。是故。出生诸佛。若于显教修行者。久经三大无数劫。然后证成无上菩提。于其中间。十进九退。或证七住。以所集福德智慧。回向声闻缘觉道果。仍不能证无上菩提。若依毗卢遮那佛。自受用身所说。内证自觉圣智法。及大普贤金刚萨埵地。受用身智。乃至应时集得。身中一大阿僧祇劫。所集福德智慧。则为生在佛家。其人从一切如来心生。从佛口生。从佛法生。从法化生。得佛法财。从此已后。受得广大甚深不思议法。超越二乘十地。是知真言秘密之旨。尚非因位菩萨所知。况容凡夫小智能测。兹会众译并诸疏钞。略为互相发明。以便初学持诵。有所措心。非敢曰释。如神变疏云。金刚手方可探其颐。莲华眼始能窥其奥。首楞严云。诸佛秘密法。唯佛与佛。自相解了。非是余圣。所能通达。但持诵之。能灭大过。速登圣位。天竺止观云。上圣方能显密两说。凡人但能宣传显教。不能宣传密教。故非下凡所议。师心可知。今按此准提真言。前后数译。而不空三藏。深得密教之传。由昔金刚萨埵。亲于毗卢遮那牟尼如来前。受瑜伽最上乘义。后数百年。传于龙树菩萨。龙树又数百年。传于龙智阿阇黎。龙智传于金刚智法师。金刚智来游震旦。以五部瑜伽。及毗卢遮那经。苏悉轨范。授与不空三藏。及智灭度。三藏奉其遗教。复游天竺诸国。增广其学。于师子国。从龙智阿阇黎。求开十八会金刚灌顶。及大悲胎藏之法。法化相承。自毗卢遮那如来。至于不空三藏。凡六叶矣。空既遍游天竺。复得亲传之旨。故其所译本。真言仪轨。委悉详备。今恐初学未闲梵音印契。由是于诸译中。多取智所译本而会明之。以其师资相承。授受无替故也。

如是我闻。

谓如来如实相理。说是准提陀罗尼法。故云如是。阿难尊者。亲从佛闻如是之法。故云我闻。

一时。

是说此经之时也。

薄伽梵。

此是如来众德至尚之称。具六种义。一自在。二炽盛。三端严。四名称。五吉祥。六尊贵。广如余处释。

在名称大城。

梵言舍卫。

逝多林。

旧云祇树。谓林树是祇陀太子所施也。

给孤独园。

给孤独。是须达长者之别名。园是长者布金所买之地。二人共施。故名合称也。

与大苾刍众。并诸菩萨。及诸天龙八部。前后围绕。

此是听法之众。

愍念未来薄福恶业众生。即入准提三摩地。说过去七俱胝佛。所说陀罗尼曰。

愍念。谓如来悲愍慈念众生也。梵语三摩地。华言等持。谓定慧平等任持者也。俱胝。华言百亿。陀罗尼。华言总持。谓总持一切法门。含摄无尽教理行果。又持善不失。持恶不生。故亦翻为遮持。谓遮二边之恶。持中道之善。别名为咒。元非正翻。既含多义。故非名言所能宣释。究其实。乃毗卢遮那如来诸佛。大不思议秘密心印也。

曩谟飒多(引)南(引)(一)三藐三没䭾(引)俱(引)胝南(引)(二)怛你也(二合)他(引)(三)唵(四)者礼(五)主礼(六)准泥(七)莎嚩(二合)(引)贺(引)(八)

凡诵真言唵字当引。句须分明。声要不缓不急。详如下释。

此真言八句。上三句。是归敬诸佛说咒之辞。下五句。正是咒体。言引者。谓长引其声。二合者。谓二字合为一音。金刚智译作折隶主隶准提莎嚩诃。其上多字南字。皆有口傍。隶字去声○地婆诃罗译作折戾主戾准提莎婆诃○阇那岌多译作折丽主丽准递莎诃○天息灾译作曩莫飒钵哆喃。三藐讫三没䭾句致喃。怛你也他。唵。左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