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此经古德判为顿教。以其直指菩提。别无支蔓故耳。又以一门深入。不备诸行。故特谓之顿而不谓之圆。愚谓。此经顿而兼圆。何则。经中虽一往明空。而复云于法不说断灭相。夫断灭不存。乃中道也。中即圆义。又云。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无实无虚。则有无不立。有无不立。即非有非无。非有非无。即有无兼该。有无兼该。即双照双泯。乃至离即离非。是即非即。开权显寔。即实而权。为实施权。即权而实。是则顿中有圆也。至如佛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三句之类。经中甚多。若从而推广之。则三句而亦涵四句之义。非顿而兼圆乎。四句。谓有句。无句。非有非无句。亦有亦无句。第以一门顿入。不具诸法。仅得谓之兼圆。而不得谓之纯圆也。然准台宗四教。谓般若带通别明圆。则兼圆之说。为不诬矣。总之法无定向。深浅由人。智者见之谓之智。仁者见之谓之仁。是在当人领会耳(台宗四教谓藏通别圆也)。

依教修观。此经观法具备。层次井然。前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此即空观。了知一切皆空。法亦如幻故。继云。汝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即假观。了知一切名相。从缘生故。又云。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寔无虚。此即中观。了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故。若欲习是观法。而能从空入假。由假明中。过去现在未来。三心难觅。我人众生寿者。四相都融。心心印心。念念非念。便得中道了义。是则由浅入深。渐趋中道。即顿中有渐也。

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故云信为道源功德母。信能长养诸善根。如经中较量功德多寡。及微尘世界之类。寔实非诳。不可以我所未经闻见。便认为甚言之辞。试思金口诚言。岂有虚假。纵一时未能悟彻斯理。亦须谛信不疑。自有一朝。涣然冰释。到此地位。方知佛语非诳。善愿同仁。各宜深信。

凡夫畏空执有。二乘厌有取空。畏空执有。谓之常见。厌有取空。谓之断见。又通谓之倒见。执有执空。两俱成病。此经为开示利根凡夫。故先破其执相。而节次较量功德。以显有为福报。终逊无为。离相布施。迥超著相。又恐学人弃有取空。故复䇿之以不落两头。直超无上。盖断常终成凡外。而离相顿证无生。何去何从。孰得孰失。理自易明。我辈何幸而获闻此妙法。能无努力进修。以毋负佛慈谆谆明诲。

读经先要明宗。盖一经自有一经宗旨。倘宗旨不明。则驰骛无归。如此经以无住为宗。但了得无住之旨。便为已得要领。其他多说少说。皆余绪矣。又佛所说法。多于要妙处。圆转如环。似无端倪可寻。读经者。往往于圆转回环之处。茫然无据。己眼不明。且称为有意搬弄者。所谓正言似反也。不知无上大道。其要妙正在圆转处。若不如是说。其理终不圆明。宗旨若明。则于回环层叠之处。纵使群山万壑。自能理会。而不为所迷。

读经以明心为上。明心以解义为先。至于持诵经文。不求解悟。祇可荐亡灭罪。作得世间功德而已。若悟法明心。则顿超三界。永除后有。且历劫冤亲。悉皆度脱。顾不伟哉。是则欲明心地。讲义不可以不先。由有言以迄无言。自不觉而成正觉。理固然也。惟夙根深厚。一闻千悟者。不在此例。然民鲜能之。

读经非他书可比。余书惟看读一过。略能记其梗概。便可不须再读。读诵大乘经典。自非圣人。决不能过目便了。必须细心玩味。默意参寻。其义乃出。始则因注而明讲解。继则并不需注。一意深参。久久自发现行。所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到得一旦豁然之后。方知此中妙义无穷。真如饮水。冷暖自知。并不能吐露向人。是为祇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也。既得一经悟彻。然后更诵他经。自不劳迎刃而解。

讲解儒书。必有一定之理。不可移易。而佛经则不然。要当不泥不背。是以难耳。故古德云。依又解义。三世佛冤。又云离经一字。便同魔说。读者。能于不泥不背中。有个入头处。识得眉横鼻直。方可与读是经。

经旨甚深。猝难晓解。注经者。若更加以奥衍之辞。仍未能了了。而不便初机。是以今注。概从简易。读者。取其意而略其文可也。矧读经惟求印证。何暇旁求。迨至脱然契证。能所两忘。恍如雪山中夜。忽睹明星相似。方知穷诸元辨。如一毫置于大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虽复珠玉盈前。于己无益。斯时则经且不须。注于何有。但如敲门砖子。不得不借用一番耳。

经中较量功德。及执相观佛之说。徴诘重重。不厌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