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宗后学 通理 述

嗣法门人 明远 较字

△三请示方轨(品题云)。

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第十四

行有二种。一正行。二助行。文云。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盖说经即正行。四法即助行也。安乐亦二。一能安乐。二所安乐。文云。欲得安隐。演说斯经。应当亲近。如是四法。盖正行即所安乐。而助行乃能安乐也。然既文兼正助。义含能所。不便别指。故直以安乐行名之。若推文寻义。亦应有五。一为前品发愿。此品示行。显示行愿相资故。二为忍难弘经。深位犹可。请示方轨。预为新意者计故。三为欲坚众信。令守四法。取譬髻珠。显示此经尊尚故。四为显示持经。报感华果。梦验佳祥。令知利益不虚故。五为文殊大智。尚虑持经。示以四行。显示智行相成故。总言忍难弘经。不若无难为美。果能依此能所。正助兼修。应尘劳而无碍。涉纷华以恒如。既安且乐。何难可忍。故于持品之后。而示之以安乐行焉。

△(经文分二)一文殊请方。二如来示轨。初。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至)于后恶世云何能说是经。

初指人称叹。是诸菩萨者。即指前品不退之众。不畏恶世。高蹈群贤。故称甚为难有。敬佛发愿。恶世护持等。正出上甚为难有事也。世尊下。代为启请。意谓。能说是经则难。何况于后恶世。但不知不退菩萨。当来于恶世之时。云何能说。想应有安乐无碍之法也。

△二如来示轨三。一总标。二别示。三结劝。初。

佛告文殊师利(至)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

影直必在形端。正人要先正己。故初示持身。身既持己。离有而不受有缚。事未涉也。趣空而尚为空系。故次示应物。应物之际。最忌心中之憎爱。一体同观。乃见实相之平等。故继示摄心。心虽摄而难以持久。行虽广而终滞有涯。故后示立愿。奉此四以为轨则。名曰四法。依此四而为家宅。名曰安住。详如下释。古德以身口意愿为四者。与此大同小异。

△二别示四。一持身。二应物。三摄心。四立愿。初二。一长行。二偈颂。初二。一总标二处。二别释行近。初。

一者安住菩萨行处亲近处能为众生演说是经。

行处者。身所必践之境。近处者。身所可就之区。必践之境。谓造次颠沛。不可有违。可就之区。谓动作食息。不可有忘。然各有事有理。要解云。非事无以涉俗。非理无以契真。理事兼通。真俗无碍。然后利生弘法。触处安乐。故云能为众生。演说是经。

△二别释行近二。一先释行处。二次释近处。初二。一行处事行。二行处理行。初。

文殊师利云何名菩萨(至)而不卒暴心亦不惊。

云何句。寄言总徴。若菩下。正释事行。住者。即造次颠沛不违之义。忍辱者。能忍诸辱。能忍诸辱。无复取舍憎爱。故以地称。以地能持载万物。而正当持载时。无复取舍憎爱故也。要解云。行处必住忍者。虽六度适时为用。而涉难莫尚于忍。惟能忍故。于刚能柔而物不能挫。于逆能顺而物不能害。于事能审而所施不暴。于微能察而所遇不惊。是则弘法利生者。不可不以此为必践之境也。

△二行处理行。

又复于法无所行(至)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

承上虽住忍辱。若执有辱可忍。是以忍辱之法为我所行。例而推之。则六度万行等。全成心中滞碍。为由解脱。何能安乐。故须于一切法。都无所行。然正当有所行时。如何得无所行去。故须观一切法。皆如实相。既观一切法。皆如实相。自无能所对待。有何可行。此正如来。为众生解粘去缚处也。既已解粘去缚。即不分别。若即以此不分别者。以为极则。是又以不分别法。为我所行。一味沉空滞寂。反成大病。故须并此不分别法。亦不固执去要行他。必如是乃空有不碍。理事圆融。终日行而无行。无行而终日有行。所谓大解脱。大安乐者。不外是矣。是名句。寄言总结。先释行处竟。

△二次释近处二。一近处事行。二近处理行。初四。一不近妨正之缘。二不近非器之众。三不近致嫌之因。四常近摄心之境。初。

云何名菩萨摩诃萨亲近处(至)则为说法无所希望。

不近国王等。以能妨正念故。大成云。恐流俗阿师。窃权势而侈于骄奢。取利养而苟于媚幸。一有至此。则荒于苞苴肮[骨*藏]。摇尾乞怜。为俗人拭唾之不暇。尚何心于道哉。所以谓其妨正念也。虽曰能妨正念。实亦自妨。如如来不弃十六国王。古德多赖人主行道。况佛法付嘱国王大臣。而轮王多是法身大士。展缩之机。贵在活泼。幸勿泥言失意。以致当面错过。不近外道等。以能妨正语故。诸外道者。准西域有多种。今下略出五种。余以义摄。梵志亦云净裔。妄计从梵天生。志事梵天者。尼犍。此云离系。妄计无益苦行。能离系缚者。世俗文笔等。如四围陀典。准登伽经云。初人名梵天。造一围陀(此云智论)。次人名白净。变一为四。曰读诵。曰祭祀。曰歌咏。曰禳灾。今云世俗文笔。即祭祀禳灾之类。赞咏外书。即读诵歌咏之类。路伽耶陀。此云恶对答。谓依诸恶见。不善对答。逆路伽耶陀。此云恶徴问。谓依诸恶见。不善徴问。此等皆心游道外。不谙正法。狎近则专于求疵。讨论则一于矛盾。所以谓其妨正语也。大成取科注义云。今虽戒。若欲御外侮。不妨习晓。但不可忘弃本宗。一味耽着耳。愚谓。若欲化彼。亦可亲近。如净藏净眼。示生妙严王家。妙音观音。不舍婆罗门众。但非浅位者之事故。不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