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水沙门 栖复 集

言但遍三界等者。问于何处。作此观行。答但遍三界五趣四生。皆作是观行境也(上句经了)。

言从二障倒者。则解经从颠生故。说智虽不发业。与烦恼为依。亦名从二障倒生。

言或四七倒者。且四倒者。凡夫之人妄执为常乐我净。无常之处计常。无乐处计为乐。无我之处计为我。不净之处计为净。故名四倒也。七倒者。一想倒。于常乐我净向上妄想分别。名为想倒。二见倒者。于妄想所分别。忍可乐欲。建立执着。故名见倒。三心倒者。于前执着决定境上。起贪等烦恼。名心倒。并常乐我净成七倒也。问想倒与常乐我净四倒何别。答于境中起此妄想分别心。名想倒。即于妄想所分别中。忍可乐欲。建立执着。是名想倒。此染慧为体也。于所执着贪等烦恼。名为心倒。心倒通诸惑及心王。就烦恼中复有三倒。一者倒。根本所谓无明。二者倒自性。谓萨迦耶等。三者倒等流。谓邪见及边执见一分恚慢及痴。是名心倒。

言或心乱倒者。谓有漏法迷于内心。令心惑乱。颠倒而生。名心乱倒也。问此与前心倒何别。答此与前心倒。是不善有覆。此说心乱体通三性通有漏无漏。故说为有。非真实有。深生猒舍也。

言仁王经言等者。因此经中说颠倒。疏主广引妄幻法成证。起者不实义也。幻者如手巾为兔。譬如等者。虚空本无华。患眼见有华。如影实皆无者。影者不实义。因缘故诳有者。虚诳而有。故言诳有也。

言摄论亦云等者。此经中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故。乱想及乱体者。相者相分也。则五尘境。摄释云。相者因也。能生识故也。乱体者能缘心体。是妄倒之体。名为乱体。

言应许为色识者。第二句结前乱相。同色不是识。识不是色。如何言色识。答色从识变。能牵生于识。不离识故。名为色识。

言及与非色识者。第三句结前乱体。即是能缘心也。

言若无余亦无者。第四句双结二句。若无二字结所变乱相无也。余亦无者。结前能缘心乱体亦无也。要有其因。果方有故。但逢着俗境。应作是观。

言或此释伏难等者。难意者。若此真空性离言者。何须经说。作真空观耶。境既无。何须观也。若言真空不空者。如何复言。言语道断也。

言由待从彼颠倒等者。疏答也。待者则对待妄法。妄法妄有。且说为空。只此空体亦非是有。空亦空故。

言中论颂等者。若有所不空者。此是有法应当有所空者。能对治空法也。所空不可得者。所对治有法。此言有法。妄说为有。举体无。本来是空。只此所空法。法不可得。故言所空不可得。何况得于空。所对治法举体是无。何况能对治灼然是空。岂更是有耶。意言第一句言若有所不空者。则因真如。第二句言应当有所空者。此真空体在。第三句所空不可得者。牒前第二句。所空真相既不可。第四句何况得于空。何有能得之所。心能皆遣。意证真体亦空。便同无为无有实。不起似空华(此上百论宗)。

言又有解云等者。依中道宗待妄等。言真理名空。空之性故。因空所显故。言待妄真体非空。若言空论何法。若无所论。凡圣何别。何要修行。故不可言真理亦空。故言非空定空故。从诠说言。待因缘者。因缘则诠也。但除其病故。即遣妄而不除法。则存真也。即净分依他。及圆成而不除也。

言赞曰下颂二处者。长行初说空有观。名行处。后明十恶缘外人境法境。是亲近处。今此颂文双述长行行处近处两文。故名下颂二处。

言初十三颂半颂外人境等者。则是行处近处。

言有法者。则是长行行处中有观。经言。住忍辱地柔和善顺等。是其行处中兼说空观。此十三行颂中。述长行有观。故名有法。有法即有观。又述长行初观中人境。行处中有观近中人境。今此双述故。言有法二处也。

言次二颂半颂初内有空二法行处者。有云。疏中剩此有字。只合言空法行处。但是疏主总相引空有。科文名曰因。据实道理。实剩有字也。缘此二颂半。只颂长行行处中空观也。其有观遍在前十三行半中述也。

言长行中初说行处者。经言。若菩萨摩诃萨。住忍辱地柔和等。

言初离外妄有者。十种恶缘也。即是经言。不亲近国王王子等。

言后观外真空者。经言。复次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等(云云)。今颂先说近处。后论行处。

言今颂初离外妄亲近处者。经言。常离国王及国王子等(云云)。

言次方明内行处者。经言。又复不行上中下法等(云云)。

言后颂外真法等者。颂云。一切诸法空无所有常住等。长行与颂。颠倒不同也。

言乍观文势等者。重商量十三行半颂文中。述长行有观也。其空观文或述不述。却不定也。问既若重商量不定。疏主何故早已科出。言有法二处。答疏主前据十三半。最后结文云。是则名为行处近处。以此二处。能安乐说。观此经文。有行处近处字。二事双结。所以于十三行半中间科。两偈述长行行处之中有观。此是疏主准结文科了。次下疏主再读行处之中有观。偈文细寻看。总不述有观。经文文意不相似。正与长行不离文。同究竟述长行不离文也。疏主准经文。既不相当。然后别作道理科。合述长行中有观也。由持经菩萨最初出行处中修有观。成就得住忍辱地。柔和善顺等。方能出持经菩萨。始能无所畏心。不怀希望。而为说法。据此道理。实述有观。又亦与长行有观中心亦不惊一句。文势相似。

言故文虽双举等者。只缘结文所以双举行处近处也。

言实唯近处者。商量此两行颂。述长行不离文。唯述近中不离处文。兼不述长行行处文。

言不颂散乱者。则年少子也。

言一颂半颂离四缘者。长行云。一损害缘。不亲近国王王子大臣官长。四恶见缘。不亲近外道梵志尼乾子等。及造世俗文笔赞咏外书。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二坏乱缘。亦不亲近诸有凶戏相叉相扑等。三恶业缘。又不亲近旃陀罗。及畜猪羊鸡狗等。今颂云。常离国王等三句经。述损害缘。凶险戏者一句经。述坏乱缘。及旃陀罗一句。述恶业缘。外道梵志一句。述恶见缘。

言后三颂离一缘者。长行经言。又不亲近求声闻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亦不问讯。若于房中。若经行处。若在讲堂中。不共住止。今颂述云。亦不亲近。增上慢人。为一段。从贪着小乘至罗汉。为一段。言三藏。即小乘三藏。三藏之文通大小乘。有禅师不解。便言不得亲近三藏学人。吞舟之鱼。荡而失水。则为蝼蚁所食。如是圣教。不逢正外。便被愚人枉传。经言。破戒此丘。名字罗汉。此文颠倒令道。名字罗汉是破戒比丘。心里元来知不是罗汉。诈称罗汉。如大天等。便是犯大妄语戒比丘。不同增上慢人。得四禅定。计为四沙门果。此但是错罪过极也。此是凡夫比丘也。经言。及比丘尼至五欲。为一段。好戏笑而着五欲为缘也。经言求现灭度至亲近。为一段。求现灭度。则发二乘心也。在家优婆姨中。兼有在家优婆塞。此偈之中具四众也。

言前开后合者。则是前长行广说。名开。偈文略说。名合。仍不依次第也。

言不离也者。此一唱经文。正是前来商量。或述有观。或不有观。个此间本文述长行不离也。长行经言。如是人等。或时来者。则为说法。无所希望。今颂云。若是人等以好心来等。

言一颂长染非器二缘者。长行经云。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不应于女人身。取能生欲想相。而为说法。亦不乐见。若入他家。不与小女处女寡女等共语。非器缘。长行经云。亦复不近五种不男之人。以为亲厚。今颂云。寡女处女等一行是。

言二颂重颂等者。前唱已述。后唱又明。故言重颂也。魁脍者。魁首顾也。斫人中主首也。脍者割也。今取能割者。名脍。不取所割也。

言行卖者。解炫卖也。自媒廌称扬身取钱也。礼云。男女非有行媒。则不相知。问即与他行嫁。何名自媒。答自分为媒也。

言重颂坏乱长染者。凶险相扑种种嬉戏二句。述坏乱。下二句诸淫女等。尽勿亲近。述长染也。

言一颂颂非轨者。长行经言。若为女人说法。不露齿笑。不现胸臆。乃至为法。犹不亲厚。况复余事。今偈云。莫独屏处等一行是。

言屏音必郢反障蔽也。

言一颂讥诃缘者。长行经言。不独入他家。若有因缘。须独入时。但一心念佛。今颂云。入里乞食等一行是。里者。古时名里。今时名坊也。文章亦作里用也。二十五家相续居住。可古得一里也。名里也。

言乞食法有十三者。缘经中有乞食言。疏主引文广说乞食功能也。一者。住正戒。不得破戒。二住正威仪者。不得掉臂诽行。入白衣家。三正命者。四住正见。亦简邪见。五依法者。不得舍富从贫乞。六依时者。不过中乞。七依处者。不得淫女屠儿家等。八依次。不得越余家。九离贪。不得已少求多。已粗求细等。十离取著者。不得此是彼非。十一离瞋恼。不于彼此而生瞋。十二离粗矿者。不为财色高声骂詈。十三离憍慢者。从他乞食。心须谦下。不得倨傲。轻他自高。受者施者各成者。问施者可成六度。受者如何亦成。答受施之人随顺六度。亦得名成也。简要引集论云。能行施者。舍当来匮乏贪苦。名舍。受施之人舍见在匮乏贪苦。亦得名舍也。

言如食矌野等者。报恩经中说。过去劫。尔时有国。号波罗奈。有佛出世。号毗婆尸佛。像法中有王。号罗阇王。王有三子。皆作边国小王。其王大臣。名曰罗睺。心怀恶逆。断大王命。次向边国。已煞二子。其第三子。有守宫神。而告之言。罗睺大臣。谋逆夺国。已煞父王。及二兄了。不久将至。何不避命去耶。王闻思念。欲投邻国。然路有二。一七日。一十四日到。王则入宫。命夫人及太子须阇提则出。心意迷乱。误入十四日道。粮食已尽。拟煞妻以活其子。子谏曰。何处有子。啖于母肉。可乞一愿。愿言割子肉三斤。以䬸父母。从愿得达前所。尔时王者。今我父输头檀王是。母者今摩耶。太子者今我身是。今引来意者。非贪其味。但活其命。沙门受食。但为修道支身。不为贪味。

言又无垢称等者。迦叶住平等法。应次乞食。为不食故。应行乞食。为坏和合相故。应取抟食。

言无所畏等者。指中间两行经。述有观名行处。离恶缘名亲近处。此一行双结文也。

言初颂法空等者。此下二颂半。述长行行处中空观。长行经言。又复于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实相。空观也今颂中初一颂法空。后一颂半生空。行者执着义。又复不执着上品法。中下法。有为无为法。前疏言。此颂有空法行处。准路府实剩有字。但是总相引科文也。不唯说空处。如何有有字。前说二处者。则指十三颂半名前说。前说二处则行处近处。即有观也。指前初科两行作有观。已向前科。至有观了。所以此间但述空观。更不颂住忍辱等有观也。

言五颂半颂外真法者。则述行处。亲近处中。外真法境。问人真法总名外二种何别。答人境对十种外缘名。外法境心外名也。

言初一颂半十八句中生法二空者。简要问云。十八句中不说生空。唯有法空文。如何今言生空前。答长行云。观一切法空。一切法空中文宽。通生空法空也。又观空既离二执。合有人法二空。所以疏科初一颂半述十八句中生法空也。经言。一切诸法空无所有二句。标空法也。经言。无有常住已下。显空差别也。经言。一切诸法一句。则三性法也。下之三句约三无性。以辨于空。且空无所有。遍计性也。无有常住。离执无为法也。亦无起灭。离执有为法也。名清辨宗。此三法真谛门中。皆说空故。金云。颇有一法非有为耶。答依三性中说。故可有也。且遍计性。我法非是有为。亦非无为。故善戒经言。有为无为名为有。我及我所说为空。二依他性。三乘无漏亦是俱无。故集论三云。无取无蕰。非业烦恼所为。不应言有为。以方便力。随得现前则得现前。欲不现则不现前。如入灭定。不应言无为。无为常住。彼不亦故。三依圆成。摄论九云。法身无三为相故。由业烦恼非所为故。自在示现有为相故。

言次二颂如山心定者。谟云。有言初一颂经文。唯举所离之事。但能离彼颠倒分别。正见决定。义同于山。

言乱颂余句者。文势杂科不得。故言乱述也。经言。观一切法。今颂经言。皆无所有一句。述长行如虚空无所有性。经言。无有坚固。述长行实无所有。经言。常住一相。则述长行如实相。经言。不生不出。述长行非有为。以显真中不生不出。经言不动不退。述长行依常住。以显真中不动不退。今此两颂乱述十八句也。余残句总是前三行半述。

言结也者。此正身引文。长行总有四处结标中。言能为众生演说是经。是名菩萨行处。是名菩萨初亲近处。是名第二亲近处。今颂中经言。文殊师利是名等。四处结。然为总结也。

言此则初四者。经言。若口宣说等者。一者。不乐说人过。二不乐说法过。三者。亦不轻慢法师。十种法师也。四者。不说他人好恶长短。问若毁他人及自赞。则不得自毁及赞他人。何妨。答佛言亦不得故。说他人好时。形着恶人。只如二人一处坐。一人长七尺。一人五尺。对矬人前头赞叹长人。真成骂。他人自毁之时。傍边有人。行相同者。将为着台骂他。问不乐说人不说他人何别。答不乐说人。则是说经时读经时。不说人过也。若不说他人好恶。则是一切时中不说也。

言此离三过者。经言。于声闻等者。一者。不称名说声闻人过恶。二者。亦不称名赞叹其美。摄云般若五百八十八云。诸菩萨若起心。毁赞二乘。应名毁犯菩萨净戒。所以者何。若赞彼地。便于彼地。心生爱着。不能趣求一切智智。若毁彼地。便于彼地。心生轻慢。则障所求一切智智。是故菩萨于二乘地。不应叹毁。此亦应尔。

言非但独离等者。问口业中过他无量。何故只说离七恶。答疏言非但等。其实无量。

言二各以大乘者。疏主体此经意。制作之时。多以大乘。别外小乘也。问根性若一。唯答大乘。根性既异。如何唯答大乘耶。答且顺经宗。作如是说。约正语行。故不言小。若说小乘。及成傍引。

言着新净衣者。以水洗浣令净即得。不必要染。

言正法华者。争得如是新净。不是新染。答疏言正法华等。

言第四问答所论者。经言。若有难问。至佛道者渐渐增益者。则渐为说三贤十圣等法。三性法故。乃至四智三身尊。

言后一颂半第六示其所说者。长行经言。若口宣说。若读经时。不乐说人及经典过。亦不轻慢诸余法师。不说他人好恶长短等。今颂云。除懒堕等是。

言懒堕是放逸等者。问懒堕与懈怠何别。答王所别。经言。除懒堕意。即心王也。及懈怠想。即心所也。问放逸与懈怠何别。答放逸故驰依六境。懈怠所行不增长。是二别也。

言后一颂半第八教安心想者。佛交说法。法师安心想。说法之时。受四事供养。而于其中。无所希望。不贪名闻利养。是名大利供养。名安心想也。所以经言。但一心念说法因缘。因缘者道理也。

言智度论云等者。疏主广引。向下说法不求财利益文也。

言有颂言(至)不雨者。第一解。多闻辨慧如布云。美说法音如雷声。而于利益有希望。譬如有雷而无雨。无润。

言博学多闻(至)不雨者。虽有博学智慧。譬如布云也。无巧便不解说法。有云云中无雷又无雨(三)。

言不广学问(至)小云无雷雨者。不广学问如小云无雷。又不能说法如无雷。不行妙行如不雨也(四)。

言多闻广知(至)洪雨者。多闻广智美语言如布云。巧说诸法转人心如有云。行法心正无所畏如大云雷澍洪雨。

言法之大将等者。菩萨多闻持学。即是大将持法镜。

言亦如蜂王集等者。蜂王集众华而成蜜。法将集法以显佛身也。

言得入旃檀林等者。贪利心说法。如入旃林取叶。无贪利心说法。如得旃檀木贵物。贪利心说法。如入宝山取水精贱物。无贪利心求法说法。如到宝山获大宝珠贵珍异物也。

言意离诸恶自利行者。此意乘行字去音。

言初行有三者。即是初意业中。一嫉妒等三也。故言初行有三也。

言第二行不相非等者。即是此一唱中语业也。经云亦勿轻骂学佛道者。求其长短。此三句经文。疏主科作语业故。疏指经文云不相非。即是不许互非斥也。此但是疏主取意指经文文其阴密也。问何故于意行中。明语行耶。答将语业显意业也。语业皆由意识发故。前语行中又复不生怨嫌之心意成语。今此意行中以语成意也。

言后二离恶一不恼他者。经言。无得恼之至懈怠者。科为不恼他。若语他人言。汝等去道甚远。终不能得一切种智。若向他人。作如此说。名恼他人。佛教持经之人。不作是语。不得戏论经法。及相诤。

言一无恼乱者。由前受持读诵经时。无怀嫉妒谄诳之心。亦勿轻骂学佛道者。求其长短。今于安乐果中。得无能恼乱。

言二得善友者。由前化比丘比丘尼等。亦不戏论法诤竞佛法。不相是非。今安乐果中得好同学。

言三得众听者。由前三想故。今安乐果中。亦得大众而来听受。

言四转入法者。由前为一切众生。平等说法。以顺法故。不多不少。今安乐果中。得所听之人转入法。听已能持。持已能诵。诵已能说。说已能书。

言初离七恶者。一嫉。二恚。三慢。四谄。五诳。六邪伪心。此六是所离恶法也。七质直行。是能离心也。

言颂离三过者。一轻懱。二戏论。三疑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