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经疏卷第六

顶法师撰

天台沙门湛然再治

大般涅槃经如来性品第十二(卷第八)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晋沙门慧严、慧观、谢灵运重治。

如来性品

此题不标佛而言如来者,允同三世。三世诸佛,皆初号如来。又举初以标后。又如名不异,破诸异计。又如来即佛,佛即如来,故言如来性品四悉檀(云云)。又如来是极果之胜号,性是至理之本名。非但极果名曰如来,众生本性亦名如来。又如来拟果,性拟于因。虽因果双列,意在于因,故言如来性品。又果之本性,性隐难辨,举显以目隐,故言如来性品。又性理含藏,备种种性,善恶三乘,举胜弃劣,故言如来性品。又如来名通,夫有心者,悉未来如来。四依开士,犹如如来。十方诸佛,同称如来。就一佛之上,有化应报法,皆称如来。今文中正辨如来藏之如来。二十五有,悉皆有我。以我同故,故名如。以如示人,故言来。常不可坏,名之为性。从此立名,名如来性品。当知此如来藏,即佛性也。诸师解藏义不同。论师言:佛果在当,即时未有,故名为藏。又言:佛性,众生心神。心神自能避苦求乐,即是心神。开善云:六法是佛性。义皆不然。此品以如来自性,不以心神,不以六法。又如来藏隐,心神六法皆显。又如来藏常,心神六法迁变无常,与如来性全不相关。今皆不用。地人云:惑覆于理,名之为藏。是义不然。私谓:非无一边,但不与此品题合。彼以惑与理异,故惑能覆理。今依经,一切诸法中,悉有安乐性。那得无性之惑,覆无惑之性?不会经旨,故不用也。私谓非但惑性相即,一切何所不收?涅槃何法不在?一切众生即涅槃相,一切国土即涅槃相(云云)。又论人云:当果为性,此即在外;六法为性,此即在内。地人云:惑覆黎耶,此亦是内。兴皇云:非内非外,偏据正性。地人偏据本有,论人偏据缘了。复据当果果性,果果性,悉为经呵,如盲触象,不会玄旨。今明四句平等,清净无诤,故名为如。以四悉檀,巧示众生,故名为来。常不变易,故名为性。岂独一法为藏性耶?又人执云:如来藏者,不得不有。是义不然。佛性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那得独言是有?虽非此四,有因缘时,于一门中,作四悉说。故言如来藏者,不得不有。以有接断,以有破常,以有令悟。悟佛性时,佛性非有。三门亦尔,云何执有而害三门?如人问桥,多诤何益?今明佛性,其意若此。若得此意,亦在本性中间极果,亦隐亦显,亦外亦内。如经舍内金藏,大小不知,善能掘出,宗仰是人,即其义也。问:藏性理三,云何同异?答:只是一义。若欲分别,理惑合论,名之为藏;全不论惑,称之为理;不可改变,称之为性(云云)。有师生起五譬。初问:二十五有,有我不耶?佛举贫女藏。答:明其有我,但隐而不显。若尔,何不早说?佛举毒涂譬之。由常病未歇,不得洗乳。前后两病,就众生论;隐显涂洗,就佛教论。若尔,众生等有,何故六道区分,升沉硕异?佛举因斗失珠,致有悲喜不等。若尔,何故斗耶?佛举甜药,真正停留在山,寡德所招,流乎咸酢。若尔,真昧不变,谁能毁伤?若叵毁伤,则无杀罪。佛举利钁,能穿石砂,不损金刚。如佛不可害,兴心逆罪;性不可毁,毁阴得罪。然一答可解,何故联翩?只为佛性难明,须万斧躄树,生起五譬,是彼之巧思,故今存之(云云)。然此一品,答上两问。初答云何作善业,次答能只难见性。此两相成,只由善业能见于性。性由善业,业始性终,从终题品。论人解善业义者,假名行人,能御善恶,御善则洮练心神,得成正觉。中论人问:生死中有假人,此人是佛性不?彼答:不得是佛性,即并亦不得是我。既其无我,谁御善业?又汝明假者,是不自在,我是自在,二事相害。地人明法界之体,有善恶用,体用具足,在妄惑内,如土覆金,无能沮坏。妄惑若尔,此用无用,何能作业?今明此义,如经金藏不可见者,是时不能作于善业。掘出藏已,何须善业耘除草秽?小乘运作,非是善业。异人方便,示子金藏,于舍掘之,正是能作善业之义。若约六位,初位不能,后位不须,中间四位,是作业位。若约四句,隐不能,显不须,亦隐亦显,正能作业。就答善业又二:一、明佛性为善业作缘,二、明佛性正起善业。初为善业作缘又二:一、明业缘,二、论义。初业缘中,复有问答。

迦叶白佛言:世尊,二十五有有我不邪?

问:近从四倒品生,一切世间虽说有我不名佛性,出世真我名为佛性,是故兴问二十五有。若定有我,有则非有;若定无我,谁作善业?故言二十五有有我不耶?

佛以两譬答之:初譬则明本有不可见,次譬不即得说以释疑。初譬中有法譬,合法说为两:一、本有,二、不可见。

佛言:善男子,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

如是我义,从本已来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众生不能得见。

然佛性非本,非当为缘说之。

次譬文为四:一、譬本有,二、譬不可见,三、譬缘感,四、譬显说。

善男子,如贫女人,舍内多有真金之藏。

初文意者,窘乏缘了故为贫,有能生力故言女,栖托五阴故言舍,有正佛性故言金,此性包含故言藏,此性广博故言多。

家人大小,无有知者。

次家人大小不知者,旧解四果圣人为大,三界凡夫为小,此皆不知。中论人云:但菩萨为大,但声闻为小,亦皆不知。今明人天为小,析空二乘为大;析空二乘为小,体空二乘为大;但空声闻为小,但空菩萨为大;但空菩萨为小,出假菩萨为大,皆亦不知。

三、时有异人去,譬缘感。

时有异人善知方便,语贫女言:我今雇汝,汝可为我耘除草秽。女人答言:我今不能。汝若能示我子金藏,然后乃当速为汝作。是人答言:我知方便,能云汝子。女人复言:我家大小尚自不知,况汝能知?是人答言:我今审能。女人复言:我亦欲见,并可示我。

于中问答,先以小道逗之,故言耘除草秽;缘不肯受,故言不能;若示子金,缘为化力,欲先于人,我亦欲见,即是后已。

四、是人即去显说

是人即于其家掘出金藏,女人见已,心生欢喜,起奇特想,宗仰是人。

三、合譬,有二:先合,次帖。合可见。

善男子,众生佛性亦复如是。

一切众生不能得见,如彼宝藏,贫人不知。善男子,我今普示一切众生所有佛性,为诸烦恼之所覆蔽,如彼贫人有真金藏不能得见。如来今日普示众生诸觉宝藏,所谓佛性。一切众生见是事已,心生欢喜,归仰如来。善方便者,即是如来;贫女人者,即是一切无量众生;真金藏者,即佛性也。

第二譬,为二:先譬,次合。初譬为四:一、明起有我病,二、说无我药,三、邪我病息,四、真我教兴。

复次,善男子,譬如女人生育一子,婴孩得病。

意同哀叹。彼譬显,此譬隐。旧解:女人、良医,凡四师说:一云女譬法身,医譬应身;二云女譬实智,医譬权智;三云女譬前佛,医譬后佛;四云女譬佛智,医譬机缘。上文贫女譬众生身,此女既不言贫,用譬佛智应胜。生育一子,譬于众生禀教生解。以解微故,故言婴孩。孩着邪常,故言得病。

次是女愁恼下,譬说无我之药,又三:一、佛智观机;二、得机设化;三、断邪我。初文者。

是女愁恼,求觅良医。

权智起悲,故言愁恼;觅无我机,故言求医。

次良医既至,即得机施化。

良医既至,合三种药:酥、乳、石蜜,与之令服。

设三种药,譬无常三修。

三、因告女人下,断邪我教。

因告女人:儿服药已,且莫与乳,须药消已,尔乃与之。是时,女人即以苦味用涂其乳,语其儿言:我乳毒涂,不可复触。

此中乳譬真我,真我非时故。言莫与苦味涂乳者,譬以无我覆于真我,如苦与甜,其性相违。前合三药中,何故复有乳?此亦是无我,苦味与常相违。

三、其儿渴乏下,譬邪我病息。

其儿渴之,欲得母乳,闻乳毒气,便远舍去,至其药消。

先明病息,次明药消。真我缘起,故言渴;乏我、无我相违,故言毒气;无我治邪,邪消药息,故言药消。

四母乃洗乳譬,真我教兴,又四:一、为说,二、违情,三、重说,四、受行,可见。

母乃洗乳,唤子与之。

是时小儿,虽复饥渴,先闻毒气,是故不来。

母复语言:为汝服药,故以毒涂。汝药已消,我已洗竟,汝便可来,饮乳无苦。

其儿闻已,渐渐还饮。

次如来亦尔者,合譬也。

善男子,如来亦尔,为度一切,教诸众生修无我法;如是修已,永断我心,入于涅槃。为除世间诸妄见故,示现出过世间法故,复示世间计我虚妄非真实故,修无我法清净身故。譬如女人,为其子故,以苦味涂乳;如来亦尔,为修空故,说言诸法悉无有我。

如彼女人净洗乳已,而唤其子欲令还饮;我今亦尔,说如来藏,是故比丘不应生怖。如彼小儿闻母唤已,渐还饮乳;比丘亦尔,应自分别如来秘藏,不得不有。

但合二药,不合二病。本意疑于我无我异,是故合药。治病是傍,是故不合。哀叹亦尔。问:隐名如来藏,我是佛性者,一切众生有我性耶?答:一切众生皆悉有性,未即是佛,是故有我,未是我德。何者?人别法通,法通故有性有我,人别故非佛非德。问:法是人法,昔既无别,人法是谁法?解云:法属法性(云云)。

迦叶白佛下,第二、论义问答。初问者,前明二十五有有我,今难此义,初总唱无。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实无有我。

次何以故下,别作十二难,合为四意:初四难约果,次两难约因,三、四难又约果,四、两难难处。初为两双,谓始生、终没、差别、胜负,可见。

何以故?婴儿生时无所知晓。若有我者,即生之日寻应有知,以是义故定知无我。若定有我,受生已后应无终没。

若使一切皆有佛性是常住者,应无坏相。若无坏相,云何而有刹利、婆罗门、毗舍、首陀及旃陀罗、畜生差别?今见业缘种种不同,诸趣各异。若定有我,一切众生应无胜负。以是义故,定知佛性非是常法。

次因难,又两十恶等是约恶因,酒后是约恶缘,可见。

若言佛性定是常者,何缘复说有杀、盗、淫、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贪、恚、邪见?

若我性常,何故酒后荒醉迷乱?

三、重约果四难者:一、据苦果,二、据苦缘,三、据忘失,四、据忆念。

若我性常,盲应见色,聋应闻声,哑应能语,拘躄能行。

若我性常,不应避于火坑、大水、毒药、刀剑、恶人、禽兽。

若我常者,本所更事不应忘失。若不忘失,何缘复言我曾何处见是人耶?

若我常者,则不应有老少盛衰,忆念往事。

四、责处两难:初难别在何处,次难遍在身耶?

若我常者,止住何处?为在涕唾青、黄、赤、白诸色中耶?

若我常者,应遍身中,如胡麻油,间无空处;若断身时,我亦应断。

或可但作六双,为十二难;或可十难难现用,二难难处所(云云)。

二、佛告下,答也。还酬十二难:初举两譬,答觅现用;后利钁譬,答觅处所。言现用者,其难真我若常,应无生灭。次差别胜负难,佛答意:实有真我,为瞋痴所覆,不能得见,故有终没升沉。前譬得而失,后譬失而得。但此妙解,凡夫未得,那忽言失?此是理数之言,应得不得,故言得而复失。得无别得,还得于失;失无别失,还失于得;得无所得,失亦无失(云云)。于初二譬中,初譬三意,谓譬、合、结。譬为四:一、本有性理,二、遇缘起惑,三、根缘扣召,四、圣应破惑。

佛告迦叶:善男子,譬如王家有大力士,其人眉间有金刚珠。

初文中言王家者,佛所统处。力士者,譬众生有能降魔制外之用,故言力士。眉间者,中道也。金刚珠者,或言理,或言解,或言理解圆净,不可破坏,如金刚珠。

次与余力士者,即遇缘起惑,失本有理,又二:一、起惑,二、失理。

与余力士角力相扑,而彼力士以头触之。

初文。余力士者,天魔、外道、诸恶知识(云云)。捔力相扑者,断常乖于正观,正观破于断常,故言相扑。以头触之者,乃以身见触中道解。

次其额上珠下,明失正理。

其额上珠寻没肤中,都不自知是珠所在。

没在断常,邪见身中。

三、其处有疮即是机缘感苦

其处有疮,即命良医欲自疗治。时有明医善知方药,即知是疮因珠入体,是珠入皮,即便停住。

二、见伤正解为疮。旧云:感生死苦果为疮,即命良医机召于佛。时有明医,即圣智达知,失理招苦,即便停住者,明失非失。

四、是时,良医下,说法破惑,又二:初譬偏说,次譬圆说。初偏说者。

是时,良医寻问力士:卿额上珠为何所在?力士惊答:大师医王,我额上珠乃无去耶?是珠今者为何所在?将非幻化忧愁啼哭?

无我捡邪,如就觅珠。力士惊答:譬禀教作于无我之观,从迷得解,故言惊答。将非幻化,即无我观;为何所在,即无常观;忧愁啼哭,即是苦观。此为说偏教。

次是时良医下,譬说圆教。又为四:一、为说;二、不受;三、重说;四、即受。譬说佛性一往不受也。

是时,良医慰喻力士:汝今不应生大愁苦。汝因斗时,宝珠入体,今在皮里,影现于外。汝等斗时,瞋恚毒盛,珠陷入体,故不自知。

初文中言皮里者,隐断常中影现外者,旧云当果在当兴,皇云佛智默照,今明性理虚通,遍一切处,是影现于外。

次是时力士下,是众生不受。

是时,力士不信医言:若在皮里,脓血不净,何缘不出?若在筋里,不应可见,汝今云何欺诳于我?

旧云:皮里譬现在,筋里譬未来。若在现在,何不破惑而出?若在未来,不应可见。兴皇云:惑轻曰皮,惑重曰筋。

三、时医执镜去是如来重说

时医执镜,以照其面,珠在镜中,明了显现。

镜譬圆经,照信心面,文明理显,信谛明了。

四力士见已,即是信受。

力士见已,心怀惊怪,生奇特想。

次善男子下,合譬,但合三,不合第一:初合第二、遇缘起惑。

善男子,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不能亲近善知识故,虽有佛性皆不能见,而为贪淫、瞋恚、愚痴之所覆蔽。

譬中有二,今但合一,起惑合相扑。

次故堕地狱下,合第三、招苦感召。

故,堕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旃陀罗、刹利、婆罗门、毗舍、首陀,生如是等种种家中。因心所起种种业缘,虽受人身,聋盲喑哑,拘躄癃跛,于二十五有受诸果报;贪淫、瞋恚、愚痴覆心,不知佛性。

此中并得通答前十难。

三、如彼力士下,合第四、圣应说法。初合偏说。前有佛说众生作无我观,今但合后意,又二:先合作观,后明不知。

如彼力士宝珠在体,谓呼失去;众生亦尔,不知亲近善知识故,不识如来微密宝藏,修学无我。

中有牒、譬、正、合也。

譬如非圣,虽说有我,亦复不知我之真性。我诸弟子亦复如是,不知亲近善知识故修学无我,亦复不知无我之处。尚自不知无我真性,况复能知有我真性?

譬如非圣下,是虽观无我亦不能解。何者?若解真我方识无我,既不解我所以无我不成。先牒譬,后合也。

次如来如是下,合为说圆。前譬有四,但合后二。此初,合第三、如来重说。

善男子,如来如是说诸众生皆有佛性,譬如良医示彼力士金刚宝珠。

是诸众生下,合第四、信受。先合,后举譬帖正。合中,先明有惑时不信。

是诸众生,为无量亿诸烦恼等之所覆蔽,不识佛性。

后明除惑时信受。

若尽烦恼,尔时乃得,证知明了。

如彼力士,于净镜中,见其宝珠,

第三,结叹不思议。

善男子,如来秘藏如是无量不可思议。

次复次,善男子下,雪山甘草譬,旧云助答上问。观师云:譬失而复得开、譬合。譬开为四:一、失,二、得,三、重失,四、重得。初明失中二:初理性,次辨失。初文者。

复次,善男子,譬如雪山有一味药,名曰乐味,其味极甜。

雪山譬众生身一味,药譬中道不二,故云一味。此理能除倒惑,故名药。名曰乐味,其味极甜者,教理相称,即是教乐理甜也。

在深丛下,人无能见。

次在深丛下者,明烦恼覆,所以失理;烦恼深䆳,倒惑交加,致使不见。

次有人闻香下,是第二、明得,又二:先少分得,后具足得。

有人闻香,即知其地当有是药。

初分得中,云闻香者,一云依经信知,故言闻香;二云十住菩萨见未明了,故言闻香。

过去世中下,第二、明具足得。

过去世中有转轮王,于彼雪山为此药故,在在处处造作木筒以接是药。是药熟时,从地流出集木筒中,其味真正。

即是前佛已证此理。造作木筒者,即是说教,譬十地了因,以因承果,故言接药。在在处处者,过去生生,修十地因,从地流出。集木筒中者,因果相应,了因克正,故言流出。

三、王既没已下,重明失。

王既没已,其后是药或酢、或咸、或甜、或苦、或辛、或淡,如是一味随其流处有种种异。是药真味停留在山犹如满月,凡人薄福,虽以掘凿加功苦至而不能得。

即是前佛去世,众生纵逸,构诸烦恼,致使失之。六味譬六道,本味真正,从起惑后,流入六道,或酢或咸。是药真味,停留在山,譬众生身正性不异,随六道流,是故有异。凡人薄福加功不得者,譬有着心苦行禅慧,求觅真理而不可得;亦譬种种掘凿,欲觅性理,了不相关。

四、复有圣王下,重得。

复有圣王出现于世,以福因缘,即得是药真性之味。

即是今佛,复证此理。

善男子下,第二、合譬。但合两失,不合两得。此初,合有理而失。

善男子,如来秘藏其味亦尔,为诸烦恼丛林所覆,无明众生不能得见一味者,譬如佛性。

前云在深丛下,今合为烦恼丛林所覆;前次譬云人无见者,今合云无明众生不见。

以烦恼下,合第三、重明失。

以烦恼故出种种味,所谓地狱、畜生、饿鬼、天、人、男、女、非男非女、刹利、婆罗门、毗舍、首陀。

即是或酢或咸,正酬前胜负差别之问。

佛性雄猛下,第二、答前十二中后二责觅处所之问也。前有别总之责,今正答总问。虽约五阴论有此性,而身可毁,性不可毁。身是性之住处,身家之性即是佛性,性家之身无非佛性。又二:初、正说;次、论义。初、正说为三:初、牒不可坏;次、广辨;三、总结。

佛性雄猛,难可毁坏,

是故无有能杀害者,若有杀者则断佛性,如是佛性终不可断,性若可断无有是处。如我性者即是如来秘密之藏,如是秘藏一切无能毁坏烧灭,虽不可坏然不可见,若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乃证知。

以是因缘,无能杀者。

迦叶白佛下,二、论义,有问有答。问者。

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无杀者,应当无有不善之业。

前云佛性雄猛不坏,应无杀生之罪。

次佛答,为二:先法,次譬。初法为四:一云五阴可杀,故成恶事。

佛告迦叶:实有杀生。何以故?善男子,众生佛性住五阴中,若坏五阴名曰杀生,若有杀生即堕恶趣。

所言住五阴中者,他用六法以为佛性,非解此文。六法只是五阴,何容五阴住五阴中,众生还住众生之中?若用心神为佛性者,心是四阴,是则心神还住心神。他解当果为佛性者,当果继属众生,故言住五阴中。当果若有,复非当果;当果若无,何所继属?地人以梨耶为佛性,为惑所覆,释此乃便。复当前难:若有佛性,即生之日,便应有知。今用下文释之:佛性不即,六法不离。六法不即故,不如诸师所解;不离故,言住五阴中。实理言之,佛性岂应有住不住?特是为缘,作此异说。若定执此,妨前后文。毕竟清净,宁有内外?当之与现,住不住耶?私谓:此说终穷。又五阴中者,约五阴论,得有此性,不约草木。私云:作此说者,仍挟方便。

次以业因缘下,释疑。

以业因缘,而有刹利、婆罗门等,毗舍、首陀及旃陀罗,若男、若女、非男非女,二十五有差别之相,流转生死。

疑云:或谓唯应杀堕地狱,那复得有二十五有?故今释云:业缘不同,致诸趣异。

三、非圣之人下,简诸外道。

非圣之人,横计于我,大小诸相,犹如稗子,或如米豆,乃至拇指。如是种种,妄生忆想,妄想之相,无有真实。

自谓得圣,计我不同。

四、出世我相下,明正我相。

出世我相,名为佛性,如是计我,是名最善。

二、复次,善男子下,譬也,又二:先譬次合。初譬为二:先为五阴可毁作譬,后为佛性不可毁作譬。

复次,善男子,譬如有人善知伏藏,即取利钁掘地直下,磐石沙砾直过无难。

初譬中云善知伏藏者,譬能杀人;利钁,譬杀具多,杀于磐石、砂卤等。

次唯至金刚下,为佛性不可毁作譬,可见。

唯至金刚不能穿彻。夫金刚者,所有刀斧不能破坏。

次合中,唯合不坏。

善男子,众生佛性亦复如是,一切论者、天魔波旬及诸人天所不能坏。五阴之相即是起作,起作之相犹如石砂可穿可坏,佛性真我譬如金刚不可毁坏。以是义故,坏五阴者名为杀生。善男子,必定当知佛法如是不可思议。

从善男子,方等经者下,是第二章,正明佛性能起善业。文为二:初明作善业,次论义。初文者。

善男子,方等经者,犹如甘露,亦如毒药。

有人云:佛性能起,起于正道所作善业。今观前譬,佛性但为善业之缘;今文明以佛性教作善恶之业,故喻喻之。

从迦叶复白佛去,二、论义。初、双问甘毒,如文。

迦叶菩萨复白佛言:如来何缘说方等经,譬如甘露亦如毒药?

次佛答为三:一明愚智二人,次明一体三宝,三明中道。圆观妙解,次第相生,由智不惑,教识一体三宝,妙观得成,能作善业。愚者反此,善业不成。初约愚智中三:先佛更徴问。

佛言:善男子,汝今欲知如来秘藏真实义不?

次迦叶答。

迦叶白言:我今实欲得知如来秘藏之义。

三、佛为释。释中,初有七行半偈,又二:前四行半双辨愚智,次三行偏明智者。初文两譬两合:前一行同服甘露,有夭有寿;次半偈同服毒药,有死有生。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或有服甘露,伤命而早夭,或复服甘露,

寿命得长存。

或有服毒生,有缘服毒死。

古来三解:一云同禀大乘,有得有失;后譬同禀小乘,有得有失。二云约师弟,师说大乘无得之教,弟子解者为寿,迷者为夭;小乘师说有得之教,弟子作大解为生,守小教为死。三者只是一大乘经,于其得者,作甘露名;于彼失者,作毒药名。又只作一甘露名,说其禀行者,有得有失;只作一毒药名,说诸有禀者,有生有死,反覆相成。今明于其失者,俱名甘露,及以毒药。保爱染著,名为甘露;伤段破坏,故名毒药。于其得者,俱名甘露,亦名毒药。入理生善,故名甘露;显体破恶,故名毒药。具此二义,名善业教。

无阂智甘露,所谓大乘典。如是大乘典,

亦名杂毒药,如酥醍醐等,及以诸石蜜,

服消则为药,不消则为毒,方等亦如是。

智者为甘露,愚不知佛性,服之则成毒。

诸文之下,各有合譬,寻之可见。譬如癞人服鸩病差,解药还醒。譬学无常、苦、空、断惑,知是大方便,即入摩诃衍。

从声闻及缘觉下,偏明智者。

声闻及缘觉,大乘为甘露,犹如诸味中,

乳最为第一。如是勤进者,依因于大乘,

得至于涅槃,成人中象王。众生知佛性,

犹如迦叶等,无上甘露味,不生亦不死。

皆约人辨:初约二乘,次约菩萨,后约众生。似约三谛而作善业:菩萨即中,增进善业;二乘即空而中,以作善业;众生即假而中,便作善业。故举三人,意或在此。

从迦叶!汝今当去,第二、辨一体三宝。然昔初教,举非显是,破邪归正,明别体三宝,此义易知。前长寿中,明护法、举法归依诸佛,已成一体三宝,不许归别。归别体者,归戒不具。今文劝归己身,当成一体三宝,显于自体成善业故。又免魔缚,各有所据。就文为三:一、劝,二、论义,三、领解。初文中云善分别者,劝令分别己身之中一体三宝。先劝,次释。初如文。

迦叶,汝今当善分别三归,如是三归性。

则是我之性。

次若能谛观者,释劝也。

若能谛观察,我性有佛性,当知如是人,

得入秘密藏,知我及我所,是人已出世。

佛法三宝性,无上第一尊,如我所说偈:

其性义如是。

得入秘藏者,即生理善甘露之义。是人已出世者,即是破恶毒药之义。二俱有得,即此明文。又知我者是佛宝,我所者是法、僧二宝,虽无异体,义说为三。又佛觉、法不觉僧,和合于一佛性,说此三义。

二、尔时,迦叶下,论义,有二番问答。初并不受,后并归依,佛皆不许。初问有十偈,为四:前一行半唱不知,次两行问昔别体,三、四行半问今一体,四、两行结问请答。就初总云不知。

尔时,迦叶复说偈言:

我今都不知,归依三宝处。

云何当归趣,无上无所畏,不知三宝处?

云何作无我?

次,无上者别不知归佛,无畏者不知归僧,云何作无我者不知归法?

次云何归佛者,两偈问昔别体为三,此半偈问佛宝。

云何归佛者,而得于安慰?

得安慰者,如前四相中说。

次一行问法。

云何归依法?唯愿为我说。云何得自在?

云何不自在?

三、半行问僧

云何归依僧,转得无上利?

转得无上利者,如前波阇波提供僧,得佛法功德,僧是传法之人,故言转得无上利。

三、云何真实说下,四行半问。今一体中又四,初一行半法说。

云何真实说,未来成佛道,未来若不成?

云何归三宝?我今无预知,当行次第依。

未来若不成,去已身中隐。三宝未来当成,可得归依;若其不成,为可依不?不如次第依于别体。无预知者,无预约自照,次第约从他。

次云何未怀妊,一行三句是譬说。

云何未怀妊,而作生子想?若必在胎中,

则名为有子。子若在胎中,定当生不久,

是名为子义。

怀子譬解:怀子必十月,十月譬十地。若有解者,十地若满,可得成佛;若无解者,徒自万月,亦不成佛。

三、众生业亦然一句,合譬。

众生业亦然。

四、如佛之所说,下一行难,佛不定说。

如佛之所说,愚者不能知,以其不知故,

轮回生死狱

或令归现,或令归当,致令愚者,轮回堕苦。

四、假名下,二行,结问请答。初一行明我不知结请,次一行明佛知故请答。

假名优婆塞,不知真实义,唯愿广分别!

除断我疑网。

如来大智慧,唯垂哀分别,愿说于如来。

秘密之宝藏。

二、迦叶,汝当知下,佛答还酬四问。从后为次,初一行许断疑酬,其请答如文。

迦叶汝当知,我今当为汝,善开微密藏。

令汝疑得断。

次一偈酬问一体

今当至心听,汝于诸菩萨,则与第七佛,

同其一名号。

前举怀妊,据了因作问,佛以中道正因为答,明诸菩萨与佛不异,那得云无?十地胞胎,不可归依于诸菩萨者,旧有三释:一、是及字,即是汝及诸菩萨等,于第七佛偈文迮,不安及字;二、改于为及;三、不须改,明诸菩萨皆同是佛;贤劫则第四,若七佛数,即第七佛。佛是觉义,能觉佛性,与佛义同(云云)。

三、两行酬其别体之问

归依于佛者,真名优婆塞,终不更归依。

其余诸天神,归依于法者,则离于杀害。

归依圣僧者,不求于外道,

翻邪入正,故须归依邪者。天神为佛宝杀法,咒羊云:是婆薮杀汝而得生天,即是法宝;能杀之人,即是僧宝。翻此三邪,归于三正。问:昔以正三翻于邪三,何不以正我翻于邪我?若以无我翻邪我者,何不以无三宝翻邪三宝?答:对治之法,略有二种:一、用有门为对治者,立正破邪;二、用空门为对治者,故用无我。破于邪我,各有便宜。三宝是境,归凭有在,宜用有门;邪我是内慧,宜以无虚之(云云)。

四、如是下半偈,酬前唱不知。

如是归三宝,则得无所畏。

今言能知,得无所畏,不应不知。

迦叶白佛下,第二、问答。初问中意者,并欲归依三种三宝,皆是佛说,何所取舍?初一行欲,依昔别体。

迦叶白佛言:我亦归三宝,是名为正路。

诸佛之境界。

别既翻邪,即是正路。

次两行,欲依自隐时一体。

三宝平等相,常有大智性,我性及佛性,

无二无差别,是道佛所赞,正进安止处。

亦名正遍知,故为佛所称。

后一行,欲依他显时一体。

我亦趣善逝,所赞无上道,是最为甘露。

诸有所无有。

既出生死,已成正觉,故言诸有所无有。又解:诸有有现成佛,无有无二十五有。

二、尔时,佛告下,佛答。佛欲更为分别,不得妄依。文为三:初、昔之别体,有依、不依;二、显时一体,有依、不依;三、隐时一体,正是所劝一向须依。初文依、不依者,为二:先明今不须依,次明昔则须依。初又二:初、别体既是昔时为缘,今不须依。

尔时,佛告迦叶菩萨:善男子,汝今不应如诸声闻、凡夫之人分别三宝,于此大乘无有三归分别之相。

昔依时,翻邪昔日须依。

次所以者何去,更释不依之意。

所以者何?于佛性中即有法、僧。

于佛性中有法、僧二宝者,非但已成之佛,佛性之中具有法、僧,只当成佛,性亦具二。性即佛法,法佛不二,即是僧宝。身已具三,何须依于别体三宝?

次须依,又二:初为欲化度下,明昔则须依。

为欲化度,声闻凡夫,故分别说,三宝异相。

次若欲随顺下,更释须依之意。

善男子,若欲随顺世间法者,则应分别有三归依。

兴皇明四假理,缘就、缘对、缘因、缘昔,即是对邪明正,是故须依。若依龙树四悉,即对治意(云云)。

次从菩萨应作下,明显时一体,又二:有依、不依。不依文为二:初明不依。

善男子,菩萨应作如是思惟:我今此身归依于佛。若即此身得成佛道,既成佛已,不当恭敬礼拜供养于诸佛世尊。

文云我今此身归依佛者,即自是归己身佛宝,岂敬他佛?

次何以故下,更释不依之意。

何以故?诸佛平等,等为众生作归依故。

然我与他,佛既无异,何须依他?

次若欲尊重去,明依者。复有依义,为相尊重,是故须依。又二:先正明,后解释。初正明者。

若欲尊重,法身舍利,便应礼敬,诸佛塔庙。

法身是本地,舍利是应身,

所以者何?为欲化度诸众生故。

欲令众生,敬我意者,为欲化众,生生善

三、从亦令众生去,明今之所劝隐时,一体一向须依。文有三:法、譬、合。初法中为五:一、分别一体有三。此初文,则自身有佛宝也。

亦令众生,于我身中,起塔庙想,礼拜供养。如是众生,以我法身,为归依处,

一切众生皆依下,即是自身有于法宝。

一切众生皆依非真邪伪之法,我当次第为说真法。

又有归依非真下,即自身僧宝。

又有归依非真僧者,我当为作依真僧处。

问:身有法僧可尔,何为有佛?答:身中佛性,佛性即是法身佛宝。能说此法,即是法宝。能受持者,即是僧宝。他尚归依我身三宝,我今岂可不自归耶?问:会三乘归一乘名一乘者,亦应会三宝归一宝名为一宝。若会三乘归一乘,无三乘异。会三宝归一宝,亦无三宝之异。论师数师,不敢为例。观师例之,会三宝归一宝,上义说佛法僧异。亦如会三乘为一乘义,说三乘异。故法华云:真是声闻,真阿罗汉(云云)。

从若有分别下,次为他作一体三宝。

若有分别三归依者,我当为作一归依处,无三差别。

举体是佛,佛是觉义;举体是法,法是不觉;举体是僧,觉与不觉而不相违。

从于生盲下,三、结别体。

于生盲众,为作眼目。

为生盲凡夫,作此分别。

复当为诸下,四、结一体。

复当为诸,声闻缘觉,作真归处,

为二乘得圣之人,说我身有一礼三宝。

如是菩萨下,五、双结两义。

善男子,如是菩萨为无量恶诸众生等及诸智者而作佛事。

为恶众生而作佛事,则结自身说于别体;为诸智者而作佛事,亦结自身说于一体。

次譬说为三:一、大将,二、太子,三、大臣。所以举三譬者,大将譬了因,太子譬正因,大臣譬缘因。亦譬三宝:太子譬法宝,大将譬佛宝,大臣譬僧宝。

善男子,譬如有人临阵战时,即生心念:我于是中最为第一,一切兵众悉依恃我。

大将建意有三:一、临阵敌制,二、我最第一,三、诸兵依我。诸兵依我譬缘,制胜譬了,第一譬正。

亦如太子如是思惟:我当调伏其余王子,绍继大王帝王之业而得自在,令诸王子悉见归依。是故不应生下劣心。

太子亦尔,绍继霸业譬正,调伏王子譬了,余王子依譬缘。

如王,王子、大臣亦尔。

如王,如先王,成前譬。王子大臣者,王子即属大臣譬也。

三、菩萨亦尔,合譬中二:先正合,后结劝。初合者。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作是思惟:云何三事与我一体?善男子,我示三事即是涅槃。

所言三事与一体者,别说于三即是一体,一体之上义说于三,如涅槃中具有三点,实非别异。

次如来下,结劝,又二:先劝舍昔别体之三,次劝取今一体之三。初舍中又二:先出昔三宝,后乃劝舍。

如来者,名无上士。譬如人身,头最为上,非余肢节、手、足等也;佛亦如是,最为尊上,非法、僧也。为欲化度诸世间故,种种示现差别之相,如彼梯隥。

昔别体中,举头譬佛宝,头最为上;支节手足譬法、僧,为化众生,示此梯隥。

次是故汝今下,劝舍。

是故汝今不应受持,如凡愚人所知三归差别之相。

次汝于大乘下,结劝取自身中一体。

汝于大乘,猛利决断,应如刚刀,

如大将、大臣于自身中建决定意,不取别体及他己成。

迦叶白佛下,第三、领解。文为四:一、领解;二、佛劝持;三、称叹;四、佛述成。初文又三:一、发迹;二、自领解;三、誓化他。可寻。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我知故问,非为不知。我为菩萨大勇猛者,问于无垢清净行处,欲令如来为诸菩萨广宣分别奇特之事,称扬大乘方等经典。如来大悲,今已善说。

我亦如是,安住其中所说菩萨清净行处,即是宣说大涅槃经。

世尊,我今亦当广为众生显扬如是如来秘藏,亦当证知真三归处。若有众生能信如是大涅槃经,其人则能自然了达三归依处。何以故?如来秘藏有佛性故。其有宣说是经典者,皆言身中尽有佛性,如是之人则不远求三归依处。何以故?于未来世,我身则当成就三宝。是故声闻、缘觉之人及余众生,皆依于我恭敬礼拜。

善男子下,第二、佛劝持。

善男子,以是义故,应当正学大乘经典。

还只劝前自解化他,自解即是高升秘藏,化他即是下度愚迷(云云)。

迦叶复言下,第三、称叹。

迦叶复言:佛性如是不可思议,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亦不可思议。

称叹佛性,即是隐时一体;相好等,即是显时一体。

尔时,佛赞下,第四、述成。

尔时,佛赞迦叶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成就深利智慧。

从我今当更为汝下,是第三、明中道圆观。文为三:初、许说,次、正说,三、叹教。

我今当更,善为汝说,入如来藏。

初中云入如来藏者,入藏由观,非观不入。

次若我住下,是正说。文为二:初略,后广。略又为三:一、标中道,二、明乖中之惑,三、辨破惑之观。

若我住者,即是常法,不离于苦;若无我者,修行净行,无所利益。

初标中道,即明非有非无。若我住者,明非有。我住在身中,即是常法,不离于苦。常即是我,身即是苦,此即是有,此有非道。若无我者,明非无。若定是无,则无修因趣果,亦无父母世间善法,此无非道。既作有无两责,不得有无,即非有无,名中道说。

次若言诸法下,是明乖中之惑,又二:初明惑,次结惑。

若言诸法皆无有我,是即断见;若言我住,即是常见。若言一切行无常者,即是断见;诸行常者,复是常见。若言苦者,即是断见;若言乐者,复是常见。

初明惑。中有六句,三双相对,三句计常,三句计断。于生死中,自作此计,障理不明,故名为惑。若开善云:生死一向是苦无乐。光宅云:生死之中,有定实乐。庄严云:生死之中,有虚妄乐。虚妄乐乃为行苦所逼,故非实乐。然三师所说,皆为此呵。开善云:生死是苦,即是此中断见。光宅云:一向是乐,即是此中常见。庄严云:妄乐又为行苦所逼,即是此中亦常亦断。亦应有第四句计,不知是谁。

次从修一切法常下,结惑,又三,谓法、譬、合。

修一切法常者,堕于断见;修一切法断者,堕于常见。

初法中,言修一切法常堕断见者,解有二意:一云、本自执常,他将断难,常义不立,便执于断;本自执断,他将常难,断义不立,更执于常。二云、两见相因,见修断过,即自修常;见修常过,即自修断。

如步屈虫下譬。

如步屈虫,要因前脚得移后足。

六卷云:折腰虫,周易云:尺蠖之屈,以求申也。时俗云:桑枝变作,未必全尔。桑根为蝉,腐草为萤,其例亦然。此虫腰折。

修常断者,合譬。

修常断者,亦复如是,要因断常。

明断因常生,常因断生,故有此譬。

以是义故下,第三、明破惑之观,又二:初正明,次结解。

以是义故,修余法苦者,皆名不善;修余法乐者,则名为善;修余法无我者,是诸烦恼分;修余法常者,是则名曰如来秘藏,所谓涅槃无有窟宅;修余无常法者,即是财物;修余常法者,谓佛、法、僧及正解脱。

初亦有三双六句,对前无我,只应言我。而经中言常者,有二解:一云误;二云常是通名,我等是别。佛果万德,通得名常。言余法者,中道之外,皆名余法。常、乐、我、净,即指如来秘藏、佛、法、僧、正解脱等。当知中道只是真法,二边为余。

当知如是下,是结解,又二:先法,后譬。

当知如是佛法中道,远雕二边而说真法,凡夫愚人于中无疑。

初法中云愚人无疑者,有二解:疑为解津,愚既无解,所以不疑;二云中道分明,显然易解,愚尚不疑,何况智者?依文似如后解为胜。

如羸病人下,譬说。

如羸病人服食酥已,气力轻便。

还喻前二解。若依或意,则愚人分别而生诸见,如服酥轻便。若依后解,酥是好药,健人服者本来自好,羸人服者亦得轻便。譬中道法,愚人亦解。六卷云服已迷闷,即是不解迷惑意也。

有无之法下,第二、广明中道,又二:初、约诸法有无显中道;二、约诸法不二显中道。初文者,夫有无者不可定邪取,说有为无、说无为有,有是无有、无是有无,于无上说有有不定有,于有上说无无不定无,不有不无即是中道。次言不二者,无二异不二、无不二异二,二不二不可得,乃是非二非不二,是名中道。初文有无中有法有譬。

有无之法,体性不定。

初法说极略,唯此一句,直标有无,其性不定。若他明三无为定无,不可为有;三聚定有,不可为无。此非不定,不名中道。

譬如四大下,次举譬。先譬,次合。

譬如四大,其性不同,各自违反,良医善知,随其偏发而消息之。

初譬中,欲明有无不定。如佛赴缘,若执有者,破有说无;若执无者,破无说有。四大亦尔,如善医师别知诸病:若水病者,以火药治;若火病者,以水药治。地风亦尔,不善医师不别病相,妄授于药。

次善男子下,合譬。初总合,次别合。初可见。

善男子,如来亦尔,于诸众生犹如良医,知诸烦恼体相差别而为除断,开示如来秘密之藏,清净佛性常住不变。

次若言下,别合,又二:先举有无为合,后举常无常例合。初又二:先别破有无,后总结为诫。

若言有者,智不应染;若言无者,即是妄语;若言有者,不应默然。

初文三句。初句云智不应染者,有二解:一云:智闻佛说佛性是有,不应染着,愚便责其现用处所,或六根中,或遍身中。若闻佛性是有,应知佛意不定,专在于有。有即表无,无即妄语者,是第二句。破无亦二意:一云:道理不无,定无乖理,故是妄语。二云:佛性虽有,未有现用,故言是无。汝有智人,不应云妄。若言有者,是第三句。为执有情多,故更重破。不应默然者,若有佛性,应能现瑞,何以默然?二云:若定有者,就汝推捡,何以默然?

次亦复不应下,结不许诤论。

亦复不应,戏论诤讼,但求了知,诸法真性。凡夫之人,戏论诤讼,不解如来,微密藏故。

言有言无,乃至四句,并是戏论。

若说于苦下,第二、举苦、无常等例合。复有五:一、约苦,二、约无常,三、约我、无我,四、约空寂,五、约幻化。皆解惑对辨,可见。

若说于苦,愚人便谓:身是无常,说一切苦。复不能知:身有乐性。

说无常者,凡夫之人计一切身皆是无常,譬如瓦坏。有智之人应当分别,不应尽言一切无常。何以故?我身即有佛性种子。

若说无我,凡夫当谓一切佛法悉无有我,智者应当分别无我假名不实。如是知已,不应生疑。

若言如来,秘藏空寂,凡夫闻之,生断灭见。有智之人,应当分别,如来是常,无有变易。

若言解脱譬如幻化,凡夫当谓得解脱者即是磨灭。有智之人应当分别,人中师子虽有去来,常住无变。

文云虽有去来,而常住无变者,此是即去来不去来,即动而寂。

从若言无明下,是第二、约不二不异明。中道亦有法、譬、法说,为三:一、约因缘明不二;二、约观行明不二;三、总结明不二。因缘是境观,是智照,总结是境智。初十二因缘明不二,又三:先举无明;

若言无明因缘诸行,凡夫之人闻已分别生二法想。明与无明,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

次举行识。

若言诸行因缘识者,凡夫谓二行之与识,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

三、举善恶

若言十善、十恶,可作、不可作,善道、恶道,白法、黑法,凡夫谓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

旧解:无明是惑,明即是解。又云:无明、行是过去,识等是现在,三世分别,此不会经。经呵云:明与无明、行、识等异,是愚人法,智者了达,其性无二。

若言应修下,第二、约观行明不二,又三:一、苦。

若言应修一切法苦,凡夫谓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

二、无常

若言一切行无常,如来秘藏亦是无常,凡夫谓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

三、无我

若言一切法无我,如来秘藏亦无有我,凡夫谓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

我与无我下,第三、总结不二,又三:一、结叹;二、结劝;三、结会。结叹又二:先结佛所叹。

我与无我,性无有二,如来秘藏,其义如是,不可称计,无量无边,诸佛所赞。

后结说已。

我今于是,一切功德,成就经中,皆悉说已。

结劝又二:初、劝持不二法。

善男子,我与无我,性相无二,汝应如是受持顶戴。

二、劝持不二经

善男子,汝亦应当坚持忆念如是经典。

如我下,三、结会。

如我先于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说:我、无我,无有二相。

悬指般若。旧云:引深奥品中灯炷喻。或云:大品度不尽,外国本经应有此文。或言:大品虽不的当,而不二之义无差。又云:诸有二者,名有所得;无有二者,名无所得。又二是眼识,识内了别,眼外见色,此则是二。眼识无二,乃是智者了达。诸法亦尔。

从如因乳生酪下,第二、譬成因缘不二之义。如五味相生,无自他性,即是因缘,因缘即是中道,其意显然。文为三:初、列五味,二、广破自他,三、结因缘义。初列五味者。

如因乳生酪,因酪得生酥,因生酥得熟酥,因熟酥得醍醐。

五味相生,成前不二。

次如是酪性下,广破自他。先立章门,后解释。初章门中,说酪从乳生为章门,次例四味。就初又两:初从乳生酪,即是章门;

如是酪性,为从乳生。

次从自生他生,并是非门。

为从自生,从他生邪?

乃至醍醐,亦复如是。

次若从他生下,第二、释二章门。先释非门,次释是章门。初非门中,先释不从他生,次释不从自生。初破他生,可见。

若从他生,即是他作,非是乳生;若非乳生,乳无所为。

若自生者,不应相似相续而生;若相续生,则不俱生;若不俱生,五种之味则不一时。

破自生中云不应相似相续,自生是一往,将谁相似相续?而今见续乳后有酪等味,故知不从自生。自生应五味一时,既前后相续,岂得一时?

虽不一时下,释是章门。

虽不一时,定复不从余处来也。当知乳中先有酪相,甘味多故,不能自变,乃至醍醐亦复如是。

破自他之后因缘,假说云酪从乳生,而不自不他,而言先有者,亦是因缘甘味多故。不能自变者,乳味即甜,酪味即酢,下论义难此。

是牛食啖下,第三、结是因缘,先譬,次合。

是牛食啖水草因缘,血脉转变而得成乳。若食甘草,其乳则甜;若食苦草,乳则苦味。雪山有草,名曰肥腻,牛若食者,纯得醍醐,无有青、黄、赤、白、黑色。谷草因缘,其乳则有色味之异。

初譬中,食水草,譬禀经教;血变成乳,譬变恶为善;若食甘草,譬禀大教;若食苦草,譬禀小教;雪山譬此经;肥腻譬佛性;牛若食者譬众生;醍醐譬佛果,能依此经修行,得无上佛果;无有青黄赤白等色,譬依教而修,无声闻人天之果,纯得醍醐涅槃果也。此中六位,文义宛然(云云)。

是诸众生下,第二、合譬中二:先合,次论义。初合中,先合二,后合不二。

是诸众生以明、无明业因缘故,生于二相。

若无明转,则变为明;一切诸法,善不善等,亦复如是,无有二相。

不二中云无明转变为明者,他经复云明起断无明。旧三解:一云:只断是变,变是断。文两义一。二云:变语就体,断语就用。一心体上有善恶两义,只己心上变善为恶,变恶为善,心即不变。次就用者,须断无明,只得于明,不断不得。即庄严师解开善嫌庄严浅近,就修习缘、了两缘释之。从迦叶下,第二、论义。从前乳中先有酪性,生文为二:先难,次答。难中又二:先定。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乳中有酪,是义云何?

次难难中二:先难定有,次难定无。难定有为三:一、正难。

世尊,若言乳中定有酪相,以微细故不可见者,云何说言从乳因缘而生于酪?

乳中有酪者,即是已有,云何言生?夫生义者,先无而有,乃名为生。

次法;若本无下,释难。

法若本无,则名为生;如其已有,云何言生?

若言乳中,下三并难。

若言乳中定有酪相,百草之中亦应有乳,如是乳中亦应有草。

若乳是酪因,草亦乳因(云云),又倒并。若草为乳因,亦应乳为草果。草为乳因,草中得有乳者;乳为草果,乳中亦应有草。乳、酪因果亦例此,并文中但举一耳。

若言乳中下,二难定无者,

若言乳中定无酪者,云何因乳而得生酪?若法本无而后生者,何故乳中不生于草?

只应难有,不应难无,恐佛转计度入无中,是故逆遮而难无也。

善男子下,二、佛答。文为三:初、研譬,二、重为合譬,三、结譬意。初又三:一、非定执,二、以理解,三、结非定执。初非执中,先作三章门,后次第释破。

善男子,不可定言乳中有酪、乳中无酪,亦不可说从他而生。

一、定有门,二、定无门,三、他生门。

释三门者,初释不得定有。

若言乳中定有酪者,云何而得体味各异?是故不可说言乳中定有酪性。

云乳中有酪者何?乳白酪黄,乳甘酪酢,色味既异,何得定有?

次释乳中不得定无酪者。

若言乳中定无酪者,乳中何故不生兔角?置毒乳中,酪则杀人,是故不可说言乳中定无酪性。

文云:置毒乳中,酪即杀人。先时置毒于乳,后时乳变成酪,饮此酪者,毒犹杀人,何得言乳定无酪?

若言是酪从他生者,何故水中不生于酪?是故不可说言酪从他生。

是牛食啖下,第二、以理解释,又二:先明乳从草生还因缘假说,后明酪从乳生亦是因缘假说。两文各二:初二者,先云从缘而有,后结是因缘。

善男子,是牛食啖草因缘故,血则变白;草血灭已,众生福力变而成乳。

众生福力者,有三义:一、牸牛之福,欲饮子时,血变作乳;二、犊子之福,令母有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