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经疏卷第十四

顶法师撰

天台沙门湛然再治

大般涅槃经迦叶菩萨品之三(卷第三十三)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晋沙门慧严、慧观、谢灵运重治。

迦叶品之三

起卷是第四,辨行法,又五:一、修行,二、通别,三、名体,四、人数,五、结住。初文又四:一、不净观,二、念处观,三、因缘观,四、暖法观。然得住人但具二方便,何用四耶?不净、因缘是念、暖,前方便开则列四,合只是念、暖。初又二。先明缘起中。

善男子,智不具足凡有五事,是人知已求近善友。

云智不具足,凡有五事者,即前信、戒、施、闻、慧。

次正明四法。

如是,善友,当观是人贪欲、瞋恚、愚痴、思觉何者偏多?若知是人贪欲多者,即应为说不净观法;瞋恚多者,为说慈悲;思觉多者,教令数息;着我多者,当为分析十八界等。是人闻已至心受持,心受持已如法修行。

而以不净当名。若依杂心三度门,此中剩有着我多者,说十八界;依地持五度门,则足因缘。

次如法行已下,是念处观。

如法行已,次第获得四念处观身、受、心、法。

观有总别,总深别浅(云云)。

得是观下,第三、因缘观。

得是观已,次第复观十二因缘。

如是观已下,第四、暖法观。

如是观已,次得暖法。

通论前二方便,亦皆得住;别论正据暖法,空解成时,决定不退,名为住人。

次迦叶白下,明通别料简暖法。先问,次答。初问又二:初问人,通举暖、触为问;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一切众生悉有暖法。

次引佛说为证。

何以故?如佛所说,三法和合名为众生:一、寿,二、暖,三、识。若从是义,一切众生应先有暖,云何如来说言暖法因善友生?

佛答为二,初非其问。

佛言:善男子,如汝所问有暖法者,一切众生至一阐提皆悉有之。如我今者所说暖法,要因方便然后乃得,本无今有。以是义故,非诸众生一切先有。是故汝今不应难言,一切众生皆有暖法。

汝之所据,非我所说。

次如是暖法下,正答,又二:初明地别,次明人别。初地别者,色有欲无;次人别者,我弟子有,外道则无。

善男子,如是暖法,是色界法,非欲界有。若言一切众生有者,欲界众生亦皆应有;欲界无故,当知一切不必悉有。

文云暖法,以色有欲无,仍作三义释之:一、多用色定,发暖法观,从多为言;二、据中间三界,皆能发于暖法,而色界居中。言色界有三:据胜处为语,色发暖为易,欲界为难。

色界虽有下,第二、明人别。

善男子,色界虽有,非一切有。何以故?我弟子有,外道则无。以是义故,一切众生不必悉有。善男子,一切外道唯观六行,我诸弟子具足十六。是十六行,一切众生不必悉有。

简:除外道唯佛弟子外,六行观者,攀上胜妙出,厌下苦粗重。佛弟子十六行者,即十六谛,亦是苦法忍、苦法智、苦比忍、苦比智等。此中既未断惑,只是十六谛观。私谓:缘此谛观而修欣厌,是佛弟子亦修欣厌。若外道修,唯约地也。

迦叶白佛下,第三、定名体。先问,次答。问中二:先问名,次问体,如文。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所言暖法,云何名暖?

为自性暖?为他故暖?

佛答中,先答后问,后答前问。初答体为二:初、正答。

佛言:善男子!如是暖法自性是暖,非他故暖。

次料简中,先问,次答。

迦叶菩萨言:世尊,如来先说马师满宿无有暖法。何以故?于三宝所无信心故,是故无暖。当知信心即是暖法。

初引佛明马师无信,即是无暖。

善男子,信非暖法。何以故?因于信心后得暖故。善男子,夫暖法者即是智慧。何以故?观四谛故。是故名之为十六行,行即是智。

次佛答:我亦不取信心为暖,信是暖因,暖者从观四谛智生,言十六者,即四谛下之十六也。

如汝所问何因缘下,次答名,又二:前正答,次重论。初又二:初牒暖略答,明从譬得名。

善男子,如汝所问,何因缘故名为暖者?善男子,夫暖法者,即是八圣道之火相,故名为暖。

次譬如下,第二、广答,又二:先譬,次合,如文。

善男子,譬如钻火,先有暖气,次有火生,后则烟出。

是无漏道亦复如是,暖者即是十六行也,火者即是须陀洹果,烟者即是修道断结。

次重问答。初问中二:先领旨;次若是有为下,正问。

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是暖法,亦是有法,亦是有为。是法报得色界五阴,是故名有,是因缘故复名有为。

所言报得色界五阴者,若依数师,实用暖法得色界报,但不为受身,为无漏业,即是灭报。论师解暖焦生死,不复受报,但是色定得报,故从之受名。

若是有为,云何能为无漏道相?

佛答中二:先然其问。

佛言: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

如是暖法下,正答,有三法:譬、合。

善男子,如是暖法虽是有为有法,还能破坏有为有法,是故能为无漏道相。

善男子,如人乘马,亦爱亦䇿。

暖心亦尔,爱故受生,厌故观行,是故虽复有法有为,而能与彼正道作相。

意同数解,以想心为爱,爱故受生,厌故观行,为无漏相。

得暖法人下,第四、明人数。

得暖法人七十三种,欲界十种。是人具足一切烦恼,从断一分至于九分;如欲界,初禅乃至无所有处亦复如是,是名七十三种。

言七十三者,三解:一、庄严云:欲界十善相应心,名电光定。时得时失,故名电光。此人名具烦恼性,而不开品数。若论方法,定有九品,惑亦九品。以九定断九惑,足电光人,合成十人。色界、四禅、无色、三空,一一地中,皆有九品惑。九品定,七九六十三,足前十人,合七十三。二、开善云:无别电光异方法,亦无方法异电光。只电光定,以对九惑,而成九定。初一品定,只是实法,未赖于假,犹与惑抗行,未能伏惑。第二品定,与初品定,作相续假,共为力用,方乃能伏初一品惑。第三品定,伏第二品惑。乃至第九品定,即伏第八品惑。余有欲界一品惑在,牵于初禅一品定起,而共伏之。并四禅、三空,一一皆有九惑、九定。乃至不用处第九品定,伏第八品惑。犹余第九品惑在,更将非想定,来伏不用处第九品惑。八九七十二,复取非想定足之,合为七十三,引郁头蓝弗得非想定,即其义也。此中云欲界初禅,乃至无所有处,前文得非想定,断不用处惑,皆是良证。三数人解者,又二不同,事障未来,性障根本。一云:分为九品解,一品解对一品惑,复有十善相应心,即具烦恼性足,前成十具烦恼人,与初品定共断一品惑,后去一品解,对断一品惑,四禅三空,一一九定九惑,亦成七十三人。第二解云:性障根本者,未来禅九品定,断欲界九品惑,取欲界具烦恼性,一人足九品,合成十人,如是八定,皆有未来,二禅未来定,断初禅九品惑,三禅未来九品定,断第二禅九品惑,乃至非想未来定,断不用处九品惑,亦得七十三人。问:前云暖是色界法,何得通三界,作七十三人?答:初学之人,须依四禅,据后利时,则通三界。又昔在凡夫外道,曾得七十三定,今入佛法中,作暖法观,

如是等人下,第五、结得住人,不复断善根,不犯四重。

如是等人得暖法已,则不复能断于善根、作五逆罪、犯四重禁。

是人二种下,合第四、观方之人,又二:前列观方人体,次更问答论初果义。初又二:此先牒前,次正合。初文者。

是人二种:一、遇善友,二、遇恶友。遇恶友者,暂出还没;遇善友者,遍观四方。

牒前第二暂出还没人。若遇恶友,即恒为此人;若遇善友,则进为住人,复成观方。是故先还论于前人。

次观四方者下,第二、出观方人体。

观四方者即是顶法,是法虽复性是五阴亦缘四谛,是故得名遍观四方。得顶法已次得忍法,是忍亦尔,性亦五阴亦缘四谛。是人次得世第一法,是法虽复性是五阴亦缘四谛。是人次第得苦法忍,忍性是慧缘于一谛。如是忍法缘一谛已,乃至见断烦恼得须陀洹果,是名第四遍观四方。四方者即是四谛。

或谓从苦忍去,至于初果,方是此中人。文意不然,凡有五人:一顶法,二忍法,三世第一法,四苦忍至十五心,五初果至第十六心。以此五人,皆观四谛,并名观方。然前暖法,亦观四方,且从得住立名,没观方义。顶法已上,方受其名。明此五位,即为五章,文悉可见。但前二文,皆云性是五阴。实论顶法,唯是行阴,而言五者,以其未免阴之所盖,是故通以五阴为言,而能观四谛,得世第一。言五根者,以最深胜近生真解,显是根义。别本亦云阴。次得苦忍,即是真解。缘一谛者,得于平等真空一谛。师子吼中,则以四方用喻四果。今譬四谛者,各有所据。而婆沙云:东方是苦,乃至北方为道。

次迦叶白佛下,第二、论义,即初果义三番问答。初番中,先问有四:一、问断惑,二、问观方,三、问名义,四、问譬喻。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先说:须陀洹人所断烦恼,犹如广纵四十里水,其余在者如一毛渧。此中云何说断三结名须陀洹:一者、我见,二者、非因见因,三者、疑网?

见思共有九十八使,见谛有八十八,思惟有十八。十八先尽,但有十使,故言轻也。有经言须陀洹梦八十八头蛇死,即表此意。如四十里水者,如池喻经(云云)。

世尊,何因缘故,名须陀洹遍观四方?

复何因缘名须陀洹?

复何因缘,说须陀洹喻以䱜鱼?

佛答四问,为四:先答断惑之问,为二:初正答,次明所为。初又二:先唱两章门,次释。初又二:一、重章门。

佛言:善男子,须陀洹人虽复能断无量烦恼,此三重故。

二、摄一切烦恼章门

亦摄一切须陀洹人所断结故。

譬如下,次释两章门。先释摄章,有譬有合。

善男子,譬如大王出游巡时,虽有四兵,世人但言王来王去。何以故?世间重故。

是三烦恼,亦复如是。

此三烦恼,能摄一切。如王行多从,世人但言王来王去。三是惑本,遍摄诸惑。

何因缘下,次释初重章门,凡有五句:一、常所起故,二、微难识故,三、难断除故,四、为惑因故,五、是三对治诸怨敌故。初言常所起者。

何因缘故名之为重?一切众生常所起故。

恒存有我,即是我见。皆信邪神,即戒取。犹豫未了,即疑心。

次难识者。

微难识故,故名为重。

我见似正见,戒取似正戒,疑心似正解,

三四、可见

如是三结难可断故。

能为一切,烦恼因故。

五、是三对治怨者。

是三对治之怨歒故,谓戒、定、慧。

我见乖正慧,戒取乖正戒,疑心乖正定,

有诸众生下,第二、明所为。

善男子,有诸众生闻须陀洹能断如是无量烦恼,则生退心,便作是言:众生云何能断如是无量烦恼?是故如来方便说三。

即是为引物故,略言此三。若言断无量烦恼者,众生或当生于退意,故不说多。

次答观方,又二:先牒问。

如汝所问,何因缘故,须陀洹人喻观四方者?

次善男子下,正答。

善男子,须陀洹人观于四谛获得四事:一者、住坚固道,二者、能遍观察,三者、能如实见,四者、能坏大怨。坚固道者,是须陀洹所有五根无能动者,是故名为住坚固道。能遍观者,悉能诃责内外烦恼。如实见者,即是忍智。坏大怨者,谓四颠倒。

答中,言五根者,即信等五根;言呵内外烦恼者,以三毒为内,疑及诸见为外。

次答第三名义,又二:初正答,次重显。初正答中二:先牒问,次正答。

如汝所问,何因缘故名须陀洹者?

正答中二:先释修无漏名。

善男子,须名无漏,陀洹名修习,修习无漏故名须陀洹。

次二种下,释逆流名。

善男子,复有须者名流。流有二种:一者、顺流,二者、逆流。以逆流故名须陀洹。

流有二种:一、生死流,须陀洹人即逆此流,众生顺之;二者、道流,须陀洹人顺入此流。小般若云:名为入流,而无所入。

次论义重显,初问通义。

迦叶菩萨言:世尊,若从是义,何因缘故,斯陀含人、阿那含人、阿罗汉人,不得名为须陀洹耶?

若逆流者,后三果人亦皆逆流,尽名须陀洹不?

佛答又二:初正答,次明根别。初正答中二:先明下名通上,次明上名通下。下名通上又二:初明修无漏名通,次明逆流名通。

善男子,从须陀洹乃至诸佛,亦得名为须陀洹。若斯陀含乃至诸佛无须陀洹,云何得名斯陀含乃至佛?一切众生名有二种:一者、旧,二者、客。凡夫之时有世名字,既得道已更为立名,名须陀洹。以先得故名须陀洹,以后得故名斯陀含,是人亦名须陀洹,亦名斯陀含,乃至佛亦复如是。

所以下名通上者,以初得故名须陀洹,后得者名斯陀含(云云)。

善男子,流有二种:一者、解脱,二者、涅槃。一切圣人皆有是二,亦可得名须陀洹,亦名斯陀含,乃至佛亦复如是。

须陀洹者亦名菩萨下,是第二、上名通下,又为二:初、明菩萨名通下;

善男子,须陀洹者亦名菩萨。何以故?菩萨者即是尽智、无生智,须陀洹人亦复求索如是二智,是故当知须陀洹人得名菩萨。

次明佛名通下。

须陀洹人亦得名觉。何以故?正觉见道断烦恼故,正觉因果故,正觉共道及不共道故。斯陀含乃至阿罗汉亦复如是。

佛只是觉,能见理故。今须陀洹觉知诸法,断惑见理,岂不名佛?

是须陀洹下,第二、明根别,又二:先唱两根。

善男子,是须陀洹凡有二种:一者、利根,二者、钝根。

次别释,别释中二:先释钝根。

钝根之人,人天七反,是钝根人复有五种,或有六反,五、四、三、二。

极钝七反,生死作减,无出钝中,又有六、五、四、三、二也。

次释利根,即生至第四果。

利根之人,现在获得须陀洹果至阿罗汉果。

次答第四譬喻,又二:先牒问。

善男子,如汝所问,何因缘故,须陀洹人喻以䱜鱼者?

次释,于中二:标、释。

善男子,䱜鱼有四事:一者、骨细故轻,二者、有翅故轻,三者、乐见光明,四者、䘖物坚持。

须陀洹人亦有四事:骨细者,喻烦恼;微有翅者,喻奢摩他、毗婆舍那;乐见光明,喻于见道;䘖物坚持,喻闻如来说无常、苦、无我、不净,坚持不舍。犹如魔王化作佛像,首罗长者见已心惊。魔见长者其心动已,即语长者:我先所说四真谛者,是说不真。今当为汝更说五谛、六阴、十三入、十九界。长者闻已,寻观法相,都无此理,是故坚持,其心不动。

释中坚持者,如魔说五谛,长者不信,是为坚持。

迦叶白下,第二番,先问次答。先问中有两定、两结难。初两定如文。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是须陀洹,先得道故名须陀洹,以初果故名须陀洹。

若先得道下,结两难,先结初难。

若先得道名须陀洹者,得苦法忍时,何故不得名须陀洹,乃名为向?

若初得道则名须陀洹者,得苦忍真解,亦应名须陀洹,不应名向(云云)。

次结,次难。

若以初果名须陀洹,外道之人先断烦恼至无所有处,修无漏道得阿那含果,何故不名为须陀洹?

举外道昔断烦恼,得上定,伏下结;后回心时,齐所伏而断,即成那含;既是初果,应名须陀洹。

佛答有二,此答初难。

善男子,以初果故名须陀洹。

本以初果名须陀洹,苦忍之时未得初果,由是向故,是故非也。

如汝所问下,答后问,又二:初牒问,后正答,可见。

如汝所问,外道之人先断烦恼至无所有处,修无漏道得阿那含,何故不名须陀洹者?

善男子,以初果故名须陀洹,是人尔是具足八智及十六行。

迦叶言:得阿那含下,第三番,先问,次答。

迦叶言:世尊,得阿那含亦复如是,亦得八智,具十六行,何故不得名须陀洹?

问云:那含亦具八智、十六行?

佛答又二:初明行异,次明境异。此先明行异。

善男子,有漏十六行有二种:一者、共,二者、不共。无漏十六行亦有二种:一者、向果,二者、得果。八智亦二:一者、向果,二者、得果。须陀洹人舍共十六行,得不共十六行;舍向果八智,得得果八智。阿那含人则不如是,是故初果名须陀洹。

所言十六行,即观十六谛。言有漏者,即似解。有共、不共者,三解一异。毗昙云:前十五心共观,十六不共,一时并观。若观苦时,只得观苦,不通余谛,乃至道亦尔,故言共。若得十六心,一时独观十六谛者,故言不共。第二,爱师言:有漏十六与凡夫共,无漏十六不与凡共。此解不然。经本云:有漏有共有不共,何以无漏释之?第三,河西云:以七方便中,前三方便亦观十六,是则名共;后四方便则是不共。若初果次第行,则备作七方便观,舍共得不共;若超越人,但作后四方便,仍证三果,故言不共。无漏十六行亦有二种:一、向;二、得者。论家解云:初果前未有果,故言舍向得果;那含前已有二果,超越者虽不取证,皆从中过,故云不尔。若依数义,超越之人悬得那含,亦不从前二果而过,则从方便道入十六心,十五心是那含向,十六心证那含果,亦是舍向得果。此解不便。彼亦释云:若初果定尔,那含不定;若超越者亦尔,次第者不尔。既其不定,故言不尔。八智亦二者,即四谛各有比、现,故为八,非十智之八。若依数师,则向中但有七智,果唯一智,此亦不便。

须陀洹人缘于四谛下,第二、明境别。

善男子,须陀洹人缘于四谛,阿那含人唯缘一谛,是故初果名须陀洹,以是因缘喻以䱜鱼。

所言初果缘四谛,那含缘一谛者,初果入道之初,方便之时,具游十六行观,故备缘四谛;那含在思惟道,择法觉支,随得一谛为缘,故言一谛。

遍观己行者,合第五譬,即是斯陀含果。若摄诸贤圣者,即摄得那含向,复摄得斯陀含向,并自地果摄此三事。何故摄阿那含向?那含本取观已即住,汝在向时,犹行非住,所以摄得,以上向属下果摄故。若得那含,便名行已复住,例如罗汉向属那含果摄。若依此例,斯陀含向应属初果摄,而不然者,以初果但明正位,不说进行。又见、思道异,故不相摄。今斯陀含果位,则有一果两向。文云为断四惑、三毒及慢者,乃应具言十使,以思惟道中,五见及疑皆摄入慢,所以不述。文有二:先正合。

遍观己行者,即是斯陀含,系心修道,为断贪欲、瞋、痴、憍慢。

次举譬帖。

如彼䱜鱼,遍观方已,为食故行,

行已复住下,合第六譬阿那含人,又四:第一章门,第二解释,第三简中灭,第四释复住。此初章门中又四:一列二人,二列五人,三列六人,四列七人。此初先列二人。

行已复住,喻阿那含得食已住。是阿那含凡有二种:一者、现在得阿那含,进修即得阿罗汉果;二、贪着色界、无色界中寂静三昧,是人不受欲界身故,名阿那含。

即经生不经生,经生者即上行人。

是阿那含复有五种:一者、中般涅槃,二者、受身般涅槃,三者、行般涅槃,四者、无行般涅槃,五者、上流般涅槃。

复有六种:五、如上;六、现在般涅槃。

复有七种六如上,七无色界般涅槃。

问:依庄严即有十一,那含于九人中,即更明信解与见得人,足成十一?开善师但云有九,又弹庄严云:此简利钝,非是二人。今只问此文于九,何故但出其七,不言身证及转世人?答:有三义:一者、不言转世与身证者,以转世人竟不出观故;不说身证人,乃入灭尽定,大乘不说此定,故无二人。二者、只是广略不同。三者、身证与转世,目足论所明,我大乘所无。

行般涅槃复有二种下,第二、释章门。上虽有四,今但释两:先释二人,次释五人,六、七两章门并略不释。此初,释二人。于二人中,第一、现灭人虽在章门,前章已释。又现在身得那含已,亦更进修,即得罗汉果;不灭此身,于现身上即得两果,极是利根易解,故不释。但释上行之人,又二:初、明生数,次、辨行别。此即初文。

行般涅槃复有二种:或受二身,或受四身。若受二身,是名利根;若受四身,是名钝根。

言行般,即上流贪着色、无色人也。或受二身者,初禅死,生二禅;四身者,遍四禅受生。二身为利,四身为钝,利钝亦不正关生数。今约多少明之:利根那含初禅死,生二禅,即得罗汉果;钝人本从初禅生二禅,不得罗汉,复更生三禅,不得已,复生四禅,尔时始名得罗汉果。今约四禅,故作此说。

复有二种下,二、明行别。

复有二种:一者、精进无自在定,二者、懈怠有自在定。复有二种:一者、具精进定,二者、不具。

并言二种,即是四句,约进定两行有无。

从欲、色界众生有二业下,释第二、五人章门,即为五。此先,释中阴灭人。何者是耶?即已离欲,未及色界,于中即得阿罗汉果。又三:初、明用业,二、释中阴名,三、明入灭。此初,明用业中。

善男子,欲色众生有二种业:一者、作业,二者、受生业。中涅槃者,唯有作业,无受生业,是故于中而般涅槃。

言二业者,作业即散业,受生即上界定业。

又舍欲界身下,第二、释中阴名。

舍欲界身,未至色界,以利根故,于中涅槃。

在两生中间故,私谓是于色界中阴而入涅槃,既不受正生,故言利根。

是中涅槃下,第三、明入灭之心。

是中涅槃,阿那含人有四种心:一者、非学非无学,二者、学,三者、无学,四者、非学非无学。入于涅槃,云何得名中般涅槃?善男子,是阿那含四种心中,二是涅槃,二非涅槃,是故名为中般涅槃。

言四种心者,二解:一云:前两是那含果,空有二心;后两即罗汉果,空有二心。一、非学非无学者,即那含缘世谛心;二者、学,即那含缘真谛心;三、无学,即罗汉缘真谛心;四、非学非无学,即罗汉缘世谛心。以那含得灭,即是罗汉,故就两果明之。二解云:此四句同就那含果上明之。一、非学非无学,即被导心;二、学,即缘真心;三、无学,即修旧心;四、非学无学,即失念心。有师云:此解不可。其文见云阿那含四心,应言那含自有此四。前解当理。初二心是那含,后两心是罗汉。问:既其二果共四心者,何得云那含四心?解云:今云那含四心者,此是带本为语。此中是释中灭人,只灭已是罗汉。又言一是一非,还应两解。若前解者,则言罗汉两心是涅槃,那含两心非涅槃。罗汉得无余极果,所以是涅槃;那含未得无余非极果,故非涅槃。若后解,则世谛两心是,真谛两心非,更须释之。

次释第二受身涅槃,又二:初正释,次论义。

受身涅槃复有二种:一者、作业,二者、生业。是人舍欲界身,受色界身,精勤修道,尽其寿命入于涅槃。

此初正释,即生灭之人,生初禅灭。

次论义,先问,次答,可见。

迦叶言:世尊,若言尽命入涅槃者,云何而言受身涅槃?

佛言:善男子,是人受身然后乃断三界烦恼,是故名为受身涅槃。

次释第三行灭。

行般涅槃者,常修行道,有为三昧力故,能断烦恼入于涅槃,是名行般涅槃。

常修行者,即是钝根。言三昧者,慧心静故,作三昧名。

次释第四不行灭。

无行涅槃者,是人定知当得涅槃,是故懈怠;亦以有为三昧力故,寿尽则得入于涅槃,是名无行般涅槃。

不待自勤,然后得灭,故是利也。

次释第五、上流人,又二:初单就色界,次遍就上二界。此即初文。

上流般涅槃者,若有人得第四禅已,是人生于初禅爱心,以是因缘,退生初禅。是有二流:一、烦恼流,二者、道流。以道流故,是人寿尽,生二禅爱;以爱因缘,生于二禅。至第四禅,亦复如是。

所言得第四禅已,退生初禅者。解云:实无圣人得上界定,生上界已,退生下者。有此言者,以曾悬修得上定已而退故生下,非身在上界而退。又言以道流故上生者,即是方便,非实烦恼受生。

是四禅中下,第二、遍上二界。

是四禅中复有二种:一、入无色界,二、入五净居。如是二人,一、乐三昧,二、乐智慧。乐智慧者入五净居,乐三昧者入无色界。如是二人,一、修第四禅有五阶差,二者、不修。云何为五?下、中、上、上中、上上。修上上者处无小天,修上中者处善见天,修上品者处善可见天,修中品者处无热天,修下品者处小广天。如是二人,一、乐论义,二、乐寂静。乐寂静者入无色界,乐论义者处五净居。复有二种:一者、修熏禅,二者、不修熏禅。修熏禅者入五净居,不修熏禅者生无色界,尽其寿命而般涅槃,是名上流般涅槃。若欲入于无色界者,则不能修四禅五差;若修五差,则能诃责无色界定。

从此分流,生于两界。乐论义者,即生尼吒;乐三昧者,生不用处。问:自有人从于初禅即生尼吒,即得入灭;复有人生不用处,方得入灭;有人未至阿尼吒即灭,未至不用处即灭。此属何人?答云:此属见得、信解两人,不名上流。凡四义相对:初、据乐定、乐慧;二、明修五差、不修五差;三、明乐寂静、乐论义;四、修熏禅、不修熏禅。此之四义,还成两意:第三还成第一乐智慧、乐三昧;第四还成有五差、无差之异。前三如文。于第四中,所言熏者,二解:一、数师云:两无漏心挟熏一有漏心。二者、论师云:以慈悲心而熏此定。所以不释后两章门者,前六人本加现灭人,上章门已解现灭人竟,故今不释;前七人本加上行人至无色处灭,上已兼释第五人竟,故不须解。

迦叶白下,第三、论义料简中灭。先问,次答。问中有二:初问中灭。既是利根,何不现灭即得罗汉?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中涅槃者则是利根。若利根者,何不现在入涅槃耶?

二、问:何故欲界有中,色界则无?

何故欲界有中涅槃,色界则无?

佛答为二。此答初问。以三义故,故不现灭:一、羸劣,二、乏众缘,三、喜作世俗思务等事。余皆可见。初如文。

佛言:善男子,是人现在四大羸劣不能修道。

二、乏众缘。

虽有比丘四大康健,无有房舍、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众缘不具,是故不得现在涅槃。善男子,我昔一时在舍卫国阿那邠坻精舍,有一比丘来至我所,作如是言:世尊,我常修道,而不能得须陀洹果至阿罗汉果。我时即告阿难言:汝今当为是比丘具诸所须。尔时,

阿难,将是比丘至祇陀林与好房舍。是时比丘语阿难言:大德,唯愿为我庄严房舍,净洁修治,七宝严丽,悬缯幡盖。阿难言:世间贫者乃名沙门,我当云何能办是事?是比丘言:大德,若能为我作者善;若不能者,我当还往至世尊所。尔时,阿难即往佛所,作如是言:世尊,向者比丘从我求索种种庄严七宝幡盖,不审是事当云何耶?我于尔时复告阿难:汝今还去,随比丘意,所须之物为办具之。尔时,阿难即还房中,为是比丘事事具办。比丘得已,系念修道,不久即得须陀洹果至阿罗汉果。善男子,无量众生应入涅槃,以所乏故妨乱其心,是故不得。

事出婆沙,彼云天须菩提,非今解空须菩提。

善男子,复有众生多喜教化,其心思务不能得定,是故不得现在涅槃。

如汝所问下,答第二问,又二:初明缘别,次明根别。初缘别中又二:初明欲界多在缘,二明性勇健故。

善男子,如汝所问,何因缘故,舍欲界身有中涅槃,色界无者?善男子,是人观于欲界烦恼因缘有二:一者、内,二者、外。色界中无外因缘。欲界复有二种爱心:一者、欲爱,二者、食爱。观是二爱至心诃责,既诃责已得入涅槃。是欲界中能得诃责诸粗烦恼,所谓悭贪、瞋、妒、无惭、无愧,以是因缘能得涅槃。

色界中为无外诸苦,所以不得。欲界既有外诸烦恼,以厌此故,即修道品,詺修为勇。若依数解,上界全无初入道者,论师亦有,同前云无。或云上界亦有初入,故普曜经云:八万诸天得法眼净,是则上界亦证初果。而有此文者,以信法行人,初在方便,可得出观上生,故言得果,非元发始,从凡至圣。

次明根性勇健。

又欲界道其性勇健。何以故?得向果故。是故欲界有中涅槃,色界中无。

次有三种下,明根不同,如文。

善男子,中涅槃者,凡有三种,谓上、中、下。上者,舍身未离欲界便得涅槃;中者,始离欲界,未至色界便得涅槃;下者,离欲界已,至色界边乃得涅槃。

喻以䱜鱼下,第四、释行已复住。

喻以䱜鱼得食已住,是人亦尔。云何名住?处在色界及无色界得受身故,是故名住。不受欲界人、天、地狱、畜生、饿鬼,是故名住。已断无量诸烦恼结余少在故,是故名住。复何因缘名之为住?终不造作共凡夫事,是故名住。自无所畏不令他畏,是故名住。远离二爱、悭贪、瞋恚,是故名住。

到彼岸者,合第七人。

善男子,到彼岸者,喻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犹如神龟水陆俱行。何因缘故喻之以龟?善藏五故。是阿罗汉乃至诸佛亦复如是,善覆五根,是故喻龟。水陆者,水喻世间,陆喻出世;是诸圣等亦复如是,能观一切恶烦恼故到于彼岸,是故喻以水陆俱行。

又有四人:一、罗汉,二、支佛,三、菩萨,四、佛前,三、皆分到,佛、究竟到。

如恒河中下,第三、结譬。又三:初、正结譬;次、明得失;三、辨同异,还成前意。初正结中又三:一、通结七人;二、更问答论义;三、偏结到彼岸人。初文又两:初、结七人,即见佛性人;次、结七法,法即佛性。此初,明七人悉皆不离佛性之水,有譬有合。

善男子,如恒河中七种众生,虽有龟鱼之名,不离于水。

如是微妙大涅槃中,从一阐提上至诸佛,虽有异名,然亦不离于佛性水。

是七众生下,第二、明七法即佛性。

善男子,是七众生,若善法、若不善法、若方便道、若解脱道、若次第道、若因若果,悉是佛性。是名如来随自意语。

一、善,二、不善,三、方便,四、解脱,五、次第,六、因,七、果。前后可见。中间三者,即婆沙三道。方便是似解,解脱是解脱道,次第是无碍道。故论文念处品云:如次无碍,必生解脱。然此七法为佛性者,即有二意:一、次第合上七人,二、总合。次第合者,若善法,即合第二人,凡夫众生有少善根。不善者,即合第一常没人,极重阐提,无善可论,故言不善。方便道者,即是第三得住人,具四念处、暖法二方便也。若解脱道,即合第四观方之人,从顶法去,至十六心,是真解脱人,故名解脱道。次第道者,即合第五观己行,从见谛道,次入思惟,得斯陀含,故云次第。因者,即是行已复住,未得罗汉,始是那含,故云因也。果者,即是第七到彼岸人,罗汉、中乘、菩萨、佛四人。二、总合。七人者,于前善、恶两人,故是河中常没及出已没。若因者,即从得住至阿那含,并皆是因。果者,即罗汉等四人,尽皆是果。前方便道者,尽是因位。

迦叶菩萨言下,第二、论义,为二番问答。初问有二:前问涅槃无因,那得名果?

迦叶菩萨言:世尊,若有因则有果,若无因则无果。涅槃名果,常故无因,若无因者,云何名果?

次问:云何涅槃复名沙门果?

而是涅槃亦名沙门,名沙门果。云何沙门?云何沙门果?

佛答为二:先答初问,次答后问。此先答初问,又二:先明七果涅槃是远离果。

善男子,一切世间有七种果:一者、方便果,二者、报恩果,三者、亲近果,四者、余残果,五者、平等果,六者、果报果,七者、远离果。方便果者,如世间人秋多收谷,咸相谓言得方便果。方便果者名业行果。如是果者有二种因:一者、近因,二者、远因。近因者所谓种子,远因者谓水粪人功。是名方便果。报恩果者,如世间人供养父母,父母咸言:我今已得恩养之果。子能报恩,名之为果。如是果者,因亦二种:一者、近因,二者、远因。近者即是父母过去纯善之业,远者即是所生孝子。是名报恩果。亲近果者,譬如有人亲近善友,或得须陀洹果至阿罗汉果,是人唱言:我今已得亲近果报。如是果者,因有二种:一者、近因,二者、远因。近者信心,远者善友。是名亲近果。余残果者,如因不杀得第三身延年益寿,是名残果。如是果者有二种因:一者、近因,二者、远因。近者即是身口意净,远者即是延年益寿。是名残果。平等果者,谓世界器。如是果者亦二种因:一者、近因,二者、远因。近因者所谓众生修十善业,远因者所谓三灾。是名平等果。果报果者,如人获得清净身已,修身口意清净之业,是人即说:我得报果。如是果者,因有二种:一者、近因,二者、远因。近因者所谓现在身口意净,远因者所谓过去身口意净。是名果报果。远离果者,即是涅槃,离诸烦恼一切善业。是涅槃因复有二种:一者、近因,二者、远因。近因者即是三解脱门,远因者即无量世所修善法。

次明二因。

善男子,如世间法,或说生因,或说了因;出世之法亦复如是,亦说生因,亦说了因。善男子,三解脱门、三十七品,能为一切烦恼作不生生因,亦为涅槃而作了因。善男子,远离烦恼则得了了见于涅槃,是故涅槃唯有了因,无有生因。

涅槃有了因,泛论亦得。义说不生名为生因,其实是了。文云:三解脱门,能为烦恼作不生。生因者,令烦恼不生,而善法得生。即是义说三解脱了因而为生因,而复能为涅槃作了因,此即正义。

如汝所问下,答其后问。

善男子,如汝所问,云何沙门?云何沙门果?者,善男子,沙门那者,即八正道;沙门果者,从道毕竟永断一切贪瞋痴等,是名沙门、沙门果。

具于三义:一、断乏,二、乐静,三、上人。

迦叶言下,第二番,问答。初问者,更论前意。

迦叶菩萨言:世尊,何因缘故,八正道者名沙门那?善男子,世言沙门名乏,那者名道。如是道者,断一切乏,断一切道,以是义故,名八正道为沙门那。从是道中获得果故,名沙门果。善男子,又沙门那者,如世间人有乐静者,亦名沙门;如是道者亦复如是,能令行者离身口意恶邪命等得乐寂静,是故名之为沙门那。善男子,如世下人能作上人,是名沙门;如是道者亦复如是,能令下人作上人故,是故得名为沙门那。

佛答云:翻那即道,沙门名乏断,余乏余道,名八正道,即两非意。

阿罗汉人下,第三、偏结到彼岸。四人又二:前结罗汉、支佛,次结菩萨、佛。初文者。

善男子,阿罗汉人修是道者得沙门果,是故得名到于彼岸。阿罗汉果者,即是无学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因是五分得到彼岸,是故名为到于彼岸。到彼岸故而自说言: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受有。善男子,是阿罗汉永断三世生因缘故,是故自说我生已尽;亦断三界五阴身故,是故复言我生已尽;所修梵行已毕竟故,是故唱言梵行已立;又舍学道亦名已立,如本所求今日已得,是故唱言所作已办;修道得果亦言已办,获得尽智、无生智故,唱言我已尽诸有结。以是义故,名阿罗汉得到彼岸。如阿罗汉,辟支佛亦复如是。

问:支佛是果,属到彼岸,其向属何所摄?答:前既云那含向属第五,观已即行,本取住为第六,向中犹行,那不属第五行人,亦是本果为第七人,向犹是因,所以属第六,行已复住。

菩萨及佛具足成就六波罗蜜,名到彼岸。是佛菩萨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名为具足六波罗蜜。何以故?得六波罗蜜果故,以得果故名为具足。

问:本用得果为第七人,菩萨未得果,云何是第七人?答:经中解云:何故为菩萨以行六波罗蜜?波罗蜜者,翻度彼岸。又十地是十波罗蜜,云何非度彼岸人?今谓此答未遣难,别有意也(云云)。

是七众生不修身下,第二、明得失,又三:初、更结中道不定;次、正明得失;三、总结大宗。初文又四,此第一、明没人。

善男子,是七众生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不能修习如是四事,则能造作五逆重罪,能断善根、犯四重禁、谤佛法僧,是故得名常沉没。

言七人皆不能修身、戒、心、慧者,四种果人正是能修,云何不能?解云:初皆不修,后时佛菩萨修故,得到彼岸。阐提不能修,即不到彼岸。佛性亦有亦无,得此亦有亦无,即是两破(云云)。今谓不应作此解。七人初皆未修,未修之时非是第七人,修已方名第七人。经文现云七人皆不能修,云何言初非第七人?今明此是以别破通故,七人皆不能修身、戒、心、慧。此中以通涅槃为河,明文在此,不须致惑。

是七人中下,第二、明出入。

善男子,是七人中,有能亲近善知识者,至心听受如来正法,内善思惟,如法而住,精勤修习身、戒、心、慧,是故得名度生死河到于彼岸。

若有说言下,第三、明偏执不可。

若有说言一阐提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是名染着;若言不得,是名虚妄。

是七种人下,第四、正明中道不定。

善男子,是七种人,或有一人具七,或有七人各一。

或一人具七,则始终为语,初虽作恶,后渐修行,成第二、三及以第七;或七人各一,则当分为言。

若人心口下,第二、正明得失,又二:初单明失,次双明得失。初又二:先就三法明失,次结于失。初为三:初就阐提;次就圣道;三、就佛性,定皆不可。

善男子,若人心口异想异说,言一阐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知是人谤佛法僧;若人心口异想异说,言一阐提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人亦名谤佛法僧。

善男子,若有说言八圣道分凡夫所得,是人亦名谤佛、法、僧;若有说言八圣道分非凡夫得,是人亦名谤佛、法、僧。

善男子,若有说言:一切众生定有佛性、定无佛性。是人亦名谤佛法僧。

是故我于契经下,第二、结失义,又四:初、唱二人能谤。

善男子,是故我于契经中说,有二种人谤佛法僧:一者、不信,瞋恚心故;二者、虽信,不解义故。

若信心下,第二、唱信慧互无。

善男子,若人信心无有智慧,是人则能增长无明;若有智慧无有信心,是人则能增长邪见。

不信之人下,第三、结皆是谤。

善男子,不信之人瞋恚心故,说言无有佛法僧宝;信者无慧颠倒解义,令闻法者谤佛法僧。

是故我说下,第四、结互无。

善男子,是故我说,不信之人瞋恚心故,有信之人无智慧故,是人能谤佛法僧宝。

若有说言下,第二、双明得失,又二:先就阐提成佛、不成佛,次就众生有佛性、无佛性。各有三句。初三者。

善男子,若有说言:一阐提等未生善法便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人亦名谤佛法僧。若复有言:一阐提人舍一阐提,于异身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人亦名谤佛法僧。若复说言:一阐提人能生善根,生善根已相续不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言一阐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知是人不谤三宝。

前两是谤,后一不谤。何故尔?各据一边,取有取无,故两句成谤;若以纵容中道之解,故一句不谤。有人云:阐提不舍恶心,即得成佛,是谤义。复言:阐提只即此身,不得成佛,于异身中乃得成佛,复是谤义。有人言:阐提改恶修善,善心相续不断,即非谤义;佛性义亦尔。有人云:众生有佛性,身中已有相好,常乐具足,断惑即得者,亦是谤义。若言众生全无佛性,亦名为谤;今时有说当果佛性,则堕此中。

善男子,若有人言:一切众生定有佛性,常乐我净,不作不生,烦恼因缘故不可见。当知是人谤佛法僧。若有说言:一切众生都无佛性,犹如兔角从方便生,本无今有,已有还无。当知是人谤佛法僧。若有说言:众生佛性非有如虚空,非无如兔角。何以故?虚空常故,兔角无故,是故得言亦有亦无。有故破兔角,无故破虚空。如是说者不谤三宝。

后之三句,初二是谤,后一不谤,如文。

夫佛性者不名下,第三、总结大宗,又四:一、明佛性之理。

善男子!夫佛性者,不名一法、不名十法、不名百法、不名千法、不名万法。

未得菩提下,二、明约法因中说果。

未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一切善、不善、无记,尽名佛性。

三、引证,明如来或因中说果,果中说因。

如来或时因中说果,果中说因。

是名如来下,四、结随自意语。

是名如来随自意语,随意语故名为如来,随意语故名阿罗诃,随意语故名三藐三佛陀。

迦叶菩萨言下,第三、明同异,又三:初、明佛性同虚空;次、明异虚空;三、破外道执虚空佛性。言同异者,肇云:为好同者说同,虽同而异;为好异者说异,虽异而同。前明佛性有同虚空、不同虚空,此乃法王正典有同不同。破外道虚空者,此是破世性眼所见之虚空。初明同义,先问,次答。

迦叶菩萨言:世尊,如佛所说,众生佛性犹如虚空,云何名为如虚空耶?

答中有三:先明佛性同虚空非三世摄,次明同虚空非内非外,三明同虚空无挂碍。

善男子,虚空之性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佛性亦尔。

善男子,虚空非过去。何以故?无现在故。法若现在可说过去,以无现在故无过去。亦无现在。何以故?无未来故。法若未来可说现在,以无未来故无现在。亦无未来。何以故?无现在、过去故。若有现在、过去则有未来,以无过去、现在故则无未来。以是义故,虚空之性非三世摄。善男子,以虚空无故无有三世,不以有故无三世也。如虚空华,非是有故无有三世;虚空亦尔,非是有故无有三世。善男子,无物者即是虚空,佛性亦尔。善男子,虚空无故非三世摄,佛性常故非三世摄。善男子,如来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有佛性、一切佛法常无变易,以是义故,无有三世犹如虚空。

初文广明三世相待是无,故不得有三世。三世既无,虚空即不为三世所摄。文云:虚空无故,非三世摄。其相云何?空只是无,无即是常。佛性是有,而复是常,故三世所不摄。虚空是无,而常亦非三世摄。问:若尔,即应佛性是有,不为世摄,何因云常非三世耶?解云:佛性不全有,故不云有。

又虚空无故非内外下,第二、佛性同空,非内非外。

善男子,虚空无故非内非外,佛性常故非内非外,故说佛性犹如虚空。

如世间中下,第三、佛性同虚空,无挂碍,不复细开。

善男子,如世间中无挂阂处名为虚空;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于一切佛法无有挂阂,故言佛性犹如虚空。以是因缘,我说佛性犹如虚空。

迦叶白下,第二、明异虚空义,又两番问答。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佛性、涅槃,非三世摄而名为有。虚空亦非三世所摄,何故不得名为有耶?

此初番问者,正言佛性、涅槃、虚空等,并非三世。虚空非三世而名为有,涅槃非三世而名为常,同无三世,何不同有?

佛答为三:一、章门,二、解释,三、结酬。先唱章门,如文。

佛言:善男子,为非涅槃名为涅槃?为非如来名为如来?为非佛性名为佛性?

云何名下,次释三门皆有所以。

云何名为非涅槃耶?所谓一切烦恼有为之法,为破如是有为烦恼,是名涅槃。非如来者,谓一阐提至辟支佛,为破如是一阐提等至辟支佛,是名如来。非佛性者,所谓一切壁墙瓦石无情之物,离如是等无情之物,是名佛性。

涅槃等三,为利益故,相待而说。空无利益,故无相待。但得是无,不名为常。私谓:言利益者,只为将护末代权机者,不宜闻于生死是涅槃,二乘是如来,瓦砾是佛性。忽有机缘,不可不说。但依下答,其言有归。法华已说,岂可固违?故经云:世间相常。世间之言,岂过五阴、国土等耶?况阴、界、入、色,大、小两乘,不唯正报。

一切世间下,第三、结酬。

善男子,一切世间无非虚空对于虚空。

以虚空无待故,所以名无;涅槃有待,故名为常。问:涅槃对非涅槃,虚空亦对非虚空,何故非待?解云:欲互显故。涅槃本绝,而名为待;虚空本待,而名为绝。涅槃相待,故得是有,明是妙有;虚空绝待,故得是无,明是妙无。此即不例。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世间亦无非四大对,而犹得名四大是有;虚空无对,何故不得名之为有?

后番迦叶因佛上答,即设并云:如来向云:涅槃有对,是故名有。虚空无对,即是无者,四大无对,亦应是无。四大无对,而是有者,虚空无对,亦应是有。此文不易。故一切世间无非四大对,犹名四大有者,一切世间凡所有物,皆是四大,即皆是有,无非四大对于四大。虽复作并,佛竟不答,但牒虚空以对涅槃。问:何故不答?亦有深意。迦叶本云:四大无对,是故名有,虚空亦应无对是有。今明四大虽无,外许非四大来对于四大,而四大中自有相对,如地、水等各自相对,而虚空中更无有物自相对者,所以是无。此并虚出,故佛不答。

佛答有三:初、牒问非之。

佛言:善男子,若言涅槃非三世摄,虚空亦尔者,是义不然。

何以故下,二、释。

何以故?涅槃是有,可见可证,是色足迹,章句是有,是相是缘,是归依处,寂静光明,安隐彼岸,是故得名,非三世摄。虚空之性,无如是法,是故名无。

明涅槃有十五句,所以有;虚空无十五句故,所以无。

若有离于下,第三、正答,有五句:先明虚空;若有,应同四大,有三世摄。

若有离于如是等法更有法者,应三世摄。虚空若同是有法者,不得非是三世所摄。

如世人说下,第二、明虚空若有,应同心数,自有三句。

善男子,如世人说,虚空名为无色无对不可睹见,若无色无对不可见者即心数法。

虚空若同下,第三、明若有+法者,是三世摄。

虚空若同心数法者,不得不是三世所摄。

若三世摄下,第四、明应是四阴。

若三世摄,即是四阴。

但同四阴,除色一事,余名四阴,四阴非见,虚空亦然,阴三世摄,空亦然耶?

是故离四阴下,第五、结非有。

是故离四阴,已无有虚空。

此意正明法若是有,可论相待;空既是无,无何所待?

复次,诸外道言下,第三、破外道计空,又二:初正破执,次结同异。就正破又二:先别破八执,次总举五大例破。初别破八执:一、破空是光明;二、破空是住处;三、破空是次第;四、破空在三处;五、破空是可作;六、破空在无碍处;七、双破两执;八、重破空是住处。初破空是光明者,数家亦谓二十一色空属明色。于中又二:先牒执,次破之。

复次,善男子,诸外道言:夫虚空者,即是光明。

若是光明即是色法、虚空。若尔,是色法者即是无常,是无常故三世所摄,云何外道说非三世?若三世摄则非虚空,亦可说言虚空是常。

文云亦可说言虚空是常者,具足应云亦不可说是常,文中略故,而无不字。虚空虽无不可说常,终是无常。但此外道不解空义,云空是色,乃是空中容于光色,何得乃言空是色耶?言亦可者,应言不可,语略故耳。

复有人言下,第二、破空是住处,亦先牒,次破,三、结。

善男子,复有人言:虚空者,即是住处。

若有住处即是色法,而一切处皆是无常,三世所摄;虚空亦常,非三世摄。

若说处者,知无虚空。

光宅云:既言真谛有重数,亦言虚空有处所,如东西二室,一满一空,当知有处,亦同此破。

复有说言:第三、破空是次第。言次第者,如箫管中及门向内,数人言窗内见;于外间之空,先于第一窗棂中见,复于第二、第三中见。此是次第,亦先牒次破。

复有说言:虚空者,即是次第。

若是次第,即是数法;若是可数,即三世摄;若三世摄,云何言常?

若复说言下,第四、破空。在于三处,即有三计,亦二:先牒,次破。

善男子,若复说言:夫虚空者不离三法:一者、空,二者、实,三者、空实。

彼计一云:空还在空处,有中无空;二云:空在有处,无处无空;三云:在有无处,如湿烂物,当烂未烂,即名有空。

若言空是,当知虚空是无常法。何以故?实处无故。若言实是,当知虚空亦是无常。何以故?空处无故。若空实是,当知虚空亦是无常。何以故?二处无故。是故虚空名之为无。

破执如文。

如说虚空可作下,第五、破空是作法,亦先牒执,次破之。

善男子,如说虚空是可作法,如说去树去舍而作虚空,平作虚空,覆于虚空,上于虚空,画虚空色如大海水,是故虚空是可作法。

今时数论等,各计穿地、斫树等,悉皆得空,并是作空。

一切作法皆是无常,犹如瓦瓶虚空;若尔,应是无常。

世间人说下,第六、破无挂碍处,先牒执。

善男子,世间人说一切法中无挂阂处名虚空者。

次破彼执,于中二:初具、不具下,先两句定。

是无阂处,于一切所为具足,有为分有耶?

次若具下,难。

若具足有,当知余处则无虚空;若分有者,则是彼此可数之法;若是可数,当知无常。

只问无碍处为空者,此空为具足容十方空,为不具足容十方空耶?若具十方虚空者,当知十方无有虚空。若不并著者,亦是此有彼无。

若有人说下,第七、双破两执:一、执空与有并,二、执虚空在于物中。先牒两执。

善男子,若有人说:虚空无阂,与有并合。又复说言:虚空在物,如器中果。

二、俱不然下,正破,先总唱不然。

二俱不然。

次何以故下,双破两执,又二:前破空与有并。次破器中,初文又二:先作三章门,次次第解释。三章门者。

何以故?若言并合,则有三种:一、异业合,如飞鸟集树。

一、异业合:如飞鸟集树,唯鸟来栖树,树不来栖鸟;亦如物来合空,空不来合物。

二、共业合,如两羊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