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译

陈隋天台 智者大师 疏

明云栖寺沙门 袾宏 发隐

●第三十一不行救赎戒(二) 初举略。二入文。

○初举略。

见有卖佛菩萨形像。不救赎。损辱之甚。非大士行。应随力救赎。不者犯罪。故制。七众同犯。大小乘不全共。菩萨应赎。声闻见父母不赎。犯第七聚。经像不见制。

发隐。声闻急其近而缓其远。故制父母而不制经像。

○二入文(三) 初标人。二序事。三结罪。

○初标人。

佛言佛子。

○二序事(三) 初能卖。二所卖。三应赎。

○初能卖。

佛灭度后。于恶世中。若见外道一切恶人劫贼。

发隐。恶世者。明佛世人善。无如是事。惟恶世有之。菩萨当于恶世兴善事也。

○二所卖。

卖佛菩萨父母形像。及卖经律。贩卖比丘比丘尼。亦卖发菩提心菩萨道人。或为官使。与一切人作奴婢者。

此有父母。有大慈故。

发隐。父母兼我人父母而言。孝子敬其亲及人之亲。况大士乎。此有父母者。谓三宝中何以有父母。以父母于我有大慈。等于三宝故也。或疑父母之像卖与何人。意古人或有以沉檀珍宝作像者。故可卖。

○三应赎。

而菩萨见是事已。应生慈悲心。方便救护。处处教化取物赎佛菩萨形像。及比丘比丘尼。发心菩萨。一切经律。

发隐。教化取物者。若己无能赎之资。应广劝他人发心。不得坐视也。

○三结罪。

若不赎者。犯轻垢罪。

发隐。

●按此戒。菩萨心地法门戒心中护心慈心悲心信心及孝顺心所出也。

●第三十二损害众生戒(二) 初举略。二入文。

○初举略。

此有六事远妨损害。乖慈。故制。七众同犯。大小乘俱制。

○二入文(三) 初标人。二序事。三结罪。

○初标人。

若佛子。

○二序事(六) 初杀具(至)六猫狸。

○初杀具。

不得贩卖刀杖弓箭。

发隐。损害众生身命。故制。

○二秤斗。

畜轻秤少斗。

丈尺短者亦从此例。

发隐。损害众生资用。故制。此举用出。如其用入。重大可知。丈尺短者。亦用出也。

○三势取。

因官形势。取人财物。

发隐。损害众生财物故制。或用自官势。或假他官势也。

○四系缚。

害心系缚。

发隐。损害众生肢体。故制。若系缚罪人。应不在此限。

○五破坏。

破坏成功。

发隐。损害众生成业。故制。谓欲就之业。还使废坏也。

○六猫狸。

长养猫狸猪狗。

发隐。此令众生损害众生。又畜养终归损害。故制。如猫狗伤物。令损害也。猪等养而杀食。终损害也。优婆塞戒经云。畜猫狸者得罪。养猪羊等者得罪。养蚕者得罪。俗制如斯。僧可知矣。

○三结罪。

若故养者。犯轻垢罪。

此等六物。皆有损害。不应畜损伤之事也。

发隐。养字姑承上句。实举一该六。皆犯此制。

●按此戒。菩萨心地法门戒心中慈心悲心益心所出也。

●第三十三邪业观觉戒(二) 初举略。二入文。

○初举略。

凡所运为。皆非正业。思想觉观。有乱真道。故制。大小同犯。七众不全同。

发隐。觉观有正有邪。思惟出世真道者。正也。思惟世间杂事者邪也。初心乍思名觉。细心沉思为观。

○二入文(二) 初标人。二序事。

○初标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 初恶心。二列事。三总结。

○初恶心。

以恶心故。

拣去见机。

发隐。见机所宜。示同邪业。志在导邪。使返归正。则非恶心也。故拣。

○二列事(五) 初诤斗(至)五使命。

○初诤斗。

观一切男女等斗。军阵兵将劫贼等斗。

第一两事不同。观看道俗同制。

发隐。两事者。一交博斗。俗中男女争斗也。二交刃斗。军中步骑战斗也。故曰两事。

○二娱乐。

亦不得听吹贝鼓角。琴瑟筝笛箜篌。敷叫妓乐之声。

第二若为自娱。道俗同不得作。不得听。若供养三宝。道俗同开。

发隐。吹贝鼓角。言吹贝螺。击鼓。鸣角也。琴瑟笛可知。筝及箜篌。皆竹身而弦。筝十三弦。箜篌二十四弦。上数事假物成声。歌叫妓乐。则男女自音唱咏也。问。疏开供养三宝。而国家作乐。非因三宝。则如之何。答。疏中自具二义。前别七众。已拣在家。今开三宝。双许道俗。况复黄钟大吕。清庙明堂。昭德象成。化民成俗。有国之盛典也。之周观乐。令瞽诵诗。援琴而却敌解围。鼓瑟乎春风沂水。圣贤之高德也。又何碍乎。惜乎玉树增悲。霓裳肇乱。听郑卫而忘倦。传鹦鹉以伤心。是则为可叹耳。若乃为僧者。无供养之心。习世俗之乐。而欲以畜笛自娱者为口实。嗟夫。

○三杂戏。

不得摴蒱。围棋波罗塞戏。弹棋。六博。拍鞠。掷石投壶。牵道八道行城。

第三八事。不得杂戏。

发隐。摴蒱。今博钱也。围棋。今十九路大棋也。波罗塞戏。上梵下华。今象棋也。弹棋。汉宫人妆奁戏也。六博。魏陈思王双陆戏也。拍鞠今击毬戏也。掷石投壶者。投壶古用石。今用矢也。牵道八道行城。纵横各八路。以棋子行之。西域戏也。问。世传尧作围棋以教丹朱。古圣所遗。奕应无害。答。书称丹朱佚游是好。尧教以奕。是益其佚游也。诬圣惑人。智者勿信。况无供养三宝之义。故不开也。投壶载于礼记。内正外直。略同射礼。俗应无禁矣。

○四卜筮。

爪镜。蓍草。杨枝。钵盂。髑髅。而作卜筮。

第四六事。不得卜筮为利。此道俗俱制也。

发隐。爪镜者。药涂楮上。或爪上。咒之光明如镜。能于镜光现种种事。今人作圆光法是也。蓍草者。羲文墓出蓍草。丛必满百。茎必长丈。上覆云气。下守灵龟。用之则四十九䇿。分二挂一。揲四归奇。三变成爻。十八变成卦。以占休咎也。杨枝者。师巫祭樟柳。久而发灵。能报吉凶也。钵盂者。水注盂中。搅之令定。以断事也。髑髅者。取新亡髑髅。祭炼禁咒。能从人耳报灾祥也。卜筮者。筮即蓍草。卜者龟卜。钻之七十有二。能以雨霁蒙驿克之兆兆事端也。问。杨枝髑髅。诚可制绝。至如卜筮者。图书呈于河洛。卦畴衍于羲箕。乃天地阴阳之大端。非毁瓦占鸡之小术。今并制之何也。答。疏称七众不全同。则知释子委运大化。宜莫留情。世俗赖斯指迷。固所不禁。但贵断以义命。毋胶执焉。斯名达士矣。疏明为利。盖有别也。

○五使命。

不得作盗贼使命。

发隐。为贼作使通书也。

○三总结。

一一不得作。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发隐。诤斗起凶恶心。娱乐起淫泆心。杂戏起散乱心。卜筮起惑着心。使命起诈罔心。事事乱道。不应作也。例而推之。可之能诗。而感白癞。解之工画。而堕泥犁。乃至贯休智永之辈。皆邪业也。可不戒欤。

●按此戒。菩萨心地法门戒心中定心慧心及清净心所出也。

●第三十四暂念小乘戒(二) 初举略。二入文。

○初举略。

乘本所习。故制。七众同犯。大小不共。以习各异。欲背大向小。心计未成。犯前第八背大向小戒。计成失戒。在第十重戒中说。此戒所制。不欲背大。正言小乘易行。且欲断结然后化生。

发隐。带结而能利物。大士之弘怀。断结而后化生。小乘之浅计。又前云向小。泛举所修之因。今之念小。专指所持之戒。背向二义。辞犹稍宽。暂亦不宜。意弥切矣。

○二入文(二) 初标人。二序事。

○初标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 初明应。二不应。三结罪。

○初明应(三) 初护大乘戒。二生大乘信。三发大乘心。

○初护大乘戒。

护持禁戒。行住坐卧。日夜六时。读诵是戒。犹如金刚。如带持浮囊。欲渡大海。如草系比丘。

凡举两譬。一金刚。取坚义。二浮囊。如大经。草系出因缘经。

发隐。言此大乘戒当随处随时受持不舍也。金刚者。万物莫能碎。而能碎万物。喻此戒诸恶莫能破。而能破诸恶也。浮囊者。解见前文。客持浮囊渡海。罗刹从乞。毅然不许。乃至乞半。乞一丝毫。皆悉不与。喻持戒者。在生死海中。遇烦恼罗刹欲坏重戒。乃至轻垢一微尘许。不可得也。草系者。昔佛在世。有诸比丘为贼劫掠。恐其追获。以草系之。佛制比丘不坏生草。繇此安坐。不敢动作。王过见之。乃得解释。如是持戒。所谓宁有戒死。不无戒生也。

○二生大乘信。

常生大乘善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

发隐。承上虽能护戒。若无正信。则戒止散善而已。今知生佛本无二心。众生定当作佛。特已成未成为别。实先佛后佛何殊。所谓能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者也。二乘繇无此信。故无望作佛。亦无望一切众生作佛。大士于此谛信不疑。故能自度度人。同成正觉也。

○三发大乘心。

发菩提心。念念不去心。

发隐。承上虽有正信。而不发心。则信为徒信而已。今知我心即诸佛心。故上求诸佛无上菩提。我心即众生心。故下化众生同成正觉。刹那心中不舍此念。曰念念不去心也。

○二不应。

若起一念二乘外道心者。

不应一念起自度之想。外道者。指二乘为外道。若权入此道为化。非所制也。

发隐。不应一念自度者。昔舍利弗往古劫中发菩提心。行大布施。有婆罗门从之乞眼。舍利弗言。眼在我身。其用甚大。施与汝者。极为无用。婆罗门坚固索眼。舍利弗剜眼与之。婆罗门得眼。视而掷之。掷而唾之。口称秽恶。脚踏而去。舍利弗言。向为汝说此眼无用。汝坚欲得。今复贱弃。众生顽劣。殆不可化。不如早求自度。遂退大心。还习小法。至释迦佛时始证罗汉。一念自度。失大善利。可不慎欤。二乘为外道者。离菩提心。舍菩提愿。即名外道。故等二乘曰外道也。权入为化者。菩萨示现外道。故与同事。默行教化者。非所制也。

○三结罪。

犯轻垢罪。

发隐。

●按此戒。菩萨心地法门戒心中护心顶心信心念心不退心大乘心不坏心所出也。

●第三十五不发愿发(二) 初举略。二入文。

○初举略。

菩萨常应愿求胜事。缘心善境。将来因此克遂。若不发愿。求善之心难遂。故制。七众同。大小异。所习不同故。

○二入文(三) 初标人。二序事。三结罪。

○初标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 初出愿体。二明应。三不应。

○初出愿体(十) 初愿孝顺。(至)十结愿持戒。

○初愿孝顺。

常应发一切愿。孝顺父母师僧。

发隐。一切愿者。该下十句也。孝顺解见前文。孝名为戒。故第一愿即云孝也。

○二愿得师。

愿得好师。

发隐。承上酬报二亲。绍隆三宝。皆赖师教。故愿得好师。曰好者。谓智行双备。有智无行。何以成吾德。有行无智。何以开吾迷。故弟子虽具信心。不逢良导。美材拙匠。遂成废器。诚可叹也。十愿之中。得师最要。问。上云师僧。此又云好师。意似重复。答。上是奉师之孝。此是择师之明。自不相滥。

○三愿得友。

同学善知识。

发隐。虽逢良导。不偶贤朋。有闻乏辩难之资。欲行鲜夹辅之益。相观无自。德业安成。临济激发于座元。昌梨得入于侍者。参师重矣。取友急焉。

○四愿善教。

常教我大乘经律。

发隐。愿上师友教我大乘经律。不堕二乘。及诸外道。

○五愿修住。

十发趣。

发隐。承上何谓大乘。繇三十心至十地以证妙觉是也。发趣者。发起大心。趣入妙道。有住义故。

○六愿修行。

十长养。

发隐。滋长培养。积累日成。有行义故。

○七愿修向。

十金刚。

发隐。顺入法界。坚固不动。有回向义故。

○八愿修地。

十地。

发隐。解见前文。从发趣至此。皆从师友而得也。

○九总愿修行。

使我开解。如法修行。

发隐。如上大乘之法资于师友。愿随法开解。如法修行也。华严信解行证为入道始终。今不言信证者。以解必繇信故。行必终证故。

○十结愿持戒。

坚持佛戒。

发隐。结愿持戒者。此经本旨惟祗是重。戒匪坚持心地已失。贤圣道果。何繇发生。夫孝名为戒。始乎孝顺。终乎持戒。戒乃贯诸愿而成始成终者也。何也。一者戒即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前已释故。二者佛在世日。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戒为师。戒即好师故。三者以戒为伴。将护身心。得过险道。戒即善知识故。四者此戒非但名律。上符千佛传心之妙。下合群生制心之宜。契理契机。戒即大乘经故。五者繇于此戒。进入大道。发即十发趣故。六者保持此戒。培植法身。戒即十长养故。七者善巧持戒。无能动摇。戒即十金刚故。八者依此心地大戒。优登圣位。戒即十地故。九者以戒摄心。顿明心地。如实履践。戒即开解修行故。是知此戒统诸大愿。无所不该。故云结也。

○二明应。

宁舍身命。念念不去心。

应发此心。

发隐。于前十愿。念念常存。一切时中。乃至失命因缘。终不弃舍。誓不贪身命故离于此戒。

○三不应。

若一切菩萨不发是愿者。

不应不发此心。

发隐。不发大愿魔所摄持。志既不坚。行将堕落。可不慎欤。

○三结罪。

犯轻垢罪。

发隐。

●按此戒。菩萨心地法门戒心中进心愿心顶心信心念心向心不退心大乘心所出也。

●第三十六不发誓戒(二) 初举略。二入文。

○初举略。

誓是必固之心。愿中之勇烈意。始行心弱。宜须防持。若不发心作意。亦生违犯。故制。七众同犯。而用不必皆尽。大小乘不共。二乘不制。心易防持。

发隐。妄心意不可有。正心意不可无。若誓愿心意不发。道何繇成办乎。增一阿含三十八。经云。比丘不发誓者。终不成佛道。誓愿之福。不可称计。得至甘露灭尽之处。故愿后必须发誓也。问。声闻执身。今反云心易防持者何也。答。菩萨心大难持。声闻心小易治。譬诸御河海之滔天。则金堤千里。止行潦之在地。则捧土成崖。其为难易审矣。

○二入文(二) 初标人。二序事。

○初标人。

若佛子。

○二序事(三) 初标劝。二发誓。三结过。

○初标劝。

发是十大愿已。持佛禁戒。作是誓言。

发隐。期其志而必到者。愿为之先导也。坚其愿而不退者。誓为之后驱也。故疏称誓为顾中勇烈意。十愿虽发。若无大誓。安克有终。故继以不发誓戒。

○二发誓(五) 初欲染之誓。二供养之誓。三恭敬之誓。四六根之誓。五度生之誓。

○初欲染之誓。

宁以此身投炽然猛火。大坑刀山。终不毁犯三世诸佛经律。与一切女人作不净行。

发隐。首誓欲染者。良以身生于欲。欲成于女。浚恩爱海。牢生死根。无过女色矣。故首誓之。宁以者。较量之辞也。若其污染女色。宁将此身受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