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京兆崇义寺沙门 道宣 撰集

金陵华山后学比丘 读体 续释

●诸衣分法篇第八

释 出家六和。利均为一。抱道无贪。名真释子。衣揵度中。佛慈频制。此撰集内。祖复广明。当思采补之心。莫作泛常之语。遇事奉行。最为急要。故编诸衣分法。列于第八篇也。

于中得施有二。初谓七众所施为僧得。二谓道俗所施为现前。若约缘就时。不出六种。

释 是中七众即道俗。道俗即七众。由其发心不同。故有二别。一为发心行施。欲通十方来者。故言为僧得。二为发心唯施此处之众。故云为现前。通十方者。应羯磨分施现前者。但照人派。故有约缘就时。不出六种之说。下文列分详明。

○一二部僧得施法

时有住处二部僧多得可分衣物。时比丘僧多比丘尼少。佛言。分作二分。无比丘尼。纯式叉摩那亦分作二分。若纯沙弥尼亦分作二分。若无二众比丘僧应分。若比丘尼多僧少。若无应分作二分。若乃至无沙弥者。比丘尼应分得物。已至当部中。皆须作羯磨分。

释 若二部大僧互无听分与二部小众者。其小众乃大僧之属分。小众即与大僧。犹父财子受。以明二部皆得施也。得物已至当部中者。此准二义。一谓大僧持物至当部界中。二谓小众得物还本住处。若有大僧人界。或复小众外来。倘逢羯磨分物现前。俱各有分。此明分中复分也。

所以名僧得者。以施主心普均一化物。遍通十方。但有僧尼。皆沾其分。故名僧得。还须僧法羯磨。遮约十方来者。既作法已。现前自分羯磨如后。

释 此文徴释僧得之义。谓所以名僧得者。僧乃世尊一化境中。正亚二部大僧也。而指如是宽广之境。以能施之主。发心普均。而无限所施之物。遍通十方而亦然。但有僧尼。皆沾其分。所以指一化境言之。故名僧得。此拣非施现前也。还须僧法羯磨者。羯磨之约。以禁止后来之人。便于分派也。若鸣槌时。十方来者现前有分。若已羯磨竟。十方来者遮之无分。故云既作法已现前自分羯磨如后者。准后第六。非时僧得施法行用。

○二二部现前得施法

尔时世尊三月静坐。唯除一供养人。时有六十头陀比丘。往至佛所。为佛所赞。诸非头陀比丘舍衣成大积。佛言。应布施僧众。若与一人听与比丘尼非衣。若行波利婆沙摩那埵比丘应分与分。七羯磨人应置地与。若使人与。若沙弥应等与。若与半。若三分与一。守僧伽蓝人应等与。若至四分与一分。若不与不应分。若分应如法治。

释 世尊妄尽体真。动静一如。而云我欲三月静坐思惟。无使外人入。唯除一供养人。独赞头陀。任便礼觐者。然赞中有诃扬。即是抑夺人贪着生人净信。乃示发起之由。是故令诸非头陀比丘见闻已莫不愿效头陀十二行。或有住阿兰若者。或有不受请常乞食者。或有舍檀越施衣持粪扫衣者。或有舍长衣持三衣者。乃至有常坐不卧者。故尔舍衣而成大积聚。梵语头陀。此翻云抖擞。谓能抖擞烦恼尘垢。即精进也。十二行者。一住阿兰若处。谓比丘当于空闲寂静之处。远离愦闹。不染欲尘。永绝攀缘。求解脱道。是为头陀行。

二常行乞食。谓比丘离诸贪求。不受他请。常行乞食。以资色身。助成道业。若得食时。或好或恶。不起分别增减之心。若不得食。亦无嫌恨。得与不得。心常不迁。是为头陀行。

三次第乞食。谓比丘乞食之时。不轻众生。不择贫富。平等一心。次第而乞。是为头陀行。

四一食。谓比丘修道。应作是念。我求一食。尚多有防。何况小食后食。若不自减其食。则失半日之功。不能一心难办道业。故所断数数食。受一食法。是为头陀行。

五节量食。谓比丘所乞之食。当作三分。若见饥乏者。以一分施之。又将一抟食。置空静处。施诸禽兽。若不见困乏者。但食三分之二。亦留一分。不得尽食。如斯则身轻安乐。易消无患。用彰慈德。愍及众生。是为头陀行。

六过中不饮浆。浆即果蜜等浆。谓比丘修道日。若过中种种浆汁。悉不得饮。饮则乐着其味。贪求无厌。不能摄心。勤于道品故。以不饮浆。是为头陀行。

七着弊衲衣。谓比丘不爱服饰。不求好衣。但于聚落中。拾陈旧弃物。浣濯令净。作为衲衣。障除寒热。不露形体。若贪新好。则多迫求。又能招致贼盗。故所著弊衲衣。是为头陀行。

八但三衣。三衣者。九条七条五条袈裟。谓比丘少欲知足衣取盖形。不多不少。有异白衣。非同外道。佛弟子舍此二边。但受三衣。是为头陀行。

九冢间坐。谓观无常苦空。是佛法入道初门。能厌离三界。不执四大。比丘住于冢间。恒见死尸。臭烂狼藉。鸟啄火烧。则无常不净之观。易得成就。故坐冢间。是为头陀行。

十树下坐。谓比丘少事。心乐寂修。就不雕蓊郁之树。聊遮雨露。以免日炙。时到乞食。归彼跏趺念绝。更无余虑。道业可冀克成。故尔树下坐。是为头陀行。

十一露地坐。谓比丘昼则食罢经行。夜则敷具露坐。风清月朗。境寂心闲。以此豁达襟怀。易入无相正定。故所露地坐。是为头陀行。

十二但坐不卧。谓比丘思断五盖。先遣睡眠。主人不迷。贼不得便。以精勇清净身心。发生真无漏定慧。唯除乞食便利。昼夜恒坐。是为头陀行。此略释抖擞十二行也。须知上法云二部僧得施。是通十方僧故。此法云二部现前得施。不通十方僧故。佛言应布施众僧若与一人听与比丘尼非衣者。非衣谓钵囊针筒腰带帽巾等。若行僧残二种行。比丘应分与分者。为彼惭愧乞法。随顺众僧。欲冀出罪清净故。七羯磨人应置地与若使人与者。与衣分由彼是僧。故令置地。或使人与。为行折伏。使其知非。自悔速求。解此羯磨故。沙弥应等与若半若三分与一者。谓众和则等与众。若听与半与少亦随之。守僧伽蓝人应等与若至四分与一分亦尔。若有沙弥及守僧伽蓝人若不与者不应分。若分应如法治。谓众僧违佛语。并得越法罪。

○三时现前得施法

时有比丘。在异处结夏安居已。复于异处住。不知何处取物分。佛言。听住日多处取。若二处俱等听各取半。若大得可分。应随数人分。或堕筹分。乃至一人直摄取。不作心念法。

释 此法自四月十六日为始。无论在界精修。有缘出界。凡在此处同安居者。尽是现前。安居中数。由檀越发心。本为施此处安居僧。故云时现前得施也。此一夏所得施物。至七月十五自恣竟方分。文云结夏安居已复于异处住者。谓因事开听移居。所以两处之物。皆有其分。而听住日多处取者。是舍少就多。不论本移。若二处俱等听各取半者。谓准现前他人所得之分。于一分中。但取其半。以二处合聚。仍准一分也。若大得可分。应随现前人数。取一全分。又云或堕筹分者。此与下非时掷筹不同。此防安居不和而言。彼为现前均平而说。准律中。因安居僧破为二部。佛令随筹各取也。乃至一人等者。律中有一居士。比丘住处集诸处僧。供养饮食。以衣布施。诸比丘不知云何。以此白佛。佛言。若与比丘。比丘僧应分。若与比丘尼。尼僧应分。若与二部。二部应分。若与一人。应属一人。不作心念法。今文云乃至者。义用一人法。故尔略余。由檀越唯供一人安居物故。听一人直收取无心念法。可作非同后时僧得施也。

○四非时现前得施法

时现前僧大得可分衣物。佛言。听数人多少。若十人为十分。乃至百人为百分。若好恶相参。应使不见者掷筹分之。不合羯磨也。

释 此法除夏安居物。余一切时所施者。同住比丘分之。不通十方僧。故曰非时现前得施也。准律中。有檀越送种种好衣。与诸比丘。诸比丘不知云何。白佛。佛言。当数人多少。若十人为十分。乃至百人为百分。分衣时好恶相参。时彼分衣者。辄自取分。佛言。不应自取分。应使异人分。使异人取分。当掷筹分。彼比丘自掷筹。佛言。不应自掷筹。听不见者掷筹。此谓书比丘名讳于筹上。令余不见名讳比丘掷之。意令至公无私。息其诤论。以表利和同均。如是分已。不合羯磨也。

○五时僧得施法

时有比丘。未分夏衣便去。后分衣而不得来。又忘不出。行者分不知成分不。佛言。成分衣。应相待。亦应出彼分。羯磨分之。如非时僧得施法。

释 前第三名时现前得施。此第五名时僧得施者。前法唯局本处安居现前物。不通十方。此则凡是夏安居僧若本处有缘出界。若他处复有来者。遇现前分衣。尽皆得分。故别立科名。文引二缘。正明安居僧中不现前者。应得施分。律云。有一比丘。未分夏衣便去。后分衣已。彼行还问言。分夏衣未。答言已分。取我分不。答言不取。彼比丘嗔。责余比丘。诸比丘作念。成分衣法不。佛言。成分衣。应相待还。亦应出彼分。亦应嘱授后人受夏衣分。又有比丘。未分夏衣。出行嘱授一比丘为我取夏衣。诸比丘分时。问言。谁取某甲比丘衣分。授嘱比丘忘不取。彼还问言。分衣未答言已分。问言取我衣分未。答言不取。彼比丘嗔。责余比丘。我在此安居。而不为我取衣分。诸比丘如上作念。佛言。成分衣。应取彼分。羯磨分之。羯磨如后第六科。此明众僧分时衣。向下明一人受时衣。

佛言。若一比丘安居。大得僧夏安居衣。应心念口受言。

此是我物。

如是三说已。若受不受。更有余比丘来。不应与分也。

释 此乃众法心念纲目中所列。受僧得施法。原卷付于第五科之末。今故别释也。若一比丘安居大得僧夏安居衣者。此谓信心檀越已知此处。唯一比丘安居。供养所须。而无乏少。自恣日恐异处安居者来。所以多备衣财。意欲通施。其日若无来者。檀越本为僧施故。令作众法心念法。可尔受得僧施。如制三说已。若取不取。更有比丘来。不应与分。为心念羯磨竟已。遮后来人也。

续 此准众法对首纲目中所列。受僧得施法。今依律续入。佛言。若二比丘住处。大得僧夏安居衣。应更互三语受如是言。

长老忆念。此住处若衣若非衣。现前僧应分。此处无僧。此是我等分(三说)。

若三比丘亦尔。唯异二长老忆念。余词同。更有余比丘来。不应与分。

○六非时僧得施法

得施有二。若道俗作檀越欲。以施物者。并通十方。皆与施福。故律云。时有异住处现前僧。大得可分衣物。分衣时。有客比丘数数来。分衣疲极。佛言。应差一人。令分白二羯磨。与其正法。如后分亡人轻物中说。

释 道乃出尘梵众。俗谓居家士女。道施但随所长六物。俗舍多约四事布施。然由离世脱凡。须行檀施而得越度。是以道俗俱称檀越也。其所施之境。并通十方。皆与能施者。为生福之缘。故佛言。应差一人令分白二羯磨与此法。即白二纲目中。分四方僧物法。为僧物兼时非时。故上时僧得施法。并此皆准后分。亡人轻物中说者。乃渐例明据也。

二者若亡五众所有衣物。佛言。应一切属僧。然僧四方现前不同。故物则重轻两别。又约轻重物中分处。非唯一轶。具如后十段。

○初明五众死物之所属

十诵。有比丘死。衣物众多。王家亲属。欲并取物。佛言。王亲不合。僧应得之。乃至今时虽依三宝出家。财法必缘僧得。佛法非分。故入二僧。广如钞中说之。

释 此引缘。先明物有所属。乃至今时等四句。略陈钞中兴废是非之义。故末云广如钞中说之。今准略以推其广也。若论世俗亡物者。人生有亲。依国有主。商估出内。王境生财。贵禄荣丰。君恩钦给。乃至农耕其产。艺习其业。自立祖遗。足须余积。有嗣则父子相承。无后则尽入王家。理难越分。法有定判。若论出家物者。辞别君亲。非俗臣子。不务耕织。净五德以为福田。随受檀施。遵正命而办道业。自佛劝断已来。乃至今时。虽依三宝出家。四事必缘僧得。僧有过现。现则自增施福。过则物任存分。犹若海潮泛之衍布四流。湋之还归于海。比丘既尔。尼部亦然。而云佛法非分。制别三施。应入二僧。果因如是。准文。财兼法者。谓不特利养。必缘僧得今佛灭涅。唯法住世。若欲从学闻思。决疑进道。冀定水浣涤尘心。希慧炬焚烧业种。己利济人。转凡成圣。苟无弘化导迷之僧。焉遂舍家。趣向本志。故双举财法。以推其源。然法且置此。但明所得之财也。嗟斯末世披缁盈箧。吝不行施。律教封函。怠无勤学。没后相传。以为己业。现前作法。鲜有依持。岂知遗毒沿风。愚迷孰反。今遵正制。故析详明。此谓钞中之广义也。

○二分法十种

一者粪扫取。如五分律。水漂死者。

释 彼律。一比丘被水漂死。衣钵挂界内树上。众见谓。属僧。不敢取。佛听作粪扫衣取。

二现前取。如十诵。学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