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钞批卷第八本

江东杭州华严寺沙门 大觉 撰

□□□□□□□□□□犯境二者。明□□□□□□□□□□□□犯相门中。又分为六。一有主物。二者有主想。三有盗心。四重物。五兴方便。六举离本处。就初。有主物中。大分为三。一者盗三宝物。二者盗人物。三盗非畜物。于第一盗三宝物中。料简复分为四。一者盗用。二者互用。三三出贷。四将三宝物。瞻待道俗方法。于四门中已释第一盗用义竟。

从此已下。正当第二广明互用之义。于此段中。更分为四。一三宝互者。立谓。佛法僧物。互用得夷也。二当分互者。立云得吉也。

僧祗寺主摩摩帝互用乃至广文如彼律等者。案祇文云。若比丘作摩摩帝塔无物。众僧有物。便作是念。天人所以供养众僧者。皆蒙佛恩。供养佛者。便为供养众僧。即持僧物。修塔得夷。若塔有物。众僧无物。便作是念。供养僧者。佛亦在中。便持塔物。供养众僧得夷。宾云。此据佛在日。示同人趣故同人夷。如前已辨也。言摩摩帝者。此翻经营人也。

常住招提互有所须者。常住是僧祇(大众)物招提别房物。下引阿难受别房。及庵罗女施等。名为招提。唐三藏云。招提者讹也。正音招斗提奢。此云四方。译者云。去斗去奢。招柘二声。复相滥故。有斯误也。

若佛塔有物乃至风吹雨烂等者。立谓。引既佛受用物。以天人瞻仰。事同法身。又施主重心施故。不听转易。下更明之。

若准此佛堂之内等者。立谓。准上所明三宝物。不得互用之义也。谓若三宝位别不许互用者。今佛堂内。安僧席。僧房置佛像。理令不应。然若不妨僧用。暂时通许。佛堂置僧敷。不妨佛用。亦应得也。故下引戒本云。不得安佛在下房等。明知暂时安佛在房。理亦得也。以房有好恶。名为上下也。

招提常住是何物耶者。此问意云。常住与招提。有何殊状。答云阿含经文不了。据理华果等是僧鬘常住之物也。房舍是招提物也。谓道俗七众。造立房舍。用施众僧。通于三世。于中四事供养不绝。拟十方僧经游来往。名招提也。羯磨疏云。招提僧房者。或是七众。为招提僧。于坊寺中。别置房宇。有来入住。别有供养故。律文几房有福饶是也。几房无福饶。即僧常住房也。宾云。准五分第十捉遗宝戒云。毗舍佉母以所遗宝。持施四方僧。白舍利弗可以作招提僧堂。佛言听受。此即四方僧堂。又唐三藏云。招提者。此云四方。问若言招提即四方僧物者。何故宝梁上卷云。常住僧物。不与招提僧物难。以其常住即四方故。答云宝梁伪经。何足为妨。亮云。今南山云。准此房宇等是招提者。此解定是也。亦引五分毗舍佉缘来证。故知今时寺中房舍。非常住钱造者。即名招提房也。庵婆女以园施佛为首者。荣云。引女是瓶沙王夫人。耆婆之母也。将园奉佛。由作伽蓝。案长阿含经第二云。佛游行至毗舍离。坐一树下。有一淫女。名庵婆梨。闻佛至此。便往礼觐。佛为说法。发欢喜心。便受三归五戒。白佛愿佛及弟子。明日受我请。即于今暮。止宿我园。佛即许之。明日时到。佛与千二百五十人。至其家。就座而坐。女手设上膳。供食食讫已。时女手执金瓶。行澡水毕。前白佛言。此毗舍离城所有园观。当最胜。今奉世尊。愿愍我故受。佛告女言。汝可以此园施佛为首及招提僧。所以然者。如来所有园林房舍衣钵六物。正使诸魔。释梵天神力。无有能堪受此供者。时女受教。即此园施佛为首及招提僧(文正然也)。华果等是僧鬘物者。古来相承解云。为常任常住僧物。名僧鬘物。即涅槃经不犯僧鬘物。则生不动国是也。若准三藏玄奖法师云。僧鬘物者。现前对面施物也。故心疏云如中含云。施招提僧房。所谓别房施是也。如经中是鬘物者。此是梵音。据唐言之对面物也。如今谓俗以供养奉僧。无问衣药房具。并施现前僧也。

佛在世亦与弟子。同房宿故者。谓罗云作沙弥时。诸比丘缘佛制戒。不得与非具人同宿。遂趁罗云。夜宿厕中。世尊夜见唤归夜同房宿等。虽唤归房宿。世尊竟晓面坐。以与比丘同制戒故。佛不敢违。四摄之中此名同事。又迦旃延弟子亿耳比丘。亦与同宿。如下九十中。与未受具人同宿戒。广释此义也。

若僧中分行得者。谓僧物虽不得通佛法互用。今若别人依时。堂头分行得者。即是己分。将供养佛法。任得也。无可问白者。立谓。晚生不知失物。三宝分齐。若和僧得将作常住之用也。若功力由僧当筹量多少者。立谓。是塔家井。造井之时。复用僧功力。计钱若干如河东蒲州造井。当二十三十千。用功则多也。灌索一驴驮乃升。后时僧取此水。计满若干钱则止。过直五钱犯夷。

树皮枝叶随比丘用者。此约死坏。无任僧家用者。开别人得取叶染等也。或可约无住僧家用者。开别人得取叶等也。或可约多无限故。许取用。犹如山寺多树木处。又要是净戒。故开用之。亦得借僧釜镬瓶等者。立谓。此要是新净。赤染腻故得也。若曾经僧家用者。即有恶触之罪。义不得借。或可虽得借僧器物用。据比丘手不自触。使净人用耳。

供温室等者。此非浴室。谓寒时别作此室。于中然火取暖也。今时此方詺浴室。为温室。义亦应得。此中得取用僧物也。若准僧祇洗浴僧时。须作相。以用僧物故。今时维那晨起唱白者。其理亦通。不唱不合。即犯盗罪。言别房不得过取者。立谓。今时僧坊树枝叶等。别房既是净戒。理应得用。仍不得无趣过限取也。此出僧祇明文。若僧须木用或有树在妨地乃至施主不许用鱼骨刺等者。立明。西国诸寺。多是俗人所造。与僧受用。而寺犹属施主故此咨白。问其施主。今时此方不准此也。言灰汁浇树令死者。要先去少皮。然后浇之。用桂屑。塞其孔。大易死。调去尘灰汁最好。

四分瓶沙王以园施佛等者。立明。若园属佛则。不通法及僧受用。若施与僧。僧得白和。通于佛法也。

伏藏物为斋讲等得取者。立谓。要是上有䥫倦云若作斋若讲等任取者。方得用。若不尔者。即属主。若无主属王。故不得取。然今引此伏藏文意者。谓藏中虽是三宝物。后随偏所用不必要分为三分。证上不得破为三分文也。财法皆同者。据不犯重。同一利养。即是财同。同一说戒。即是法同。若犯重者。财法不共可知。得罪。无量。广如经者。谓同上所引大集方等及僧护经云。盗僧物者。我所不救也。

又如传云等者。立谓。齐州灵严寺传云。有一比丘。死尽见地狱。仍遇观音菩萨相领。看己身界业薄藉。仍为举一石函。尽见众僧罪藉。上并注僧物等(云云)。自隐而参取焉者。立谓。隐是审义。参是同也。明其自审业行。合不合取也。亦有作隐(于衅反)。谓自隐当净非净也。

二当分互用者。此言当分对上得名。上门是三宝更互。互用获罪。今门则佛佛自互。法法自互。僧僧自互。故曰当分互也。皆望前境理义可通者。立谓。此当分互。得罪不定。释迦弥陀。虽复少异。通是佛义。俱得福田。僧房车乘。虽殊。通是为僧之义。故曰理义可通。今但违施主心。得互用罪。但结不应之吉也。及现前堂直回作五衣者。今言五衣。据尼缘起。僧则三衣。可例知也。律中事起安隐比丘尼因至聚落居士舍。直与作现前僧堂。尼自念言。若我以此物作堂者。多诸事故。比丘尼衣服难得。应作五衣。居士后闻生嫌。佛制犯舍堕。此约现堂直故尔。若四方僧堂直。回则犯重。非此所明。

乃造人集伪经因果全乖等者。立明。本造正经。今造伪经。人造非佛所说。今则不名当分互用。故结重夷。以真伪全乖。不名当分也。上文云。若本作佛。回作菩萨。还结重者。此乃菩萨。是因身。佛是果身。又师弟有异。此亦非当分互用。故结重夷。从此菩萨已下。尽因果全乖。来并判得重。福无福别邪正杂故者。立谓。真经曰正造者有福。伪经是邪造者无福。故曰也。又造经多福。造论少福。然论复有二种。谓或菩萨声闻造。或人造等。亦福无福别也。上来将经望论。经则是福。论则非福。然经分真伪。亦分凡圣造。故福各异。

若东西二龛佛法财物有主不合无主通用者。立明。有两施主。各施东西两龛。佛之财物。供养具等。不许互用。施主若在一向不合。若死得。即有二义。谓施主虽死。若复比丘。知本施主心局不通者。还不得互。今直约后比丘。不知本施主心。故得通用。此中名当分互得吉罗。

若无通师徒及众供养具者。即侍佛菩萨圣僧。金刚师子八部等是也。作鸟兽形得罪除佛前等者。如弥陀。变作白鹤孔雀。鹦鹉舍利。作涅槃变。还依经文。作杂类众等即得也。

善见若施主本拟施园果为衣服汤药回分食随直结重者。立明。有护主望护主结夷。景云。此举施常住僧。为僧衣服。今违施主心作食。故结重也。若拟作僧房重物。回作僧食犯兰者。景云。此举施主心未定故轻也。若施心定应同上得重。云此约损福边结兰。以施主本心造房。有长时无作之福。今回作食。阙事在无作。以福短故。和僧减用上园果等重物作食者。立明。上善见论中施主施园。将供衣服。而回作食得重。今此既乏少食粮。人欲四散。故开和白得用也。言乃至四方僧房亦得者。谓若欲守护住处。以无食故。卖房舍。觅钱供僧食也。若贼乱世听持随身者。立谓。僧家卧具等诸物随身。乱静可复本处。欲供养此像回与彼像者。因说襄州人作佛。各有施主。造佛像。安景寺中。别作房户安置。至时节日。自将香华饮食。各各供养。忽若施主身死。子孙绝嗣者。其像至竟。常忍饥渴。亦有奴婢造像。在寺中供养者。良人若知是奴佛。无肯作礼者也。

五百问中白衣投比丘未度者白僧与食者。立谓。此人欲入佛法出家。众僧缘事。未及得与剃发。白僧与食。若泛尔俗人。不得白僧与食。案彼论云。问白衣投身。为道未度。得食僧食不。答白僧僧听得。不白犯堕。若为僧乞白僧听将食在道等者。立谓。虽白僧同和。要须偿方得。若虽和不偿。或虽偿不和。俱不得也。然和者以求僧听许耳。非即不须偿也。若和而不偿犯重。偿而不和。得不应之吉也(意恐太急)。案彼论云。问为僧乞道路。己身得食僧食不。答若去时先白僧。僧听者好。不白还白亦好。若不听还偿。不偿犯重。景云。此通道俗使也。若供僧斋米僧去斋主将后僧等者。案彼论云。问供僧斋米。僧去后斋主得用供后僧不。后人得食不。答打犍槌得食。若不打一饱犯重。立谓。施主将米。前若干僧食既不尽。其僧与共此余米。即属十方僧。盗者合得偷兰。以本能施人在中守护。今望此护主结重。非望前结也。一饱犯重者。且举贵时直五钱。必也贱不直五应轻。更有诸释。不繁广出(云云)。

路非乞食之所和僧将食在道亦不必作相者。立谓。要无乞食处。方得白僧将去。虽白复须偿。白僧求许。但免辄用之罪。行还须偿。策云。大有人不许此义。且如雇作人。既全与钱食岂要局界中与之。今此比丘。专为僧使。于僧实有功。夫非为倚傍者。理合与食无过。准善见守寺之文者。谓准上善见论知取园果。为僧作食。为护住处故。及白和四方僧房。作食等。以是白和僧故。即得用者。今亦向和僧故。将食在道。理宜得也。亮云。此上皆约为僧故得。今时纲维。为当寺徒众。入台省。向州县。乘常住人畜船车等皆犯重也。以当寺僧是现前。非关常住。常住则通十方。现前局在。何得使他常住人畜。慎哉慎哉。

言住处各鸣钟通食者。立谓。是寺家庄舍中。必须作相。后不用填。以庄与寺通一家故。

僧家人畜犯吉罗者。立谓。彼此虽别。同是常住。故不犯重。以彼此异。但得吉也。戒疏问云。十方常住之食。如现熟饼饭。声钟召集。是僧皆得。未知他寺奴畜得不。答不合也。僧具六和。随处皆是。人畜别属。义非通使。使即是局。食亦如之。上释当分互用义竟。

三像共宝互者。像谓住持。别相三宝。即泥龛素像。黄卷赤轴。剃发染衣是也。宝谓真如。一体三宝也。新经论中。名胜义三宝。世俗三宝也。

言施佛宝置爪发塔中供养法身等者。景云。以色法二身别故。此举在世。已有斯事也。

一分与诵经说法人者。立云。以人能弘法。法不自宣。藉人弘通。故今受施。即分一分与说法人。

第一义谛僧者。谓理无违诤。体常和合故曰也。亦名胜义僧。宾云。若盗此物。并得吉罗。由胜义僧。性无摄物之义。然此吉罗。极重难计。

若施众僧凡圣俱取分等者。立谓。正是施今常住僧也。凡圣同集。故曰众僧。以常住僧物。体通凡圣受用也。云以言无当者。立谓。既不的言此施事。然此施理宝也。又解。以施时不的定言我施凡僧。我施圣僧。故曰以言无当也。

受施之时善知通塞者。立明。须问能施之人。汝为施理宝。为施事宝。彼若不解。为说事理两理。泥龛卷轴等。及至理一体三宝等。宾云。受施之时。应须捡审施主本心。不得悬依主口语。恐彼不解。浪标施物。故十诵第六十云。祇洹中。四方国土不知法人。皆来大会。有布施者。比丘咒愿时。赞佛法僧。舍利目连那律金毗罗。如是三宝无数无量阿僧祇。是中或有持佛名法名。乃至持阿僧祇名。大会既散。还田舍聚落。余时诸比丘。出诸国乞。有持佛名字者。言佛来与。乃至持阿僧祇名者。言僧祇来与。比丘不受。白佛。佛言是边国人。不知为是比丘故与食。而名与佛法等。自在应受(已上律文)。多论第六云。凡为施法。应令心定口定。施福既深。又易分别。若施法宝。口必令定。若施经书。口亦令定。若施说法师。读诵经人。口亦使定。若施众僧。亦有三种。若僧祈腊。若自恣腊。若面门腊。于此三种。应好分别。(述曰。僧祈是四方僧常住是也。自恣者。时僧得物也。面门者。即十方现前僧食是也)十诵二十七云。佛言。与物时。使一比丘在彼立。看知分别。是塔物。四方僧物。食物。应分物也。

四随相物中自互者。谓上明像与宝互。此下明当像中。亦自有互。文中四门下。一一自出。深云。若佛受用物。一向不得移易。下三随缘改张。容得不得也。

不得互易如前宝梁经说者。如前言佛法无主。无人作价。故知此中不得互易。若佛园坐具一切天人供养不得辄用等者。立谓。园是佛华果园林也。坐具即佛所坐之物。欲明此佛受用物。人天敬仰。戒心疏中。亦明四种差别。第一明佛受用物。不得差互。常拟供养。生世大福。故律云。若是佛园坐具等者。约一切天人供养同塔事故。所以不许互易者。莫不即体法身之相。表处是深。不可轻故。

二施属佛物等者。心疏云。此属佛物。所以得转者。由本施主通拟佛用故得贸易。不同前者。曾为胜相故唯一定。佛物不得移至他寺犯弃者。景云。此举违施主心结也。以施主心。局此处故。弃谓犯重。皆僧作羯磨。摈弃众外。故曰也。比丘客作佛像书经得物不得取者。立谓。若用此物。与用佛物经不异也。决定得夷。三供养佛物等者。心疏云。以幡华等得贸易者。事同属佛物。可以义求。佛幡多欲余佛事者。立谓。幡多故将幡作佛衣帐。或廉佛床。或作敷具。但莫折破。以相连合。即名不转变本质也。一以恶心故坏得罪者。案智度论第六十三云。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