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潼州迁善寺沙门释 慧影 抄撰

释第三十二卷论

四缘释论者。何以次十八空。后明此四缘者。云诸法虽空无非缘起。缘起之义。不过四缘。今明义即寂缘时无缘。故次空后明此四缘。论主于初品之中。自出三十六品以标指目。故云四缘释论也。

菩萨摩诃萨欲知诸法因缘次第缘已下。明因缘理微多生邪见。或时滞有。或复着无。菩萨般若波罗蜜者。则于缘有碍。为此义故。举此四缘。令学般若。达此四缘。便无滞碍也。

一切有为法皆从四缘生已下。即是论释。此初既是立论故。上意明其生法也。就此中大有七意。第一立论明因缘体。第二明波若观不坏缘起而即法谈。第三就以六因广释四缘。四明诸法从缘生。五明从因生。六明菩萨解四缘不实如水中月而众生妄着。七就阿毗昙破。所以说四缘者。为对外道四种邪因。以彼邪因缘坏起故。所以举缘来破。对说四缘也。故大本经云。非是自作。非他作。亦非共作无因作。是故胜出诸外道。故中论中。以破因缘品最在初。云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四缘生诸法。更无第五缘也。

因缘者相应因已下。此即是第一明因缘体。以五因为体也。六因中唯阙不鄣因。不鄣因者。属增上因缘义。亲以其疏故。不邪为因缘体也。若毗昙云。所作共自然普遍相应报。从此六种因。生诸有为法。乃名为所作因。亦名为名因。今此论名为不障因者。此最为善故。一法生时。万法不障。亦万法生时。一法不障。因者此寂为善故。一法生时万法不障。亦万法生时一法不障。名不障因。增上缘义亦尔故。此中解增上缘最疏也。若地持中虽明十因。但以六因收亦尽。若以正因方便因收亦尽。正因者亦名生因。此即是业方便因者。亦名缘因。此是烦恼。今但以因缘一法。收十因亦尽。但广则云十因。略则说六也。六因与四缘广狭云何。有师言。六因即是四缘。但六因则狭四缘则广。何以然。今四缘中。只以因缘增上缘。收六因则尽。故知阔也。他家亦有解言。六因则亲。四缘则疏。而今经论意。不肯明所以说四缘者。为破外道四种邪因。所谓自因他因共因无因。为此四因失缘起义。故说此四缘。须彼四因。即说因为缘。若略说则言四缘生法。若广说则云六因生法。六因即是四缘。但作因缘名说故。所以名有广略不同。不可言六因义亲。而四缘义疏也。但因缘之中。各自有亲疏义。四缘中增上缘为疏。六因中以不障因为疏。他家解言。增上缘义为亲者。执解增上。亦有多种义。若言胜他。故名增上。如杂雌黄则成菉色者。此别是胜他故明增上义。故云亲而今此中义意不尔。乃以一法生时。万法不障。故名增上义。以万法不障我生故。为我增上缘。我不障万法故。亦为万法作增上缘故。所以云疏也。又就缘因等中。辩因亲缘疏义。如正因生因义则亲。缘因了因义则疏。如业为因则亲。烦恼为缘者则疏。如此辨因亲。疏义则缘。今者四缘。乃对彼四邪因。言非缘起法。则说因为缘。但作缘名。说之不得云四缘疏。而六因亲也。五因之义。后当广释耳。若论收六因义者。二缘收则尽。已如上说。今若更别论。以六因预四缘处相配说者。次第缘唯论心与心数。一时相应起故。属相应因也。余如上说。缘缘虽心境合说。但境通色心。心不但缘色。亦缘于心故。从相应因中。离出次第缘。与缘缘也。问若尔者。相应因据心数法等。缘缘乃通。云何得属相应因。唯应得属共生因也。解言共生因义。乃据识与四相诸得等法。共生等义。故名共生因。今缘缘义。但论心缘于尘。心境合说。为缘缘义。尘虽通色心。但心正是能缘。心复有属所缘义。以心具此两意故。缘缘属心义则强。今遂强有为言。以心义强故。所以得摄相应因。色义弱故。不属共生因也。当广说。

复次一切有为法亦名因缘已下。此一意明因缘。通一切色心法生。无不藉因缘。故云尔也。

次第缘者已下。明罗汉过去心。是现在心次第。而非缘未来。既无生故现在最来后灭时心。更不能为后心作次第缘生于后心。但得是次第。不名次第缘。故言除之也。

诸余过去现在心心数法已下。明余人。此过去心能作现在心次第缘。次第生现在心心数法。现在心心数法。能作次第缘。生未来心数法。未来心既未有。未能作次第缘生后心。故不论也。缘缘者。既心缘于尘心境合说。故通一切法。增上缘。既说一切生时万法不障。色生时心不障。心生时色不障。诸法悉尔。并通色心故。则通一切法。一切法无非缘缘及增上缘。故云一切法也。问前言因缘通一切法。既以五因为体者。增上缘通法。既最疏故不论。今缘缘亦通一切法。亦有亲义。何故但有不障因也。解虽复同云通一切法。就通之中。非无亲疏。因缘通一切法。义则亲故。得以五因为体。亦即是五因。缘缘与增上缘。通一切法。义同疏故。所以只各具一因也。当更别释。

复次菩萨欲知四缘自相共相已下。若别相名自相。共相者名总相。如言鸟为总相。白为别相等也。又自相者。四缘各各相。共相是同相。同相者。同是一实相也。又若一一就四缘。历别作自相共相者。如色因缘非心因缘。名自相。但因缘义不殊故。名共相也。如人心次第缘。非畜心次第缘。故名自相。同以前心为次第缘生后心。故名共相。九道心皆尔。缘缘者亦尔。九道心缘境各各异。故名自相。无非因缘于境。故名共相也。色增上缘。非心增上缘。故名自相。俱同是不障因。故名共相。故有就事辨自相共相。就事与理辨自相共相。菩萨若欲作如此分别。善达知此等四缘相。而于缘不滞无障碍者。当学波若波罗蜜。若不学此波罗蜜者。则于缘有碍故。所以劝以之耳。又自相是实相。共相是缘起相也。

问曰如般若波罗蜜中四缘皆不得已下。第二明般若观。不坏缘起而即法。明玄将欲明不坏法义故。此初告作破法明之。故兴问答。此即是总云不可得也。

所以者何已下。释结上难。皆不可得义。即是别破四缘解家。明除病不除法。问家乃以除法为难故。此初且建两关破之也。若言因中先有果者。既已有果则不须因生成无因有果义。故大本经云。若先有果者。如父母为因儿子为果。若先有果者。则成并头而有。若并有者。则成兄弟。若先无果者。此果复以何为因。此因复以何义故。得名为因。而言感于果如水乳俱无酪。酪亦应从水得也。

亦从无因已下。此是足句难也。若空言此果先无者。此果亦可无因而生。何以故。因中无果故也。

复次见果从因生已下。此意复言。既见果从因生。故名之为因者。若先无果。云何说因名为果。因如见乳出酪故。名乳为酪因。若言无者。水中亦无。复应从水出。当知不得言先无也。

复次若果从因生已下。明此果从因生者。则属于因。因既属缘。不自在故。若尔者。亦可属余因生。若尔何故但言果从此因生不从出也。当说。

又过去心心数法已下。次破第二次第缘。上明除罗汉过去现在未后心。此心但得是次第。以其都灭无心故。不得作缘生后次第心。若尔者。此诸心亦尔。尽有都灭义。灭义名无。无既是无法。那得云过去心心数法。能为现在有心心数法。作次第缘。又过去心若有者。则非过去心。若无者。则不得作次第缘。生现在心。若尔者。则无现在心也。生未来义亦然。当说。

如一切法无相无缘已下。次破缘缘义。既言心缘于境。心境合说。故名缘缘者。既云一切法无相无缘。无相故则无境。无缘故则无心。若尔者有何缘缘义也。

若一切法无所属已下。明一切法。既其平等。无属无依。平等之法。有何增上义。而言一法生时。万法不障故。乃以万法。为我增上缘也。当说。

答曰汝不知波若波罗蜜相已下。此意云波若波罗蜜中。言四缘不可得者。此乃但除其病。不除其法。即法明玄波若波罗蜜中。既无可舍。无所舍无所破。故即色是空。即烦恼是菩提。故云四种异空种异。又言四种性即空种性。此尽是即法明空。而不妨法异。汝那得乃破法说之。妨云不可得也。当说。

但以少智之人已下。明凡夫执见故为除其着。着若息者。则万法无妨。如迷故则四方易位。悟则廓然无边。既不排方而得正。岂除法始得空。汝乃破法。言空故净。名云眼见色与盲等。若能不着色者。前境云云。无预我事。于我无碍故言空。于著者有碍故言有。但万法无性故空。空既无法。实无所破也。此明不坏缘起义竟也。第三明以六因广释四缘。

如心法从内外处因缘和合生已下。前云五因义后当广释者。即从此下者。次广释之。此初先欲释相应因故。先明内外因缘生虽。言诸法虚诳。非无因缘而生。如水中月。虽是不实。但藉水月。而为因缘。不开生石。万法亦尔。心虽如幻。不无因缘相应共记。如梦事虽复不实。但因梦而生。心数法等亦如是。以无定性不实故心生。与心数而相应共起。心王者。所谓诸识。数谓受想思等。所以五阴中。说三数。一色一心者。为疑数众生故尔。说为疑色说十二入。疑色心说十八界等义当说也。故如心欲缘色时。受想思等亦复随缘。如臣随主。欲缘声等皆然。此受想思等。属通心数。数虽有五。不过通别。通则云十大地。别则云五品。以大地竖通三界。傍通五品。故名通数。别有如五品中。亦有通三界义。但善数不通不善。不善数不通于善。不如大地尽通善恶等。此但各守其数。故云别也。若依毗昙。通数有十。谓想欲迦乐慧念思。及解脱作意。于境界三摩提与痛此中。所以唯明三数者。亦有其义。十数中受想二数。各为其一。以思数长故。分为八数。若广则说十。略但说三。此是广略之殊。亦非明不尽也。欲论心性唯有三。谓善恶无记。数乃有五者。此由立数之义。各有其意之所然耳。凡立数大意者。自有体同而数别。故须遂数别立分为三品。自有数同而体别者。但分体异而不分数。故不别立。其义者何。如不善与独头。虽复同体。但不善之数。唯从七便生。除身见边见。此二见既唯属无记故。所以不善数等。不从其生无明者。为别生独头故。此不善数。亦不从无明生故。不善有二十一独头者。不与诸使相随。如无孤杀害等。唯属独头无明。别有二十数起。但从无明生也。不善数。即带相应无明。相应无明之义。通两处也。若秽污数。唯从身边二见生。属隐没无记。别有十九数。不隐没无记。有十二数。就无记中。有此隐没不隐没二种无记。数有多少。各自不同。此不善无记二种。种虽是同。以数不同故。体虽是一。同是不善无记性而数别故。所以各立别数两品心数善。唯有有漏无漏异。以同有二十二数不殊故名乃体别数同而不别立。所以今三性心。只为五品数意如此。今既为明数别故。数别者。而分之别立。不为明体异故。所以体别。数同者而不分也。此数等义后当别广释。今且大洦论之如此。故云受想思等是心数。法师此中多不肯广释此义。何以然师云此是毗昙义。今此中本为明大指。所以出之。若广释者。义成流迈。乃解数义。但众生无量劫来。大乘根弱。若广闻说。此则遂生心。失大乘指故。不须广释也。同相者。明心王与心数既同是心相。故云同相也。同缘者。明心若缘时数则随缘。故云同缘也。

故名为相应因已下。杂心云。同共一缘行亦复常相应。明心与数既更互为因相应而起。故名相应因。相应因者。三聚之中。唯在心心数法等相应同不通无作。是色故不通也。并通三性。亦通漏无漏。以但明心法故。唯名有为。不得通无为也。

譬如亲友知识已下。欲论相应因则亲。共生因则疏。何故以知识义。况相应因。兄弟义乃况共生因。师言亲友者。则是朋友。同师曰朋。同志曰友。知已曰知。别仁为识。此人既同师同志。共相知别。此相成事重剧于兄弟。故论主明相应因义亲。则以朋友喻之耳。明心与数。若不相应则不得起故。所以云尔也。当说。

共生因者已下。此亦名共事因。若前相应因。唯据心数法等名相应。故亲而狡。此共生因既通色心等共生。尽属此因。故疏而广。如眼识起。是要须有四相诸法等。始乃得生。故云共生因。此因既言共生故。尽得通三性三聚有漏有为无为等法。但不得是无为也。

如兄弟已下。由如兄弟互相成济。有乃得立。明色心尘境。方得共生故。以为喻也。此因论通三聚者。无作乃属色聚故。属共生因义则亲。若四相十四不想应行等。以属非色非心聚故。若据此为共生因者。但从他色心等。得共生名故。此义为疏也。师言尔也。当说。

自种因者已下。亦名自分因。出杂心明。善善自相生。恶恶自相生。故云自种。小毗昙云。自然因言如种栗时。后果自生。不须他教。故云自然。此翻不正。此禅师于众中言。我弟泛南海来。为此一句异众故。则被逐出走。径远法师所驴山中止也。当说。此亦名相似因。今言自种为善。如豆但生豆。栗但生栗等。属自种因义。自种因义。则通色心。若言四相不相应行等。逐色心故。名自种义。亦得但极疏远故。此中言通一切法。既言通一切法。当知。通于色心。不同习因。但据心也。此因与习因。在有同异通别广狭义。何者。故如世法得为苦忍作习因。而非是苦忍自种因。何以然。为以有漏无漏异故。所以初无漏心。但从三因生。谓相应共生不障等。则无自种因。若尔者习因则通。自种则别。若言习因唯据心神自种因。通一切法。各自有种类为自种。自种者。自种因义。复通习因。后别诸因通三世义等。并当别释。

遍因者已下。次就遍因。明因缘体状。苦谛集谛所断使者。欲论烦恼。乃有五处。今唯言二行所断烦恼。名为遍因者。若缘苦集二谛。属有漏缘。能遍生诸漏烦恼故。得是遍使。若缘灭道属无漏缘。不能遍生有漏烦恼。今就有漏无漏缘。分遍不遍使故。但云此二谛也。毗婆沙释云。问曰几遍使几不遍使。答曰三十三遍使。六十五不遍使。就欲界苦下有十使。上二界十八。三界成二十八使。三界集下有十九使。三界苦集下。合百四十七使。今所以但言二行下三十三是遍使者。欲界苦下虽有十使。爱瞋慢痴四种。乃属爱分烦恼。是缘事使。亦名别缘使。今遍使唯取缘三十二谛。迷理而生者。属于遍使。无明虽通见爱两处。亦属遍使摄。余之三使。唯属别缘。贪心不得起瞋。瞋心时无慢。不能遍生诸使故。不名遍使。既欲界苦下。除此三使。欲界集下。亦除三使。余四使在为十一遍使。以此十一遍使遍三界。为三十三。故有三十三属遍使。余六十五是不遍使。若苦集二谛下。所起烦恼。既缘有为有漏法生。还能遍生五行下漏法。因亦烦恼。果亦烦恼。能生有漏根本深故。就立过使。若灭道下所起烦恼。乃缘无为无漏法生。不从有为有漏法生。故不立遍使。唯于二谛下明有遍使。而言苦谛集下所断结者。此出遍使体。云一切垢法因者。政出为因义。三性论之者。此因通二性。欲界遍缘属不善。除身边二见。上二界遍是无记。此唯是有为。有漏唯是心聚。此能遍生一切五行下使。故云一切垢法因。师言案如夫人经。言从无明住地生。修道所断。心缘上烦恼。心缘上烦恼者。即是止上观上禅等诸烦恼。并属三爱住地。为修道所断也。如是从无明生有爱。有爱生色爱。色爱生欲爱。欲爱始生见一处住地烦恼。大本经亦但言从三倒生四倒。此言通漫。犹自难解。此论则分明说言。从想倒生心倒。从心倒生见倒。从见生四倒。从见生四倒者。此即是见分烦恼为见道断。想倒心倒。则属爱分。烦恼为思惟道所断。前言从无明生修道所断烦恼者。亦唯是爱分。此经论等。皆言从爱生见。而今者所取遍使。及婆沙等。乃言从见分生爱分。经论如此。相违义云何通。师言。夫人经言。烦恼有二种。一者住地烦恼者。即是五住地烦恼。起烦恼者。即是五住地上所生所起烦恼。今据住烦恼地。论地论相生。故云从无明生三爱住地。从三爱住地。生见一处住地。今者此中遍使之意。不论作地地相生。乃属及起相生故。得如此从见生爱也。问若及起相生故。得从见生爱者。亦及起相生故。不得言以色无色爱为根本。修道断下界爱时。以上界根本爱未尽故。此爱支条犹生。亦应不得言尔也。解言。此三藏中。虽不明住地相生义。但此义为快彼住地相生义故。所以如此。今遍使既是及起相生义乱。故所以生。或轻重见爱等不定耳。一解遍使教意。乃据谛辨明。于苦集二谛下立遍使。遍生五行下烦恼。则通生见爱。相生义漫故。所以从见生爱。此是教意如此。而有从重生轻义。今爱分烦恼。据种类相生。唯明爱还生爱。不作遍使。明漫相生义。故得唯以上界轻爱为根本。从轻生重。断重时轻在故由生也。

报因者已下。明有漏善恶业。能得来果。故名报因。从果得名。论云对因言果。对缘云报。故言因缘果报。三性论之。善恶二种。有于作业。及无作业。得未来果。故属报因。无记唯有作业。无无作业。不得来果。故非报因。如无记行住坐卧。诸云为等。尽是无记家作业。故经说云。无记业也。若三聚论之。无作是色。亦得报故。报因亦通色聚。唯是有漏有为也。师言。报果虽有无量。不过五种。一者如言善恶业。得苦乐等名报果。二者依果。如前世修善。今日之善。还依前世善生。即是习因义。说为依果。三解脱果。始从初果乃至于佛。同是出世间果。故属解脱。如八正道品等。要须修而得此道品等。复能得诸果故。论言是果亦有果。并属解脱也。四士夫果者。如士求营得禄。田夫种田得粟等也。五是增上果。如眼识一法生时。有明有空也。色及眼不增等故得生。此一法生时。诸既不障不碍故。并属增上果。地持中。以此五果收一切果也。师言。如身子见秽土。螺髻见净国等。此是同处。而灾质异见。此是报果所感。以业力故。应我而彼虚。应我故所见不同。彼虚空不相障碍。尽属依报色。长厨乌白等。属正报色。若作如此论者。一切诸法内诸色山河大地。无非是报色也。当广说。

是五因已下总结也。

心心数法次第相续无间故已下。次释次第缘。若夫人经云。心唯刹那刹那生灭有间。此中那言无间。解言。彼为除众生断常二见故。所以云尔。众生此阴灭。不知三阴相续。故于色上起断见。见心从此生彼。故于心上起常见。彼经为除此见。故云心唯生灭有间。不论相续无间义。今此中为释次第缘。前后相续生。无有断绝。故云无间。次第缘义前已释。此唯是有为。通漏无漏。通三性唯在心聚等义。当说。

心心数法缘尘故生已下。次释缘缘。此明心是能缘之主。前境正是所缘之体。心境合说故名缘缘。此通三聚有为无为有漏三性等也。

诸法生时不相障已下。此中应言是为增上缘。乃云是为无障者。论主为欲明四缘。即是六因义故。所以云尔。此义既通一切法。最疏远故。亦得通有为无为漏无漏三性三聚等法也。当说。

又复次心心数法从四缘生已下。第四明法从缘生也。明此心心数法等。既是相应因故。从因缘生也。心心数法等次第相生故。从次第生也。心生之时。必有所缘故。从缘缘生也。一法生时万法不障故。从增上缘生也。当说。

无相定灭尽定从三缘生已下。明此定等要须修习始得故。属因缘生也。此定既是修法。夫论修习之义。必在于心。此定从前心生。故云从次第缘生。但于现在时灭。故云从次第缘生也。是增上果。诸法不障其生。故云从增上缘生也。凡论缘缘者。必须心境合说。论心缘尘义。尔时心灭息故。不得云从缘缘生也。问若此定无心故。不得从缘缘生者。亦此定无心故。不得从次第缘生。解言。缘缘之意。但据当时心境。相对而生。所以合说为缘缘。尔时既无心相对故。不得言从缘缘生次第缘。虽是心法但次第缘。义不但论。当时乃据前后相生。尔时此定等。虽复无心不可孤起。不无从前心生义故。得从次第缘生也。此定从前心上已来。至现在即灭无有缘用故。决无从缘缘生义也。当释。

诸余心不相应诸行及色已下。若依甘露味毗昙。有十七不相应行。余者唯十四。前无想定及灭尽定。即是二不相应行。明从三缘生已。今欲明余十二十五不相应行等。从缘生义。故云诸余不相应行也。此不相应行等。非如前二定。要是修习久久。从心生始得故。不从次第缘生。是非色非心法故。不从缘缘生。此法起时。非无取由。及有共生之义故。从因缘生。此法生时。诸法不障故。从增上缘生也。及色者。色有二种。一正报色。二依报色。色非心心数法故。不从次第缘生。缘缘据心境合说。色但是缘。非缘缘故。不得从缘缘生。此色生时必有四相诸得等共生。故云从因缘生。此色生时。万法不障故。从增上缘生。若毗昙言。极微在四根十种。应当知身根有九种。余八谓是香是有香地。此云外色等。以无诸根故。但令有香微处。则具八微。如眼中则有性四大及四微。眼根复有身根。耳鼻舌等尽尔故。四根具十微。若身根中。但有性四大四微。与身根更无余根。如眼耳等故。唯得有九微也。此义等前亦已有释。当别广说耳。

报生心心数法从五因生已下。第五明从因生法。心有二种。一者果心。二者因心。因心者即是方便心。谓善恶诸心等。果心者即是报心。谓粗心细心利心钝心等也。今言报生心者。正据此心。此心唯酬报因所辨起故属报因生。此心此心数法等俱生故。属相应因生。此心生时。必有四相。诸得等共生故。属共生因。心心自相生故。属自种因。一法生时。万法不障故。属名因生也。烦恼体是垢法属隐故无记。此报生心。非是烦恼非垢法。属不隐没无记故。不从遍因生也。

诸烦恼亦从因生已下。明五行。烦恼不一。故言诸烦恼。烦恼之记。必须与心心数生故。属相应因。烦恼生时。必须与四相诸得碍共生故。属共生因。烦恼虽复无量。但有贪自生贪。瞋生瞋。如是等自各各从生义故。属自种因。一法生时。万法不障。故属名因。报因但感色心不隐没无记等。烦恼乃是隐没垢法。非是报法。故除报因。烦恼虽通是隐没法。但自有是无记品者。身边二见。及上二界烦恼。并属隐没无记品。欲界诸余烦恼。虽是隐没法。而非无记。属不善品也。当说。

报生色及不相应诸行从四因生已下。前言报生心者。是心聚。今言色者。是色聚。不相应行者。是非色非心聚。此明六因能生三聚法也。明此报色之记。必酬善恶业记。故属报因。此色生时。必有四相诸微等。影和共生故。属共生因。色色相生。如前色生后色故。属自种因。一法生时。万法不障。故属名因。色有二种。依正两报色。尽皆从此四因生也。不属相应因。义如论释。报因是隐没法。报色等是不隐没法。体非烦恼。故除遍因也。不相应诸行者。行有二种。一者相应行。二者不相应行。相应行者。谓心数诸业行等。不相应行者。或有十四。或云十七。当数出之。谓无想天无相定。灭受想定。名句味众生性。众生寿命。得绳无作色四相。此既非色非心法。故云不相应行。此二种行。皆悉是无常法。故大本经云。诸行无常也。今不相应行等。既是非色非心法故。除相应因。既是报生。是于报法。属不隐没无记。非是烦恼垢法。故除遍因。此诸行等起时。更相影和共起故。属共生因。诸行各各自有相生义故。属自种因。此不相应行。俱为报因。灭与色心俱起。是不隐没无记故。属报因也。

染污色及心不相应诸行亦从四因生已下。前释报生心。次释报生色报生不相应诸行等义竟。今次释方便色及方便诸不相应行等义。染污色者。即是方便色也。如寺塔中。有人为欲作贼故。来入中行来举动者。即是恶色。若人为行道礼拜故。来入中。所作诸业。名为善色。有人亦不为作偷及行道礼拜等。但无记心来入中行来等状白已者。是无记色。此色非是报因感起。别是于报色上起方便色。属于因门。此不相应行等。亦随此色等故。所以相随。亦共从四因生。此色及不相应行等。更相影和共生故。属共生因。色还生色。诸行还生诸行等故。属自种因。向者报色及报生不相应行。逐本尽属不隐没无记性中。同是报法。故属法因。今染污色乃至方便色。非酬前报因辨起。乃是垢法。以遍因既是一切垢法因故。所以虽是于色及不相应行。而得从遍使生。如不相应行等。虽复非色非心。以属不隐没无记故。得从报因生。义相似也。

诸余心心数法除初无漏心已下。上明生报生心心数义竟。今次欲明生诸方便心心数法。谓善不善。或解等心心数法。故云诸余心也。前诸烦恼生义。三性心中。已具含不善与无记心生义已竟。今此中且据有漏无漏善心心数法为语。此心不一故。亦云诸余心色。除初无漏心者。苦法忍心。既是初无漏心。此心乃从世第一法生。世法是有漏。忍乃是无漏。非自种因生故除之。若第二苦法智心。即从苦忍生。同是无漏得。有自种因生义。尔时始得从四因生。此有漏无漏善心等生时。必须有心心数法故。属相应因。此等心生时。必有四相。诸得等共起故。属共生因生。诸得义有多种。有因得果得色得。一切法生。必有此得绳为系。故成实论文云。灭定人识得在故。犹名众生也。此义当说。此善心等各各自有相生义故。有自种因。一法生时。若有障者。则不得生。以万法不障我生故。我能得生。所以者名因。此是善心非垢心。故除遍因。此是因心非是果心。非不隐没无记等果心法故。除报因也。

诸余心不相应法所谓色心不相应行已下。前释报生心色等不相应行。言从四因生义竟。次释染行方便。色及心不相应行。亦云从四因生竟。今次欲释有漏无漏善心不相应行。就此善心等中。自有自种因者。自有无者故。所以此别事。举此不相应行等。出作二门。云有自种因者。从三因生。无者从二因生。已后则出云初无漏中色及不相应行。义出始解释此二门也。明此不相应行等。虽亦遂于法。具因多少。而此有师无漏善。有具自种因者。有不具者故。如初有漏心中。色正语正业正命等。此之色心等。并无自种因。以非心心数法。但长故无相应因。非垢法故无遍因。是于善色。属方便色。但是因色。非是报生色。故无报因。此既是初无漏色。始从有漏生故。无自种因。尔时此色。无此四因。以此色生时有四相诸得业。影和共生故。有共生因。此法生时。诸法不障故。有不障故。有不障因。此色所带不相应行等。亦唯具此二因。故言若无自种因者。从二因生也。若有自种因者。则具三因此有漏无漏善心所带诸不相应行等。非无记故除报因。非垢法故除遍因。是非色非心法故。除相应因。此行等生时。必影和共起。故有共因。此行等有自相生义。故有自种因。此行等生时。万法不障故。有不障因。故云若有自种则从三因生。而就有漏善心中。亦有是种类相生。亦有非种类相生者。若是种类相生者。除报因与遍因。则从四因生。而所带不相应行等。已须除相应因故。只得从三因生。若非种类相生者。所带四相诸得等。唯得从二因生。如上释也。若初无漏善心。以是心心数法故。得有相应因。此心生时。则有四相。诸得等共生故。得有共因。一法生时。万法不障故。所以得生。若有障者。则不得生此法。既得生故。有不障因。以初从有漏生故。无自种因。四相等共起故。有共生因。诸法不障其生故。得有名因。故云初无漏心从三因生也。

诸无漏心中色及不相应诸行从二因生已下。已如上释。但初无漏心。虽从三因生。而所带不相应行。只得从二因生故。非心心数法故。无相应因也。无自种因。报因遍因等义皆同。当说。

无有一法从一因生已下。明有为法性羸劣故。就因为语。若极少者。从二因生。多者五因若六因生者。则是总论诸法始终。具四缘生义也。从缘生义亦尔。无有法从一缘者。以六因即是四缘故。云若六因是名四缘总结也。问前缘生法中。言心心数法等。但五因生。解言。虽六因即是四缘。但缘义广。含有诸因。生法义通。故得言从四缘生因。生法义别。故云从五因生。但广故言通。通而不疏也。上并未明有法从六因生。此中何故言若六因生者。是名四缘也。此是假设为语。从五因生。即是从四缘。从四缘即是从六因生耳。

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如是观四缘心无所著已下。第六明菩萨解四缘相。不实犹如水月。而众生妄着也。并临文当一一释。但破可取不破可见者。明但除其着病。不除其法也。

问曰若欲广知四缘应学阿毗昙已下。第七明就阿毗昙破也。此意言毗昙名分别法相。此中广释四缘相义。若学四缘。应当学波若度。波若度中。乃无四缘相。云何劝学也。

答曰已下。当临文一一解释。

复次诸法所因因于四缘四缘复何所因者。正破执四缘相义。以推寻不已。见不可得故。而生邪见。若能因波罗蜜学者。则离是愚也。当一一释。

欲知诸法如法性实际已下。何故次四缘后。释此三法。上明空即缘起故。次十八空。后明此四缘。今明缘义即寂故。次四缘之后。明此三法。菩萨若欲如是即缘无缘。达此三法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住者。云菩萨若能通达诸法。如此三法相。而住波若。应以无住住也。此是经文。下当论释诸法。

如有二种已下。即是论释。就此中大有二意。一举经文。二论释。就论释中复有十意。第一立论。先立二门有二意。明如法性等。二解释三义同异。第三明三乘同有法性义。第四明三世同如。第五正释法性义及绝四句等。第六明三种如义。第七明九事中有法名。如义。第八就众生垢净义明三法。第九就实相释三法义。第十明法性无量非心所知义。今此初第一。先就别相门明如。二就同相门明如。故云二种也。

如地坚相已下。明此法等各有自相。自相即如。故云有各各相也。

实相者已下。前就各各相中别明如义。今次就各各相中。求实不可得。各各相亦无。都无一相。故云不可破坏。无所取舍。离于受者。故云无过失也。

如相空中设已下。彼中已破也。当说。

法性者已下。次释法性义。如前说。各各法空者。即是前别相。明如义中。此等诸法。皆是空相。即是法性也。空有差品。故名如同。

为一空故名法性者。净名经云。不别不异故名如。此中何因乃言差品。师解言欲论法性如实际等体不曾异。但圣人为众生故。作种种说。今逐义为论。如义多逐别明同。法性义多就同辨同。故言色如众生如佛如涅槃如萨婆若如。如义多作如此说。为此义故。而言空有差品。名为如也。若法性必就同明多。不得言色法性佛法性等。唯多明一法性义。故经中。以法性喻以一河。而有三人之别故。河恒一。狩恒三。是以身子言。我等同入法性。净名云。法随于如者。明有种种如义。云法同法性者。言同一法性义也。若问言同一法性者。亦同是一如。若言法同法性唯同一法性者。亦云法随于如。同随一如。如此为问者。复何为不得。但义有亲疏。据总别不同。故论主作此释也。

一者用无著心分别已下。明以无著心分别者。即是无分别义故。亦属法性也。当说。

二者已下。明法性无涯故名无量也。当说。

如持心经说已下。前普华章中。已释此义。明法性无量。此法性亦名佛性。亦名不可思议性。亦名涅槃性。二乘虽同入法性。而不得云见佛性。何以故尔。师言。大本经云。下智观故不见佛性。以不见故得声闻菩提。中智亦尔。故大本经云。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又言佛性者。亦因亦因因。亦果亦果果。因者谓十二因缘。因因者六波罗蜜。明此十二因缘。即是法空。法空即是第一义空也。名为智慧者。即是智空。谓阿梨耶识。波若真智慧。此只以法空为因。智空为因因。故云因者十二因缘。因因者六波罗蜜。今者法性义据受照。佛性义据能照。即是阿梨耶识。以声闻但得转识。不得此识。故言不见佛性。法性据受照。故言同入法性。故师言。以因有法智故。重因之名生果。有总别故。果果之义起也。据教义应尔也。下当一一说。

实际者已下。师云今法性名为实者。即是性净涅槃。性净涅槃则不论证与不证。但方便净。于无名法中以智慧证得。而得无所得。而今言实际者。据方便净证处为语。故云证处故名为际也。若性净唯论体实。方便净据德。故名三点。所以经言。涅槃无因者。据性净也。而言是果非因。如涅槃者。此据果性。亦是方便净也。非因果故。名为佛性者。据体性。是因非果如佛性者。据因性也。

如阿罗汉已下。明罗汉于实际作证住而不出。论其住处。故名为际也。

问曰如法性实际是三事为一为异已下。第二解释。三义同异故。立宾主也。

答曰是三皆是诸法实相异名已下。明此三种未曾有异。但大圣慈悲方便。弘接众生。为众生根。既非一闻悟各异故。于无名法中。以名相说。令众生随名得解。虚会真如故。亦名佛性法佛。法住法位。实际不可思议性。金刚三昧智印三昧。首楞严三昧等。此皆是一实相。故云实相异名说也。

所以者何已下。释所以须异名说义。此意言但以凡夫于诸法中多生取着。若使圣人定作一名说者。则唯执一法为是。余法言非知。由执故生常乐等倒义。今圣人教诸弟子。如法本观。则是于空无所取着。是时如本不异不见四法。何生四倒故。为说名如。则不可坏。以此四药除颠倒。若就相论倒者。据在三例。若就性论倒者。据在四倒。是性倒故。从见生为见道所断。心相二倒是相倒故。缘事生属修道所断。此义至随喜品中当释。

佛说三法以为法印已下。明以此无常无我寂灭等法。能治诸倒。破诸邪见故。以为法印。师言涅槃只名灭度。亦名寂灭。故言寂灭涅槃也。

问曰是三法印波若波罗蜜中悉皆破坏已下。此则因论生论也。此问意言。如经佛告善吉。若观色常。亦不行波若波罗蜜。观色无常。亦不行波若波罗蜜。乃至苦乐我无我涅槃非涅槃尽然。若尔者。寂灭与无我无常等。皆亦不实。既皆不实。云何以之为印。复何须以不实之法还印不实法也。

答曰二经皆佛说已下。答意云。言以无常等三法为印者。亦是佛说。言此三法皆不实者。亦是佛说。不相违也。佛于波若经中。则了了说实相。二相俱遣。以众生但多着常不着无常等故。故以之为印。若俱著者。则一切须舍。今取其不着义故。得以为法印。不取其着无常义。以之为印。此复何伤乃设此离。故云不破不受不着义也。当说。

灭诸观法不生异信性自尔故已下。师言此明声闻亦灭诸观。但灭邪观。不灭转识。若菩萨灭观则灭转识。故下文言。声闻依生灭智慧。除四颠倒。则是转识依不生不灭智慧。除于生灭。此是菩萨。以阿梨耶识灭转识也。

问曰声闻法中何以不说是如法性实际已下。第三明三乘同有法性义也。此意言。三乘既同入法性实际等法。何故此等三义。但于大乘中说也。

答曰已下。答意云。声闻经中。亦处处说。但如此经中了了明如法性实际义者则少。如杂阿含中说。有一比丘问佛十二因缘义。佛云有佛无佛。此十二因缘诸法如法相法位常有者。此即是明法空亦即是法性等义。而言是事有故是事有下。乃明声闻法中。以十二因缘生灭名为如义。何所以然。十二因缘。既是法空。为声闻不得故。但因十二因缘生灭无常义。入于生空。所以但以十二因缘生灭等义为如此。只是以如家方便。名为如也。故什公云。无常是入空之初门者。此之谓也。故此中言是事故是事有者。谓有无明故。有诸行十二因缘法等常在世也。是事生故是事生者。谓有此无明故。有十二因缘次第因续生。始从无明乃至老死等也。是事无故是事无者。谓十二因缘空。以无明无故。此十二因缘等法。则不可得也。是事灭故是事灭已下。上明无明因缘灭故诸行灭。乃至老死等。不得相续生。故云是事灭故是事灭。此据相生义断。故云灭。上据十二法空。故云无也。

如是生灭法有佛无佛常尔者。谓十二因缘生法灭法。常如此在世中。

舍利弗师子吼经中说已下。何所以引此经及三问等义事来。夫师子吼者。名决定说。向者身子未被佛教。以不能决定说故。所以不答。今既被佛示其义端。能决定说故。所以谓诸比丘云。说不可尽。比丘以事白佛。谓身子夸说而自赞叹。佛言身子善达法性故实能尔说。为此义故。所以引此文来。为证声闻法中。明法性等义。又为证声闻。但得生空故。以诸法无常生灭等四行。为如不得法空如义也。此一意小晦当说。灭诸观法者。已如上释。

问曰是处但说如法性已下当说。答曰已下言此如法性二事。今有因缘故。须说无实际。因缘事起故不须说也。

问曰实际即是涅槃已下。问意云。实是性净实际。即是方便净涅槃。亦是声闻涅槃所证处。所以说十二部经者。只为令大得此涅槃。此涅槃即是因缘。何故言无因缘。故不说实际。师言。大乘中唯有方广一部。但方广部中自有十二部。小乘唯有十一部。无方广部。今言十二部经得涅槃者。则是通谈两处也。至十二部经中当释。

答曰涅槃种种若字已下。此意云。若明性时义已含有实际之义。但不说名字。故言无因缘也。此中离妙出等义。当一一释。

复次诸法如者如诸法未生时已下。第四明三世因。如诸法未生时。如亦不异生时。如如本空不异三世平等即法明如如。言色即是空等义也。当说。

问曰若未来生法名为未有已下。此问意。明以三世事别。为难云不可说言。名为一如也。

答曰已下。答意云。世谛法中。就法为语。则万像参差。今实相法中。则三世平等。一而无异。无异故名如此义何害故引下大经如品中。以证此义也。

复次如先论议中已破已下。明生时无性。三世皆尔。岂非如义也。

又复过去一世无始已下。明过去。无过去故无始未来。无未来故。无后现在。无现在故。无住三世。平等故名一如。上言空有差品。故名如者。此约法明义故。则名不可。今言三世同如者。则正论如义也。

法性者已下。第五正释法性义。明离四句等。明法名涅槃。此据性净。一切诸法。无非涅槃。本来清净。不可破坏也。明性净之体。绝于四句。语言道断。心行处灭。千非不能非万是不能。是故云是不可戏论法也。

性名本分种已下。如广石中有金性。黄石者喻一切法。金性者喻涅槃。明一切诸法中。皆有涅槃性。涅槃性者。即是佛性也。当说。

诸佛贤圣以智慧方便已下。此下明圣人教。令众生修诸方便。显得此本空性净之法。若菩萨等利根。能即法知。悬二乘钝根分折乃得也。当说。

复次如水下流故会归于海已下。明作法同法性喻也。而言法随于如者。明色即是如。水即是如。火即是如。故云法随于如也。无所随故者。明如亦无如。故云无所随故也。法同法性者。明法性唯一。诸法虽复云云。终归空性。故云法同法性也。此之本空遍诸法体。即是诸法体实故。言入诸法故。诸法同归。故言法性也。

如金刚已下明本际。金刚神通人取来。若置山顶者。则过下至本际。乃住诸法亦如是。若未至法性本际者。智慧推求诸法。则法与智慧皆悉云云。若推法相至于本际到法性中。则一切都息。言到如中者。即是一切法如中也。入自性者。即是入法性也。如法性等体实不异。今但遂名字作次第明之。故云尔也。如者只云如本不异。如本不异者。则是如本不生。今亦无灭。故云如本不生也。

又如犊子已下。此喻意亦同前。此义离明欲重显之。故以重喻。犊子者。喻以智慧。此智慧有增长之义。故喻之以子也。周慞鸣呼者。喻推求法相也。得母乃止者。喻智慧推求至法性。乃住此之法性。是诸法本性故。喻之以母也。诸法例此本性之中。无不皆寂无出此者。故云无复过处也。

实际者已下。上言证处。此言入则是证。故云如先说也。

复次一一法有九种已下。第六明于三种如义也。明一切诸法。无不入在此九法中也。

一者体下明一切诸法皆有其体也。

二者各各有法已下。明一切诸法。各自有法。如眼耳鼻舌等四根。虽同四大造。为十微所成。而眼自有见法。不得有闻。耳自闻法不得有见。鼻舌诸法等亦尔。但自有其法也。

三者诸法各有力已下。眼各自有其力用也。如论当说。

四者诸法各各自有因已下。如乳为酪因。泥为瓶因等也。当说。

五者已下。如穋燸等为酪缘。轮绳扇植等为瓶缘义也。

六者各自有果已下。如酪为乳果非泥果等也。

七者诸法各自有性已下。如水湿性火热性风动性等也。

八者各有限碍已下。如水灭火。羊角龟骨等碍金。猕猴畏猎等义也。

九者诸法各各有开通已下。如眼识生时须有空。明始能见。故言开通。又如水乳苏蜜等。更相容纳不相违异也。诸法各有缘正因缘求火攒木穿地不见水。故云方便也。若知此法。各有体有法等义。一切诸法。皆具此九法。不异从缘生者。未得出世间。是名世间下如也。余二临文当说。

复次有人言是九事中有法是名如已下。十重中第七意。师言若以此复次合前意者。唯有九种。若离此为别。复次者。则有十重也。欲论此中。亦大有子复次意。今既就总释此三法中。分为重数。若始从如释至于实际。已始取为一重。若释此三法不尽。则不取为重者。此义亦应好。当别推寻也。此言即有法谈。如言十二因缘。既是法空。此之因缘。常在于世。犹如本法体不曾异。故言如也。又如风性是动。虽被障故有碍。碍息时还复本性。水火性等皆尔。故取其本性义为如也。法性实际义。并如上释也。

复次诸法实相常住不动已下。第八就众生垢净义。明此三法也。以烦恼覆故。不见本如也。当说。

实性与无明合故变异已下。此明不染而染离可了知义也。当说。

实际已下。明三乘所入证涅槃处也。当说。

复次知诸法实相中无常法已下。第九就实相。释三法义也。当一一说。

复次法性无量无边非心心教法所量已下。是第十意释也。妙极于此故名真际者。明三乘妙果同所极处。更无所进故说为际。此解最前也。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数如三千大世界中大地诸山微尘当学波若已下。此下者复举神通行来劝学也。明一切有为法中地水火风。此之四种其力最大。离胜离知。若能善般若波罗蜜者。其力复过此四大力。故举此四门。劝学波若也。此是经文一一说。

问曰佛何以故不赞叹诸菩萨六波罗等已下。即是论释。将欲释之。故兴问答也。

答曰众生有二种已下。先立此二门。下一一释。所以须举此等法。来令学波若之意。随其所乐所以然也。临文一一当说。

问曰一石土之已下。此云一解之土尘尚离知。何况三千也。

答曰声闻辟支智慧尚不能知已下。如有一菩萨。比丘尼问身子言。从色究竟天已来。傍及三千世界。至于欲界。其中空分如针鼻许凡有几段。身子答云。非我所知。此是诸佛菩萨境界。当知二乘不知菩萨能知。又引法华经尘数等义。来者此欲证。明此等尘数诸佛菩萨尚知。何况三千也。当一一说。复次无量者。随人心说。

如大海水名为无量已下。此明以事来推释如海。但于诸余众生。为深广无量。于罗[目*(危-(夗-夕)+夫)]阿修罗王边。则非无量。以其身力大故。所以如此。能于大海数量则知。大地诸尘亦复如是。于余人边。言不可知。于法身菩萨及佛边。则可数知不思议事等亦尔。于此菩萨及以佛边。不得云不思议也。故净名经中云。诸菩萨等。皆于不思议。而得解脱也。当说。

问曰云何般若波罗蜜得此智慧已下。此意云。波若乃是无相实智。此之智慧乃是分别。云何乃言由行波若。得如此智也。

答曰有人行般若波罗蜜灭诸烦恼已下。明一切众生。以烦恼覆心故。令心昏浊。不能一一了诸法。今诸菩萨修波若智慧。断除烦恼。其心清净。无有鄣等。故能了达一切诸法。悉皆分别。而无所著也。

复次诸佛菩萨得无碍解脱已下。于障碍法而得解脱。五住斯尽。能分别诸法。无有滞碍。故云无碍解脱也。

复次有人言谓地为坚牢已下。此下明为破病故所以劝学也。以地具有四微故重。此良以有为碍法。因多故果重。因少则果轻也。故云余八。谓是香者。此明就外色四大之中。以地具香故有八微。余者无香不具。如水无香。故唯有七微。若就四大论种性者。地种性则坚多。水湿多。火热多。风动多。若就四微辨者。地前多香。水多味。火多色。风性触多。故以触为风。随多为义也。一一当释。同者言。若云火色多为火者。如火浣布等。乃有食火。鼠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