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灵泰法师 撰

疏云显缘摄法尽义更别四缘。摄法尽义更别立者。即是四缘。亦于一切法尽。即是十五依处。亦摄一切法尽。即是四缘。依十五依处。别义说摄一切法尽。即十五依处。别义之上立十因。亦依十五依处上义差别。故立为十因。十五依处是法体。此十因者。十五依处上义用。用不离体。故论云。依十五处义差别故。在为十因也。因别体者。今言十因依十五依处。义总别故。立为十因者。约体用解。即十五依处是解。十因是义用。用不离体故。十因不离十五依处也。

疏云然依者。于义俱第七转声也。依声色。若言于于即通境。通所依根。若通境也。

疏云然大论三十八但有三种十因及五果体是依处于者。三种十因者。谓无记十因。谓种等事。清净十因。谓三乘无漏法。杂染十因。谓此十二支生死事。三种十因。如瑜伽论三十八说也。然三十八但说十因及五果。不明十五依处也。

疏云随一切法名为先故总为先故说是彼诸法随说因。由先有一切法体故即起名也。谓此名心。此名色。此名人等。谓皆此名已。即心中起俱作。诸名想声想如想等。既起想已。即起悟也。谁一切法体为果。能离染为因。即取此亦起语。为此随说因体。若法名想三。即是起染之来由也。即与唯识论意同也。此文意说。由先有一切法故。即诸佛如来证得此一切法已。即于后得起中依一切法上安立名字。随说十二静教十八界等。既有名已。其弥勒等诸菩萨。皆此名教已。即菩萨心中起尽。即取依。然谁名而谁一切。谓此是名此是心等。既菩萨菩。萨。与余有情说时。先菩萨心中起想。想能施说种种名言为业。既想想已即说之。故约起名。唯在于佛。起想即在菩萨。即取萨所起离言。为随说因体。或可由先有一切法故即尽者。佛证此一切法已。即谓今时释迦佛说十二部名教。今时释迦佛皆过去佛说名教。即释迦佛心上起想。依能离言教所安立。此是名此是名此心等。既起想已。然为余有情起言说也。此约广展转传来。即过去佛起名现在佛想及起语。此所起语名随因也。彼论文势似取离一切法乃至三法为体者。然彼显扬等论文势。似取离一切法之上名想语。即取此想语三法。为随设说因体。不唯取起语。为随说因体。

疏云然今此文正解彼意乃至心是离诸法因也者。然今唯识论文正解。彼论但取法名想三所起语。此所起语即名随说因体。所以者。但依处在随说因。故取语为随说因体。若不唯取语为随说因者。即论文应言。依不想说三者。随语因说者。即是语也。故知又但取所起语为此因体。此中则以能于语为因。所诠诸法为果也。即以名想为所依语。是能依由名想。方能起语耶。即言语正是诠诸法因也。

疏云语性总言即通三性乃至体实二性者若约假者。语声能表善恶故假名。假名善恶故。说语声通三性。第二约实我者。语声通二性。若在佛依语声。即是无漏善性。若一切异生。十地已来菩萨语声。皆是无记性。

疏云或可大乘离声无体乃至例难同所依故者。若前解名唯二性。即是实义。今者约假说者。则通三性。或可大乘名等依语假者。名等离声无体。既所依声即通三性。此名从所依声名。亦通二性。由如生异灭四相。即如所相者。为法体是善性。此能相生住异灭。从所依有依法体。亦是善性。有为法体。是不善性。此生住异灭。亦如所依法体亦通不善。又如何得之。法体既通三性。能得之令得亦三性也。非得等所依命根同分择灭之得能得道也。大乘即不在有法前得法后得也。但于法体同时。假立法俱得也。

疏云不可言三相是共有因乃至义皆通故者。若萨婆多说。生等四相。望法体是俱有因。所以四起所依体四相亦通三性。若法前法后俱得。即从所得法以所。前以能得之得从亦得之法亦通三性。然小乘宗。不立得与法体为俱有因。何以故。若法体在未来。即起法前得。至过去即得与法解不俱。又法体在过去。其法后得亦在未来。或在现在。法体既不同世。故不得作俱有因。又择灭非择灭无为。不蕴三世。其无为上得。即蕴三世故也。若名句文三。是自性无记。若名句文望三法体。即不是俱有因。亦不得于得能得诸法。所以名句等。是自性无记。又名句文亦不同威仪。威仪中即有缘威仪心。故威仪心等。其名句亦不因工巧。工巧中亦有缘工巧心。发工巧心。其名句等亦不同异熟。异熟是善是恶所灭故。故是自性无记。然小乘立五种无记。谓余四无记上。更立自性无记。谓名句文。今大乘难曰。不可说言三相是共有因。三相即通三性。名等非是共有因。名等唯无记法。我今大乘三相是假。所依法体即三性。名句文是假。亦从所依声。声既通三性。其名句等亦通三性。所以名句望。本是俱有因。生等三相与法亦是俱有因。得等是假。从所得法。亦通三性也。然大乘说名句等通三性者。亦约假说也。又大乘亦不说名等。与本及四相与法体等。为俱有因。假取他小乘义。大乘假说有俱有因。故说名等通三性也。然对法说名句等是自性无记者。随转理门故。今大乘说名等通三性。以佛身中名句等。是无漏善。又如对法说。五色根是无记。亦是随转理门。若大乘中根。亦是善性。以佛身中五根。是无漏善也。

疏云即依此悟随见闻觉知得者。即依此语。若随见色得随闻声。彼随所知香味触得随意觉一切法。后方起言说说诸义。故取能诠语为因。所诠一切法为果也。若大乘眼见名见闻耳皆名中。鼻舌身三名与。以是现量故。意识名觉。意识或通非量等。故小乘中见明同前。若鼻舌身三识名觉。以为香味触三是无记故。由如死尸。今及于彼。故言鼻舌身亦觉。若意识名知也。此即是约能见者说。为有见皆此等事已。此人即说言我见此事。我皆此事。我觉此事。我能知此事故。此由约能见者说也。或随彼所见等事。皆说诸义。故此文即约所见皆。事说。谓我句来所见。如是色男女等事说依义故。此文取约所见皆。事说。谓我句来所见如见如是色男女等事。或向来所皆。如是舌或向来所觉味等也。

疏云此即语即为所说一切之因。所说一切。即为能说语业之果。

疏云古师云所说一切法是皆因体者。解云。若古师说云。若一切为因故。方起言说。即一切法体。以为随说因体。言语是果也。

疏云然有漏无记随说因乃至染净此因唯此可解者。然疏主。已见瑜伽论中。有三种子因。便即傍疏义。既见此随说因。为简无记。即随说因。为简无记之随说因。为简杂染。即通说因。为简杂染之随说因。为简清净。即随说因为简清净之随说因。若无记即随说因。即是持业释。即能诠语。因是有漏无记性。所诠一切果法。通漏无漏三性等。即除佛语唯是无漏善性。故余十地已来菩萨。及一切异生等。能诠语声。皆是有漏无记性。即是所诠果法之中。得通有无漏及为善性。又十地已来菩萨及异生等。有漏无记性语。亦能说生死杂染等法。即所诠果法中。得有杂染恶法也。又若十地已来。及异生等有漏无语记。亦能诠种因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