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果体。其体本然。何假密因。菩萨道用。其用无作。孰为万行。无因无行。无修无证。无了不了。大小名相。一切不立。此真首楞严。毕竟坚固者也。特以众生如来。隐于藏心。非密因不显。众生菩萨。沦于七趣。非万行不修。觉皇于是示之以大法。使不迷于小道。而默得乎无外之体。喻之以佛顶。使不滞于相见。而妙极乎无上之致。指如来密因。使明本妙心。知三世诸佛。皆依此为初因。明修证了义。使悟究竟法。知一切圣人。皆依此而证果。乃至具足菩萨。清净万行。一切事法。无不究竟。至于实相坚固不坏。故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此经始于无见顶相。放光说咒。如来首标有三摩提。名大佛顶。是指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如来藏心言也。由此心体含吐十虚。弥纶万有。五目不能睹其形。四辩莫能谈其状。唯我大觉。睹明星时。开佛知见。直觑其顶。故名此法为最尊之顶法也。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者。显此法所以为大佛顶也。不变名如。随缘为来。小乘如而不来。凡夫来而不如。唯我大觉亦如亦来。故名如来。独知独见之谓密。出生圣果之谓因。谓大觉依此顶法为因。而兴万行也。练磨治习之谓修。忘心默契之谓证。谓大觉依此顶法。而断惑证真也。无不究尽之谓了。不落言思之谓义。谓大觉为此第一义谛。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今已究尽无余。故曰了义也。良以众生业识茫茫。全无知觉。流转生死。无有了期。小乘坐守化城。耽寂灭乐。自止中途。亦未能了。即使菩萨至等觉位。前程有路。未至圆极。终是不了。唯是大觉。障尽惑空。因穷果满。能事已毕。更无余事。一义皆了。更无余义。方始得了。成无上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者。谓从干慧以至等觉。皆以此顶法为因。而修六度。分断无明。分证真理。上历菩萨圣位。故能步步踏佛阶梯。事事得成坚固。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从佛转轮。妙堪遗嘱。严净毗尼。弘范三界。应身无量。度脱众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

如是经教。我从佛闻。一时。犹云彼时。佛在某处。与某等俱。云何问答。乃至信受奉行。结集通例也。比丘曰大简小。千二百五十人。常随之众。漏有三。谓欲漏。有漏。无明漏。无此三种渗漏。曰无漏。阿罗汉。声闻极果。诸菩萨内秘大行。外示声闻。故以大名之。而具列其行。堪绍佛法。曰佛子。住法王家。护持法轮。曰住持。超者。不为所缚。不离三界而能超。曰善超。诸有。谓欲有。色有。无色有。总指三界受生处。威仪。轨则也。具足威仪。能自成就。亦成就人。有戒行意在内。转轮。佛法能摧破惑障。运出生死之喻。虽受遗嘱。实忘彼我能所之相。说法如幻。度生同空。故称妙堪。毗尼。戒律也。在身曰严。在心曰净。六卷之四清净明诲。七卷之安立道场。总摄于此。见善超诸有。及弘范三界数句。皆以此为根本。此经以戒为重也。舍利。此云鹙鸟。母名。弗即子也。连母为名。智慧第一。目犍连。姓也。名拘律陀。神通第一。拘絺罗。即长爪梵志。博学第一。富楼那。此云满。父名。弥多罗尼。此云慈。母名。连父母名。故云满慈子。说法第一。须菩提。此云空生。亦名善现。解空第一。优波尼沙陀。此云尘性空。于六尘中。悟色性故○法华言授记成佛。却从二乘说来。而卒归于一乘。故开经叹德。先言声闻。而后及于菩萨。楞严言最初方便。拣却二乘声闻缘觉。直斥之为错乱修习。列于十种邪见之末。盖楞严终始止谈上乘。不及其余。故叹德处。直从无漏大阿罗汉说起。已是极顶之谈。舍利弗等六人。俱列圆通二十五圣之中。开卷明揭圆通作一榜样。

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属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辟支。此云独觉。亦云缘觉。其根比声闻稍利。以能侵断习气故。无学。即真穷惑尽者。初心。即研真断惑者。比丘当初夏时。即结制禁足。安居不令乞食。名休夏。自恣。期满解制之日。七月十四十五十六日也。自知有过。恣其自陈。自不知过。恣任僧举。正是严净毗尼之义。益显戒为重矣。将求密义。言所以钦承者。不独求决通疑滞。且欲求密修密证之了义。即时下。顺机说法也。迦陵。仙禽也。其音微妙。佛音如之。遍界之音。如目犍连逞其神通。极西方恒沙世界。听佛音声。犹如对面。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羞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

佛敕四句。明是方行等慈。开阐无遮。念头行径。

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既无上座。及阿阇黎。途中独归。其日无供。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为阿罗汉。心不均平。钦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经彼城隍。徐步郭门。严整威仪。肃恭斋法。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

此误堕之由也。阿难不随如来。应王者之供。则不及上座伦次。不与大众。应诸斋主之家。则不及阿阇黎伦次。阿阇黎。此云轨范师。能纠正弟子者。刹利。王族。旃陀罗。淫酒屠杀之类。心中初求。至无量功德。是阿难发心最好处。后云五浊恶世誓先入。与心中初求一段同一念头。但此时在缘心中。茫无主持。后悟真心。已具资粮。前后见地力量不能强同。须菩提舍贫从富。为其易施。大迦叶舍富从贫。为彼植因。二人地步尽高。阿难以佛诃其心不均平。欲求无遮。此大愿力也。竟缘此遭摩登伽之难。以求无遮故。误堕。以误堕故。卒得大定。毕竟是愿力所至。而机缘亦妙○心未融化。不能事事无碍者。可入净而不可入秽。可入佛而不可入魔。

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消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无善不具。故曰百宝。无恶不摧。故曰无畏。本佛示默。而化佛说者。意表佛法本然。无说无示。以无相现相。无说示说。一真湛寂。万化冥通。提奖阿难。及摩登伽。一见世尊慈力普度。一见众生皆有佛性。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上文将毁戒体。乃登伽欲毁之。若阿难自有本领。见佛之时。非以戒体将毁。而后顶礼悲泣。正以行人到此。犹不能免恶境相恼。即是道方未全。故怨艾悲悔。而求大定。阿难自恨多闻。不免误堕。不知多闻之病。从耳根起。下即选耳根。为最初方便。盖以循声流转。而成其病。则使倒闻旋机。以复其湛。药病相因。自是妙手。菩提。是果海之终。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是因。乃菩提路之中间。最初方便。是因中先务。即发菩提之始。下文应以终始地位。中间永无委曲相者。明皆常住真心。无生法忍。为因地心也。后文单说三摩者。直以三摩为大定也。单举奢摩他者。例亦如是。盖奢摩他等三。在此经为定之总名。殊胜之定也。冠以妙字。乃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禅那也。妙则举一即三矣。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佛言善哉。

见何胜相见字。便含下文指点见性之意。不然。只当云。以何因缘。顿舍世间云云矣。见相发心。亦无大过。佛曰善哉。尚未深求。阿难差处。不在此段。世尊此处。不过借一问头。徴彼心之所在而已。

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初发常住真心妄想二种。全经大旨。揭于此矣。阿难慕佛妙定。而此妙定。非识心所修。必令先悟此识非心。别寻真心。故下文由浅入深。渐次开示。自此至三卷末。总是破妄显真。然有毕竟破。如说鍮石非金。破尽不用也。有不毕竟破。如说矿中有沙。欲其销出真金。因显而破也。经中于识全破其妄。于根多显其真。少破其妄。于阴入处界。一一破妄显真。于七大全显其真。妄想有三种非真。众生因之。以成三重迷执。一者本非是心。而似是心。故迷执以为是心。二者本非有体。而似有体。故迷执以为有体。三者本非有处。而似有处。故迷执以为有处。今不直破非心无体。先夺其所执心处。令其一一审察。显其了无住处。欲彼自觉其妄。必待七处情尽。终不自悟。然后诃其非心。明其无体。

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自始至终。中间永无诸委曲相者。言由不生灭因。取不生灭果。直证菩提。不历外道小乘诸境也。

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此承见相发心。出心目二字。以为谈经之柄。阿难直云由目观见。全是众生知见。下文重重开示。不过翻众生知见为佛知见耳。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使汝流转。心目为咎。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唯心与目。今何所在。所谓徴心也。下更无如是徴辞。何云七徴。若云七番破处则可耳。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要当知贼所在之譬。莫轻看过。下文七处破心所在。正穷追之。使贼无所容也。明言使汝轮转。心目为咎。故问唯心与目。今何所在。则如来所徴之心乃贼也。非心也。妄心也。非真心也。阿难若知妄心为贼。自然答以不知所在。而直请真心矣。唯其受用妄心。极力护庇。见如来指之为贼。口虽不言。心却不信。历指七处所在。若云既有所在。岂可遽谓之贼乎。观后阿难云。行诸一切难行法事。皆用此心。又云。我悟佛所说法者。现以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