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上沙门 智铨 述

郁伽长者。郁伽此云威德。

○今师殷勤再三。谓先别。次通。名之为再。各具教行理。名之为三。

○自古等。谓自汉至隋。皆指西域以为胡国。唐时有彦琮法师。独分胡梵。葱岭已西。并属梵种。铁门之左。皆曰胡乡。如疏及止观第七记。辅行三十二卷及释阿那律陀疏。

○高四台。法苑珠林明。

○楚夏。左太冲魏都赋云。盖音有楚夏者。土风之乖也。

初无翻。

○须开五门谓以此代彼。乃开善之言。既未全当。应须正出修多罗所含之义。是故须开。含五义。前第六卷上云。然阿毗昙杂心中说修多罗五义者。乃是彼论师解义。非翻名也。一出生。杂心第八卷云。出生诸义故。二显示。显示诸义故。三涌泉。义味无尽故。四绳墨。辨诸邪正故。五结鬘。贯穿诸法故。

○若通若别者。释经之一字。虽是通名。而所指之教。即该别中之文。以通别本不相离。故签中有从始至终咸别并通之言。又应知经是通名。今之所释。该于一代通别之教。故签释若通若别而分三种。言一经通别者。从始至终名句不同即教别。共名一经即教通。又诸经对缘即教别。皆是佛说即教通。又诸教如藏通等教主不同立教亦异。即教别。是一音权实不二即教通。

○华严第二十五不思议品。晋经不思议品第二十八。唐新译不思议品第二十三。下又三十六亦是不思议品。

○若起诤计。如盲执乳。互相是非。今以无诤为行。能开眼目。由教诠行。故云如教修行。从能契故行别。所契凉池即是行通。

○前云理从名故别。名从理故通。今言义本者即理也。前云无量句诠无量义。或寻一句诠无量义者。义何得有无量。皆所谓理从名故别也。若以名从理。无量义止一义而已。

○大经三十一。迦叶品文。佛言下。初法。为度众生说不定本令得益。不令执不定为诤。如医用药。元为差病。终不愿其服药成病。如天帝下。前寄法。此寄人。

○如五阴亦名颠倒等。此中略亦名四食亦名有亦名为世亦名因果亦名烦恼。剩亦名慧。章安疏云。前止就善义有无量名。名不通恶。为显斯意。重约五阴。此是有漏。复名颠倒。阴是苦谛境为四念处所观。观色不净等。复名四念处。但除色阴。余四阴即是四识住处。阴通内外。故名四食。能通名道。因于实法有假名时。体即无相名第一义。三修即身戒心。烦恼正在行阴。解脱即有为解脱。即以五阴为十二因缘体。亦名三乘者能成三乘之身。

○如云名诠自性二句。唯识论文。

○束此三种等。谓前云闻即得道。云如教修行。云寻一句等。皆约行人而说。故以三慧束之。

○三发中先通释约佛说。次别释约闻教者言。次第诠量者。虽是闻顿而解。寻其所说十界不无次第。

○应须委释等。四教义第二卷明四念处七意中明。

○初心五品解如涌泉者。良由如来所说义本无尽故也。

○束此为法门者。正业谓戒定慧。勤行此三为精进。思惟此三为正念。安住寂灭为正定。文缺正命。应通行义。故两处皆等也。

三和融。

○修多罗有九谓说法妙中引法尚文中云差别者。修多罗有九种(云云)今云通别者。即指第九种别为十二部通为九部。云修多罗藏者。即指第八种。等余七种。何不下。难辞。若翻修多罗为经。何不周足改十二部中长行为经。此据十二部难。若必应翻经。则直名经部。义方周足。方为正说。次约三藏为修多罗难。必应翻经。何不竟以修多罗为经藏耶。若翻下。又约四以难。

○释论云般若等。大论七十卷文。

○译经有五失等。大唐内典录序云。译从方俗。随俗所传。多陷浮讹。所失多矣。所以道安著论五失三不易(云云)。

○哕一决切。渊入声。逆气呕也。

○此未必尔。涅槃含三德即大涅槃。故先举二经。正明大涅槃可翻。经言等者。涅槃之名。实通表异小乘云大涅槃。二经俱言有大涅槃。便可翻为大灭度。故知若论涅槃亦有小乘涅槃。灭度有大乘灭度。

○第三又二。谓灭度之名。实通大小。故总释中直以灭度含三德。次分对大涅槃三字也。

○正明历法。初法本中黑墨能生诸字。生诸法故。黑字为诸法本。意指黑字为法本也。教中所诠。无非十界之事。且即用世间文字。故黑墨为教所从出。即是教本。云且积者。欲明教本。须就名句文身而说。今一二三等尚通世间。故科中云且积也。亦如梵书以十一点等。兴善三藏金刚顶瑜伽字母云。一阿(上)二阿(长)三伊(上)四伊(长)五坞六污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