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信人习善徐行善(依科入注)

四、明海慧教门住持必升校证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

姚秦者,即后秦姚氏也。三藏,即经律论也。法师者,传译弘通之人也。鸠摩罗什者,具云鸠摩罗耆婆,父名鸠摩罗琰,母名耆婆,是丘慈王妹,什从父母立名。此云童寿,以童子之年,有寿者之智耳。自七岁出家,日诵三万二千言。九岁,同母至罽宾国,彼有法师盘头达多者,三藏通晓,什依而师之。至十二,同母至月氏北山,有罗汉一见,乃云:此小沙弥,将大弘佛法也。什公之母,体道悟明,位证三果。寻往天竺,临行语什曰:方等诸经,汝必大阐,震旦唯汝,自无少益耳。什言:若使大化流传,虽泥犁苦何憾。还彼丘慈,悟大乘法要,其盘头达多反师于什。时前秦符坚僭号关中,谓吕光曰:朕闻有罗什者,深解佛乘,矧贤哲者,国之大宝也。光克丘慈,因得罗什。还至凉州,而符坚已为姚苌所害,光遂僭号关外。光死,其子袭位,至于吕隆,已经十八年矣。苌复卒,其子兴立。弘始三年,有连理枝生于庙庭,有葱数畦,悉变为茝(音止),香草也。瑞异既作,秦主遂西伐吕隆,方迎得什师入关。以其年十二月至长安,译诸经论,续于伪秦。弘始十一年八月入寂,垂终誓曰:若平时翻宣无误,俾火后舌不焦黑。至阇维竟,其舌作红莲华色。什公位证三贤,译经首从七佛,其来尚矣。

妙法莲华经序品第一

序有训、义。训者,庠序也。谓阶位、宾主、问答,悉庠序也。义者有三,谓次、由、述也。如是等五事,冠于经首。次,序也。放光、六瑞,发起之端。由,序也。问答、决疑,正说之弄。引,叙述也。具此三义,故称为序。义类同者,聚在一段,故名品也。

△大段分为三:初、序分,次、正宗分,三、流通分。初文又二:通序,二、别序。初文又五:初、举所闻法体。

如是!

所闻法体,亦指法之辞。三世佛经,皆安如是,亦信顺之辞。信则所闻之理会,顺则师资之道成。此下言通序者,由诸经通有之,故言通也。

△二举能持人

我闻:

即阿难自称也。大论云:耳根不坏,声在可闻处,意欲闻即闻,我是耳之主,举我摄众缘也。

△三、闻持和合非异时

一时

肇师云:法王启运,嘉会之时。天台云:机应会在一时也。

△四时从佛闻及闻持之处

佛。

梵语佛陀,此云觉者。究竟觉了诸法,唯只是心。又觉有三义:自觉、觉他、觉满。天台云:佛名觉者、知者。于道场树下,知觉世间、出世间,总相、别相。觉世即苦、集,觉出世即道、灭。亦能觉他,身长丈六,寿八十。老比丘像,菩提树下,生草为座,三十四心,正习俱尽,即三藏佛自觉觉他也。带比丘像,现尊特身树下,一念相应,断余残习,即通佛自觉觉他也。单现尊特,坐莲华台,受佛职者,即别佛自觉觉他也。隐前三相,唯示不可思议,如虚空相,即圆佛自觉觉他也。今经教主,即圆教佛也。佛身本一,赴缘即三。在昔虽三,于今即一。昔之三,若展拳为指;今之一,若敛指为拳。体用似殊,其实则一。一则三,三则一,非一非三,即三即一。记云:法华以前,三佛离明,隔偏小故,来至今经。从劣辨胜,即三而一也。

住王舍城。

佛为能住王城,为所住王舍,梵云罗阅祇,城云伽罗。其城东北十五里至鹫峰,是说法华处。记云:如来本住王三昧三德之城,迹居忍土之王舍城耳。

耆阇崛山中。

此云灵鹫山,以山峰似鹫,故名其山。又云:南有尸陀林,鹫食尸已,栖其上,时呼为鹫。又前佛、今佛皆居此山,佛灭后,罗汉、支佛常居,为圣所居,故呼为灵。中者,以此山居五山之中。天台云:佛好居中,所以升中天,降中国,中日生,中夜灭,居中山,说中道也。

△五、闻持之伴二:初、列众,二、总结众集。初文又三:初、声闻众二:初、比丘众二:初、多知识六:初、举类。

与大比丘众

与,共也。有大道、大用、大知,故言大也。比丘有三义:怖魔、破恶。乞士既出家,将离生死,乖于魔意,故魔惧而名怖魔。又出家破身口七支之恶,故云破恶。又佛不许如在家而营生业,唯乞食自资,身安道存,福利檀越,故云乞士。众者,梵云僧伽,此翻和合众。

△二明数

万二千人俱。

此数众本是菩萨迹,言:比丘耳!

△三明位

皆是阿罗汉。

阿颰经云应真,瑞应经云真人,悉约无生义释。或言无翻,名含三义:一、无明糠脱后有田中,不受生死果报,名无生;二者、九十八使烦恼惑尽,名杀贼;三者、具智断两德,堪为人天福田,名应供。此藏、通意耳。若别、圆释者,非但杀贼,亦杀不贼;非但无生,无生亦无;非但应供,亦能供应。此叹别、圆地住功德也。又观解者,从假入空观,亦有三义,乃至中道观,杀无明贼,不生三乘心,能供养此人,如供养世尊也。

△四叹德

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

漏者,三漏成。论云:失道故名漏。律云:痴人造业,开诸漏门。毗昙云:漏落生死,亡法身慧命,皆是贼义。此叹杀贼也。烦恼,即是九十八使。逮得己利,叹应供也。三界因果名为他,智断两德名己利,己利具足故名应供。诸有即二十五有生处,结即二十五有生因,因尽果亡,此叹无生也。定具足故心自在,慧具足故名慧自在。今言心自在,即是定慧具足,俱解脱人。

△五列名

其名曰阿,若憍陈如。

阿若,是名翻,已知又无知,乃能知无也。憍陈如,是姓翻,火器婆罗门种,其先事火,从此名族也。

摩诃迦叶

此翻大龟氏,其先学道,灵龟负仙图而应,以此命族。又翻饮光身,光炎涌

优楼频螺迦叶

螺亦作蠡,此翻木瓜林也。

伽耶迦叶

迦耶,此云城。

那提迦叶

那提,此云江,又云河也。

舍利弗!

此云身子,母好形身所生,故名身子。又云珠子,母聦明相在,眼珠之所生故也。

大目犍连

此云莱茯根,又翻胡豆,皆以古仙嗜此二物,因此命族也。

摩诃迦旃延

此云文饰,亦云好肩。

阿菟楼驮

亦云阿那律,亦名阿泥卢豆,此翻无贫也。

劫宾那

此云房宿,父祷房星得子,故名。

憍梵波提!

此云牛呞,宿习不忘,避世所笑,多居天上。

离婆多

此云星宿,亦云假和合也。

毕陵伽婆蹉

此云余习树下苦坐,不避风雨也。

薄拘罗

此翻善容,端正无病,年一百六十岁。

摩诃拘絺罗

此云大膝,舍利弗舅。

难陀

亦云牧牛难陀,此云善欢喜。大论云:牧牛者,频婆娑王请佛及僧三月安居,令牧牛人近住送乳,因得见佛,出家成果也。

孙陀罗难陀

此云端正,即佛之亲弟也。其妻名孙陀利,因妻而名,拣余难陀名也。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

上三字翻满愿,从父得名。下五字从母得名,诸梵人呼为满慈子。天竺男通称那,女通称尼,从父母得名。

须菩提!

此云善吉,亦云空生。生之日,室皆空,父母惊异,问相师。占云:此是吉相。因名善吉,又名空生。出家见空得道,得无诤三昧等也。

阿难

此翻欢喜,佛成道日生,举国欢喜,因以名之。又名庆喜,即佛叔父白饭王之子。

罗睺罗

又云:罗云,此云覆障,是佛的子。佛为太子时,欲求出家,父王不许,殷勤不已。王言:若汝有子,听汝出家。太子即指妃腹云:却后六年,汝当生男。在胎六年,故言覆障。佛出家后,耶输有孕,诸释感嗔,欲治欲杀。妃临火坑誓曰:我若为非,母子俱灭;若其遗体,天当为证。因抱子投坑,变为莲池,莲华捧体,王及国人始复不疑。佛还国,耶输、罗云奉佛欢喜丸。罗云以幼稚,于大众中径持上佛,耶输以此息谤,国人欢喜。

△六结

如是!

如上也。

众所知识,大阿罗汉等。

肇师云:大士处世,犹日月升天,有目之徒,莫不知识。

△二少知识

复有学无学二千人。

三藏中十八种学人,九种无学。又通教九地皆名学,十地为无学。别圆约有功用无功用,明有学无学。

△二、比丘尼众

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眷属六千人俱。

此名大爱道,亦名憍昙弥,此翻众主。尼者,出家女也。

罗睺罗母耶输陀罗比丘尼,亦与眷属俱。

此云华色,亦云名闻,以子标母,故云罗睺罗母。在家为菩萨之妻,天人知识,出家为尼众主,位居无学,即名闻也。

△二、菩萨众六:初、气类。

菩萨摩诃萨

具云菩提萨埵、摩诃萨埵,什师略去提埵二字。菩提云道,萨埵云心,摩诃云大,此大道心气类也。

△二大数

八万人

余经集众甚多,此经少者,语其大数耳。观心释约十法界性相,十善具万法;约八正道,即八万法门也。

△三阶位

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

阿耨多罗,此云无上;三藐,此云正。又三云遍,菩提云知,即无上正遍知。不退转者,约位、行、念论之,应历四教,各有三。今略论圆教位、行、念,如初住得一身、无量身,具三不退是也。然此不退转者,意兼两向,今且从上释,应以此句贯通十三句,下文释之。若成上,即显阶位;若向下,即成叹德。以对初欢喜地,喜其不退,堕二边,入于中道,三不退也。

△四叹德(一十二句)

皆得陀罗尼。

此下十二句,连上不退转一句,作横竖二意释:竖约十地,横约初住。上文不退转一句,已对初欢喜地释矣。此皆得陀罗尼者,叹第二离垢地。此地亦名离达,是遮离诸恶,达持众善,即总持义。

乐说辨才

叹第三发光地,内智既明,外说则辨。

转不退转法轮

叹第四炎慧地,以由炎能破暗,又能焦炷转法轮。自害己惑,如焦炷也。破他迷妄,如除暗也。

供养无量,百千诸佛,

叹第五难胜地,得深禅定,用神通力,难胜难及,于一念顷,遍至十方,供养诸佛。

于诸佛所,植众德本,

叹第六现前地,得深禅定,能供诸佛,福德所资,种智现前,智是德本,如植种于地。

常为诸佛,之所称叹。

叹第七远行地,二智方便,出过一切,广修利益,称会佛心。

以慈修身。

叹第八不动地,正智不动,不出三界,以慈薰身,应入五道,薰口为说诸法,薰心为设方便者也。

善入佛慧。

叹第九善慧地深入实际妙彻本源

通达大智

叹第十法云地:法身如虚空,禅定如大云,智慧如大雨。

到于彼岸。

叹十地内德,到于三谛之彼岸。

名称普闻,无量世界。

叹十地外德,由内德深广,而声名普闻。

能度无数,百千众生。

余地度人,或一界至九界,不名能度。十地胜前,故能度也。诸地叹德,以竖义已释,次约横义叹。约初住一位说之,余住例然。所谓初发心住,一发一切发,出过二边,革凡超圣,入于中道,其心寂灭,是不退转也。初句既尔,余十二句叹德例然。且初住叹功德,更有不可思议。二住已去,乃至等觉,亦复如是。

△五列名

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

此云妙德。大经云: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等。在北方常喜世界,号欢喜藏摩尼宝积如来,新译云曼殊室利,此翻云妙吉祥也。

观世音菩萨

天竺云:婆楼吉泜税。思益云:若众生见者,必定得菩提。称名者,得脱众苦。悲华云:若有众生受苦,称我名,念我者,为我天眼天耳,所见所闻,不得免苦,不取正觉也。

得大势菩萨

思益云:我投足之处,震动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宫殿。

常精进菩萨

大宝积云:是菩萨为一切众生,经无量劫随逐不舍,或不受化而无一念弃舍。

不休息菩萨

思益云:恒河沙劫为一日一夜,是三十日为月,十二月为年,过百千万亿劫得值一佛。如是值恒河沙佛,行诸梵行,修习功德,然后受记,心不休息,故名耳。

宝掌菩萨

普超三昧经云:被上德铠,乃至于佛,无能沮败,令释大乘。若于梦中,不志二乘,常以实心,诸通慧心,为人讲宣,于诸珍宝,心无吝惜,故名宝掌耳。

药王菩萨

悲华云:愿贤劫一千四佛,初成道时,我皆供养;诸佛入灭,我皆起塔;劫尽苦恼,我皆救护;刀兵疾疫,作大医王,然后作佛。宝藏佛言:字汝为火净药王,在后作佛。即楼至如来也。

勇施菩萨

世间内外财,出世无上法财,悉能遍施,勇敢无惜。

宝月菩萨

尊贵如宝。种智圆明,清凉如月,

月光菩萨

分证中道智光,能破昏暗,使之顿明。

满月菩萨

百福严备,妙相圆明,如月满故。

大力菩萨

境智冥合,拔苦与乐,胜诸偏小。

无量力菩萨

本高迹下,力大用深,普救遍提,

越三界菩萨

妙悟千如,洞遣百非。超世出世,

䟦陀婆罗菩萨

此云善守,亦云贤守。思益云:若众生闻名者,必定得三菩提。

弥勒菩萨

此云慈氏。思益云:若众生见者,即得慈心三昧。是菩萨现居知足内院,当来出兴于堪忍补释迦之处,号弥勒世尊,于华林园内龙华树下而成正觉。

宝积菩萨

分证三德,尊贵如宝名宝,圆融微妙名积。

导师菩萨

于堕邪道众生,生大悲心,令入正道,不求恩报,故名。

△六结

如是等菩萨摩诃萨八万人俱。

△三、杂众八:初、欲界天。

尔时,释提桓因与其眷属二万天子俱,复有名月天子。

月天

普香天子。

星天

宝光天子

日天子皆帝释内臣

四大天王,与其眷属,万天子俱,

即帝释外臣,如武将护世。金光明四天王品:尔时,提头赖叱毗留勒叉毗留博叉毗沙门,始自东方,终于北方。

自在天子。

化乐,天也。

大自在天子。

他化自在天,乃欲天主也。

与其眷属三万天子俱。

△二色界天

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梵,

标梵王。又尸、弃似二人,今举位显名,目一人耳。初禅有梵众、梵辅、大梵,今举王摄诸

光明大梵等,与其眷属万二千天子俱。

光明者,二禅也。此有少光、无量光、极光等者,三禅三天,四禅九天,即是色界十八梵天也。

△三龙王

有八龙王:难陀龙王、䟦难陀龙王。

难陀,此云欢;喜䟦,此云善,即兄弟二龙护摩竭提,雨泽以时,国无饥年,即目连所降者。

娑伽罗龙王

此云咸海,从居海受名。此如华严云:本住智度大海,迹处沧溟。

和修吉龙王

此云多头,亦云宝称。

德叉迦龙王

此云现毒,亦云多舌。

阿那婆达多龙王

从池得名,此云无热。阿含云:雪山有池,名阿耨达池,其中有五柱堂,龙常居此。龙有三患:一、热风,热沙着身,烧皮肉;二、恶风暴起,吹其宫殿,失宝饰等,龙身自现,以为苦恼;三、诸龙娱乐时,金翅鸟王入宫,搏撮始生龙子,诸龙恐怖。今此池无彼三患,若鸟欲起心往,便即命终,故云无热恼也。

摩那斯龙王

此云大身,或大力、大意,本住无边身法门,迹为大体。

优钵罗龙王等,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亦云沤钵罗,此云黛色莲华,龙依此住,从池得名。

△四紧那罗

有四紧那罗王:法紧那罗王、妙法紧那罗王、大法紧那罗王、持法紧那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此云疑神,似人而有一角,故号人非人。天帝,法乐神。四、紧奏四教法门之乐,赞佛也。

△五乾闼婆

有四乾闼婆王:乐乾闼婆王、乐音乾闼婆王、美乾闼婆王、美音乾闼婆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此云嗅香,以香为食;亦云香阴,其身出香。此天帝俗乐之神也。

△六阿修罗

有四阿修罗王,婆稚阿修罗王、佉罗骞驮阿修罗王、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罗睺阿修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此云无酒。四天下采华,酿于大海,鱼龙业力,其味不变,嗔妒誓断,故云无酒。婆稚,此云被缚。五恶物系头,不解脱故。亦云为天帝所缚故。佉罗骞驮,此云广肩胛。毗摩质多罗,此云净心。罗睺,此云障持,即障持日月也。举手障日,世谓日蚀,掩月亦尔。或作大声,世言天兽。吼气呵日月失光,来诉于佛。佛告罗睺:莫吞日月。罗睺颤动,身流白汗,即放日月。佛力、众生力不能为害。

△七迦楼罗

有四迦楼罗王:大威德迦楼罗王、大身迦楼罗王、大满迦楼罗王、如意迦楼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迦楼罗,此云金翅,翮作金色,两翅相去三百三十六万里,居瞻部大树上,庄子呼为大鹏也。

△八人众

韦提希子,阿阇世王,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韦提希,此云思惟,即阿阇世之母也。阿阇世,亦云未生怨,或呼为婆留支,此云无指,内人将护,呼为善见。大经云:阿阇名不生,世名怨,以不见佛性故,烦恼怨生。普超云:阿阇世从文殊忏悔,得柔顺忍,命终入宾吒罗地狱,即入即出,生上方国土,得无生忍。弥勒出时复来,名不动菩萨,后当作佛,号净界如来。

△二、总结:众集

各礼佛足,退坐一面。

退坐一面,总结众集作礼,退坐而听法也。疏问云:佛在人中说法,今列人众何少?答:文略不载,人实不少,如下文云及诸小王、转轮圣王等。

△第二、别序五:初、众集序,二、现瑞序,三、疑念序,四、发问序,五、答问序。初文又二:初、众集威仪。

尔时世尊,四众围绕,

别序者,望通而得名也。尔时者,欲现六瑞之时也。世尊者,福慧具足,世、出世间,尊无过上。四众者,旧言在家、出家各二,合为四众。今约一众,更开为四,谓发起、当机、影响、结缘也。权谋智鉴,知机知时,激扬发动,成办利益等者,名发起。夙植德本,缘合时熟,如痈欲溃,不起于座,闻即得道,此名当机。往古诸佛,隐其圆极,匡辅法王,如星绕月,虽无作为,而有巨益,此名影响。力无引导激动之能,德非伏物镇严之用,而过去根浅,覆漏污杂,三慧不生,虽现世见佛闻法,而无四悉檀益,但作未来得度因缘,此名结缘。比丘既尔,余三众亦然。是则合为一十六众矣。围绕者,约因缘释。佛初出世,人未知法,净居天下,化为人像。到已右旋,旋已敬礼,礼已却坐听法。因于天敬,而人用为式焉。约教者,行旋威仪,表四门机动,俱见圆理。以圆对偏,例有四义。约观心者,佛身周匝,相好庄严,四旋瞻仰,增念佛定。约本迹者,若观色身,即见法身也。

△二、众集供养

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通语三业,皆是供养别:卑谨虔礼为恭敬,至心专注为尊重,发言称美为赞叹,施其依报为供养。

△二、现瑞序二:初、此土六瑞六:初、说法。

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大乘者,善戒经有七大:一、法大,谓十二部。二、心大,谓求菩提也。三、解大,谓解菩萨藏。四、净大,谓见道净心。五、庄严大,谓福德智慧。六、时大,谓三阿僧祇行行。七、具足大,谓相好自严,得菩提也。六、因也。七、果也。以大因大果,合为大乘也。名无量义者,经云:从一法生。其一法者,谓无相。无相不相,名为实相。从此实相,生无量法。所谓二法、三道、四果。言无相者,无生死相也。不相者,不涅槃相。即指中道为实相也。二法者,顿、渐二也。三道,即三乘。四果,即罗汉、支佛、菩萨、佛也。此等诸法,名为无量。即指实相为义处耳。教菩萨法者,以此无量义处,用教菩萨法。义处,即谛理也。文云尽教以佛道是也。佛所护念者,以由无量义处,是佛自证得,是故护念。虽欲开示众生根钝,而久默斯要,不务速说者,是名护念。

△二入定

佛说此经已,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

入三昧者,慧定相成。非禅不智,须先入定;非智不禅,故先说法。即智而定,即定而智,先后出入,无有隔碍也。说经已,更入定者,是为法华作序耳。若不先开,则后无所合。所以先入开定,为合定作序,名为瑞相也。若作次第说者,先入无量义处三昧已,应入法华三昧。若明言彰显,时众则知,何待弥勒殷勤,文殊靳固?是知作序明矣。身心不动者,与所缘处相应也。其身之本源,湛若虚空;心之理性,毕竟常寂。所以称无量义处者,此定寂而常照,故知世出世间,从此一法出无量法也。

△三雨华

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

曼陀罗,此云适意,又云白华。曼殊沙,此云柔软,又云赤华。雨此四华者,表其当获佛因。佛因者,住、行、向、地、圆因也。小白表铜轮习种性,十住开佛知见。大白表银轮性种种,十行示佛知见。小赤表金轮道种性,十回向悟佛知见。大赤表琉璃轮圣种性,十地入佛知见也。此四轮之因,从中道生,所以从天雨华而表之。以因有趣果之义,故云散佛上。如此因果,谁当感克?只是此会时众,故言及诸大众。

△四地动

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此表圆家六番破无明也。无明若转,即变为明,故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六种,表住、行、向、地等妙六番也。六种者,谓动、起、踊、震、吼、觉六也。一一有三,谓动三者,动、遍动、等遍动也。起三者,谓起、遍起、等遍起也。踊三者,踊、遍踊、等遍踊也。震三者,震、遍震、等遍震也。吼三者,吼、遍吼、等遍吼也。觉三者,觉、遍觉、等遍觉也。此十八种,表破十八界也。摇飏不安为动,自下升高为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