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水寺沙门 栖复 录

言四辨者即四等者。一法无碍解。法谓教法。解者智也。于诸教法。智能了达。无有滞碍。名法无碍。所言解者。后所得智。此智缘于名句文法。无碍而转。名法。二义。义谓所诠真俗谛理。菩萨于一义中。生一切义。故说一字时。解一切义。菩萨说法义理无尽。名义无碍解。三词无碍解。唯缘于声。缘诸方音声。百舌七鸟声皆能解得。四辨说无碍解。即四辨七辨说法也。问此四义中。谁因谁果。答前三因。后一果。要成前三。方能辨说。问四辨与无碍何别。答于法义等四而解了。名无碍解。为他宣说法义。四名辨。境体无别也。

言七辨者一捷辨须言等者。蹇(九辇反)跛行难也。若言语作咋。吃(居部反)语难也。吃会意字。口边作乞。开口吃。问蹇吃何别。答蹇即是语三断六绝。吃即重道。据字只合下着言。有疏本着足者。即是蹇跛也。即是跛驴。唤作蹇冲。还是行不正之貌。亦是语多厥错也。永云。蹇者语涩。吃者语重。今者菩萨须言即言。而无量涩故。名捷辨也。昔晋朝邓艾口吃。晋帝知之记对。故问卿名何。对曰。艾艾。帝曰。卿名艾艾。当为机艾。对曰。凤凤号号何德之衰也。

言二迅辨悬河等者。二说。一云。悬河与湕冷一种。南地有湕河(虑偃反)。冷者清冷(嚧音)。悬河者即悬注。况菩萨辨。南地有湕河之水。清冷而悬河也。二云。悬河与湕冷别。悬河。直是山中万伊岸里水。一道流下。名悬河也。湕(建音同)冷字。便合作瓴。令边作瓦。此瓦瓶也。湕者举也。亦是翻泻之义。即是建瓴水。于高屋之上。即舍资头泻。[令*并]水极迅疾。况菩萨辨。金云。瓴盛水瓴也。似罂有耳。二解之中。后解有典据事因。汉高祖在咸阳。楚王韩信谋反。陈平奏云。说高祖伪游云梦泽。捉取韩信。云梦泽在向东。于此泽中。设会诸侯。韩信出迎。因便捉得。是日大赦天下。田骨奏高祖云。陛下收得韩信。又理秦中。秦国形势之国。既带山河之险。悬隔千里。四面是山。当中有水通流。地势利便牢固。此秦地得二万人。当得诸国百万人。其已下兵于诸侯之国。譬如居高屋之上建[令*并]水也。如瓴盛水居高屋之上。翻其水。水势甚速也。讷者蹇讷也。

言三应辨等者。众生欲得说与说。名应。时不欲得说与说。名增。欲得说时不与说。名减。二众生根熟时与说。名应持也。根熟了与说。名增。根未熟与说。名减。三利根者与多说。钝根者与少说。名应根。若利根者与少说。名减。钝根者与多说。名增。

言四无疏谬等者。无疏故说法不谬。无谬故说法不邪。永云。今此菩萨所说。说心即心。言色即色。所有演说。皆不邪错。而契理故。

言五无断尽等者。谟云。意言终而复始。无有断绝。名无断尽。如蚁巡环等。

言六凡所演说丰义等者。丰故多事。义之言境。即是体事。永云。本言在义。言多义寡。犹上树求鱼。克舟求剑。今者菩萨凡所演说义味尽丰。味丰故多理。

言七一切世间最上等者。智论云。五种音声从佛口出。一甚深如雷。九地菩萨说法亦如世尊。甚深如雷声。问雷声重浊。何言清彻。若言清彻。即不如雷。答今言如雷者。取雷声入地隐轸也。之义不取浊义。远闻。如普贤言。我于宝威德上王佛国等。如目连寻如来声至野马世界。如来声不二清彻远闻。闻者悦乐。三入心敬爱。四谛了易解。五听者无猒。具此四辨。所以菩萨得乐说不退转。即经乐说辨才。此五皆是此中第七辨收。问捷辨迅辨何别。答捷辨对语难。迅辨对语易者。问迅辨与无断尽何别。答迅如听不明者。无断尽如听亦明者。兼明文义所说连环。

言多以后得等者。问多以之言。必合少分。通根本耶。答法词辨才。此三唯后得智外缘起故。义无碍解。义谓义理。通道理理。后得智缘。若义理谓真理。即根本智故。谓三全一少分。皆后得故。一少分是正智缘故。故言多以及正智为体也。

言三说不退转者。论云。说不退法轮者。即是经中转不退法轮。谟云。说此法轮胜进无退名不退。非为染动名不转。又云。法轮是所说。今转不退转。是能说。

言法轮是所说等者。疏主解法轮是所说。常说此不退转法故。偏解说字缘。与经文不同。所以偏解说字也。如仕官人说仕官法。种田人说种田法。初地菩萨说百三摩地门行檀等法。八地已去菩萨。于无上菩提。决定当证。更不退转。即以此不退之法及前诸不退法等。为人说故。

言谓转如前等者。问何名不退转法轮。答疏云。谓转如前四等。问菩萨转四种二法轮有何意。答四种之中。䇿一信不退法轮。令一切外道异生舍邪归正。二转位不退法轮。令一切众生。舍小归大。三转证不退。令一切众生。舍凡成圣。四转行不退。令一切众生。舍劣取胜也。转二种者。一转已得法轮。令一切众生。舍因取果。未得法轮。令一切修行之人。生决定心。求成佛果。今此疏中。八地以上菩萨。言转不退法轮。是四种中行法轮。二种中未得法轮。化度云。即如前四种不退中。皆有后二不退也。且信不退有二者。第六住已前名为已得。从此已后名为未得。于已得者名及不退。于未得者名为不转。

言又弥勒所问等者。问说何法名转不退法轮。答疏言说自分等。问何名自分外分。答摄云。谓诸菩萨等自所得大乘之法名自分。谈二乘法名为外分。又当地已得名为自分。上地未得名为外分。说此名不转不退法轮。

言又说智等者。谟云。无漏真智证理断惑。决定无退。名不退。所获无漏福智。不同人天有漏福。可福轮故。名不转。福中有漏福无漏福。谓学百劫佛相好。亲感佛果菩提。此福胜故。名不转也。世间有漏福非胜故。有尽有能转故。说第六波罗蜜说智名不退。说前五波罗蜜说福名不转。

言又说般若等者。说般若是体。名不退。以方便是取佛果菩提之用。名不转。谟云。本智照实相理。理智冥合。名不退。方便后智能趣佛果。不为邪魔所动。名不转。说此名为转不退转也。

言又说有为事等者。八地菩萨身中有为功德示不失故。名不退。无为功德凝然常故。名不转。问不退与不转何别。答望自己得法名不退。望未得法名不转。胜劣异故。望自体法名不退。望胜法名不转。说此名为转不转也。

言此法如轮者。是总解三义。本章中有四义。今此摄领遏义。任摧坏义中。言一圆满义等者。八正道等。等取七觉支。十无学智。八圣道支。且毂辋辐三。智圆满故。先以小乘宗。以正语正业正命为毂。以是戒故。小乘宗戒。大乘宗见。小乘事须戒为先。若无戒。一切不成。正见正思惟正念正精进为辐。以是慧故。故正定为辋。今者大乘正见正思惟为毂。是根本故。正语正业正命为辐。依前有故。正念正精进正定为辋。摄录余故。

言二不定义等者。轮向实中。从南州至西州。从西州至北州。从北州至东州。名不定。圣道无漏智。从见道中烦恼尽。舍见道入修道。舍修道入无学道。名不定义也。又从自身至他身。他身复为他人展转说。名不定义。如轮不定也。自三转者。初印相转。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此在见道。第二应修转。此是苦我应知。此是集我应断。此是灭我应证。此是道我应修。第三已作转。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即无学道也。次为他三转者。一示相转。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修。引是道汝应修。第二应修转。此是苦汝应遍知。此是集汝应遍断。此是灭汝应遍证。此是道汝应遍修。第三作证转。未知苦谛。汝已遍知。未断集谛。汝已遍断。未证灭谛。汝已遍证。未修道谛。汝已遍修。化度云。若准小乘宗。一生中得成见修及无学道。今取不此准依大乘三无数劫佛说。从见修无学道。展转与他。亦复如是。如佛转与舍利弗时。于当□从见及修。成无学道。号曰华光。转与坚满菩萨。如是展转。故言不定也。又说三道。初地入心住心。名印相。具七觉支。名见道。二出心已后至十地已来。名应修。是八圣道支。金刚心时。无惑之时。是十无学道。名已作转。此约佛自转。自得已后。将为他转也。安国云。佛虽许为人说。然于三处法转不转。一高山不转。我慢如山故。经云。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至难度。二险道不转。愚痴为险道。经云。入生死险道等。三深泥不转。贪爱如泥故。经云。以贪爱自蔽。盲冥无所见。至云何而可度。离此三过。轮乃方行。

言安置圣道等者。即是世尊问阿若憍陈如。我已说法。比丘解否。答云。我已解法。

言他得圣已等者。即是陈如成佛。转为他说也。

言三摧坏义等者。俗呼为啮疣虫也。韩诗外传云。齐庄公出猎。有蟷螂举手搏其轮。问其御车者。此是何虫也。御者对曰。此蟷螂虫也。此虫知进而不知退。不量其力。以轻龙歒也。又庄子云。蟷螂努臂。以当车辙。不知胜任也。蟷螂况烦恼。车轮喻圣道。轮有二能。一能摧未伏。二能镇已伏。世界之中不宾伏者。轮到彼处摧之。能降未伏也。被降了者。后更不敢起逆。名能镇已伏故。法轮亦尔。谟云。真智起时。无惑不断。名摧未伏。一断已后。更不敢重生。名镇已伏惑。无间道降未伏。解脱道镇已伏也。小乘不断惑体。但断惑障。大乘伏定障。其种由在。冥智起时。种现皆尽。此约伏惑名摧。断惑名镇也。

言如王论宝等者。金轮千辐。以金所成。金轮王福德。敌四州人福。银轮王七百五十辐。以银所成。王三天下。铜轮王五百轮。以铜所成。王二天下。铁轮王二百五十轮。王南阎浮提也。问何故名法轮。答以法所成故名法轮。金银铜铁轮等转时。事须得他轮王以手抟之方转。法轮亦尔。事须得他四辨七辨说方转。唯佛能转。经云。一切世间天人沙门等。所不能转故。言如王轮宝故。喻如转法轮亦尔。非唯伏镇烦恼现行。忽能断种。摧伏所知。

言法轮有五者。标五义解轮也。

言一轮自性者。见修无学真无漏智。是轮自性。大乘见道之中择法觉支。以是慧故。余六相从来。非是正要也。

言择法觉支者。意显见道中修七觉支观。

言等者。意显修道中修八圣道支。观八中取正见为轮自性。以是慧故。余七相从来也。更等取无学道中十无学智。十中唯取尽无生智。为轮自性。余是助伴。十智者。一世俗。二法智。三类智。四苦智。五集智。六灭智。七道智。八他心智。九尽智。十无生智。更有通修。判修行相说。见道中修七觉支。修道八圣道支。以修七觉支。顺彼初地。菩萨入见道。有顺舍受。名□。所以见道修七觉支也。缘八圣道中。正语正业正命顺代菩萨修习位次。所以修道中修八圣道也(上别修行相)。次通修行相者。若通行相说。见道中亦有七觉支八圣道支。其修道亦有七觉支八圣道支。无学位亦尔。若七支八道不通无学者。佛位功德应无七觉支八圣道支。问既约通行相。忽应十无学智亦通见修。答二说。一者约十无学智。一一各别。唯无学道有。不通见修。二云。若约路云。八圣道支上加二智。即所加二智。唯在无学道。余八通见修。初解为胜也。

言二法轮因者。因有二种。一者。诠四谛教。教虽不能断惑。因闻此教。方能断故。故教为轮因。二者。慧为轮因。谓见道前能诠教。能生有漏闻慧。闻慧引生思慧。思慧引生修慧。修慧为因。引生见道中法轮自性。圣道因他闻教生故。教与有漏闻思修。为轮因也。问云慧若断惑。可名为法轮。三慧不断惑。如何名法轮。答三慧不断惑。不令名法轮。为因引圣道。得名法轮因。若约轮体。三慧即非。不断惑故。非无漏故。今约轮因。即通以三慧故。方引得见道起故。故偈云。外惑无熏习。非内种应知。闻等熏习无。果生非道理。南云。地前散善。只有闻思二慧。直至八地。方有修慧。正法轮体也。疏言等。等取修慧也。

言三轮眷属等者。问无漏智可名法轮。余法何名法轮。答相应眷属。总名法轮也。

言五蕴诸法者。即前七觉支中余六。八圣道中余七。十无学中。除尽智无生智外。余是助伴。且如见道。圣智起时。同时作意。惊于圣智。触于空境。并思为行蕴。受为受蕴。想为想蕴。第六意识为识蕴。无漏道共戒遮防戒垢。从所防说。名为色蕴。如是等法助慧断惑。皆有功能。名轮因也。

言四法境轮等。圣道断烦恼处。如二乘人法轮境。犹如世间作陈处。青渠黄境。北山见王子陵等。是杀贼处名境。法轮亦尔。是断烦恼处名境。声闻人法轮。皆以四谛理为境。缘觉人法轮。皆以十二缘生理为境。大乘人三转法轮。皆以三性三无性为境也。

言五法轮果等者。因道所证菩提涅槃。因即是道。道为能证。菩提涅槃为所证。寻常菩提智为能证。涅槃为所证。此时因为能证。果为所证。三乘见道前教闻思为因。见道修道轮自性为果。或见道修道轮自性为因。引生果中菩提涅槃为果。此有两重。见道前教闻慧为因。唯因非果。果中菩提涅槃唯果非因。中间二道亦因亦果。

言法既名轮等者。问何不名说法轮。名转耶。答言转者。义则亲。说则疏也。前来四辨七辨为能转。法轮体是所转。菩萨说向人令他悟解。亦名转也。只好讲人解心。转到听人心头。解心亦生。名轮也。问何名菩萨转行法轮。答菩萨说教。之时。教中含理。人闻着依教悟理。便是转理。诸听人闻着悟理。依理起行。行行取果。便是转行法轮。

言今随所应等者。问法轮通三道。法轮体者。曰教理行果。未审此问轮是何法轮。答疏言今随所应等。此菩萨是八地以上菩萨所法轮是行法轮。问此不退法轮。是四不退中行不退。二不退中是未得不退。问彼更未得。如何名转。答还是说彼未得法。向人说名转。决定当证。名不退。不被功用所动。名不转。意言八地已后菩萨能说自他。得五法轮。证不退位。具五轮故。信位二不退。有轮因故。

言又此五体等者。束五为四也。五即五法轮。四即教理行果。问四法与五轮。如何相摄。答四中教法。摄五中法轮因。四中理法。摄五中法轮境。四中行法。摄五中法轮自性。及轮眷属。四中果法摄。五中果法轮也(直以配)。委曲配四中教法。摄五中法轮因。兼摄法轮果中一分。梵音声是如来声界。名句文是佛法界属教也。四中理法。摄五中法轮境一分三道法轮。皆依四谛理上断烦恼。苦集二谛理全摄。其灭道二谛理只摄一分。余一分属果。四中行法。摄五中见修二道轮自性轮眷属。并法轮因中有漏闻思修三慧。四中果摄。法轮果中一分缘。梵音声体是教。教法中收。四谛理中灭道二谛理。一分属果法。又法轮果中涅槃。是教下所诠理。一分属理法。余一分属果法。又无学位中正见正智为轮自性。及无学位中轮眷属皆是果法收也。辨云。然前总相配属。乃为善说。不尔。五轮自性离乱。非疏本意。

言转者动也等者。释转义中标也。

言动宣等者释也。问何名动。答言动宣言教。问何名为显。答显扬妙理。问何名为运。答运圣道于声前。问何名为起。答起真智于言后。且运圣道于声前者。听人圣智起于说者之前。此相对名前也。起真智于言后。前后名后也。问答约正说法时。圣道便起。唯陈如一入相对名前。可尔。余四人在四善根位。夏满方始得果。如何说相对名前。由此不成故。申第二解云。小乘过去名前。大乘未来名前。如来转法轮时。听者闻假声名句文。熏得种子。落在第八识中。夏满方始得道。如来声是现在。圣道在未来方起。如俗间唤未来作前程事。如今圣道在如来法海声之未来声之前故。故言运圣道于声前。此五人总收也。起真智于言后者。若约陈如等五人得无学果。则是在后。如来说法了。声已落谢过去。陈如等五人方得无学。故名起真智于言后。此二解正也。三者。唯于八地菩萨身上说。由菩萨先自内身成就得圣道。总未曾向人说圣道。在说法者声之前。名运圣道于声前。圣道在未说者声之前。起真智等者。菩萨说法了。听人圣道起。名起真智于言后也。此解圣道属菩萨。真智属听人。所以疏云动宣言教。教也。显扬妙理。理也。运圣道于声前。行也。起真智于言后。果也。问教法是有为。运动可名转。理法是凝然。如何亦名转。答教法是有为。有为得名转。理法虽凝然。显故亦名转。又教为能转。理为所转。如车是能转。地为所转。

言圆摧障恼等者。圆是满义。摧是坏义。故名圆摧。有云。圆摧邪恼。非也。路府云。三义之中。以彼法轮摧圆满怀义胜。故偏结之。其不定义劣。故隐之而不说也。运圣道于声前等。即是不定义。

言下方便品等者。指余文也。即方便品法轮章广说也。

言第四依止善知识不退转者。经云。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于诸佛所植众德本。此上四句。论合为二句。名依止善知识不退转。次两句合为断一切疑不退转一唱。经有六句。合成二不退转。于此佛所。修行供养。即是依已承事无暇。名不退。不被恶友所动。故名不转。问供养尔许多佛。佛边作何事业。答于诸佛所殖众德本。殖田种也。种诸善根。问善本向何处种。答供养无量百千诸佛。百千诸佛所种也。

言殖众德本者。二解。一者德是果。三身之果。三身功德名德。三身不一名诸。三无漏根名本。修彼三无漏根。得果中众德。因得本名因。即是本也。二者。德者果中功德。万德不一名众。德本者。信进念定慧为因。当来得彼佛果。因能得果。因得本名名德本。三者。因中万行。名之为德。万行不一。名之为众德。德即是本。故名德本。此解德与本。俱在因中故。谟云。众德通因果。通福慧也。

言以己身心等者。论主解也。路云。解论文云。菩萨依自三业。供养佛色身。依佛色身。摄得供功德。摄云。菩萨自家三业依自色身。摄余意语二业。并皆供养佛。由身业礼拜口业赞叹意业思敬。不如身业恭敬供养执持香花。但显身业。摄余二业。所以身色身业供养佛。摄得檀波罗蜜功德。此解为正。问何等说口业空说身心业。答举身心摄口业也。供养佛时。身心业偏胜。由持此业供养佛故。意说。三业之中身业胜故。问何不依法身及自受用报身。摄取善根。答以此三身非是菩萨受用身。法身无形像。自受用身非种善根处故(上解论文)。

言菩萨修行莫过等者。疏主解也。意取菩萨依自色身。摄取供养佛功德。为正。八地已去受变易身。名为殊胜色身也。

言菩萨地说等者。大论四十四。云何菩萨供养如来。答当知供养略有十种。一现供养者。一切现前佛。二现前设利罗及制多。三现前一切三宝。设利罗者。此云佛体。佛体有四。一业报佛体。自受用身。二全身佛体。如多宝佛是。三化相佛体。本小化身是。四碎身佛体。即法门寺指节等。是也。今言舍利。但得名骨。余义失也。忽讹略也。若言舍利有三。一赤舍利。肉也。二黑舍利。发也。三白舍利。骨也。

言制多等者。此云灵庙。无舍利处。皆云制多。旧云支提。皆讹也。若有舍利处。云窣堵波。此云高显处。言塔波鍮婆。皆讹也。等字。等取佛法僧三宝者。先于三宝处。起六种心。一起福田心。如世间良田能生稼穑。三宝能生众生善业。二起恩德心。能拔众生一切诸苦。能与众生涅槃常乐。三起最胜心。一切众生无有能胜于三宝者。何以知。答一切众生未免生老病死。三宝不然。故名最胜。四起难值心。于百千劫。不闻名字。况能得见。如优昙华极难遇故。五起独现心。三千界中但一佛出。出既不多。故难逢遇。六起功德心。世出世间所有功德。皆依三宝而有。如诸卉木岩石泉流。皆依大地而得有故。故修供养。此等一一。唯现供养。如供养真身。就凤翔法门寺去。余三皆尔。

言二不现前等者。有二。一时不现前。二处不现前。时不现前者。二月八日时。供养佛牙时。时虽未到。正月之中。便修供养。名时不现前。二处不现前。不能就法门寺去。但此间深房净院里。烧香发愿遥供养。名处不现前。疏言于余佛制多等。等取舍利也。

言三现前不现等者。对一佛制多。名现前。若兼总作一切佛舍利。名不现前。如一佛制多等。现在前时。供养已了。便于此舍利。向上总作。一切佛舍利皆同此。有三解。一云。佛之舍利皆以真如法为体性。法性真如。既无两般供养。一佛舍利。便供养一切佛舍利。供养一佛舍利中法性。便供养着一切舍利中法性。二云。佛佛道同。释迦佛以四智八识成身。一切佛皆以四智八识成身功德。既同供养一佛。与一切佛同。三云。多佛共一世界。众生缘熟。多佛共起。不化身色相。若供养一佛化身色相体性。与一切佛身无异也。一个佛色相分。带得十方一切佛色相分皆同也(上论)。

言故我今者。疏主结也。

言四于如是等者。论说若诸菩萨。于如来所。若制多所。设现前不现前供养。唯自手作。不使用友奴婢亲属等作。是名菩萨自手供养。

言五若起悲等者。仕农工商。不是恶求得。菩萨悲心。见贫苦人作念。此人今生贫苦。良由多生不布施。遂与钱物。交伊安乐。然后还似我。对现前佛边供养。

言俱供养者。自他皆作名俱也。尊于己者。即观他卑者教化也。

言七财敬等者。舍财是一应。以香华及四事等供养。后生殷重心。即同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言八广大供养等者。此有八种。一者长时。即以前来财敬等事不间断。二多供养不得少。三须净妙物。不得舍粗恶物。四须净心。三事体广。又为名利心。五事须回向。菩萨与七种最胜相应。十波罗蜜多。要最胜之所摄受。得到彼岸。一安住前胜。谓要安住菩萨种性。二依止最胜。谓要依止大菩萨心。三意乐最胜。谓要悲愍一切众生。四事业最胜。谓要具一切事业。五巧便最胜。谓要无相智之所摄受。六回向最胜。谓要回向无上菩提。七清净最胜。谓要不为二障所恶。菩萨如是布施。是名广大波罗行。六如法供养。所施物或是自力集得。或是从他求得。七假想。将财物等。起彼想心。起百千身。恭敬礼拜。一一身出百千手。持香散华。一一身出百千声。赞叹佛功德。化出百千庄严具。八随喜。见瞻部洲乃至十方世界人供养。傍生随喜心。与供养人。功德齐等。此之八种。是名菩萨广大供养。

言九无染供养者。金云。有三。一自性无染。离轻慢故。二令他无染。离放逸故。三物体无染。非理得财。劫夺杀命沾酒。初二有情。第三物体。今不依此。故言无染。又有六种。一不轻心。二不放逸。三不慢他。四不散乱。五不矫诈。六非不净物。初五约心名无染。后一物体无染。

言十正行供养等者。摄云。普缘众生求者。发起无倒与乐之心。缘有苦者。发起离苦之心。缘有乐者。发起随喜不生嫉妒心。缘诸有情有乐无苦无乐不苦无苦无乐。如次发起除贪嗔痴清净之心。名为慈悲喜舍。若有须臾修四无量心。时中极少。不过须臾。色中极少。不过极微。

言乃至少时信等者。第十中文有五。一于诸有情。起四无量心。二于诸法行。修无常苦空无我相。三于涅槃起胜利相。四于三宝六度。而随修念。五于诸法发生智慧信忍离言等。于少时间。能信真如。是离言法性。获福无量。今越却中间三义故。乃至少时信忍离言。问信何法。答信真如法。忍可真如。是离言真如法。离言无分别法。离言无相法。离是总也。

言起无分别等者。相国云。此即观前诸供养事。体皆是空。三轮清净方真供养。如有偈言。一念净心是菩提。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究竟碎微尘。一念净心成正觉。摄云。情与非情。莫不皆以真如为体。真性离言。本无差别。亦无众相。真如既等。诸法亦然。但由众生虚妄颠倒。于相见相。无分别中。起分别相。若能于此无分别。不起分别等相。此即名为住无相。观正行供养也。

言即为守护菩萨等者。即是持三聚净戒。此是自利。供养修四摄等。即是利他。若有分别动摇。便有是非心起。是非心起则爱恶情生。爱恶既生。贪着前境。一切烦恼因此而生。云何更能守护菩萨净戒。意言。答能住无相心。凡所修行四摄事等。皆名正行供养。意说。万行皆须于无相中而修。即是三轮清净。事业最胜也。

言最上等者。第十法供养。过前九种最上。简前是下。最胜简前劣。最妙简前粗。言过前供养等者。问此第十供养。何故过前。答此供养。法身功德最胜。故过前也。路云。此十供养。通约一切凡圣而论。前九供养住有分别心。第十住天分别。故说过也。若八地已去菩萨修行十供养。皆是住无相心。不言过也。

言应念如来等者。佛本来令居净土。众生不令见。为众生入生死。名大德。无一世界有二日月。未有世界有二世尊。唯一佛独出。故令供养。难遇如昙钵华。如地与草木依止。母与孩子依止。依止义者。即功德法也。法身与报身功德为依止。报身与化身为依止。十二分教义。皆依止佛身也。

言于法僧亦然者。问法无别领受之心。云何于法而修供养。答为缘增长自功德善根。所以于法修其供养。不要法有领受之心。方修供养也。

言如幽赞者。般若心经诸广说也。

言植者。常职反。种植也。

言五断一切疑不退等者。为字平音。训得训使。被也作也。天亲论主解云。断一切疑不退转。决定集进修。名不退。不为疑心所动。名不转。断疑有二。一菩萨自断疑者。问疑唯见道断。初地菩萨也断疑。何故八地方始言尽。答摄三解。一云。疑有二种。疑唯见道断。二事疑。七地已前尚有。至八地方无。二云。疑种现总已断尽。只是习气。初地已去至七地已来尚有。故八地方尽。三云。无始时来疑。与有漏心相离一处生起。今疑种现习气总尽。但有有漏心时。便举得一分疑相状起来。似实非疑也。八地以去无漏观相续。故说无疑也。故八地名决定地。有三决定。一种姓决定。二发心决定。三不虚行决定。前二僧祇由有虚行(解菩萨自断疑了)。

言或由佛叹者。断他疑也。一云。地前一大阿僧祇劫。唯有漏正修。无漏傍修。修诸行门。多诸过失。如来毁责时多。赞叹时少。若不呵责。行不进故。二云。登地已去七地已前。无漏正修。有漏傍修。如来赞叹时多。毁责时少。三云。八地已去纯无漏。所以佛常叹也。第二解。地前唯修有漏观。如来常毁责。五地以前。有相观多。无相观少。如来毁责时多。赞叹时少。第六一地无相观多。有相观少。第七一地。纯无相修。由有功用。如来赞叹时多。毁责时少。第八一地。纯无相修。佛常赞叹也。上来菩萨自断疑。所以得佛赞叹也。次第二解。菩萨得佛赞叹。断众生疑也。灵山举会疑此菩萨是何行位。菩萨证得何法耶。忽然佛叹。断众生疑也。便是七地已前菩萨。常见佛毁责。今既赞叹。明知八地。所以断众生人疑也。

言及所得证者。即愿波罗蜜多。常居定位。乃至成佛。菩萨起智证无增减真如。不随染净有增减故。由前愿力。任运一心进修。歒前二大僧祇劫菩萨。所云地一切有情尽行度行。皆是菩萨大愿力故。名愿波罗蜜。色相加行。烦恼不能动扰菩萨心智。名不动地。

言六为何等何等事等者。外和常勤。内修不坏。名不退。外化坚固。内证定住。名不转。此中两遍重道何等。缘有两个问词。论主合一处着。故云何等何等。若开应合云为何等事。外为众生说法。为何等事。内入证诸法。入彼彼法不退转。入者证义。证彼现事。现事不故名彼彼。论主二句。经唯一。答牒经云。为以慈修身也。缘慈菩萨。有无缘慈。缘真如为境。所以内入证诸法。为修法缘慈。众生缘慈。所以外为众生说法。问菩萨何要修无缘慈法缘慈。答菩萨为自利故。所以修无缘慈。为利他故。所以修法缘慈。众生缘慈。又问菩萨何要自利。则修无缘慈法缘慈。答谓以慈修身。显菩萨行。自利亦是慈悲。利他亦是慈悲。显行二利不为余事。皆为将慈悲修身也。问修何身。答修菩萨当来成佛之三身。修无缘慈为法身因。修法缘慈。及众生缘慈。为报身化身因。故论解经句云。以慈悲而修身心。

言显行二利等者。谟云。问外化可言慈悲。内证何言慈悲。即是自利故。答一云。菩萨利他之时。即为自利。如坑有木灌水方浮。灌水如利他。木浮如自利。即为利他。如奶母故。二利但为慈悲。意举利他。兼言二利。说法但是利他故。故有偈言。下士勤方便。恒求自身乐。中士求灭苦。不乐苦依身。上士恒勤求。自苦他安乐。若令他离苦。以他为己乐。

言慈悲有三等者。指下偈中八风不动三悲接物处说也。

言七入一切智如实等者。于佛智慧决定当证。名不退。入佛真智能绝戏论。名不转。

言此言颠倒等者。正当证文也。应言入如实境界之一切智者。如实境界是法身理。菩萨有根本智。分证之时。名之为入。若言入如实境界之智。取观照智。与下第九别。第九到于彼岸。穷真实性。唯取真理。第七不退。举所取能。证智即能观心。第九不退。举能取所。取智之性。即所观境。是七九差别。若依久似举智取理。便第七与第九相似也。一切智者。即是如来智。如实境界者。佛所观境。今谈菩萨能入佛境故。经云。善入佛慧。慧之性故名慧。慧所缘故名慧。菩萨趣证。名之为入。问初地菩萨智证理时。名之为入。何假八地。答初地虽入。不名善入。八地已上菩萨。名为善入。第二解。如实境界者。佛德果中。清净法界。四智心品。此五法即是佛智慧。八地已上菩萨能趣故。名为入境界。问初地菩萨亦以求趣。何唯八地。答初地已得法上不退。未得法上犹退。不名善入。第三解。只取菩萨根本智。便是佛慧。如下分别品云。一生当得阿耨菩提等。既唤初地作菩提。便是佛慧。又云随数生成佛。初地虽得。不名善入。八地已去无漏相续。名善入佛慧。未必皆是佛果正智。况文殊大士久已成佛。观音弥勒等示居因。未为非佛智也。

言八依我空法空等者。于二空智。决定通达。名不退。二报不动。名不转。经云通达大智。疏主解之。达二无我智。生法二理俱证。名大智。由菩萨起二空根本智。断却我执法执。向下显得圆成实性。根本证圆成得智。了依他如幻事。根本智未断二执之时。向依他法上。不了是无。妄情执有主宰自在。坚执不舍。由根本智起来。断却二执。证向下无我理。后得智中重观。依他法上都无二执行相。观依他如幻事。都无有我。作此解时。还由他根本智。先断二执。所以唤后得智。作达二无我理智也。问论中既言我空法空。即合是理。云何言智。答由智而能通达我空法空。故名不退。经言通达大智。故知非理也。

言九入如实境界等者。一得无失名不退。所证安静名不转。

言穷实性者。彼岸真如理名彼岸。根本智证名到彼岸。此约生死为此岸。烦恼为本流。八地已去菩萨烦恼为中流。八地已去菩萨烦恼不行。名越中流。名到彼岸也。此第九举能到。取所到。唯真如理也。问到彼岸者。究竟之位。如何八地菩萨名到耶。答自地满足。形于前地。亦名到也。

言十应住持等者。论主解经也。于所化生。精进不息。名不退。不为贪爱等行利他事动。名不转。论云。住持不退转者。住持佛法。问因何菩萨能荷负住持佛法。令法不灭。答缘菩萨名称普闻无量世界也。

言故能住持等者。疏主解云。故能住持佛法。令法不减。众生生闻名。望风顺化。信向修学。所以能住佛法也。问天亲菩萨因何将度众生。为菩萨所应作事。答只缘菩萨能度无数百千众生。只缘菩萨有大名称。众生闻名。响慕顺化。信向修学。便能住持佛法。所以论主唤菩萨。度百千众生。为所应作事。

言能度无数百千众生等者。问何菩萨取化众生。所作之事不退转。答只缘菩萨能度无数百千众生故。将教化众生。名作所应作。所作之事。皆已作语故。名作所应作。问菩萨之行二利皆修。何故唯以化众生为所作。答二利之行。利他最难。故化众生。是所应作。非不作余。大品经云。大事者为救众生。智论云。菩萨得无生忍已。更无余事。唯成就众生净佛国土也。

言摄取事门论有二释者。问两番何别。答二解。一云。初番约菩萨地位阶降及方便化生等。第二番约上上功德。简异二乘故。二云。初番明菩萨依何地位。以何方便。摄何功德。第二番明菩萨依于地上。摄诸功德。形对二乘。名诸功德。是二差别也。

言论云摄取事门者。摄者包含总纳。事者功德事。摄取诸功德事。名摄取事。以少略文字。含于多功德也。所以论云。摄取事门者。示现诸菩萨住何等清净地中。何等方便。何等境界中。以此三句为门。摄取十三功德。即以少含多功德也。

言示现诸菩萨等者。依论略标也。便是论主二个问头。都摄十三句。经只此问之名句。便是能摄第一句问上第一总句。意问云。灵山会上。菩萨既能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未审住何等清净地中。有如是功德。答八地九十地菩萨。始能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问上不退不转。七地已前未能如此。八九十地便是清净地也。上问总句。因何等方便者。第二问。问下十二句中。初十句问更是八地已上菩萨。依何等方便。摄取功德。方便即是菩萨所行之行也。何等境界等者。第三问。云此菩萨既能有方便。于何等境界中。应作所作。即是依何处境界。教化众生。

言此为总标者。只是指前三个问意。即论中总标文也。

言论下牒释十三句中等者。疏主依标配句。疏主欲拟一一依次第解释。且先将十三句经文。配前三个问词了。然后牒释。此是疏主解也。且配句者。疏云。于无上正等觉一句。即是经中总句。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配第一句住何等清净地中。

言次有十句等者。次有十二句经中。初十句。从皆得陀罗尼乐说辨才。至到于彼岸。配第二句因何等方便。最后二句。名称普闻无量世界。能度无量百千众生。配第三问词依何等境界中作所应作(上依标配句)。

言故论牒释中唯解等者。依标牒释。即是论家论家牒释之中。唯牒初二句释文。不牒解第三句依等境界也。

言地清净等者。牒释也。正是论主答前问词。前问云。此菩萨住何等清净地。能于无上菩提不退转。答论言地清净者。八地已上三地。谓八地九地十地。名清净。问何清净地者。谓无相简有相。寂静简功用。清净简烦恼。有解。八地配前无相行。九地配寂静。十地配清净。若唯疏意。总相配好也。三地之中。一一地皆具三种。无相寂净。金云无相行者。不被七地已前相所动。寂静者。任运义。不被第九地中功用所动。清净者。离染义。不被烦恼所动也。

言此中以无相理等者。疏主解论文。辨云。理体无上。又是三觉之实性。总名理也。下三觉字相从来。且就胜。唯取无为。同向前来一无上觉。摄总也。

言故后三地皆于等者。皆于无相行上。不被有相动。寂静者。任运义。不被功用动。清净者。无染义。不被烦恼动。所以于无上菩提。向上不退亦不转。

言非诸垢染者。结之。亦云反解也。简烦恼。不被烦恼动也。

言有相等者。不被有相动也。等字。等取功用。不被动之所转故。名不退。

言第二句因何等者。准下答第二句。问云此菩萨依何等方便。答方便有四。第一摄取少法方便。第二摄取善知识方便。第三摄取众生方便。第四摄取智方便。

言此摄三句等者。经云。皆得陀罗尼。乐说辨才。转不退转法轮。且妙法方便者。即是教理行果。法义况忍。经云。皆得陀罗尼。陀罗尼念慧为体。念慧向上摄持。得无量无边文义自利功德。记之在心。故名妙法方便。

言由闻持住持等者。正解方便义。

言为人说者等者。路云。前乐说约菩萨。成就辨才为人说者。以法和众生根。是二差别。亦云。乐说辨才能说所说转不退转。此二差别也。第二乐说辨才。第三为人说。此二句摄得利他功德。

言二摄取善知识等者。引论文也。论主唤佛。作善知识也。

言此摄三句以等者。经云。供养无量百千诸佛。此初二句为方便。摄得供养佛檀波罗蜜功德。

言作所应作等者。经云。于诸佛所。植众德本。此二句为方便。摄得种殖善根功德等五根。

言由此常为诸佛等者。此二句摄得诸佛赞叹也。准论。但摄经两句。疏主意今为供养佛殖众德故。所以为佛称叹。故摄取善知识方便。能摄经三句。故言由此等。

言三摄取众生等者。论文也。

言此摄一句以慈修身者。此一句为方便。摄利益众生事。菩萨慈悲摄于众生。如母慈心摄于孩子。矜贫恤寡。人者之善行。愍愚化恶。菩萨之用心。尚不择于怨亲。宁有舍于善恶。故尽教化。不同凡夫恶者舍之。所以菩萨常不舍众生。常能救度众生。所以摄得一句也。

言此摄三句等者。菩萨自此三智。便是方便也。

言此自有三智等者。问菩萨自有三智。何关众生事。答由菩萨自有三智后化众生。亦与众生三智也。自三智即是能摄。亦与众生三智为因也。

言初智知如实者。初根本智。自利智。善入佛慧。次智知事智。通达大智。利他智也。后智是真理。到彼岸智。举智取理。问真理如何名智。答智性故名智也。

言论中唯解此初标二句等者。此料简第三问者。天亲菩萨标中问。依何等境界作所应作。天亲菩萨更不解。疏主与论主。牒将来解。依何等境界中作所应作者。疏主云。只是名称普闻无量世。界论主作所应作。所以疏云。即是经云能度无数百千众生(初番了)。

言复有摄取事门者。包含总摄义。所摄即是十三句经文。能摄即是论家问词。问此第二番与初番何别。答别第一番解。明菩萨行德差别。依何等方便境界。摄取八地已上功德。简异七地已前。第二番意。明菩萨摄取上地功德。简二乘功德故。

言自下别释二句等者。示现者。显示也。诸地者。八地九十地。地既不一。名诸也。

言十三句中初四句等者。是示现。诸地者。经云。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皆得陀罗尼。乐说辨才。转不退法轮。是诸地中摄。初一句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是第八地。次二句皆得陀罗尼乐说辨才。是第九地。次一句转不退转法。是第十地。

言后九句是摄等者。次有九句。是摄取胜功德。不同二乘功德。经云。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于诸佛所至百千众生(依标配白了)。

言故论下释示现等者。标也。荷思宗云。无相名上。有相名下。五地已前有相观多。无相观少。少故名下无相行。第六地中有相观多。无相观少。少故名中。第七地唯无相修故。名上无相。又五地已前功用行多。故名上。第六地中有功用少故名中。第七地中功用最少。名下。此上无相行。下功用行。皆在第七地中。意道。八地已去菩萨。不被第七地中上无相行动。不被第七地中下功用行所动。故言不同上下也。前来依地位上下配。非也。今依哲及相国解。缘与疏及论意。同约胜劣解为善。哲云。下功用行者。有功用名下。无功用名上。前第七地中虽无相。由有功用。名下。此有功用无相行。不动他。第八地已去。无功用无相行。上无相行者。有相名下。无相名上。八地菩萨虽作无相观。然无无相当情。无相当情亦是相。摄云。所言下上不约地位分。但胜劣以为上下。七地已前为被有相无相功用等动。个此八地离斯二种。谟云。意说无相望有相。名上。有功用望无功用。名下。第七地中。由被无相有功用所动。无相名上。有功用名下。今第八地已去离斯二过。故云不同上下。故功用望无相。论下上也。问有相分别。有相可能动无相。无相无分别。无相何能动。答有相有分别。是非立动。名无相。为滞空耽着。且名动。问七地纯无相。滞着尚名动。八地有无相。何故名不动。答七地有执着。无相亦名动。八地着不起。无相不能动。此位菩萨上无相行。下功用行。不能动故。故云不同上下也。问按十地论。第八地菩萨。耽着三昧酒。十方诸佛摩顶七劝。善男子。汝已经多劫。积集诸善根。云何不进修。无相海中住。菩萨闻已。即便觉悟。趣入上地。又唯识云。于利他门中。不欲行障。如何今说不被无相动耶。答七劝有障。皆约利他。利他行未圆满。要劝也。自利行中念念进修。不被无相动。故任运而行。不被功用故。沼云。第七地中。由有二动。一作功用。二耽无相。所以菩萨七地满心耽无相观。不肯进修。入于八地。十方诸佛摩顶七劝。语言。

善男子。汝已修行。经于多劫。积集善根。云何不增集。而耽无相观。菩萨闻已。从此遂悟。起入八地。安国云。破有说。七地不肯进修。劝入八地。此解全非。违他论文故。不应依信故。摄论云。八地中有二境。一真境。无相无功用。一切有相无功用不能动。二俗境。有相有功用。谓现净土中。一切惑不能动故。

言不同下者等者。释也。论云。自然而行。简功用也。

言上者胜行等者。疏主解论文也。上者胜行。指第七地中无相行也。下者劣行。指第七地中功用也。

言唯识释不动云等者。引教证成也。虽引唯识论证。与此法华论浑别。唯识云。八地菩萨。相用烦恼。不能动故。相是有相。用是功用。烦恼是烦恼。与法华论不同也。

言此论释不退等者。引法华论云。相是无相。用是功用。此一不同。又唯识论。约地位上下配。法华论。约胜劣配上下。此二论差别也。

言任运进修等者。结第八地法华论意。任运进修。简功用行。空有双证。简无相行。不为二动者。即是功用无相。二种动也。根本智正观空时。俗智亦能观于有也。唯识云。间即空方便智。发起有中殊胜行也。

言于九地中得等者。得胜进陀罗尼。具四碍辨自在故。胜前进后。名胜进。此摄两句。经谓皆得陀罗尼。摄法无碍义无碍解也。乐说辨才。此一句摄词无碍解辨才无碍解也。缘第九地菩萨具四无碍辨。所以论主配两句。经每句各摄两辨也。

言前第三地等者。问唯识论云。第三发光地。成就胜定大法总持。能发无边妙慧光故。又说二地断闇钝障。及圆满闻持陀罗尼愚。如何今言九地方得。答曰。辨才初地初得。三地分得。九地相续。佛位圆满。问九地如何名满。答此满有二。将满故名满。因满故名满。庄严满名满。所以第九地四无碍辨。最为殊胜。于一刹那顷。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人天异文异义。一时发问。此地菩萨。能以一音。普答众问。能断众疑。由此地名善慧地(解九地了)。

言于第十地转不退等者。初受位时。于摩尼殿上坐。四天王。各取本方海水。灌王子顶。灌顶亦了。曙色亦分。日未出时。从本方有一金轮。千辐所成。住王子顶。将受位时。而有四义。一灌顶受职。十地经云。佛子。譬如转轮王长子。玉女宝之所生。具足王相。转轮圣王。令在白象宝阎浮檀金座上。取四大海水。上张宝缦宝网华幢。种种庄严。手执金瓶香水。灌王子顶上。即名灌顶刹帝利王数。具足十善道。故得转轮圣王。二增上无违王。云自在义。三善能决断。四分明赏罚。十地菩萨。百劫学佛相好。千劫学佛威仪。万劫学化行。将成佛时。于大宝华王座上。放大光明。照无量世界。照无量一切众生。又顶上放大光明。召十方世界佛。佛见此光已。作是念言。某世界有佛某子。今欲成佛。可往。十方诸佛一时到会。诸佛一时放光。却照此菩萨身。劝入金刚喻定。断烦恼。舍劣无漏及变易身。解脱道亦起。诸根相好。一一无边无限善根所引生故。由具四义。如王太子得法王子。名一王子。有灌顶受位菩萨。有蒙光摄受。一切诸佛放大光明。令授位故。二王子有增上无违。菩萨于法自在。谓于诸法智自在故。三王子能善赏罚。菩萨善能说法。四王子善能治罚。菩萨善解决了。王子灌顶子。便堕王数。决定为王。菩萨家光了。便堕佛教。决定成佛。今第十地菩萨转此法轮。决定成佛也。

言以八九十地同等者。总结前来第二复次。以云复有摄取事门者。示现诸地。诸地之中。开出八地十地便解义了。至此间疏文。书去都结云。以八九十地同亦现诸地。意道八九十地功德。同示现诸地中。收此结前四句经文。经云。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皆得陀罗尼。乐说辨才。转不退转法轮是。

言故论自结者。结前生后也。

言下之九句同名摄取功德者。若约前四句功德。八地九地十地各别得。十地菩萨后必滞。前必得八地九地功德。若八地菩萨便不得九地功德。九地菩萨不得他十地菩萨功德。此四句功德九十地皆不同得。且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唯第八地得也。皆得陀罗尼乐说辨才。唯九地得。转不退转法轮。唯十地得。所以言皆不具得之余。更有九句功德。八地九地十地菩萨皆同得之。此八九十地菩萨。一一皆具此九句功德也。

言上之三地等者。即是八九十地菩萨。能摄已下九句经文功德。故言上之三地皆同得之。即是供养无量百千诸佛。至度无数众生。问争知八九十地菩萨不同得初四句功德耶。答只说同得九句功德。不说初四句亦同得。疏主既不说。明知不同得也。是同得者疏中说。及显不同得者。则疏不说也。故余之九句。向八九十地中。一一皆能摄得。一一地中。皆具此九句。以胜劣不同。两遍结论之大意也。

言释第二摄取功德等者。天亲菩萨问有五个何等将下九句经文。答五句者。依何处。依何心。依何智。依何等境界行。依何等能辨。金云。论家五个何字。徴下九句功德。意言凡诸菩萨所得功德。凡欲利生。先须托处。必依善友。故须第一依处。涅槃云。一者。亲近善友。既依善友处。当用何心。故第二依度众生为心。更以度众生为心。后将何法。以度众生。故第三依何智。更有能有能度之智。未知依何境界中修行诸行。故有第四依何等境界行。虽依二种境界中行。依何方便而化众生。故有第五依何等能辨也。

言下自别释者。论家自牒解也。

言依何处摄三句者。经云。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于诸佛所。殖众德本。常为诸佛之所称叹。只缘供养佛多。摄得檀波罗蜜功德。只缘亲近佛多。摄得赞叹功德。常为佛之所称叹。常得佛叹也。论云。依善知识处所故。

言依何心者摄一句等者。依度众生毕竟利益故。

言诸菩萨所作等者。疏主此菩萨依慈悲心摄众生。如母慈心。摄于孩子。问经云以慈修身。菩萨既自修身。何名利益他人。答如母自吃余食之时。剩吃汤药。意徒是奶。乍观似自益。于中身心。元来为利益他人。问何名以慈修身。答炽然教化众生。是菩萨慈悲心。及至众生。出离生死。便资益者。菩萨利他行故。知慈悲是修菩萨身心也。

言依何智者摄三句等者。只此三智便是所摄。论句为能摄也。只此见在三智亦方便。先由菩萨自身具三智。然后与众生三智也。

言一授记密智者。论主解善入佛智慧。记者分别解释之义。即是说法之智也。问既是说法之智。为名善入。答悟解得诸佛智慧。道理说向于人。名善入也。密者。此智是为众生。解说深密义智。言授记密智。即智论中。十种密中。第五授记密。中十密者。一身。衢师罗长者等。二口。目连远寻无际座下如聋。三意。外现贪瞋等。四时。五授记。六折伏。七乘种种。八根差别。九一信如实所作。十得菩萨。

言二诸通智等者。通者神通。神通有四。他心宿命神境漏尽。此由是境。菩萨依此为境。向上向下能起神通。名神通智。智能通达真俗谛境。名大智。

言证真如智者。意道此智是证真如之智。

言即到于彼岸者。真谓真如。是智性故。经文虽举能到。意取所到。真如而名智。此解胜。此三处解三智各自别也。路府云。且下支门中。解初智取本后二智。名善入佛慧。次智唯根本。依诠证理。名通达大智。后智到彼岸之智。智云性故。唯取真如。摄取事门中两番释。初番善入佛慧。缘理后得。通达大智。缘事后得。到于彼岸智。亦是真如。第二番善入佛慧。说法智通达大智。神通智到彼岸智。即根本智。能到名到也。所以论主解云。依何智者。一授记密智。二者诸通智。三真实智。

言依何等境界行等者。论家更不解第四句。疏主向下。与论家配经句云。名称普闻无量世界一句也。

言诸世界有二等者。疏主解经中世界。世界有二。一器。二有情。缘经中有世界字。便通情与非情。俱是菩萨教化众生所行之境界故。

言依何等能辨等者。第五句论主亦不解。疏主配经云。能度无数百千众生。

言随合别配等者。疏主别配经文了。便自分疏论文。理令别配后之二句经文。此上是疏主解也。

言论乃解云等者。下解论家。广略不同者。上来论标五个何等之中。初三个何等。论主一一牒解了。至后两个何等境界行。何等能辨。论主并不牒解。亦不配经文。亦不别配三个智。疏主与论家牒解。并配经文了。疏主只与论家。配两个经句。唯不与论家别配三个智。所以分疏。论意云。理合别配后之二句。论乃解云。依何等境界行。何等能辨者。即三种智所摄。应知者。此叙论意。答前二句问词。故是文略。安国云。问谁人略。答菩提留支翻译论文时略也。论主意。由成就得三个智。能行能辨。利益众生事也。若论家不略。一一别配者。应云依何等境界行者。答云。名称普闻无量世界。依何等能辨者。答云。能度无数百千众生。兼令配三个智。云善入佛慧智通达大智智到于彼岸智也。此中都有三种略。一者后二句不别牒解。是一略。二不将三个智别配何等境界何能辨。是二略。三两个何等两句。问词答词一句。是三略也。疏主出论家。合有三智道理。云依何等能辨者。即三种智。应智者文。意谓以三智于世界境中。能辨众生事。用以三智。摄斯二句。更不别配。故言三种智摄此番意。略不能具显。其意必尔。

言下列名者。谟云。不退菩萨德尊名高。称之者使三业归依。闻之者令四重消灭。增自他之功德。作瞻仰之良缘。由是标微号于前文。播芳名于后嗣。

言皆以愿行为名者。问菩萨修因克果。地位功德齐。何故立名。有斯差别。答据实。菩萨之行究竟无差。但约意乐不同。及彼众生根感有异。遂令菩萨愿行有殊。且如文殊见他无乐。愿作吉祥。观音见苦才念。即寻声来救。理实通能拔苦与乐。

言分为七对者。金科为四对。一已成当成对。文殊已成。观音势至当成。二出家在家对。弥勒出家。䟦陀婆罗在家。论释云。䟦陀婆罗等十六贤士。能现四众之形。三他方此界对。弥勒此方。波罗奈国。劫波利村。婆罗门家子。观世音大势至。即是他方。四主客对。贤护是主。王舍城人。宝积毗耶离城人。导师是舍卫国人。客也。今且依疏七对为正。问何故八万大菩萨中。最初烈文殊菩萨。答河西道朗法师。唤此菩萨。作游方菩萨。十方佛国有法会处。更为开教之主。即是过去灯明会下。二十亿菩萨。因妙光法师。方开妙法。今日释迦会下。因文殊菩萨。方得闻经。问何因前佛后佛。因文殊开法华经。非余菩萨。答三说。一云。文殊体群生之意。释时众之疑。辨昔佛说云于前。明今佛敷之于后。唯是文殊。绝疑谤之萌。开信解之渐。然后佛从定起方说此。故言因文殊说法华经也。二云。文殊即然灯之师。释迦又是然灯弟子。据此文殊成佛在然灯之前。况弥勒未通。是文殊引道教化。海会菩萨其数难量。化龙女成佛。又是文殊之力。自今昔利益弘多。三云。以过去日月灯明佛有八王子。皆师妙光菩萨。其第八王子成佛。号然灯佛。今释迦又事然灯佛故。即是第九佛。故知文殊是九个佛之祖师。释迦尚遵文殊。为九代祖师。阿难岂敢不向初烈。经云。日月灯明佛八子。皆师妙光。妙光教化。令其坚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阿难排比。此十八大菩萨。尽是法轮王之将士。破生死之魔怨。文殊与观音。最初烈位。执智釰为先锋。宝积导师末后按名。弯定弓而为掩尾。一则证阿难说经可信。二乃彰如来圣德尊重。广说莲华宝经。法轮常轮。此菩萨佛灭度二百年。于雪山中。现十八变。化火焚身。入涅槃。时人以舍利起塔。往往诸天下来供舍利。舍利放大光明。

言拔苦与乐者。谟云。三界皆苦。四生无乐。伟哉上人。候时而作。如升禄位。如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