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水寺沙门 栖复 集

然法华论中十五义解。应婆沙六义解应唯识论三义解。应言一应受饮等者。问阿罗汉是何义。答疏言一应受等。

言堪为福田者。疏解也。糅云。凡夫之具诸烦恼身器不净。如咸卤田不生苗稼。不资长一切功德。即是诸烦恼未尽。名为举倩。即是不堪为福田。见修皆尽。故是良田。问如说见道及修道。出慈心定供养。皆获现世之报。何非应供。答有学之人修惑尚在。犹有妻子。非一切时堪受供养。故不应也。

言二应将大众等者。将者将护。众生爱多说法。即与多说。爱少说者即与少说。二将者上声呼。将者㢡义。余义。若有烦恼贪嗔名利。不堪倾御大众教化。

言三应入聚落者。问罗汉是何义。答云。疏言三应入菩提。

言得真自在者。是十六句中第四句。

言非为欲境者。问何要事须证得真自在。答疏言非为欲境等。凡夫不得真自在。得假择灭。烦恼暂伏不起。遇缘却起。如郁头蓝子伏彼事惑。得非想定。后时乘通。往来王宫中。因嫔妃等。青峨皓齿倾城。腰无咫尺。笑直千金。于是失通堕地。步行而出。欲境牵心。故不应入。即是。欲境不牵。堪游聚落。五尘在意。莫到城隍。

言心善解脱者。此心若是缘虑心。离性障得解脱。若是禅定名心。离定障。得胜定。起神通。

言具智辨者。烦恼既断。慧力坚强。智辨过人。故能降彼。即是。拙口钝词。难申立破。捷才智才。可伏魔怨。又亦分得四无碍解。名具智辨也。

言五应以智慧速者。有智慧能观于空。有何法与众相应。速者即是慧性捷利也。观察者。即是简择义。观彼诸法刹那生灭无常无我等。盲无慧眼。不了苦空有慧之人速能观察。

言六应不迟等者。牟云。说法之议有三。一顺法体。二称根性。三说合时。不少说名不迟。不多说名不速。又众生根熟不与说。名迟。若根未熟与说。名速。二为利者速说为疾。钝者迟说。如鸡附卵。啐啄同时也。三乐迟说与迟说。乐速说与速说。名不迟不速也。

言如法相应者。即顺法体义。只此不迟不速说法。善顺人心。即是所被之人。与能被法相应。相应者。契合之义。若解阔堪能说法。唯知我意。必不称人。春秋云。以欲从人即可。以人从欲鲜济。此上契根法。称体而说。名如法相应。名契理也。

言如调慧马者。不是罗汉调众生。名调慧马。但是罗汉三业。随顺如来。顺众生故。如调慧马。慧马即善顺人心。罗汉乃不违佛意。善解调心。堪能说法也。

言七应静坐等者。问第一应受饮食。第二应将大众入城此义宁通。答彼约利他。此约自利。名静坐也。

言少欲知足者。已得之财不积。未得之财不聚。积而能散。聚由碍也。上求也。知足故不积聚也。龙则好静处。罗汉不乐生死。

言离阓闹者。市门也。不寂静义也。显能龙能离。此少欲义成。

言八应一向行等者。贪修诸行。不著于禅。名为一向。若人贪着禅味修行。则有间断。更不异缘。名为一向也。四禅根本定。十八禅支。总名诸禅。非同今时禅师少时心安执为胜定。遂于文字一向拨无。此大罗汉于禅不着。道谛虽满。而复进修。耽着诸禅。不行善行。精勤无足。常乐进修。问既称无学。宁有进修。答二乘究竟道。欣大菩提故。诸佛究竟道。乐利乐他故。若是不定性声闻求大菩提。慧解脱求四禅八定。练根除障。亦名进修。若定性无学。未入无余已前。求胜智慧。求胜神通。亦有进修也。问罗汉亦有无记心。何得一向行善行。答据于加行心说。问如何不着诸禅。答已作所依故。所作之事作已讫故。或约此会。皆不定性故。即无足精进中。不舍善轭也。

言九应行空圣行者。即是依空解脱门。观我我所空。所显空理名已办所办。灭谛理也。我执既无。成空圣行也。

言十应行无相圣行等者。即无相解脱门。观灭谛理时。当苦不生。集因既无。苦果当灭。生死因果。皆已断故。名弃重担。重担即生死二法。押溺有情如扇担物。不出离故。即生死未尽。有相牵情。重担既无。能行无相也。

言十一应行无愿等者。即是无愿解脱门。谟云。既得有余依涅槃之己利。云何求生死劣法。未得圣智已前。出于生死之法。有所求。今既成无学。依此解脱门。于有漏法。更不愿。便舍生死。得证有余涅槃。名为己利也。问此三圣谛行。与十无学智行摄云何。十智者。苦集灭道法忍智类智世俗智他心智尽智无生智。相摄者。空圣行摄八。法智类智四谛智尽智无生智。无相圣行摄五。法智类智灭智尽智无生智。无愿圣行摄六。法智类智苦集二智尽智无生智。问此与三性摄云何论云。理实皆通。随应各一。空摄遍计。无相摄依他。无愿摄圆成也。

言十二应降伏世间禅等者。问第八不着诸禅。与十二不生味着何别。答若是第八。一向行善。贪修诸行。不滞着诸禅。若是第十二。降伏世间禅。不缘修诸空行。于禅定中。不起爱味烦恼。名不着。两般差别。如二人向讲。一人不肯受八戒去。一人贪听经。不肯受戒那一总不听经。亦不受戒。一种不受戒。浅深别也。

言世间禅定者。即有漏定也。凡夫有学虽修禅定。味着随生。今者无学。三有爱结。既说永亡。得净定时。不生味着。故说名降。定有三种。一者爱味定。金云。谓初得时。于根本定。起爱染烦恼。耽著于定。更不起进修。名为爱味定。二者净定。虽是有漏。不味着。名为净定。此二虽俱有漏。味不味殊。故云分为二。三者无漏定。体是无漏。离爱味故。即是贪心。贪心若在。尚染禅支。诸结永亡。能障爱味也。

言二有界定者。三有之中。除欲界。取上二界。名二有界定。及二禅不生味着。问禅唯色界。何故言二界摄。自问自答有三。一云。疏本脱第字。应言第二界是。二云文总。应云于色界不著于禅。于无色不著于定。三云。无色界亦得名禅。禅者。此云静虑。亦云功德丛林。能生一切诸功德故。若不尔者。禅波罗蜜应摄定不尽。问诸教之中。何故禅与定别。答色界具支。无色不具。胜故偏说。云何具支耶。答俱舍云。初静虑五支。寻伺喜乐定。二禅具四支。内净喜乐定。三禅有五支。舍念慧乐定。四禅有四支。舍念中受定。然禅定二名互相通论。若不兼定。智论云。云何定禅。谓四禅四无色定。定不兼禅。云何言此本等至八也。

言十三应起诸通等者。问前来上云。起门中将第二句诸漏已尽。释第四句云。正智解脱。正智是能证智。解脱是所证理。此间何故唤解脱作神通。答此论主意别。前来由烦恼覆真如理。正智未断之时。一则理未解脱。二兼能证智未解脱。由智起未断却理上烦恼。理智二种皆得解脱。智既解脱。便起得神通。未断理上烦恼障。他神通起不得。烦恼断尽。起得神通故。此处唤正智解脱。作神通也。二者。前门约正智证理。说解脱。此间兼约同时能证智上。起得神通。神通因智。解脱分能起得。故唤解脱。作神通也(上二解正)。问如何言神通是胜功德。答久学一切变现。皆由神通故。胜功德也。

言十四应到第一等者。无为灭理。是第一义功德。此第一义是所到。心是能到。问如何名主心自在证无解耶。答前云。无学之智名心自在。假者身名主。由主自在心位。获无解理。第一义功德也。

言波罗蜜多等者。论云到彼岸。彼岸者即是波罗蜜多。声闻广度众生。罗汉自成就得十六句功德。将此功德。愿一切众生令同己利。身得此功德。释云。广慧声闻。摄生同体。合同己身。得功德故。名同生众也。显此是俱解脱罗汉。若是慧解脱钝根罗汉。不能广度众生也。

言第八修行不息等者。问前第八言不着诸禅。第十二言不生味着。此二何别。答第八修行不息。即是一向行善行。不着诸禅。第十二云。不生味着。此前进善边。后约破恶道说也。牟云。如听人。一人受戒了。贪听经。无功听律。有一人亦不听经亦不听律。不听所望义别。又云。第八约回心声闻不着诸禅。常精进故。第十二罗汉将自所得定。降伏凡夫外道等定心故。

言恐厌文繁者。意道前来配属经论。恐文烦广。但是略陈。然于此义中。随释可知。

言应说颂曰受生入降已等者。结偈备意也。受者。应受饮食。将者。将诸大众教化。入者。入聚落。降者。降外道。以者。以智慧速观察法等。

言第一应等。经云诸漏已尽。

言第二应将者。经云无复烦恼。第十一应行。逮得己利。

言第十二应降者。尽诸有结。

言第十四应到者。经云心得自在。初阿罗汉。是总句故。所以不配也。

言摄取事门者。标门名也。

言以十五句摄取十种功德者。此经十六句。摄得阿罗汉身上十种功德。或二或三句合与说之。摄一句功德。或一句经摄一句功德也。

言此中意说十五句者。十六句经中。说著有为处。即是摄得十种功德中不可说果。说着无为处。即是摄得十种功德中不可说果。问法性离言。何唯无为。是不可说果。答若法体一切皆离言。若约有为法。证得共相。证他自相不共相。若是无为。举体皆证不着。故言可说果不可说果。意道。向下十种功德。不过有为无为也。果者。即是无学果位功德。故名为果也。集论云。若法生灭住异。是有为义。有为相违名曰无为。然其无为大少乘异。且小乘经部宗立三。谓虚空。择灭。非择灭。若大乘宗中。掌珍五蕰论立四。谓虚空。择灭。非择灭。真如。若百法唯识立六。更加不动。想受。无为。今言无为果。是择灭。非择灭。无为果也。金云。先于见道门中无间道证。断三界四谛下。分别烦恼尽。解脱道中证无为。又三界九地断俱生惑。地地九品惑故。九九八十一品。通前总证见道无为。成八十二品。名无为果也。其有为功德有二十八。谓遍行别境各五。善十一。不相应中取五法。一得。二生。三住。四异。五灭。并无表色。及心王。计二十八。法中有为法。与言说为依名可说果。无为不堕世故。名不可说果也。

言下随应配者。谟云。第四得真自在。第十所作已办。第十二逮得己利。第十四正知解脱。此等四句唯是无为。疏云。十功德中。第一句第六句。唯是无为无相。微细难了。名不可说果也。第三句第四句第五句第九句。唯是有为有相。粗显易知。名可说果。问云何不可说。答言诠不及。若尔一切有为法体。亦是言诠不及。岂是无为。如呼火时不得体。答虽不得体。呼时火来。呼无为时。火不至故。成差别也。二七八句通摄有为无为果也。且第二诸功德中有三句。得真自在。唯是无为。余二是有为。七中有三句。逮得己利是无为。余二有为。八中正智是有为。解脱是无为。十中到彼岸者。理智二种俱到彼岸。故通摄彼有为无为也。

言缠及随眠等者。疏解也。缠是现行。即是诸漏已尽。随眠种子。即前经中第三句无复烦恼。由成得上二句。诸漏已尽现行无。无复烦恼种子灭。故能摄得三德中断之功德。名得功德。问俱解脱罗汉。望十五句。总名为得。何唯初二句。答先由二或亡。成上二句功德。是以能得以下诸句功德。故偏名得也。向上德字。是断德之德。向下德字。是功德之德。牟云。第一功德。是无为不可说果。摄于断德。道理稍亲。纵为得字。此亦无爽。离系果上。许有得故。然寻论文疏本。亦有无得字。俱言摄功德。随取皆得也。

言二摄取诸法功等者。功德不一名诸也。

言此三句中得真等者。得真自在一句。是无为。降伏世闻功德者。世间是有漏功德也。

言世间之心不得等者。前上上门中。以尽无烦恼。释得真自在一句。总别相门中。应入聚落。此中言永离或娆。故能降世间之心。不得自在。由被或娆。如郁头蓝子。虽得非择灭。非真自在也。

言未得离二等者。即相应缠。二所缘缚。九品烦恼之中。一品未尽。不名离缚。九品总尽。名离缚也。前来上上起门中。离定障名心解脱。离性障名慧解脱。就上上起门中。第二解离无明贪爱等体。名心慧解脱。今此门中。降伏世间及出世间学人功德。未得心善解脱。未离相应缚。未得慧善解脱。未离所缘缚。或心善解脱离自性缚。慧善解脱离相应缚。名离二缚也。

言三摄取不违等者。由如良马。良马不违人心。善随人意。今此罗汉顺如来一乘教行。或顺佛教。依之修行。行字通平去。问何不顺理果。答教是因。但随教行。即顺理果。所以互举一边。一罗汉不违如来教。二则不违一切众生心。罗汉如马。亦则众生如调马人。约不定说。

言四摄取胜功德者。即胜劣义。初门云。对治烦恼怨歒故。是胜上之义。胜即功德。

言亦如大龙者。永云。龙有威灵。调和阴阳。兴云起雨。离于阓闹。今者罗汉神力圆满。种种变现故。如于龙有威灵故。今此无学得俱解脱。三明六通。具八解脱。四禅八定。总得之故胜前五种罗汉。故言摄取胜功德。前来上上起门中第一释云。如龙威德。虽行生死险恶之处。如平坦路。无所拘碍。又第九句重释云。应作者。人中大龙。已对治降伏烦恼怨歒。故此中云。亦如大龙。有大威德神力圆满。行险阻之处。不被拘碍。罗汉降伏世间烦恼怨歒。不被生死拘碍。故名胜功德。

言五摄取所应作等者。永云。依教修行。是所应作。罗汉今已作此所作事。故依修行观行。如来令作五停心等。诸余观门。罗汉亦已依教作。佛教令断分别俱生烦恼重障。罗汉已断种现俱尽。由已作此所依事故。能摄取所应作胜功德也。

言非财供养等者。永云。但依教法。则是恭敬供养如来。同下经云。汝等若能如是。则为已得报佛之恩。其有能护此经法者。则为供养我及多宝。准此故知。依法修行。则是供养恭敬于佛身。如言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代。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今阿罗汉已依教法。修行供养。是所应作。则是正行法供养。行字通平去呼者。正行即是法供养。即十法行等法行。道谛摄故。无学已满。自我道已作供养也。

言六摄取满足等者。牟云。即能满足学地。是无学位。有学之人修惑未尽。择灭不异故。此据一相。说至无学位。何不满也。永云。灭谛是罗汉所办之事。由证灭谛。具足办所办。满足学地也。问如何摄满足功德。答以罗汉所证有余涅槃。名满足功德。有余涅槃是所办法。今已办故。名满足功德。即是灭谛满足也。

言七摄取过功德者。过字唯去音。非平声也。

言初句过爱者。经云弃诸重担。生死因果名重担。本从贪爱所生。今弃重担。故名过爱。下经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凡夫不能弃生死重担。为有贪爱。今阿罗汉无于贪爱。所以能弃生死重担。过于爱故。

言次句过邪命等者。经云。逮得己利。阿罗汉证得有余依涅槃。为己身之利。不假世间衣食活命。一切凡夫未证涅槃。皆是邪命。今远之。故名过也。

言后句过上下界等者。经云。尽诸有结。色界无色界自是定地。故合为一名。故名上界。欲界为下散地。别开为下界。九结烦恼是上下界因。今皆已断。故言过也。若依小乘。断五下分结者。一欲贪。二嗔恚。三身见。四戒取。五疑。初果人断后三结未尽。不出欲界。那含果人。断五下分结尽。但过下结名出欲界。五上分结者。一色贪。二无色贪。三掉举。四慢。五无明。无学人断此五结尽。名过上下结。问贪体通三界。于结即分三。无明通三界。何故唯成一。答圣生犹有润。开数故分三。无明无再发。合故唯成一。问圣招生业显。纵斯可润收。结中分别亡。业无宁有润。答圣有前生业。仍招后有爱。爱起相续生。由斯得有润。问罗汉如何得过功德。答以弃诸重担故。罗汉未得弃重担。罗汉不过于贪爱。罗汉已舍生死担。所以过于爱。故名过功德。问如何过于邪命。答以逮得己利故。罗汉不证于涅槃。更求邪业以活命。证得涅槃不死法。何要耶求财利以资命。问如何过上下界。答尽诸有结。若三界九地有一地爱结在。不得名为过功德。罗汉三界九结皆已尽。名过功德。初果三果结未尽。二果虽断欲界六品。三果已过欲界结。由有上二界结在。总不得名过功德也。今此无学三界总尽。所以得功德过于三界。名过功德。故三句皆名过功德也。

言八摄取上上功德等者。永云。初果胜凡夫。无学胜有学。无为胜有为。故得上上名。唯是解脱真无为也。前来上上起门中。以第三句释第十四句。第十四句是正智解脱。正智是有为。由正智证解脱。解脱谓无为涅槃。是也。即有为无为别也。第二解。以第十四句释第十六句。云善得心解脱。加心字。心即是定中智。得神通诸功德。显是俱解脱罗汉。第三解总解。别相门中。云正智解脱。空言正智。无心字。即正智解脱。总是神通。由被烦恼迷覆真如理。理俱不得解脱。由慧解起来断烦恼。理智俱得解脱。只此解脱之智。能起神通。故唤正智解脱。作神通。第四解。今摄取事门中。言正智心解脱。虽然加心字。总作无为果解也。问何故疏中四说不同。答经与论不同。般若经云。正智解脱。天亲论云。正智心解脱。经论各据一义。疏主若依经即违论。依论即违经。故此含两势也。疏主或则将经解论。将论解经。二文不同。更无别过也。问经中何者是上上功德。答疏言谓正智心解脱。正智是能证智。解脱是所证涅槃。此经涅槃功德。名上上功德。问云何智解脱是所证涅槃。答疏云。解脱者无为果故。既解脱是无为果。即是有余涅槃。问何知所证解脱涅槃名上上功德。答疏言诸德之中最上上故。

言九摄取应作者。前来上上起门中。单释十五句云。至过见道修道智故。一切惑尽。至心自在。约智解。第二总别相门。应到第一义功德。谓此至心自在证无为故。约理解。第三解摄取事门。约神通解。由起得神通心自在故。

言摄取利益之行者。二解。一由起得神通心自在故。名利益众生行。二自身离烦恼故。堪为福田。亦是利益众生行。此两般行。具在身中。摄取利益之行。不过二种。一者自乘行。二降伏行。今言得神通。是证降伏外道行。离系缚故。即是自利行中自利波罗蜜。今日尽是回心向大声闻。故依大乘。作此解也。

言十摄取上首等者。经云。第一究竟。言波罗蜜多声闻。论文也。

言堪为到彼岸者。疏主解也。一得永为得。名究竟。理智二种俱名为到。名到彼岸。问上上上首。二法何别。答上上唯理。上首通理智。二种别。问疏主前来解疏云。今随所应配处。十种功德中。二七八十。通摄有为无为。何故今解第八。便言上上唯理。答前约出体。理智俱通。今约释名。有为不得名上上。故唯说理。牟云。上上约果。理智皆是上上。即是约法也。上首即到彼岸声闻。约人也。问二乘涅槃是法空。可名第一究竟摄。二乘涅槃非法空。云何得名为第一。答将彼二乘。对大乘生空涅槃。非第一。今约自乘极果论。是以亦名第一。

言初二名摄取者。即是第一摄取功德中有二句。谓诸漏已尽。无复烦恼。

言次三摄取诸德者。即是摄取诸功德有三句。谓谓得真自在。心善解脱。慧善解脱。

言顺胜作满足者。顺者。即第三不违功德。谓由如良马。胜者。即是第四胜功德。亦如大龙。作者。即是第五摄取所应作胜功德。谓已作所作。满足者。即是第六摄取满足功德。谓已办所办。所以疏云如次配四句也。

言三句名摄过者。即是第七过功德。即是弃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三句摄也。初句过爱。次句过邪命。后句过上下界。

言上上利上首等者。疏言上上者。即是第八摄取上上功德。谓正智解脱。利者。即是第九摄取应作利益众生功德。至心自在。上首者。即是第十摄取上首功德。第一究竟。

言此经六句摄取者。诸漏已尽无复烦恼。此二句。摄第一功德。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此二句。摄第七过功德。至心自在。即是心得自在。摄第九利益众生功德。阿罗汉一句是总。此中不取。唯取下十五句摄功德也。束十五句。一处即成阿罗汉一个应义。若开便分十五个也。

言成唯识论中三义解者。罗汉与前三门配摄。问唯识论中三义。此门中相摄尽否。答简要云。上上起门摄应永害烦恼贼。及不复受分段生。总别相门摄应受妙供养。问摄取事门三义中。摄何义。答疏主摄取事门。非彼三摄。三义皆不摄。彼宽此狭。

言彼三但约决定义者。缘彼论中。约总相。语六种罗汉。不论利钝。皆有三义。今此摄取事门。唯约俱解脱罗汉说。故此摄取事门中。既言摄胜功德。故知是俱解脱人也。

言又上上起门者。疏中将唯识论中三义。正配此三门。上上起配永害烦恼贼。总别相门配堪受妙供养。摄取事门配无分段生。

言宗义配之等者。且约粗相而配。未是巨细料简。三门大段。宗徒义意配之。非论本意及道理实。如此论与经为宗徒义各别也。牟云。宗义者。既是罗汉后有皆无。不论俱之与慧。故此非配。准法华论。道理则如此。意取俱者。

言新翻经云。则云。陈所阙也。大唐所译经论。皆除阿难陀。此经无前来三门叹德。庆喜为在学地。故简之。智论问云。何故阿难犹在学地。答上叹诸罗汉。阿难不在其数。何以故。以在学地未离欲故。问大德阿难博证涅槃已。经无量劫。常亲近佛。任持法藏。利根智慧。何以至今未离欲。作有学人耶。答本愿如是。我于多闻众中最为第一。若取漏尽。便远佛不得供给供养。所以居于学地。此文中略不说也。但是唐三藏译经。总名新经也。

言列名者。十六句广叹功能。德既尊崇。名应显著。当能增长功德。实亦愿乐欲闻。二十一人。标成四唱。谟云。大众虽万二千人。唯标二十一人者。但是结集家意存省略。亦无别义。然列名中科文似断。泛论科意。总有四种。一分别不同科。二义类相从科。三以文从义科。四以义从文科。所以科文。时或间断。略云二十一人。科为九对。一初二人舍邪离染对。陈如舍苦乐行。名舍邪。迦叶离染。二次三人龙象山水对。优楼频螺从龙为名。伽耶象山为名。那提从河为名。三次二人胜智妙通对。舍利弗胜智。大通目连妙通。四次三人词高见广对。摩诃迦旃延词高。阿菟楼驮见广。劫宾那能为二事。五次二人宿习今成对。憍梵。波提名宿习。离婆多名今成。即今生事。六次二人余习恶缘对。毕陵迦婆蹉名余习。薄俱罗名恶缘。恶缘即后母。七次三人返迷割爱对。摩诃俱絺罗难陀二人返迷。孙陀罗难陀割爱。八次二人化有谈空对。富楼那化有。须菩提谈空。九次二人解深行密对。阿难解深。罗睺罗行密。九对不同。今当第一舍邪离染龙象山水。合为一唱。

言此二十一人中等者。有二。初总叙次第。后辨五人。初文有三。一出家。二德。三辨异名。约依出家前后故。先列陈如五人也。

言如报恩经等者。下七类人。尽是约出家次第。合成一千二百五十人者。举其大数也。结名之中。只结六类。不结初五人。故有一千二百五十也。比丘都有一万二千人。唯列二十一人者。结集之家意存省略。更无别义。

言或有行德大少等者。初度五人。次度大迦叶。次度三迦叶。若约出家次第者。大迦叶在三迦叶后方出家。鹙子在迦旃延后方出家。今此两人既先列着。故知不依出家次第列名也。但依德大小也。

言无垢称经者。问为复唯依此经德行次第。兼诸经亦尔。答疏言无垢称等。以德行辨次第也。则云。简余教也。

言十二由经等者。问前引因果报恩经云。佛成道后三七日。外趣鹿林。初度五人。次度那含等。何故与十二由经不同。答疏云。十二由经等。窟内室外上座大众等。所诵不同也(上来总缘次第也)。

言无量寿经等者。次下正辨五人也。本际。谓四谛理。了者解义。昔迷今解。故以名焉。永云。苦集为生死本际。灭道为出世本际。名了本际。谓陈如了四谛理故。本者真如。是法之本。解者。约有为为名。际者。约无为为名。名了本际也。牟云。外道亦有本际。即论第一。破一十三类大外道。此中亦说本际。论云。余计执有一大梵。时方本际。自然虚空。我等常住实有。具诸功能。生一切法。皆同此破。即安荼外道。彼计本无日月星辰虚空天地。唯有大水时。安荼生。如鸡子。周匝金色。时熟破为二段。一段为天。一段为地。中间生一大梵天王。为一切众生祖翁。作一切有命物无命物之主。是故外道安荼论师。说大安荼。出生梵天。梵天常一。名涅槃因。如是本际。今非此义。

言梵云阿若多等者。显此尊者。身是男子。若言憍昙弥。弥声显是女人。西国此男女。二音别也。阿若是名。解义。最初悟解。故立解名。一则是释迦所度名初。二五人之初。故言初也。路云。憍陈那。是婆罗门姓。准西国法。大例以火器为姓。云憍陈那。此云火器。其先祖事火。从此为姓。准憍陈那一人。加阿若多三字也。阿若多。亦云无智也。已悟无我理。而生智故。故名阿若多。阿若多者。悟解之义。今言阿那若憍陈那。即姓名双举。此乃净居天子见其初悟。故立此名。简余圣也。

言因果经者。指教广说也。

言内外亲族者。父族三人。一阿湿婆。二案鞞。三摩诃男。舅氏二人。憍陈那。十力迦叶。父族名内。母亲名外。同姓者名亲。异姓者名族。此是诸㒒中亲族也。

言五人交诤者。父亲三人。计乐行为道。见太子日食麻麦。舍之而去。舅氏二人。计其苦行为道。见太子食乳糜。舍之而去。五人合会。同在鹿林。共议太子得失之事。

言太子试验依诸外道者。摄云。问六年唯苦行。如何言乐耶。答于郁头蓝子所。学非想定。定心适悦。轻安乐也。对彼六年苦行。名乐行也。沼云。适身心故名乐。牟云。定是善性。善心所中有轻安乐。亦名为乐。摄解善。

言以过彼行者。彼外道日食一麻一麦。故言过也。术者。二说。一则卫术。道路之义。二则法术。伎术之义也。

言舍食乳糜尊者。因果第五说。太子六年修苦行已。念言。我今不可以羸瘦之身。将成正觉。遂至尼连河洗浴。洗浴已。天神案树下。太子攀枝得出。河边有牧牛女。名难陀波罗。净居天劝煎乳糜供养。女闻甚喜。已地中涌出千叶莲华。上有乳糜。女见已生奇特心。即将奉上太子令食。食已咒愿。然后趣菩提树。路逢吉安长者施草令坐。长者是帝释化作。施草坐成正觉。成正觉了。思察应度。唯郁头蓝子者。证非想定。堪受妙法。空中报言。命终已来。已经七日。如来叹曰。斯何不遇。又更观察。有阿蓝迦蓝。坐无所有处定。可受至理。诸天报曰。死来五日。如来再叹。慜其薄祐。重更观察唯此五人。然后趣鹿野园。度此五人。初转法轮。佛问解否。五人之中。陈如先报言。我已解法。如是展转。净居天等。亦言已解。故以解义标名也。

言那是男声等者。西方诠法。有八转声。体业具为从属呼。以一切法。皆以八转声。男声者。即雄重声中诠。若轻清呼。即女声中呼。亦如此方四声也。

言摩诃迦叶波者。此翻大龟氏。其先祖学道。感得灵龟负仙图而呈瑞。从此标名。故云龟氏。别名毕罗童子。以毕罗树下生故故为名也。为五山长老。作南阎浮提僧中上座行十二头陀难行苦行。迦叶波为第一。大智论云。诸天请结集时赞言。耆年欲恚慢已除。其形譬如紫金柱。上下端严妙无比。眼目清净如莲华。

言此云饮光者。饮光便是婆罗门姓也。

言上古有仙身等者。问何因姓饮光。答疏云上古有仙等。有二因由。一者。上古有仙。身有光明。饮蔽日月之光。迦叶是彼之种。因此姓饮光也。二者。自身亦有光明。能饮蔽日月之光。故姓饮光。即以姓为名。名饮光。问因何有身光明。答付法传云。过去九十一劫。有佛出世。号毗婆尸佛。入涅槃后。四部弟子。起七宝塔。时彼塔中。有佛形像。而面无金色。有一贫女。游行乞食之次。拾得一个金珠。欲将此珠以修佛面。即往锻金师所商量。金师见已。汝能舍珠。我能舍艺。因共立誓愿。常为夫妻。身金色。受胜快乐之身。常修梵行。从是已来。九十一劫。身真金色。天上人间。受胜妙乐。最后一生。生于第七梵世少净天中。受诸快乐。时摩竭陀国。有婆罗门。号俱律陀。其家大富。比瓶沙王。千倍为胜。其家有白氎。最下者价直百千两金。有六十篅金粟。每一篅有三百三十斛。其家虽富。而无子息。天祠神庙。无不启求。多年无徴。后于宅傍。有一神树。夫妻常往祈祷。共言咒祝七日之中。若无徴应。必当剪伐焚烧。树神愁怖。告四天王。四天王告帝释。帝释即诣梵王。具陈上事。梵王乃见第七少净天中。锻金之师。受天报尽。将欲下生。乃劝生彼俱律陀家。彼既生已。十月满足。遂诞神仪。端正无双。身如金色。金光傍照四十余里。相师占曰。此儿宿福。必定出家。父母闻之。皆怀愁恼。共相议曰。世所耽着。唯有美色。若为娉妻。必应顾恋。才年十五。便为论婚。迦叶乃白父母言。我志乐清净。不愿妻室。因福说计。白父母。若为我取得金色女端雅无比者。我即取之。父母即召婆罗门。遍以求觅。诸婆罗门等铸得一金神。容貌端正。车而游诸国邑村落。高声唱言。若同有女人。得见此金神礼拜之者。出嫁之时。必得好夫。女人闻之。争出礼拜。乃见一女身如金色。颜貌奇特。异于常伦。此女邑往昔之时。施金珠贫女也。诸婆罗门等遂共营谋。乃娉与俱律陀子。为妻婚姻。既了夫妇二人。各发胜愿。虽为夫妇。无染欲心。各据一房。同修禅观。梵行相似。父母闻已。密自念言。我恐出家。故为婚娶。今观形候俱。欲出家。遂毁两房。同为一室。兼置一床。后时又立契要。我若眠时。汝即行道。汝若卧时。我即行道。后时妻睡着乘。着手床前。毒蛇入室。欲螫其手。迦叶见已。以衣裹手。举着床上。妻便觉悟。而责之曰。共我立誓。要不相近。今复缘何功举手。迦叶答曰。有蛇入来。恐伤汝手。举之耳。于是妻以偈答曰。宁使我身尽毒蛇。慎勿亏誓束相触。蛇毒促令一身死。染毒沦没无尽时。迦叶答曰。利刀入火事虽难。对汝修行难于此。若能守志无亏犯。此实世间希有事。父母知其志操不易。遂放出家。至于佛所。为说法。证罗汉果。诸漏已尽。脱三界缚。得六神通。具八解脱。修菩萨行。作沙门形。居旷野则寂静安乐神。入王城。乃观根授法。为佛弟子。辅翼化扬。腊长年高。最居上首。时人中呼为迦叶上座。如来入般涅槃时。迦叶在鸡足山入定。如来眼前不见迦叶。遂作遗嘱。三乘教典。付与阿难。三衣瓶钵。留与迦叶。迦叶来时。为吾传语。吾待汝不得入涅槃去。道吾与汝不见相也。努力努力。为吾修行。结集三藏圣教言说。倚卧双林。入涅槃时。诸弟子专记如来遗嘱之语。在后圣母摩耶夫人。从天降下。至娑罗双树间。忽见三衣鉼钵挂在娑罗树下。使从十大弟子乞。我儿悉达多生存之日。常用此物。我乞将天中供养去得否。十大弟子咸皆不肯。白圣母曰。世尊亲自付嘱大迦叶。时迦叶在鸡足山。入定之次。忽觉界动摇。山川变色。知是不详之相。尊重如来。不运神通。步步而行。赴俱尸那城。见诸恶比丘皆相庆贺。时大迦叶转增悲爱。问诸圣弟子曰。如来临入涅槃。有何遗属言语。诸圣弟子曰。世尊教一切经典付与阿难。三衣鉼钵留与迦叶。迦叶闻已。举身自扑。悲血流泪。绕棺而行。又复头礼如来足。又复头礼如来顶。又复头礼如来背。又复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