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沙门释智圆述

梵行品三。

初、明异。世间下,世间不知十二部等,菩萨能知,故异。二、明下,世人横计,而菩萨知彼所解,故云同。

三、非下,谓涅槃等,体不当世与出世故,谤此人法,获罪至重,于此预知,至文易见。

经:世间之人,即指九界。

经十二因缘等者,不思议因缘三道,即三德四倒,通界内外,无作四谛,无作道品,圆顿菩提涅槃二果。

经当名菩萨者,即正指分真菩萨,以此明空平等果故,意同前说。

经梵天等者,涉公云:梵天,初禅主;自在天,四禅主;八臂天,护世主。性者,即数论计冥初性也。时者,谓计时生万物。微尘者,即顺世外道说细微尘,生粗果色。法及非法,是胜论师。计善恶行,生苦乐受,各计所执,为万物因,名造化主。世终始,即边见。初禅等为涅槃,是见取。此是世间所知见觉,谬执为正。

旧云下,因明古人解无明义,全同此文邪执。

无有一始(至)知有始者。谓无明本有,既无一物在此无明之先,故无明最在其初,即当有始。至果既破,即是有终。

此之(至)断常者。作无始终释者,堕于常;计有始有终者,堕于断。

喜之所离者,谓见彼离苦,故喜也。

喜之所得者,谓见彼得乐,故喜也。

叹大舍者,众生虽已究竟离苦得乐,而我不求恩报,故是舍心。经云不死不生,即明众生得常住乐,以显如来大舍之心。

开善下,意谓前七善四心是深,今持戒在初心故浅。是义下,今斥,谓戒亦非浅也。

以戒为本者,由持净戒,发生定慧,故能化他。又下经云:以修慧故,所受持戒,牢固不动。是知持戒通于深位,非浅梵行。

释同章者,即是名字位人也。

有同有异者,圆信成就,故与世异,即经云初闻是涅槃经已下文是;烦恼全在,观行未立,故与世同,即经云一切世间不知已下文是。

释异章者,即观行相似,分真位人也。

闻经得三法者,即是依经修戒、定、慧,即观行相似位也。故经云:因修定故,得十一空。正是从五品入六根,粗垢自落,与空相应,故与世异。亦是分真,证中道空。二边文略,但言二者,不言定也。

慧资戒等者。此之二文,正明分真人也。既出二死,故二文皆云非世间,及云明见佛性也。异义可知。

经所持戒,牢固不动者,即初住中道,道共戒也。

如难陀下云云者,难陀为求生天五欲乐故持戒,是为有造业也。缘起,如法华疏弟子章及止观呵五欲中。

三、非下,且约事释。亦应达止作法界,方名毕竟。故下疏释戒、非戒义,正对此文,亦是互现。

四净对前四不净者,翻前不净成净,故云对也。今第一翻前第三非毕竟,今第二翻前第一为有,今第三翻前第二不定,第四为众生,如文。

非是下,释经非戒二字。谓今明圆融之戒,非是人天小乘执着之心所持五十及篇聚等戒,故云戒非戒。乃以下,释经戒字也。

无戒无持者,戒即所持戒,持谓能持心。达能所唯心,心本自空,孰云能所?如是体达,名圆持戒,故云为戒。故知经云戒非戒者,上戒字是显圆,下非戒是斥小。次第传,传释前句者,谓初释无悔恨,次释欢喜,后释悦乐,如答迦叶问也。

以因贸果下云云者,以因贸果,如酪易钱。

五受根者,谓苦、乐、忧、喜、舍也。此既先乐后喜,故云乐浅喜深。

禅定之中等者,如初禅五支,觉、观、喜、乐、一心,此既喜前乐后,故知喜浅乐深。

今同禅枝者,以经明先喜后乐故。

经:心得安隐下,由戒发定;得实知见,即因定发慧。由兹三法故,解脱二种生死,分见三德佛性。

五法佐助者,信、惭等五是能佐,前三法是所佐,五盖、见、疑是佐之所离,五根是佐之所得。

涅槃非五者,释妨也。应问云:涅槃是一法,云何言五?故答云:脱五阴缚等,即初住分真涅槃经中五盖、五见等,皆须深释,以符初住。

极猥者,猥,恶也。

一、无所用者,尚失人天善果,何能革凡成圣?问:上文下,即第十三卷圣行品:若憍慢者,为作仆使,随顺其意,令其欢喜,然后以此经而教导之。此乃不简前人持毁,但令受持,故与今反。答意者,前明所化故不简,今约人师故须持,故知前之能化亦应持,此之所化亦不简,文虽互现,义必兼通。

不出三业者,次第对三科可见。

号令不严者,论语曰:身不正,虽令不从。杨子曰:鼓舞万物者,雷风乎!鼓舞万民者,号令乎!

不求果报者,不求三有生死果报也。然既唯求大涅槃果,则求九界果报,悉名为有造业。况三有之名,义通界外,求有由心,故属意业。

经莫非时说者,机缘信乐之时,方堪说也。

事须适时者,若利根重法之人,则不须待请;若钝根轻法之人,事须待请。钝根重法,利根轻法,斟酌随时。先列十智者,谓若欲受持至见佛性者,凡有十事,悉是智人所为。次劝净心,即先当清净已去文是。

今初下。今师以前段为自他,后段为三业清净。文具自他而但言十智,文具三业而但云净心,故知古义非也。故初段十句中,初句自行,后九化他,以皆云说故。

涅槃下。示九句义也。涅槃总名,余八即宗等。谓说佛性是宗,此约尊极名宗,非宗用之宗也。秘藏是体,佛性秘藏总别之异。别名三性,总具名藏,故知宗体名异理一。说大乘是行,说方等是教,说声闻至解脱是用。说二乘是即实而权用,说佛及解脱是即权而实用。见佛性即初住分果也,故知说佛性是涅槃之宗,秘藏是涅槃之体,大乘是涅槃之行,方等是涅槃之教,声闻乘等是涅槃之用,见性是涅槃之果。故知宗等不出涅槃,故知涅槃一名贯下宗等。

两途等者,即上自、他二途,并使三业清净,岂同古人但云净心而已?经云先当净身业,无呵责即口业,生清净信即意业,文含自、他,寻之可了。

八念者,于六更加,七念阿那,八念死,如法界次第。

十念者,如阿含:佛告比丘:当修十法,便成神通,去众乱想,到于涅槃。一念佛,乃至第七念休息,八念安般,九念身非常,十念死。

小乘亦有六念者。准律钞,第二念知食处,第三念知受持时夏腊。而文中念戒腊居第二,施食法居第三者,乃是钞宗四分。此依十诵,致有参差。虽云元魏法聪者讲四分,自唐已前,其道未纯,故行事者或准他部。今据说行,略依律钞,明其相状,则疏自可见。钞云:第一、念知日月。应言:今朝白月一日至十五日,以纯大故,不云大小。若黑月有大小,故须分之。此谓识布萨远近。出家日月法式如此。若据律文,为俗士问,令使识知。若入聚落,先知日月数法,准此方不论黑白。若答俗人,唯得通相,云:正月小,今是某日。此则道俗通知为允。二、念知食处。于中有三:若全不受请者,云:我今自食已食。有言:食僧常食。有言:我常乞食。若受请者,云:我今自食。无请处。又云:我今食僧食。无请处。又云:我今乞食。无请处。若有请者,有背不背,应云:今有请处,念自去。若背者(谓迦提月病及施衣等缘),今有某缘,得背请(若无缘,一日有众多请者,应对人云)。今日有多请,自受一请,余者施与。长老在某处(应觅五众舍之。若无人时,心念舍)。我某甲,今朝檀越施我正食,回施比丘。某甲檀越于我不计,我得自恣食(三说。此念法,谓独住、兰若、远行、长病、饥时、依亲里住五种。十诵开之)。第三,知受戒夏腊,云:我于某年中月日某时,一尺木若干影时,受具戒。我今无夏。后若有者,随夏言之。第四,知衣钵有无受净等,应云:我三衣钵具有,长已说净(后随有无衣钵药等,随有者念说净)。第五,念同别食,云:我今依众食(必有别众,九缘随开)。云:我今有某缘,应别众食。六,念康羸,云:我无病,堪行道(有病念疗治之)。

疏云皆各有意者,已如向引钞文释也。故知古者行事著述,各依律部不同,故有小异。如止观持戒清净明十受云:边方依第五律师受戒。而今时明律者,皆谓文误,合云五人。若见十诵、十受之文,方委止观腾写。彼义乃是五人中,一人须是第五律师,可从此人受戒,余但足数而已。言第五律师者:一、诵戒至三十,二、至九十,三、诵比丘戒本,四、诵二部戒本,第五、广诵二部律。

今此下,述今文义意。

六、通言念者,念即内心存忆之异名,专心存忆六念功德,故名六念。

天有近远果者,生天华报名近,第一义天果报名远。先列十号者,然一切法皆有通别两号,佛亦如是。释迦、弥勒等是别名,如来等十是通名。化相须分,故立别名;实德齐同,故立通称。道德无量,依德施名,名亦无边。今据一门,且论十种。

经十力等者。十力降天魔,四无畏伏外道。决定说,名师子吼。息无明恶,名沙门。众行净,名婆罗门。灭三障,名大净。三德究显,名毕竟到岸。破八魔,名无胜。超贤圣,名无见顶。离五怖,名无怖畏。生死不能惊,毁誉不能动,无与等故,名独一无侣。达自心故,名无师。自悟一念,知一切法,名疾智。横达法界,名大智。无境不照,名利智。竖穷如理,名深智。自在离缚,名解脱智。高出余人,名不共智。平等利物,名普广智。究竟圆极,名毕竟智。总具诸智,名智宝成就。荷负众生,故喻象牛。兴慈云,注法雨,故喻龙。四魔不能屈,故名丈夫。出离二乘清水,凡夫淤泥,故喻莲华。圣中最上,喻分陀利。能调众生,名调御。以法惠人,名施主法师。次文自释。

前文皆略者,谓十力等名,佛皆不释。

七善为释者,五名全同,但以第五自知为知我,以第七知尊卑为知种种性,即十界性也。次云知根只是尊卑,说中道只是知法,二义重出耳。

经利钝中故者,利即上根,钝即下根,不利不钝是中根也。

释论四义者,谓如来义中,复有余三义也:来约智,去约断,解约自行,说约化他。

依三下,释义也。当以智断自他配释,则坦然明白。

如如而解等者,犹云依理而解,依理而说也。上如犹云依也,下如犹云理也。此约自他对释,解是自行,说是化他。

亦是下,纯约化他能所以释。

说我所解者,即是如解而说,此约化他能。

解我所说者,即是如说而解,此约机缘;解佛所说,此约化他所。

中,一、是如来义者,即经云诸佛世尊从六波罗下去,至大涅槃也。

经无复次之语,恐是疏文随便,以此经节段多言复次,故余皆仿此。

以破阴魔等者,应云破阴死二魔,即经云破坏四魔也。破烦恼是因灭,即杀贼义;破阴死是果亡,即不生义。

经观一色阴不能尽知者,以不达百界之色,若因若果,故梵云毗侈尺氏反。

而能生明及以无明者,谓空理唯一,而悟成智明,迷成无明,盖真如随缘也。

佛与菩萨下,谓佛则究竟达无明即明,菩萨分达无明即明,故知无明明句总前两句也。

就佛心为言者,以无缘慈,常入生死,化众生故。伽惫蒲界反。

世间有三下,三种世间,名出大论;六种名义,出在今经。然六种虽广,义不出三。五阴、众生、国土三名,全同五欲,即别立因法,名世间也。此即三种世间之因,即八界中如是性相至因缘也。五阴等三,别约果报;若依大论,总收因果。

五、诸佛者,即经云莲华也,别喻佛界三种世间,而辅行注云莲华是二乘者,恐误。

六、照世者,即经云诸佛菩萨见世间故。此约佛菩萨能照之智,以说此佛界,兼收菩萨,故知六种。于彼三中,别明二圣及开因法,故成六也。五阴等三,统乎八界。

开断惑、不断惑者,等觉尚有一品可断,名上士;唯佛无断,名无上士。

具足四法,乃名丈夫者,虽有前三,若不修行,亦非丈夫也。孟子云: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今亦尔,居法界之广居,立法界之正位,行法界之大道,得机缘与众生由之,不得机缘独行其道,涅槃不能淫,生死不能移,四魔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

鹿头人下云云者,大论云:昔波罗奈王入山游猎,见二鹿群,数各五百,各有一主,一是释迦菩萨,一是调达。鹿主见王煞其群党,起大悲心,直至王前,跪白王言:王以小事,一时令鹿受于死苦。若以供膳,当差次送。王善其言,于是二主各差次送。次当调达群中有一母鹿,白其主言:我死分当,而我怀子,子非死次,屈垂料理,使生者不滥,死者得次。王怒之曰:谁不惜命,次来但去。母思惟言:我王无慈,横见嗔怒。即至菩萨鹿王所,具以事白。菩萨王言:唯我当代。即自送身到其王门。众人见之,怪其自来,以事白王,王亦怪之。王问:群鹿尽耶,而忽自来?鹿王白言:大王仁慈,人无犯者。但有滋茂,无有尽时。但彼鹿母归告于我,我愍之故。若非分差,是亦不可。若纵而不救,无异木石,是身不久必不免死。慈救苦厄,其德无量。若人无慈,与虎狼何别?王闻是语,即从座起,而说偈言:我实是畜兽,名曰人头鹿。汝虽是畜生,名曰鹿头人。以理而为人,不以形为人。

野干者,大论十三云:譬如野干,在林树间,依诸师子及虎狼等,求其余肉,以自存活。时间空阙,夜半逾城,深入人舍,求肉不得,避走睡息,不觉竟夜,惶怖无计。始欲起行,虑不自免,住惧无济,便诈死在地。众人来见,有一人言:须野干耳。即便截去。野干自念:截耳虽痛,但令在。次一人来言:须其尾。复自念言:截尾小事。次一人言:须野干牙。野干自念:取者转多,傥取我头,则无活路。即从地起,奋力绝勇,间关历涉,径得自济。行者之心,求脱苦难,亦复如是。生不修如失耳,老不修如失尾,病不修如失牙,岂更至死则如失头?

经唯天与人能发等者,余超非无,其事少故,黑人白厌,不名白人。

此翻觉者者,觉音角,者即是人,谓觉了之人,名为觉者。诗云:有觉德行。觉,大也,又明也,晓也,直也。今亦如是,十号具足,种智圆明,三惑顿尽,大夜斯晓,二死永除,无复回曲。

亦言觉寤者,觉音教,即佛地论云开觉有情,如睡梦觉也。既梵言佛陀含斯二义,此方觉字复通二音,故使人师取音释义。

如支佛下,以此为例,欲取角音。

余三复次属释功德者,谓能惠施及吐女根,并前第四有大功德等三文也。

经上座长老,如释序中记。

五十四心者,一一皆约佛心,无九界心,方是佛因。

无所为作者,不作九界因也。

双舍此二者,常住中道也。

知解无记者,玄义引光宅云:常住佛果,有两种无记:一、知解无记,如棋书、射驭,阐提亦有,故非是善;佛果亦有,故非是恶,即是无记性也。二、果报无记者,如生死苦、无常报,既非是恶,止是无记;涅槃地常、乐、我、净,亦非是善,直是无记。前疏已破,此中再举,显彼违经。不求果报者,三因开发,任运契极,不求九界之果报。经无语心者,若知如来常不说法,是名多闻。

无所定执者,三谛互融,故无定执,无常即无定也。

经:诸佛所可说法者,能诠教法也。圆顿无过,故云最上最妙。依教修行,得初住果,故云因是乃至得现在果。

得现果而非上妙者,以藏、通于一生中现得四果,不达中道,故非上妙。

别是下,以初地分。果于地前,经历尘劫修行,断灭九界,方乃得之。故于父母生身,终无现得之者。圆人一生,可超十地,现得初住,断不疑也。故知古谓别体,屈抑经文。又经中诸句,皆先举法体,次出功能。如云非色断色,非色,法体也;能令众生断色,功能也。然而即事而理,实无可断,故云而亦是色。余句例尔。经中具约三科,以示法相。

经:诸佛圣僧,如法而住者。虽具举三宝,但成念僧。何者?诸佛说法,僧能禀法,依法而住,名分真僧。

唯有圆僧是正直者,藏、通着空,别教次第,悉邪曲故。经广普无边者,以遍应法界,令入佛道,名良福田。

经有戒不破等者,明菩萨只于小乘篇聚,以大涅槃心修,一一无非法界法性,即成菩萨律仪,故云不破不漏等。

或谓下,他,谓无形色等言,是明小乘无作,故使各引一宗以明其义。

自无无作者,犹云本无无作也。

亦无无色者,次无字下,欠作字,应云亦无无作色。谓僧祇但以心为戒体,指心誓不为恶,即名受戒。不同多、德二宗,各立无作,故云自无无作。既唯在心,亦不同多宗而云无作是色,故云亦无无作色。意谓经云虽无形色,而可护持,正是僧祇约誓心为无形色也。色非质碍者,简异可见有对色,然亦非不可见有对色,但是不可见无对色也。

无教假色者,无教即无表也。菩萨戒疏云:若毗昙义,戒是色聚,无作假色,亦言无教,非对眼色。既是色法,故须护持,故破戒则无作谢也。

成论所用者,成论宗于昙无德义,故成论无作品云:是非色非心聚。然无作戒义,略如前记,广如今家梵网疏出体中止观方便初及南山戒疏、律钞缘集篇等所明。近世二家别出戒体章,文甚委悉,学者宜览,择善从之。

如此下,斥小。

都不明此者,不说别有无作也。问:小乘何故明无作耶?答:梵网疏云:小乘引接小根,恐其轻慢因果,权言重心,能别生一法,无作牵报。善法欲行,恶法欲止,行一则有两力,岂可不慎?方便假说,适会一时耳。故云大乘都不明此。若准大乘,但以心为体。法鼓经云:心无边故,戒亦无边。又璎珞经云:一切圣凡戒尽,以心为体;心无尽故,戒亦无尽。或言教为戒体,或云真谛为戒体,或言愿为戒体,无别无作。是知大乘亦有说色聚是戒体者。

故上下。引证。谓五阴名教,通大小乘,但有一色四心也。总成二法,四大是色,四大之外,更别无色法故。云何时云有无作色耶?是知经云:虽无形色,正指于心,而可护持,不妄要制。然大乘师,亦有说大乘有无作者,备载梵网疏中。总而言之,若大若小,说有说无,咸顺机缘,令得四益。失斯意者,执之成诤。

经:大地等者。能生众善,喻之大地;度生死流故,如舡舫;庄严法身,如璎珞;离九界卑贱,如大姓;含纳万德,如大海;除烦恼垢,如灰汁;初心依托,如舍宅;断截恶法,如刀剑;超越生死,如桥梁;善治惑病,如良医;所服必差,如妙药;遍治诸恶,喻阿伽陀药;出生佛果,喻如意宝珠;从凡入圣,如脚足;能见圣道,如眼目;生养定慧,如父母;除生死热恼,如阴凉。戒宝在身,谁能劫盗?余句可知。

经:住须陀洹,我亦有分者,寄小苏息,以助大乘。

经诸佛菩萨亲近修习者,诸佛昔修习,菩萨今修习。经而能除破现在烦恼者,破现在悭贪之心也。若究竟断结,唯在智度。

或谓当果等者,他人谓此念天,正是念自己当来佛果,名第一义天。

今谓下,今释。乃是行人通念三界诸天,虽是信心等果,而皆无常,非我所欲,故云直是念天。

当果天等者。此破他释。若谓念天是第一义当果者,何殊念佛?故云与前佛果无异。若尔,不应重出。

正是下。此是释伏难也。应难云:若谓念天非当果者,何故经云我曾闻有第一义天等耶?故答云:正是通念世天之境无常,故随天义别立第一义天是常住法。故知当果非文正意,以念当果已属在念佛中故。二云(至)不及涅槃者。他人意谓涅槃已前,诸部大乘皆未扶律谈常,不称灭后机缘,故云亦不及也。

大乘下。明胜之所以。由此经中开权显实,扶律谈常,称最后机,故胜诸教。

又涅槃下。谓涅槃经中具十二部并是圆常,诸大乘教有十二部而非圆常,故知涅槃为胜。此并他义也。

今谓下。今师且横约四教以圆胜别,用消经文则义通诸味,以乳及二酥俱谈圆故,复应更约五味简之,则今经开显之圆胜前兼带圆也,方显今经超出众典。

如人间事咸不测等者,人间吉凶晴雨等皆不可测,岂可以此便同三贤、十圣、菩萨所证不思议理耶?

今明下,正明圆教贤圣所证不思议也,只是三谛互融耳。

理须人教者,以依佛四谛声教而见真故,得声闻名,故云人教。

须境教者,由依俗境发道种智,境发于智,义当教也。此二发心,已简三教。

若缘中下,明圆。圆融三谛本自有之,所有慧心不由他悟,既不因外境、不由他人,故云无教。明了佛性义通四即,今在住前,故下文云此经明初心菩萨未入位时不可思议,故知不可约分真释。

发心意同者,生死、诸结,此二是下化境;涅槃、菩提,此二是上求境,故与发心意同。

即俗、真、中等者,即百界俗是真是中,故不厌于自行;即中真理是百界之俗,故不离于化他。

安心意者,以三智安三谛,智即是观,观必有止,故云同也。

通塞意同,三界生死是塞,三德涅槃是通,如涅槃乐于塞得通也。

亦似大慈者,即如三禅乐,同发心中与乐义也。

故言旋还者,自外还家,如中双照;赴救者,灭二边惑也。

此约三谛行者,依谛起行,自他俱拔二边之苦,故与悲心意同。

生死常涅槃近者,达生死即涅槃故常,即涅槃是生死,是故云近也。

约三谛证者,既不退没,即相似证三谛,故得位行不退。如经云未阶初不动地,故知未得分证念不退也。与道品同者,由修道品,故得入证。

圣人神通譬体法者,通教圣位,体色证空,如以通力,度则不难。

修罗下。历劫修行次第破九。如修罗本长,度之应易。人无两种者。经举凡夫之人也。无圣人神通,无修罗长大,故无两种。以喻圆人始从名字圆观三谛,理事不二,如人度海。既在凡心,故非圣证;既在当念,不同历劫。

次位意者,应约名字度生死海,乃至分证度生死海,即是判次位也。

一中无量,真即俗故,百界宛然;无量中一,俗即真故,一念颇得;非一非无量,显中道故,心性不动。又即中而边,故云一中无量;即边而中,故云无量中一;非中非边,故云非一非无量。亦是即三而一,即一而三,即非三非一,如是三重,并成三谛。一念具足,如丝悬山,一切生死,岂逾百界?

三谛教者,无常等四,二边教也;常乐等四,中道教也。以无常对破邪常,助开常住涅槃三脱之门,故与对治意同。

此约三谛报者,以入五品位故,获斯华报,所以在胎不恼不乱。

安忍意同者,内有观法故,外无恼乱,此即内外安忍也。

通塞意同者,菩提约悟是通,心则约迷是塞。经云:得是法已,心无悭吝,即于塞得通也。

三谛业者,即是三业,与三谛相应,故离十恶;十恶遍破,故与破法遍同。

经及与离主。谓能离主宰之心也。

经:是故此慧不能远离者,于能观慧若起计着,是故不能远离生死。

经终不生念我以此慧等者,达了三惑全是法性,所观既泯,能观亦无,故于似证之法不生爱着,故云与离爱同。

初心菩萨者,名字位正,观不思议,乃云次位。安忍在观行,无爱在相似,故云初心。止观十乘,唯在住前,故云未入位时等。然准经文,约略对当,义趣相应,故以十观释也。

文云下,他人以假实二观以消其文。

如是实法等者。他见经明四大即属色阴,阴即实法。相续下。释异生异灭去文也。经云终不生念我以此慧破诸烦恼等,不起我心,即假名空也。

即是两心等者,此释前段异生异灭句,是故此慧不能远离也。

前灭后起者,前虽起观,灭惑而起,后能观之着也,故经云不能远离。

复伐于慧者,代攻治也。既破于惑,复治于慧,则能所俱空。

若断惑已等者,若谓我能破惑,则于观起着,观翻成惑,如将翻成贼,故破能观,亦名断惑,能所俱破,故云无所攻伐。

故于下。此明向云实慧是一心也。他人意云:如经文所列修行次第,假既破已,则达五阴唯一法性,更无两心。故经结云终不生念等,此皆他师解义也。

又生来下。释经异生异灭义也。故知经云异生异灭,还是结上慧不能破,乃至生不能生等。只由灭已还生,故灭非灭,故云生来生灭等。只由生而复灭,故生非生,故云灭来灭生等。此则法无定性,以显本空,以例能观之慧亦不可得,故云智慧亦然。

灭是不灭者,本无今有也。不灭而灭者,本有今无也。是则约事则应身有灭,法身不灭。约理则法应体一,非灭非不灭。即三世有法,无有是处也。故举文殊解前偈义,即于生灭无所疑矣。

泛答者,泛约多番通途而答,未的答迦叶佛时,是经有无也。

经:外法者,能诠教也;内法者,所诠理也。

经:天无坏灭者,十圣之天以分证常,故无坏灭。人即三贤。

今佛对辨者,对前迦叶出净土故不说,我今出秽土故说也。

经四大各舍己性者,宁说火舍热性而冷等。

经未有弟子解甚深等者,谓但禀小乘,未闻开会。如多宝佛,但说四时,不说法华、涅槃,而便灭度。又如须扇多佛,朝成正觉,暮入涅槃。此皆弟子未解深义,而佛入灭也。然六重经文,展转深细,当知后后难于前前。谓虽有解义,无檀越不得;虽有檀越,为利不得;虽不为利,起诤不得;虽不起诤,说过不得;虽不说过,作种种说不得。种种说者,谓空引异说,不能融会,既迷佛旨,于道无益,是非锋起,是法灭相。

经或说有神等者,如犊子部说有神我,自余诸部说无神我。

或说有中阴等者,萨婆多部有中阴,大众部说无中阴。

或说有三世等者,萨婆多部说有三世,一说部说无三世。

或说一切有等者,萨婆多部说一切有,一说部说一切无。

或言众生有始等者,化地部说有始有终,经部师说无始无终。

或言十二因缘是有为等者,大众部、化地部说是无为,自余部说是有为。

或言如来有病苦行等者,萨婆多部说有病六年苦行,大众部说无。

或言如来下比丘(至)十种者,如四相品初说。

或言一切不听者,化地部说一切不听。

而灭而非灭者,示生示灭,皆为拔与,引偏入圆,作大利益。齐此,明净净文已尽,非净非不净文,寄在净净文中,双非释者是。

梵行品四。

提那犯重者,如律明须提那与本二行淫,因制初篇;今以阇王、调达为例,则知彼亦权人。

名为客品者,梁武意谓既是梵行,只应明清净生善之法,既谈重逆,与梵相乖,乃是他品,文寄安梵行中耳,故云客品。

具十恶因者,身但行杀,则唯七、八恶,具举云十。

经:不见未来者,不信来报也。

恶缘者,外助为缘,即调达等助王为恶也。

经:妓乐不御者。御,进也。

或言是应等者。此之二解,立名不同,而应之与用,其义无别。遍法界应,无所不为,故现造逆。今师许此二解,故云皆是圣人权谋等。但他不明应用之意,而今明之,故云开逆方便等。开谓施开,盖言世王权施造逆,引彼实行,今知此经灭罪之功大也。

经明六臣皆是灭恶远缘,故科为恶人为缘也。然六臣所说,与佛法有同者,亦有计业所为,其言虽同,要云煞父无罪无报等。

经:无辜。尔雅:辜,罪也。古胡反。

经:富兰那等者,什曰:迦叶,母姓。富兰那,母字也。计一切法犹如虚空,不生不灭,肇云:其人计一切法断灭如空,无有君臣、父子、忠孝之道。

经:下业者。下劣心作业,为下业;增上心造,即为上业。经:末伽梨等者。什曰:末伽梨,字也,俱赊梨母也。计众生罪福,无有因缘。肇云:其计众生苦乐,不由因缘,自然而尔。

经:仁恻。广雅:恻,悲也。

经:删阇夜等者,什曰:删阇夜,字也,毗罗胝母也。计要经生死,弥历劫数,然后任运,自尽苦际。肇曰:其计道不须求,如缕丸转于高山之上,缕尽则止,何假须求?今经云:众生苦乐,由前世因;现在无因,未来无果。与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