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沙门释智圆述

迦叶品初

此下迦叶、陈如及后分二卷,俱属涅槃用章,而分二段:初二品明折恶摄邪用,次后分明化周掩迹用。若尔,后分疏何故云是第六化周掩迹章耶?答:此于用章别数,子科则当第六,谓:一、召请常众,二、开演常施,三、显示常行,四、问答常义,五、折邪摄恶,六、化周掩迹。故有六章。今合五、六,只是常用。常家之用,故曰常用。常即涅槃之理也。故知章安之世,虽无后分,经义已圆。故前释通序,但以五事主对五章,是知更无别立六章之理。如其不然,则章安立义,便成残缺。况昙无谶云:此经义足而文未尽。岂非经义不出五章?任有余文,当在用摄。

善始等者。前发三十四问,称可佛怀开演常施,故云善始。今更请问卒显常用,故云令终,令亦善也。

前随义题品者,前虽是迦叶发问,其义包广,但随义类题,为长寿等一十四品之别,悉无迦叶之号。

今从等者,今之所问,唯在折摄,其义既约,故使品名但从人立。

地师等者。即地论师用天亲七分判经也。此品明佛慈悲方便,持善星阐提之恶,住佛性之善,故曰慈光善巧住持分也。

义用异者,义约自证,用乃化他。

菩提种子者,性为修种,亦是修性,互为种子,如前。疏此亦果性者,即下经云:从无明、行及诸烦恼得善五阴,是名佛性。此则舍无常色,获得常色等。当知前品因、果,各明此品转因成果,故与前异。

由来解下,古人皆作此释也。

是应身佛性等者。应同万类之身,故有三世;法身凝然,故非三世。圣人果性既有二别,凡夫本有,此二亦然。故向云:佛性有三世,有非三世。此凡夫本有也。

此不然下,今师正释。

因中佛性即三世摄者,虽三身之性并常,自金心已前未究竟故,犹是无常,故为世摄;至果究显,故非世摄。

合三乘者,前取习气有侵有尽故离,今约同到彼岸故合。又非但开合异,亦应云真妄异。前生死河是妄,今涅槃河是真。

六道皆有佛性者,一一皆具五佛性也。

别据万善了因者,前品明生因、了因义甚广,又广破定业示不定,令修道品使见佛性,即别约修得以说,故属了因。

通据善恶者,今品修性俱明,故善恶皆是佛性。

故云下,引品文四句为证。

善根人有等者,善人有,修得缘了之善阐提则无。

阐提人有等者。阐提有,修恶善人则无。然此但引二句,应云:或有佛性,二人俱有;或有佛性,二人俱无。则成四句,谓二人俱有性德,三因俱无不退性,以未入相似位故。

从初意者,五异中从义用异,故题大章,为涅槃用也。以虚妄力者,佛性即无明,心随境转,故能起恶。

以佛性力者,无明即佛性,理具内熏,故能生善。断善由背理起惑,生善由反迷成悟。

两人更递者,谓作善作恶各是一人,谓此人作恶彼人作善,彼人作恶此人作善,更迭对论故成一双,非约一人以论先后善恶,故云然不相关。

又一下,约一人说,如文。

今明下二师各执成非,今家双取为是,故引河中七人释成其义。

未起四住者,谓方有无明,未有见思,其迷尚浅,故于中间接去成佛。

亦是一时改恶为缘者,机缘宜闻,故且随机方便权说。夫本迷无始,故无次第起惑之事。

若尔下,总斥。同彼外道,既云始起一品,无明有佛接去成佛者,是则不假修道,自然成佛。例此,亦应今时造恶之人,至恶极时,亦须有佛接去,是亦不假修道。若然者,则与外道邪计,八万劫后自入涅槃。如放缕丸,缕尽则止,既同邪计,岂是佛法?

若言下,以始起例未起破也。

应在别处者,应在无烦恼处也。若尔,应元是果,佛后渐起惑,却作众生也。颠乱之说,莫甚于此。

若从下,以始起品例,后起品破也。

自后起品等者。且诸经教,凡说无明或十二品或四十二品,既许最初起一品时有佛接去,则后起诸品例应有接。起无明既被接,起四住时亦应被接,何故只云起(一)品时被接耶?故云何不被接。

若无下。以无明窟例四住窟破。此亦纵计转破也。纵彼计云:由初起一品,其迷犹轻,故有接去成佛者;后起渐重,故无接义。故今转破云:且小乘教所谈,破四住尽,则得成佛及罗汉果。是知四住亦有初起,何故不云从四住窟始起非想惑时,有佛接去成佛及罗汉等耶?此非想惑于界内最轻故。其义既非,故结云故是难信。

若尔下,牒执正为今经所破。

若尔者,借使无明后品及四住窟悉有接去成佛者,是则大小果证悉皆不假修道而自得之。上师子吼品频破此义。

若佛下。正引破文。汝谓接去不修,则同任得菩提也。佛两弟子者,阿难、调达是两弟,罗云、善星是两子。两弟是权,法华已显,以例两子非是实人。

闻不定教,执成定解者,不了如来随宜之说,而定执一义以破诸余。

七句者,前四化他能:不调能调,拔恶始也;不净能净,拔恶终也;无归作归,救苦始也;未脱能脱,救苦终也。后三化他德:具八自在,救苦之德;医师、药王,拔恶之德;知病如医,差病以药。

即罗云庶兄者,异母之子,故曰庶兄。则显罗云是耶输所生,是佛嫡子也。远法师云:此应是佛堂弟庶儿,故说为子。

具足三德者,即戒、定、慧也。

经厮下音斯。贱役也。

缘有浅深,说有次第者,缘深者先为说,缘浅者后为说。

何以下,约经,先菩萨,次声闻,后阐以徴问。

解云下。答释。凡有三段:初、明小机次第;二、约大机次第;三、显今经包括统前大小。初文中提,谓文鳞如前说。此小机次第以人天教为最初,小乘为中,菩萨为后,略举方得具足。应云般若法华引小归大,悉是教菩萨也。此则小机所见先小后大,与今经三子喻不同,故云自是一途等。

若初下,约大机论次第也。

初照山王者,即喻如日出先照高山,是说华严先教菩萨也。

次照平地者,即方等已去三味大乘俱教菩萨。不言照幽谷者,以鹿苑说小大机一向不用故,此则大机所见始终俱大,亦与今经三子等喻不同,故云此复一途,以由今经三子等喻皆后教阐提故。

今此下,显今三喻包括。

以山王为初者,华严先教菩萨也。

文鳞为中者,始以归戒接诱,次说生灭令证小果,弹斥洮汰至于法华,会小归大悉为二乘,此即次教声闻也。

双林为后者,此经明阐提有性,若能改恶,定得成佛,即后教阐提也。故知三喻,始自华严,终至涅槃,五时之教,包收并足。问:此之三喻,既摄五时,如为声闻,始从人天小教,终至法华开显,何故经云浅近之义,为声闻说耶?又为阐提,正在今经,谈常显性,超出二死,经何以云世间之义,为阐提说乎?答:悉据初说,故云浅近等也。以小教机,必先小故。阐提之人,必先令信善恶因果故。若约会归,同是徴细之义也。以二乘阐提,俱成菩萨故。

以家业故者,诸佛以化人为事,所以最后不弃阐提。

经藁草古老反。禾秆也。

义兼无差者,虽有前后,必等教故。

象不足等者,象身巨大,师子杀之,力似不足;兔身微细,师子杀之,力必有余。

量力下。象力强,兔力弱,故杀之,合有徐疾之异。今兽王一等,皆尽其力,不以巨细量力,而有轻重之殊也。

就缘下,经文但合菩萨阐提,略无声闻,疏文具出。

佛不二三等者,合师子王也。

经:反被拘执者,反着毛衣,诈为鬼状也。拘执,即古贝垂毛衣。第十一经云:拘执䩸衣是也。

经:何故罗汉于阿罗汉者,善星谓如来苦得,彼此皆是罗汉,何故如来罗汉妒嫉苦得罗汉耶?上言罗汉,下言阿罗汉者,[門@封]具互显,不须异说。

经䠰脊者,巨员反,曲脊也。

验知是权下云云,岂但善星是权,而彼尼犍亦是权也。若是实人,岂能以食吐鬼身,赞如来之德耶?

不见后接者,但见定当有雨,不见后为修罗以手接之入海也。夫五缘故,虽布阴云而雨不降:一、火大焦,二、风大吹,三、为修罗所接,四、恶王治化,五、众生业感。如经律异相中说。

即是欲力者,十力中当第五也,谓知他众生种种欲解也。

如无漏无碍等者,若约今宗,但是分例,无漏一发,永无失没;阐提遇缘,即发善心,故非全例。若依五性宗,此成全例,彼明阐提无佛性,不得成佛故,是知数人义符五性。

若尔下,今师牒斥;阐提下,今师明义。

善不并兴者,善恶相反,如水火故,此修善也。若论性善,常自有之。

善不得生者,修善不生也。亦是性善不显,故令修善不生。故知邪恶由蔽理性,故障事善;若解佛性,事善还生故。

后恶稍灭等者,由解本性故事恶灭,稍灭犹渐灭也,约位则名观似真等灭。

答:具有两义者,一有善可断,二无善可断。

其曾下,次第释出。

无善可断者,还成断善之义,以未生善不得起故。理内众生,即圆名字已上,悟解佛性之人。理外,即前三教人,违于本性,故曰理外。

颠倒虚妄者,离二边求中道,舍生死取涅槃,忻乐人天不畏恶道,此之九界悉名颠倒,不称实相咸名虚妄,是故无圆融信等五根也。此释太漫,故斥云此义不然也。

只此下,正释。理外者,自别已还至于人天,节节皆有五根,故云亦有信等。

阐提下,明彼起三涂恶,尚断人、天等理外五根,况佛界五根耶?以彼拨无世间、出世间因果故。

既有佛性等者,由性本具故能起修,以偏圆五根悉理具故,只由理具所以遇缘善发。

而即未有者,由修恶为障故。然此修恶,非指拨无,故异阐提言不断善。修性善恶,广在前记。

定宗者,终无善法,是阐提之宗。

但自微弱者,善在未来,现在未有,于今无益,故云微弱。

经如朽败子等者。且据现在以说,若约未来,朽子还生。佛性是善(至)不可断。是释迦叶问也。

言佛性是善是常者,悉约正因。

都无邪我者,即空见外道所执之我也。诸法皆空,故曰都无。然其所计,自谓非三世摄,故举此我以喻常我。

语势牵令佛性是常者,谓相带而来,只由真我是佛性异名故。

经现在世中(至)阐提世者。此据缘了佛性以说。若具修得缘了,岂是阐提人耶?是知言断善者,正约缘了,不据正因。

经:快发斯问者,能多利益,令后世众生而得正解故。

约未来得等者,正因之性,究竟显发在未来故。

食可见者,因食得命,食即是因,命即是果,说命为食,即果中说因也。经文下句云见色名触,色是因,触是果,此即因中说果。

触名不同下,备释见色名触义。

论云者,成论也。

问:因前生者,因前答云:佛性者,犹如虚空,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故经牒云:义如是者,既非三世,何故如来前文处处说众生有佛性?既云众生有佛性,则属三世。佛语相反,故此问之。

众生定有此性者,众生是妄,佛性是真,妄即是真,故众生有性。既如虚空,何所不摄,岂遗草木独无性耶?应知彼生既然,我心亦尔,彼我俱迷,同立生号。心生既尔,诸佛咸然,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一一互遍,彼彼自殊。

皆是无记者,虽有见闻怜爱之善,不能牵善果,故属无记业。

既无下,据无正信。善边正属恶业,此于三性但有其二,定无善性。

取业对善欲者,取著于善,由乐欲故。

求业对善思者,夫身口作善,皆由意思故。

经:身业、口业、意业者,业所依也。

取业求业者,业相应也。

施业解。业者,业自性也。给养亲友,自相染爱;奉事师长,但为人情;设施外人,唯祈恩报。由斯施等,皆邪业也。又泽州疏释云:阐提若有身口意业,就具以举。见心造业,名取业;爱心造业,名求业。施业解业,当相以举。阐提亦有舍财名施,亦有读诵分别名解。

如是下,结明无善。何以下,释,此解亦通。

经:不求因果者,世间因果、出世间因果,皆拨无故。

色香非苦者,阐提但有怜爱之善,喻如色香非苦。

庄严下。凡三家解义,于三性中,各据一性以释庄严。谓阐提亦有善性,光宅谓是无记性,开善谓恶性。三家释义,开善为优。故道场、惠观亦同此释,而与今师立义符合。前二师义,一往亦通。

并无记性者,以怜爱之善,不能牵人天善果故。

如棋下,以怜爱心,亦属工巧无记所摄也。然无记有四:一异熟,二威仪路,三工巧处,四通果。异熟者,谓三界五道,果报五阴,即异时熟故,变异熟故,异类熟故,具此三义,故名异熟。二威仪有二:一威仪事,谓行住坐卧,四尘为性。二威仪心,即意识强盛,能引发威仪。眼等五识,自性羸劣,虽缘威仪,不能引起威仪。第七末那,惟执赖耶为内我,既不缘色等四尘,所以不发威仪。第八赖耶,虽缘色等诸尘,亦性是羸劣,不能引发威仪。言路者,谓威仪行路也。工巧者:一工巧事,谓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