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沙门释智圆述

迦叶品之三

不净因缘是念燸前方便者,不净是念处方便,因缘是燸法方便,故知开成四法,合还是二。此不净因缘,非五停中二也。

三、度门者,以不净慈悲数息,对治贪嗔思觉,令得入理,故名度门。

则足因缘者,地持乃尔。若约禅经,则无界分别观,而加念佛为五停心。以因缘观中,二世因缘已破我见,故今云十八界者,即界分别观也。然此经意,非五停外凡位。

总深别浅者,凡有四种:一、境观俱别,二、境别观总,三、境总观别,四、境观俱总。前一则浅,未自在故;后三则深,渐纯熟故。解释如余文。

空解成者,只燸法观成,已有无漏气分,名为空解。燸法之名,经自释云:譬如钻火,先有燸气也。

经:一、寿,二、儒,三、识者。大集经云:歌罗逻时,即有三事:出入息者,名为寿命;不臭不烂,名之为燸。即是业持火大,故地水等色不臭烂也。此中心意,名之为识,即是刹那觉知心也。三法和合,从生至长,无增无减。

经:一切众生应先有燸者,此据名同为难。

汝之所据等者,汝据众生火大为燸,我以无漏似解为燸,故云非我所说。

欲界为难者,欲是散心故。

六行观者,于初禅觉观支中猒离觉观,以初禅为苦、粗、障。二法动乱定心故苦,从二法生喜乐故粗,二法翳上定故障。二禅异此,名胜妙出。若进三禅,例初可见。十六谛如前见。

既未断惑者,此燸法观正在似位,不应用苦法忍等见道十六心释之。

大科二通别者,即前段料简文也,义既兼涉,两向分之。

经自性燸,非他故燸者,燸体是慧,慧性是燸,非是同时更有暖体,因之说燸。问:下经说燸者,即是圣道火相,此则因他,云何说言非因他燸?释言:燸法用慧为体,智慧之体,因他圣火,名之为燸,非因他燸,方名为燸,名非因他。

但不为受身者,以修无漏因故,自然得此色报,非求生此天,故云不为受身。以修无漏业故,必出生死,故云灭报。然那含犹生色界,岂燸位能灭报耶?但望未来至罗汉时,必俱灭故,故云即是灭报。又只此燸法,观于色报,达无常等,无取着心,便名灭报。故下经云:爱故受生,猒故观行。

但是色定得报者,意谓依色定得燸法故,受报由定不由燸法,以观十六谛不为有因故。

若论方法者,谓修行次第也。

只是实法者,此初品定,未能伏惑,但名实法。既在于初,前更无定可相续故,故云未赖于假。言未赖者,不同后定,须与初品作相续假故。

牵于初禅者,以欲界第九品定,引起初禅一品,而与欲定共伏欲界第九品惑也。

取非想定足之者,非想定但能断不用处惑,当地是有漏,不能发无漏,故不取非想当地九品也。但合为一,以足前数。

引蓝弗者,证凡夫有得此定者,故以非想足前,成七十三人也。

事障未来者,身及床铺等,得未来定则破之。言未来者,此定已离欲界未来初禅,故名未来,亦名未到。性障者,修惑是也。

第二解下。此师明未来定非止欲界,只已离初禅,未至二禅,亦名未来,三禅已上皆尔,故未来定节节有之。然此皆据诸部宗计不同,或云未来止在欲界,而四禅皆有中间禅;或云未来通诸禅有,故使人师引用不同。

文意不然者,文中既列五人,岂得唯取苦、忍已去?

一、顶法等者。然今经虽明小乘行位,而同归佛性,践言而修,则解圆行渐。其伏断之位,顶忍等义,一如小乘,不能委释,如他宗五位析玄记详矣。学者请寻。

唯是行阴者,以燸位中,初学观方,后观增长,即名为顶。以观行胜前,故是行阴。

未免阴之所盖者,定共无作,即为色阴,心王识阴,受数受阴,想数想阴,其余心法,名为行阴。

观四谛者,即观四方也。

得世第一下,以经本不同,或云五根,或云五阴,俱有其理,故存二释。

最深胜者,世间七方便人,皆是有漏,故名世间。此第七人,于世间中最殊胜故,名为第一。

亦云阴者,义如向释顶法记说。

缘于一谛者,即见道所证真空也,故云得于平等真室。亦名观四方者,由观四谛证真空故,虽缘一谛,亦名四方。

见谛有八十八者,以见谛能断,故名见惑。凡有十使,约三界四谛论之,故有八十八。俱舍颂云:苦下具一切,集灭除三见,道除于二见,上界不行恚。今还以七字颂释之,俾名义易见。

苦谛十使皆具足,身见唯从苦境生,

集谛痴业有漏因,灭体无为无漏果,

皆非身见所缘境,边见并及戒禁取,

此二随身亦不生,是故集灭除三见。

道谛本为无漏因,是故身边亦不起。

邪见既拨无圣道,戒禁还随邪见生。

执取非道为真道,是故道谛但除二。

集灭虽复有邪见,邪见但拨无二谛,

不能非道计道故,是故则无戒禁取。

四谛具惑有亲疏,苦下疏三亲有七。

执我我所为身见,边见从身计断常,

邪见拨无因果法,见取执劣以为胜,

禁取于非,因计因疑,则犹豫而不决。

无明迷闇不了故,此等皆依苦境起。

是故七惑号亲迷,贪嗔与慢三种惑,

不从苦谛境上起,但缘前七背上生。

是故亦名重缘惑,贪唯爱着慢高举。

嗔以憎恚而为性,皆缘前七惑上生。

是故三得疏迷号,集七四亲三种疏。

邪见拨集疑犹豫,见取执劣痴暗迷,

三疏名目亦如前,贪等则依四法起。

灭则三亲四是疏,疏则前三添见取。

苦谛是劣执为胜,是故见取得为亲。

今灭谛是胜妙法,不可更言劣为胜。

但从邪见背上起,执劣为胜名见取。

是故灭谛疏有四,亲疏行相悉如前。

道八三亲五种疏,亲则疑痴与邪见。

疏法望前加戒取,苦谛戒禁则为亲。

有漏果非无漏道,妄执为因为果故。

则有禁戒亲缘起,道谛真因真道故。

不可亲缘非因道,但缘邪见起非道。

故以戒取属疏法,道灭俱是无漏法。

非是执劣以为胜,见取同前亦属疏。

但从邪见起其执,上界但除嗔恚一。

余诸行相悉皆同。

思惟有十者,入思惟道,能断此惑,故名思惑,亦名修惑,修道断故。约三界共有十使:欲界有四,谓贪、嗔、痴、慢;上二界各三,以无嗔故,各三成六,并四为十。问:修所断中,何故无疑?答:见道已断,于理无疑。

四十里水者,见惑烂漫,遍于三界,随处起着,故喻四十里。以四谛对四十里,以见依四谛起故。思惑正使不障,谛理既不横起,则轻微易断,如一渧水。

池喻经者,未检。

能摄一切者,以此三结生惑增上故,能遍摄诸惑。身见生六十二,戒取生一切苦行,疑于过未一切处生犹豫故,所以此三能摄一切。

常所起者下,通约一切众生以明三结,不独在外道也。

恒存有我者,一切众生,揽阴成身,常立宰故,云恒存有我。

皆信邪神者,舍佛已外悉曰邪神。

次难识下,岂但难识于他,亦乃自心所起,不易可识。经能为一切烦恼因者,即身见能生六十二等,如向记。

三、对治怨者,怨以侵害为义,此三结能侵害三品也。

我见乖正慧者,正慧则了人法本空,我见则妄立宰主,故乖正慧。止观辅行又云:是三三昧近对治法,疑是无相三昧近对治法,身见是空三昧近对治法,戒取是无愿三昧近对治法。

引物故略者,广则八十八使,中则二十身见,略则三结;今对略机,故言三结,设乐广中,岂得不说?

信首五根者,即信、进等。此约道品,位位横论,故有五根;若竖对位,此即七觉。

以三毒为内者,利中之钝为内,非修道中三毒也。

次二种下,释逆流名者,分经应从。复有须者去,疏科从便耳。问:须陀洹是梵语,何得用无漏修习等释之?答:须陀总名,含诸别义。译者以总名存梵,别义从华,诸有此例,其意咸尔。

以初得故者,最初证无漏故,最初逆生死故,后虽亦证亦逆,更从新义以立别名,故云后得者名斯陀含。

经:一者、旧,二者、客者,位位例说。如须陀洹是旧名,斯陀是客名。是以二果虽亦逆流,更从新得一来,以立别称。

经:一者、解脱,二者、涅槃。解脱是智德,涅槃是断德。

上名通下者,名虽通下,解惑宛殊。以初果求索二智菩提,与菩萨上求义同,故名菩萨;以觉知义同,故名为佛。此约义同,非谭理等,然亦密表以接小乘。

经:正觉见道等者,正观谛理,断烦恼故。

正觉因果者,能觉知苦果、集因、灭果、道因。

正觉共道及以共道者,所观圣行,望阴是共,望谛不共;于四谛下,行义各别,故名不共。

前三谛下,一一诸行皆通五阴,故名为共。

生死乍减,无出钝中者,谓或减至六五等,悉在钝根中收。

不应名向者,若言初得道即名须陀洹者,何故前十五心犹名为向,十六心方名初果耶?

既是初果等者,此约初得为难。若以初得名陀洹者,如伏惑外道,舍邪归正,便得三果;既亦初得,应名陀洹。

经尔时具足八智者,佛意但云得法在初,名须陀洹,不论于人,犹未答三果之向,所以迦叶次更问起。

亦具八智十六行者,此还据超越那含以难也。

佛答:又二等者,经中偏约次第那含,辨释陀洹为初果义,超越那含一向不论,彼非常行之次第故。

有漏即似解者,即四善根位,无漏即初果已上真解也。

一、毗昙师者,释甚无理。一时并观,正当于共,却云不共。然此师意,以并观一谛,不通于余为共;观十六谛,则别涉四谛,故云不共,终是不便。

前三方便,即停心及总、别念处,犹是外凡,未得似解,故共也。

后四方便者,即燸等四,似解已明,不与外凡共,故曰不共。

若初果下,正消经文。舍共十六行,得不共等,是约次第行人,舍外凡入内凡位,名舍共得不共,此是有漏心中次第舍也。

若超下消经,阿那含人则不如是,盖约超越人也。

但作后四者,以于外道法中无燸法等故,故须修习。既已伏八地惑,故入见道即证三果。

无漏下,释舍向果八智,得得果八智也。

故言舍向得果者,舍十五心,得十六心。

那含下,释经阿那含人则不如是也。以此句是双结前有漏、无漏之二,故今随两文下,牒句释之。

皆从中过者,无漏心速疾,虽从中过而不取果。又如神通人,飞行虽速,里数非无解。

此不便者,以经云那含则不如是,若如向解,还是舍向得果,则与须陀洹同,岂是超越人耶?

彼亦下,此即数义,既不符经,故使人师进退重释。初约次第,以初果对三果释。

初果定尔者,以初果之前更无果故,所以定当舍向得果。

那含不尔者,以那含岂但舍向得果,亦乃舍果得果,以三果前有二果故。

若超下,次以超越人对次第人释。

超越亦尔者,以入十六心,便得三果故,还是舍向得果。

既其下,牒经结示,以那含有超次二人不同,故经云则不如是。然此释甚迂,不如论家向云解此不便,其言不诬。

各有比现者,欲界四谛下,各有法智,故云现也;上二界四谛下,各有类智,故云比也。

非十智中之八者,八谓世智、他心,苦、集、灭、道法比也,并尽无生,故为十。

果唯一智者,但取道类智,是第十六心为初果也。

方便之时,具游十六者,即内凡时也。

若依此例者,四向既属三果,二向应属初果也。

但明正位者,初果是无漏首故。

见思道异者,初果是最初见谛,二向是重虑缘真,故初果不摄二向。四惑即三毒及慢,二向则断五品四惑,二果断六,三向断八,俱是欲界四惑也。

乃应下,应问云:见惑有十,思惟何以但四?

以思惟下。释出。以见谛时,五见及疑皆先断故,虽有余气摄入慢中,故思但四。如毕陵有慢习,以过去为外道故,岂非五见及疑在慢中耶?

即上行人者,即上流般也,不经生即现般。

九人者,七名如经,并转世身证,故成九。

信解者,即是信人。人入修道,转名信解人也。钝根凭信,进发真解,故名信解。

见得者,是法行人转入修道,名为见得;是利根人自以智熏,见法得理,故名见得。故开善弹云:此简利钝,非是二人。谓此非二种那含也。

身证者,还是信解、见得二人入思惟道,用无漏智断上下分结,发四禅、四无色定,即是用共念处修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入九次第定,三空事性两障先已断尽。又断非想事障,灭缘理诸心心数法,入灭尽定。得此定故,名身证那含。何者?入灭定似涅槃法,安置身内,息三界一切劳务,身证想受灭,故名身证。又云:但有身在心,如水鱼蛰虫,是故夺之,但名身证。又俱舍云:不还果修得灭定,转名身证。灭定无心,由身证得,故名身证转那含。修罗汉向更不出观,断八、九、十、十二品修惑,亦未即证罗汉。

经无色界般涅槃者,即上流般中,有于二人:一、杂修者,即乐慧,即生五净居;二、无杂修者,即乐定,即生无色。言杂修者,谓修多念有漏无漏等。

于现身上者,于欲界身,即得那含、罗汉二果也。

遍四禅受生者,此即遍没人,余文遍十八天处,委如第十五记,今经据其大分,但指四禅。

利根亦不正关生数者,未必生数多者便为钝根。只一生中亦有利钝,例如身子利盘特钝,亘由生数耶?今以生数论之,则生少者利钝俱利,生多者利钝俱钝。故结云:今约四禅,故作此说。

即是四句者,以两种二句合为四句也:一、有进无定,二、有定无进,三、但真,四、俱无。

经:无自在定者。谓勤修观解,名精进;从心难现,名不自在。懈怠有定,翻前可知。

经唯作有业,无受生业者,即多修慧解,故云唯有作业。能于中阴般涅槃,上界定微,故云无受生业。所以不至色界,此亦慧多定少人也。

疏云:即散业者,谓慧解为散业。

私谓下,谓已舍欲界,虽未至色,而此中阴已属色收,即下经云:离欲界已,至色界边,乃得涅槃。

既不受正生者,未至色界受生也。

一云下,初标;一、非学下,释出。

缘世谛心者,世谛非前三果故非学,非四果故非无学。

缘真谛心者,三果正在学地故。

即被导心者,谓所导心也。非学非初果,非无学非罗汉,正是那含能导前世谛心至三果也。

缘真心者,即更缘理而修,成四果向,故名为学。

修旧心,即当位证真,自名无学。

失念心者,一、退果,名失念;二、出观,同散心,亦名失念。

此解不可见。文云等者,此解指后解也。不可见经云阿那含人有四种心,便将四心纯约那含释也。此破后解。前解下,取初师解义也。

又言二是二非者,即约四句,二句是涅槃,二句非涅槃也。

还应下,释出其义。

罗汉两心者,即空、有两心,俱极果故是涅槃,那含反此。

若后解下,此明四心俱在那含。世谛即被导心、失念心,真谛即缘真心、修旧心。世谛两心可灭,故是涅槃;真谛两心不可灭,故非涅槃。

即生灭之人者,灭谓般涅槃,犹云生般之人也。

常修行者,生色界已,长时修行,方般涅槃;但有勤修,无速进道,俱舍名有行般也。

不待自勤者,谓不候精勤修道也。大论云:生色界已,不经又修,无功用行,而般涅槃。勤修速进,二道俱无,故云无行。然疏以行灭为钝,不行为利者,且约一义,亦可互为利、钝。

生尼吒等者,尼吒即色究竟天,不用处即无所有处也。虽生无色,不名无色般,但名上流,以涉色界来故。

答云(至)不名上流者。若准俱舍,正是上流中全超半超人也。即生尼吒是乐慧全超,生不用处是乐定全超,未至即半超也。

第三、成前第一者,外能论议,由内具智慧,乐寂静故,能修三昧。

第四、还成前有五差等者,修熏禅有五品差别,故生五净居不同。

于第四下。此第四番既成前五差,故须对前辨释,其义方显。文中二解:初引数师,次引论师,应以数义为正。

言两无漏挟熏等者,应有五种差别。俱舍云:由杂修五品,生有五净居。言五品者,一下,二中,三上,四上胜,五上极。然此五品,所资业体是一,由能资因行相不同故。此五品心资时,皆有加行根本。且初下品心资者,谓此行者,先入第四禅定已,于此定中,先起多念无漏心相续现前,后又起多念有漏心相续现前,后又起多念无漏心相续现前,如是渐渐减少,至二念无漏,二念有漏,二念无漏时,名为杂修加行圆满。又起一念无漏,一念有漏,一念无漏,至此名为根本成满。谓前后是无漏,中间是有漏,间杂修故,名为杂修。由此资于广果天故,业从广果没,便生无烦。此乃下品夹熏也。其中品等,委如析玄记。

经云:无小天即色究竟,善可见即善现天,小广即无烦天,余名并同。

上已兼释第五人竟者,即于上流中,明乐定人入无色已,当兼释无色般也。委论体状,如第十五记。

天须菩提等者,此名待时解脱人也。由资缘备足,乃得道果。然则或奢或俭,去就在人。故浑俱罗衣直五钱,天须菩提房严七宝,虽丰约有异,而俱证圣果。既是机宜,则从所好。虽然,与其奢也宁俭。

论师亦有下,引论家自有二师释义不同,亦有同数人义,说上二界无初人或人,故云亦有。同前云无,即同前数解也。

或云下,此亦论师明上界有初入人也,故引普曜为证。

而有此文。下此数家对普曜和会,谓信法行人在欲界时,已在四善根位,故云初在方便。出观之后生于色界,值佛闻法小得道果,故知元始发心还在欲界,八万诸天得法眼净,盖此人也。

罗汉中乘者,中乘支佛也。

经悉是佛性者,始自阐提三障即三德,终乎如来究竟三德,虽善恶等七人之殊,而不离于佛性水也。

涅槃无因,那得名果者,此据如来于静师子吼品,广明涅槃是果无因,故今举为难。若无因者,云何名果?为此难者,欲使如来辨因显果,令人修证。

经亦名沙门是因,下句是果。先明七果等者,为显涅槃异前六也。而经中皆对果辨远近之因,皆以亲的为近因,疏助为远因,不约时为远近也。经余残果中,第三身延年益寿,是其果体,下名远因。复言即是延年益寿,谓所施衣食,能延他之年,益他之寿,故指衣食以为远因,不论寿体。经平等果,即净土果,故以十善为近因,复以三灾为疏因。三灾起时,众生能改恶修善,故为增劫之种。

答其后问具于三义者,此之三义在下问答文,但以此中已含三意,迦叶不晓故更问之,于是如来显示三义也。

经即八正道等者,沙门等名,该乎偏小,要其所归,无越一实,故八正即无作道品,是住前圆因。

经永断一切贪嗔痴等,此分破无明及究竟破,是因果也。

经:是名下,双结,是名沙门结。前八正沙门果,结前永断。

经:断一切乏者。一切众生在生死中,馑乏无漏财食。今修八正,得无漏财,能断此乏,故云断乏。则道是能断,乏是所断。

经断一切道者,偏教能断之道,今亦断之。是知断乏是断生死,断道是断涅槃,则正显中道无作,八正是沙门义。故疏云断余乏乃至,即双非意也。

经:永断三世生因缘者,明其因亡;亦断三界五阴身者,彰其果丧。

其向属何所摄者,支佛虽一坐断惑,而有果向之异。婆沙云:缘觉先离八地惑,一坐证觉,更于九地次第而修,更起无间解脱。二、随下,八地中虽不断惑,观行次第法尔故也。地地各有一十八心,九地便成一百六十二心。先道十六,合一百七十八心。故知先离八地惑时,名支佛向也。故今问之,于七人中为属何摄?答中二:初、反举前文;二、亦是下,例成今义。

本取住为第六者,正取那含果为第六人也。

亦是本果等者,前那含既取本果为第六例,今支佛亦取本果为第七人,故支佛之向在第六摄。问:第六是三果,支佛一坐断惑,岂有三果耶?答:且据一坐断中欲惑尽时以说。若通而言之,支佛向亦属三、四等。此答未遣难者,虽云波罗蜜翻到彼岸,然六度之名还是因称,故未遣难。

别有意也者,此既三乘共位,即是别圆接通,及别圆地住,俱是分证三德,名到彼岸。故经云:菩萨及佛,具足成就。又云:得六波罗蜜果故。是知菩萨分果,佛究竟果。若地住已前,及通菩萨,虽行六度,不名具足成就,非是果也。

佛性亦有亦无者,未来必得亦有,未有现用故亦无。

即是两破者,若云阐提得菩提名染着,不得名虚妄,能破此二故也。

以别破通者,以通、别二教邻接,故且以别破通,具论亦是以圆破通也。别约证道,义与圆同,故且约别。

故七人等者,通教非但因位不修,无量三学佛亦未修,悉须改观,所以破之令其改观。虽云果上无人,为接初机且作实说,故通教佛亦在不修之数。

以通涅槃为河者,明此七人但过分段河,未度变易河也。

经作五逆犯四重者,由未见佛性,则成逆中道理,犯中道戒也。其第七人,未出变易,通名沉没。

第二出人者,即是改观人也。

经近善知识等,即是近圆知识,发圆三慧,修圆三品,度变易河,分到三德。如经:

经:是名染著者。若云阐提不修,自得菩提,作此说者,名染着人;若言阐提永不成佛,名虚妄人。染着谓执理迷事,故谓阐提自得;虚妄谓执权谤实,故谓不得。若言阐提不断善性,若改修恶,则得菩提,乃能离斯二过。

经:异想异说者,由想不当正理故,令口异说。

经谤佛、法、僧者,谤身中一体三宝也。

后之三句等者,即是就众生有佛性、无佛性三句,疏文解释,连接上科,故至此中,指云后之三句耳。

总结大宗者,佛性是一经之宗主,故今总以结之。

佛性之理者,若是数法,则属三世;由非数故,是常住也。

经一切善不善等者,因通善恶,果唯无记,谓九界因果即佛界性,故云尽名佛性。

或因中说果等者,只由因果理同,生佛不二,故作此说。

四、结随自意语者,以三号结示也。

初明佛性同处空等者。初明同,则显心性体遍。以一切万法摄属于心,心外无余,岂复甄隔?故虚空周遍,以喻斯理。

次明异虚空者,以此佛性只是有情本具真性周遍,故须简异木石及妄惑小乘,此则似异虚空有所不遍。然妄惑小乘及以瓦石悉由心变,当体是心,故次虽说异,未常不同,初虽说同,未常不异。

三、破外道等者。既以虚空喻性,须知能喻之空,不同外人所执。金錍论判此经初同虚空文为实,次异虚空为权。今疏主意,同异咸实,各有深致,如显性录和会。

此乃法王正典者,同异悉佛说故。

眼所见虚空者,外道不达虚空之性,乃于所见空一显色,妄有推度,如下十番,亦犹此方丘光庭等推度海潮,悉随情见。

是无故不得有三世者,虚空是无,则无对待;对待既绝,故无三世。

无即是常者,以体性虚无,绝迁改故。

佛性是有者,虚空虽常,以百千方便终不能见,故是无;佛性亦常,以修道方便则得见之,故是有。

佛性不全有者,但约可证,故云是有;非是有法,故不全有。

经:如虚空华者,全空是华,华处即空,故非三世。

不复细开者。此段经有标、释、结,以可见故,不更细开。经得菩提已,于一切法无挂碍者。楞严云:发真还源,十方虚空一时消殒。金錍曰:一佛成道,法界无非此佛之依正。此皆佛性究竟开发也。又此三文,显常虽同,义或小别。初非三世,约竖明常也。次非内外,约横明常也。三无挂阂,约非横非竖明常也。又迦叶以众生佛性为问,而佛于三文悉约果地为答者,意明因果不二,生佛无差,故问因而答果也。此之深旨,不可不了。此文既然,余皆仿此。

虚空非三世而名为有者,应云而不名为有。文逸不字,或恐文误,但改有为空,其义自便,非逸字也。以向经云虚空无,故非三世,今云名为有者,讹也。

而名为常者,向经云:佛性常故,非三世摄;佛性是有,非世故常。

同无下,结难。虚空、涅槃同无,三世何不虚空同?涅槃是有故,云何不同有?

只为将护等者,此荆溪助显章安之意也。故知佛性异虚空义,非但对于圆机,亦为灭后别机,故作此说。言将护者,谓好权者闻实必谤,谤则起恶,故佛为将调摄护此机缘故,所以且作异义释之。若谓不然,如云瓦石永非,岂二乘烦恼亦永非耶?以世人共许烦恼即菩提,小乘即大乘故。

忽有机缘者,圆顿机也。

不可不说者,既对圆机,应云烦恼即涅槃,乃至瓦石即佛性。

但依下答者,即下经云无非虚空对于虚空也,既虚空无对,正明佛性一如。

不唯正报者,大小两乘所谈色阴,则收内外之色。内谓六根,即正报也。外谓六尘,即依报也。世人既许五阴即佛性,若云瓦石无性者,即是不信阴有佛性也。世人不晓旨,妄执瓦石非性之谈,以拒一切唯心之义,广如金錍论中说。

以虚空无待者,即解经无非虚空对于虚空。谓一切世间无有一处不是虚空,而与虚空作对待者,故云无非等。可喻佛性遍一切处。若依若正,无非佛性。此乃以虚空之绝待,喻佛性之绝待也。故不二门云:十方诸佛,法界有情,性体无殊,一切咸遍。谁云内、外、色、心、己、他?然空及佛性,各有待、绝二义。下问答当明。今以佛性待义,对虚空绝义,故有不同。故云虚空无待,涅槃有待等。若依金錍论,即判前文瓦石非佛性者,是权教缘了之性。此明虚空周遍者,是用实教正因结难。与疏主释义不同,不须用彼释此。然则章安、荆溪两释并通,故无优劣。如显性录明之。

虚空亦对非空者,对森罗万像说有太虚,即是相待义。何谓虚空是绝待耶?故云何故非待。

解云下。据斯释义,足见章安深晓经旨。乃知涅槃、虚空,法合本齐,但对机宜,且作异说。应知涅槃、虚空,各具待、绝。即绝而待,故成妙有;即待而绝,故是妙无。既待体即绝,则佛性岂除于瓦?瓦绝体具待,则性遍还指于有情。故知疏文微而显,宛而成章,非疏主圣师,谁能述之?

涅槃本绝而名为待者,涅槃等三,全烦恼等,是故云本绝。而欲令断惑证理,故折挫凡夫,云烦恼非涅槃。欲令不起小志及以拨无,故折挫二乘等,云阐提支佛非如来。欲敦逼众生令反观自心,故云瓦石非佛性。此皆对治之意,故云而名为待也。

虚空本待者,太虚对于万象,故曰本待。今据万象之虚,亦不离空,故云而名为绝。是知法、喻各具待、绝二义。佛对机宜,法且约待,喻但约绝,故使涅槃、虚空常住则同,有、无乃异。

妙有等者,由待绝相即,故得妙名。

此即不倒者,经文且约绝待之喻,对相待之法,以明义异,故不可以相即为例。又复应知,经云:涅槃等三,只是同体异名而已。故前经云:涅槃即如来,如来即佛性。若欲分别,不无差别。是明涅槃是果证寂灭之法,故非烦恼喧动之法;如来即能证圆极之人,故非二乘偏小之人;佛性即因中所具之理,故非瓦石顽碍之事。此乃相待义也。若绝待明之,涅槃即解脱,如来即般若,佛性即法身。又涅槃摄三涅槃,如来摄三身,佛性摄三因,是则展转总别,悉皆具三。此三即一,一三三一,因果咸然,生佛无殊,依正何别?虚空绝待,可得喻之。寻此经文,宜知此意。

涅槃有对者,即对有为烦恼,说涅槃寂灭也。

即是无者下,只由虚空是无,四大是有,有无虽异,而并无待对,故以无待之义,互难令同。初难令四大同空,次难令空同四大。初云四大无对等者,若佛宣说世间无有一处无空,不得对无说空为有者,且世间色处悉有四大,亦无一处而无四大,无无可对,亦应不得说大为有,故云亦应是无。

四大无对等者。若谓世间无有,无四大处可以形对,而犹得名四大为有;世间虽复无处,无空可以形对,何为不得说空为有?故云亦应是有。

此文不易者,以四大并空,义旨幽隐,诫学者宜在研详,故云不易。

无形四大对于四大者,谓絓是色法,俱是四大,无有一物不是四大而为待对也。

虽无外许等者,许,处也,谓无外处,非四大物来与,是四大物作对,以四大遍故也。

名自相对者,对火热,有水冷;对风轻,有地重。待对宛然,岂同虚空,但一而已。

涅槃有十五句(至)所以无者。此正以涅槃待义,对虚空绝义,以示不同。问:胡不约涅槃绝义,令与喻齐?又胡不约虚空待义,令与法合?答:举待对绝,以示不齐者,盖时机所宜,因兹得益,故佛作此明。问:虚空待绝,其义易明,涅槃二义,若为分判?答:待义约修约事,故离烦恼;绝义约性约理,无所不遍。以修冥性,以性达修,文虽两分,理终一贯。

经:涅槃是有,总明异空,次别显之。为智所照,名为可见;为心契会,说为可证;具足平等法门之身,及不思议变化之身,故云是色。可为行者寻求趣入,名为足迹;可以言论,称曰章句;体备万德,称之为有;德状殊分,说之为相;为心攀历,故名为缘;众生同趣,名归依处;离世纷动,说为寂静;体无暗障,名曰光明;永绝危怖,称曰安隐;究竟所到,故云彼岸。

是故得名非三世摄者,总以结之,总、别及结,共十五句。

第三、破外道计空者,世性眼所见空,不堪为佛性喻,故广破之。

空是明色者,此显数义,全同外计虚空。

虽无不可说常者,解有二义:一者空实是常,以外道不达空性,妄计为光明故,则成无常。二者太虚空性,于世间为常,以实理说,亦是无常。何者?由妄心变造故,由妄心分别故。故楞严云: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又一人发真还源,十方虚空一时消陨,故云终是无常也。虽通两说,前义为正。

言亦可下,恐人作常住义释,更重示之。尚书云虽悔可追,盖言不可追也,与今意同。

真谛有重数者,光宅者,谓小乘所证。大乘所证既殊,即是重数则同。虚空满处即无,空处乃有。

箫管下。举事显空,是次第法。亦如去除墙壁,空相渐现,岂非虚空次第而得?箫者,风俗通云:舜作箫,其形参差,以象凤翼。五经通经云:编竹为之,长尺有五十。尔雅云:箫,大者二十三管,无底;小者十六管,有底。

门向者,向牕也。诗云:塞向墐尸。

有中无空者,有物质阂,则不得空,故知空在空处。

空在有处者,如凿石为窟,于中得空,和土为瓶,围空在内,岂非空在有处?于无物处,无由取空,故云无处无空。

如湿烂等者。此约虚空是灭怀义,当烂故无,未烂故有,故于此物以显空义。若本无物,灭坏何施?物若尚坚,未有坏相,故单有单无,俱无空也。故经云:二处无故。

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