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宗义记卷第四本(初戒之余)

嵩岳镇国道场沙门 宾 作

结戒六门义止观者。止即是定。观即是慧也。若成实宗。止观二法。定不同时。若萨婆多及大乘等。于一心中。止观二法。同时相应。虽许同时。然或有时止用力强。即说为观。如无色定等。或复一时观用力强。即名为观。如未至定等。或时止观平等俱转。如四根本静虑等。今配属者。是应念者。即是止门。应思应断。即是观门也。

诸恶莫作等者。一释云。诸恶莫作。是学戒。诸善奉行。是定学。自净其意。是慧学。若准瑜伽第十九释。诸恶莫作。是定学。诸善奉行者。通明三学。自净其意。是三学果。是诸佛教。结成不共也。问即初句中。所明戒学。与第二句戒学何别。基法师及量法师释云。戒学有二义。一者防非止恶。即是初句。二者戒体是善。即第二句今详。初句。显初业地。唯能持戒。次句三学。显道中。三学俱时。故不同也。如瑜伽注广释应知。首律师云。善调三业。唯是制教。余三通于化制二教。

提二十亿六十千者误也。彼经是二十亿四千也。

有无作戒可违者。问未制之前。未有人犯。若犯即制。佛复开初。今据何义。说违无作。答未结未开。是违无作。结开之后。方为不犯。

第三判两教不同者。略是根本故得直陈。广是枝条坏略方补。根条既别。制法不同。

第四制广补略者。缺根违略。合略教缺。污本所受。复合行缺。故今制广。合晓是非。教益还生。名为补教。即由示过。令悔前非。已赴因天。当果不受。还令戒净。复名补行。故云制广补略也(并如前卷疏未释之)。

论云十善旧戒等者。智论五十一云。十善道为旧戒。律仪为容也。

位言兴结者。亦有不具八缘而结者。如怖佛提。无举过及捡问自言。与外道食亦尔。故云位言也。

指文可知者。一一戒中。先结五众犯。云比丘尼波罗夷戒叉等吉罗。即是犯文也。不犯者。睡眠无所学知。乃至痛恼所缠。即不犯文也。就前犯文之中。如言成者波罗夷等。即重文也。

劣弱方便者。有合有离。且合辨者。劣弱之体。即是方便。二者劣弱之体。意显下篇。方便之言。因诸因罪也。

增施究竟。翻上应释。

不犯法以生作持者。前言不犯法有三。一止持。何故今言生作持也。答作持必从不犯法生。而不犯法。未必一切皆生作持。故无失也。三就具二持以明不犯者。乞法称量。名不犯法。而生顺违二行。准前思知。

媒等亦尔者。媒虽制重。招报轻也。

深厚缠者。成实第九卷。故不知品云。如人以深厚缠杀害虫蚁。重于杀人。二众初戒者入如毛头犯。不得受乐也。声闻不制二聚者。瑜伽三十九。地持第四。广释三聚戒。瑜伽云。又即依此在家出家二分净戒。略说三种。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律仪戒者。谓诸菩萨所受七众别解脱律仪。即是苾刍。(乃至)近事女戒等也。摄善法戒者。谓诸菩萨受律仪戒后。所有一切为大菩提。由身语意积集诸善。总说名为摄善法戒(广说如彼)。云何菩萨饶益有情戒。略有十一相。广说如彼。大况能助有情有义利事。及瞻病事。能为宣说世出世利。王贼等畏。能杀合离。失财裘亲能劝离恼。施与资具。篇扬实德。慈心责过。知恩令猒恶法等也。

又就身口除梦中者。问眠时若有身口二业。可简二业。说除梦中。眠中既无身口二业。何须简梦。答与女同宿。随转得罪。由前方便。今结眠中。故须简此。有身业眠。显其单梦开之不犯也。

二众漏失。尼提僧残。约力分限也。

衣食将补者。上行三衣。不开畜长僧食乞食一揣等。

异时处事者。时药等四。约时也。受戒洗等。约处也。四钱三角尺量等。约事也。形相者十五种者。二处二处非极大极小等也。

余可知者。示相如调达破僧差人说过。须有十过。入宫十过等也。心境者。约境想论也。内外者。一者有情为境。名之为内。非情为境。名之为外。二者自身名内。他身名外(余释从烦)。

其希数讥过或从境缘并六所收者。或可别论亦好。尼取僧衣希故但吉。僧与尼衣讥故得提。僧取尼衣讥故犯提。尼与僧衣无讥故吉。境缘者。即内外中取。容不别辨。

十种胜利。戒学之所获也。故瑜伽九十九摄事分中云。如来观十种胜利。于毗奈耶中。为诸弟子制立学处。谓摄受僧伽。令僧精恳。乃至广说。律摄云。观十利制初他胜等。章中分三。初有三利。能生众法功德等。若准瑜伽九十九摄事分中。亦分为三。而不同此。彼云。如是十种胜利。略摄为三。即此三种。广开为十。何等为三。一者令僧无染污住。二者令僧得安乐住。三者令佛圣教长时随转。今详。理实前九并是令僧无染污住。及安乐住。且据别相。前之二利。令僧无染污住。次有七利。令僧安乐。后之一利。令教长时。次当别释。律云摄取于僧。疏中所释。非无有据。见论第六云。若少欲知足人者。即能受持。是故佛为说戒本。如五色花次第贯穿。亦如七宝珠贯之次第。若准如是。瑜伽八十二云。问摄受于僧等诸句。有何义耶。答摄受于僧者是总句。九十九云。若能摄受四大姓等。正信出家。趣非家众。当知说名摄受僧伽。(述曰。前文总相。后文别相也)律摄云。一为摄取僧伽。谓于刹帝利婆罗门薛舍戍达罗家。有善男女人。正法中深生敬信。而作苾刍。以成众故(与瑜伽九十九同)。令僧欢喜者。或可如八十二云。令僧精恳者。令离受用欲乐边故。准此为治染乐而得法乐也。律摄云。二为僧伽极善者。既入善说法律之中。能令善法极增盛故。令僧安乐者。八十二云。令离受用自苦边故。律摄云。三为僧伽乐住者。说斯善法还净施债故。九十九云。由五种相。应知说名令僧安乐。一者令顺道具无所遗乏。二者令摈异法补特伽罗。三者令善除遣所生恶作。四者令善降伏诸烦恼缠。五者令善永灭随眠烦恼。应知此中。最初安乐增上力故。未信者令生净信。已信者令其增长。第二安乐增上力故。调极鄙恶补特伽罗。第三安乐增上力故。令惭愧者得安乐住。第四安乐增上力故。令善防护现法诸漏。第五安乐增上力故。能令永灭当来诸漏(已上论文)。准此即从未信者已下。六利通名令僧安乐。此亦是总前八十二。令离受用自苦边者。即据别相。亦不相违。令未信者信章十中。准善见论第六释也。八十二云。未入正法者令入正法故。已信者令增长。见云。若有信心出家修学禁戒等。如章八十二云。已入正法者令成熟故。律摄云。善护彼心故。难调者令调顺者。章中所释。取见论意。八十二云。犯尸罗者。善驱摈故。律摄云。折伏恶人者。犯重之人。由不护戒。以折伏法而驱摈故。惭愧者得安乐者。疏释亦准善见意也。八十二云。净持戒者令无悔故。摄云为怀惭乐住者。谓凡夫极淳善人。为令此人无有斗诤安乐住故。断现在有漏者。疏亦善见意也。八十二云。防现法漏者。随顺摧伏烦恼缠故(谓顺生有漏伏道也)。摄云。断现法漏者。谓是现缠令不行故(意同瑜伽)。

断未来有漏者。善见云。为不断五情故而行恶法。后堕地狱中。受诸种种苦毒。非直一受而已。轮转在中无央数劫。八十二云。害后法漏者。止息邪愿顺梵行故。随顺永断惑随眠故。言邪愿者。九十二云。谓有一类补特伽罗。先求涅槃。而乐已后为天妙欲爱味所漂。所受持戒。回向善趣。准护尸罗。便生喜足。是名外结补特伽罗。于增上戒第一耶行(已上论文)。惑随眠者。即是种子。种子唯是无漏道断。故言害也。今此持戒顺生彼道。故云随顺也。摄云谓是烦恼业种。令永断故。正法得久住者。疏亦善见意也。彼文云。问曰。何谓学正法久住。答曰。学三藏一切久住。佛所说是名正法。于三藏中。十二头陀。十四威仪。八十二大威仪戒。禅定三昧。是名住受正法久住。四沙门道果及涅槃者。是名得道正法久住。八十二云。为令多人梵行住转得增广。乃至为诸天人。正善开示道者。为令圣教长时相续。无断绝故。摄云。谓如法宣说。广利人天。展转相教。令法久住故。

犯等四句。一犯。二不犯。三轻。四重也。初制异语。后制恼僧。初制嫌。后制骂也。

异语嫌骂无别初者。此应思择。多论第二云。得犯恶行罪。淫是法故。无业道罪。自己妻故。无犯戒罪。佛未结戒故。林中比丘得二罪(不得犯戒罪。佛未结戒故。不同疏释。恶行者。别有失威仪故也)。

出家人一切邪者。成论十二。十不善业道品云。问曰。若出家人取妇。免邪淫不。答曰不免。所以者何。无此法故。出家法当离淫欲。但罪轻于犯他人妇。增一含二十六。告诸比丘僧。伽摩比丘。七变往降魔。今方成道。自今已后。听七变作道。过此限者。则为非法。

总明受法行者。是唯释相。作此名字。如释相中释八比丘。亦明诸受行。

离明受法共者。亦准释相。如云。是中比丘者。余比丘众受大戒等。如疏释云。人殊报别。假缘义一是。

离明行法同者。亦准释相。如云。我为诸弟子结戒。宁死不犯是也。

又此别出境界者。前言不净行。何境起犯者。举前略戒本难也。尊者曰为九者好。准释相中。各别释故。若尔前难云何通。答前略戒本。亦已含有。当若无此广戒本者。亦须离出境界别释。故为九好。

义五文四者。第五篇无若比丘句也。

以不对之开舍戒者。问为以缘起不在下三而不对开。为有别理对下三戒不开舍耶。答具由二缘。言别理者。佛具正知。义无相反。若开舍戒。行盗煞妄。事即招讥。又设劫来。佛亦遮断。如下文中不许度贼。及曾煞人。妄语得利。盗圣人物。亦在贼摄。虽容得或。要自佛遮也。假教者。谓假广教示相分明也。祇律第二。有一比丘。谓羯磨比丘也。十律第一有四。一名字比丘者。以名称。二自言比丘者。用白四羯磨受戒。又复贼住比丘。剃除鬓发。披着袈裟。自言我是比丘。三为乞比丘。从他乞食故。如婆罗门从他乞时。亦言我是比丘。是名为乞比丘。四破烦恼比丘。诸漏结缠。毕竟不生。是名破烦恼比丘。五分第一有十一比丘。乞比丘。持坏截衣比丘。破恶比丘。实比丘。坚固比丘。见过比丘。一语受戒比丘。二语三语。复为两种。善来受戒比丘。如法白四羯磨受戒比丘。然五分十五云。诸比丘一语受戒。言汝归依佛。有二语受。言汝归依佛。归依法。又三语受(可知)。以是白佛。佛言。不应一语二语。三语受戒。(述曰)盖制后不应也。多论第二。若比丘。如章引之。

见论名为比丘含下七种者。彼论第七。八种得戒。即解释戒本之下若比丘义。八种得戒。上受缘中。已具列讫。八中既无名为比丘。何容说有含下七种。今详疏意。义准彼论。非谓有文也。谓彼论第七云。律本所说。能着割截衣者。是名比丘。沙弥亦名比丘。如有檀越请比丘。沙弥虽未受具。亦入比丘数。是名字比丘。准此论文。名字比丘。即当此间名为比丘。既言沙弥亦是比丘。故知此中定含下七。又准下文中。未度陈如。佛即告言。比丘应舍离二边等。故知并据通名比丘也。

相似比丘者。见论第七云。法师曰。云何名假名比丘。如长老阿难。夜行见一犯戒比丘。问咄此为是谁。犯戒比丘应言。我是比丘。此是假名比丘。无坚实也。

此有多妨者。谓违十诵。又此八中已有破结。何须别立自誓比丘。又此律中。上下无文说有自誓。又称之与誓其义全别。不得妄通也。

五邪命。智度第二十二文也。

是中比丘者还牒第八者。首律师云。此是简滥。前列八种。或时名滥。如沙弥陈如等但有名字。或时相滥。如割截等。或复行滥。如乞求破结等。或言说滥。如自称等。或有体滥。如善来羯磨等。自余七种。或时少分。或时全非共比丘义。此师意说。此中所辨共比丘者。意取犯人。若如善来全非犯者。名为比丘。既通一切。于中圣者。即非犯人。余亦准此。故有一分。非是此中共比丘义。故今简取羯磨之中共比丘义。不举前二者。前言善来羯磨。此二唯受。破结通两即是此中具有三受。何故但举羯磨。不举前二也。

以对上二总举列者。前许略释戒本八句。一一皆有举释结三。上来总举若比丘句。复已总列八比丘。此举及列名。为上二也。今详不许。是释羯磨具缘之义。如上第二卷记中辨。

同戒者。多论第二云。同入举法者。初受具比丘所学。百岁比丘亦如是学。十诵亦尔。多论又云。问若百岁比丘。同初受戒比丘所学者。初受戒比丘。扫地涂地取水。种种役使。亦应同不。答百岁比丘亦从少至长。是故说同。

文言不静者。谓有所对人也。滥此所对故略者。如文已有两个偏句。若据更出一个俱句。静作静想不成舍者。人便生疑。亦应对此更明俱句。云不静不静想不成舍戒。理实不静作不静想。即成舍戒。今恐滥前静作静想。由是相从。二俱不出。今详。或可偏句尚不成舍。第三俱句。理在妄言。故略也。十诵云。独作独想等。见论第七。遣使若书若作手印向人说。此不成舍。

三舍戒等心谓有欣厌心等者。如此处文辨欣厌心。下尼犍度。比丘尼直心舍戒不成舍。故知须有舍戒心也。

决定心者。即如此文戏笑等。不拟定舍。祇律第二云。我当作沙弥。作俗人。作外道。彼心念口言。未决定。向他人说。是名戒羸。若说戒羸事者。语语兰罪。又云若嗔恚。若九十说。若独说。若不了说。若因诤说。若独想说。若说前人不解。若向眠者说。向狂人说。向苦恼者说。向婴儿说。是名不舍戒。尊者云。一五分。自心舍。成舍。强逼不成。二祇律。久思心舍。成舍。平舍不成。三欢喜心成。如祇律及此法尼。四寂静心。祇云。因诤说不成。五决定心。如祗不决定不成。六欣厌心可知。

前境领解者。见论第七云。若发言向一人说。若此人解者。即成舍戒。若此不解。有边人解者。亦不成舍。若向两人说。一人解。一人不解。成舍。若悉解者成舍。若向百千人说。解者成舍。若为淫欲所恼。向同学说者。复自忘畏。因在屏处作大声。而言我今舍佛。随有解者。忽有边人解。此比丘即成舍戒。若此比丘语已。未即时解。久思然后解。欲舍戒者不成舍。

广说可知者。如见论第七。祇律第二。五分第一。十律第一。必也临事可验多久。若欲无过而成舍法。如多论第二。彼云。问曰。舍佛者是根本。弃皆三宝。更得出家不。答曰。有论者言。更不得出家。又云故得出家。以不随百遮故。又云然舍佛已。现在无吉祥事。所作无吉无利。灾祸归身。欲舍戒无过者。若舍具戒。当言我舍具戒。当言我舍具戒我是沙弥。若舍出家戒者。当言我舍出家戒。是优沙塞。若舍五戒。当言我是归依优婆塞。如是则成舍戒。亦无过咎。又言若以著白衣被服。有人问言。汝何故尔。答曰。我罢道。我作白衣。亦名舍。或时都无出家人。若得白衣。不问佛弟子非佛弟子。但使言音相闻解人情去就。亦得舍戒。舍戒一说便舍。不须三说。若准伽论第五。云何非舍戒。若狂屏处。自说沙弥所外道白衣所。不于住性比丘所说。不名舍戒。与多论相违。任情通释。又伽论第九云。问若比丘作外道服。或舍戒不。答不舍戒。犯兰。若人问汝是谁。答是外道。故妄语波夜提。问若比丘作居士形。舍戒不。答不舍戒。犯突吉罗。若人问汝是谁。答是居士。故妄语提。

不同祇律者。彼律第二云。若言舍过去未来佛。不名舍戒。得偷兰罪。若不言舍过去未来佛。直言作佛者。是名舍戒。觉云。祇律过未得兰。此律不言得兰。故云不同祇律也。祇律文中。唯舍和上。即成舍戒。舍阿阇梨。不名舍戒。得兰罪。以此准知。舍同和上等。彼虽无文。亦非舍戒。不同此律也。作佛舍者。祇云。舍正觉。舍最胜。舍一切智。乃至舍罗睺罗文。舍金色身。舍圆光三十二相八十随好。若舍一一佛名号。皆名舍戒。见云。佛有一百名。法亦如是。余诸句亦如是。乃至如是随号。皆成舍戒舍。法者。祇云。无为涅槃。离众烦恼。一切苦患永尽无余。是名舍戒。又云舍九部经论。善见意同。舍僧者。见云。舍四双八辈。无上福田等。舍戒者。见云。舍比丘戒比丘尼戒。比丘毗尼比丘尼毗尼。初彼罗夷。第二第三第四夷。乃至吉罗亦成舍。然见论中。乃至舍受戒弟子。依止弟子亦成舍戒。如彼广说。多云。舍和上阿阇梨者。以因得戒故。舍比丘乃至优婆夷。乃至不与汝作同学戒舍戒者。以本同归向。一味一道。今若舍之。则佛法义断。以是背佛法故。戒则失也。祇律。舍一比丘及众多比丘。不成舍。要舍僧方成。不同多见二论也。

除大小者。祇云。象身大鸡身小得兰。若象身小鸡身大得夷。又云。若彼身大。虽入不触其边者兰。有众生一道。是处食是处大小便。若淫此众生夷。正法念经云。系缚诸天子。莫过诸女色。女人缚诸天。将坠于恶趣。优填王经云。女人最为恶。难以为因缘。恩爱一种缚。牵人入罪门内。

病及树界者。别众食戒云。病者下至足跟劈。洗浴戒云。下至身体臭秽。燃火戒云。须火便身也。树者。离衣宿戒云。树者与人等。足荫覆跏趺坐。不共住。多论四义(录也)。

息外道谤者。论云。若与恶人同事。外道邪见及以世人。咸生诽谤。当言佛法有何可贵。不问善恶。一切共事(已上论文)。

口中行欲。见论第八有文。应捡之。伽论第三。大便道过收夷。小便道过节夷。口道过齿夷。不同此律入如毛头也。

下文嗔恚女醉女狂等三女合五者。条部文中。有五种女。谓眠醉狂嗔及苦痛女。于中眠女。此上文中。已是有竟。应言狂等四女。疏言三女误也。言合五女者。谓彼三女并此妇童女。合五也(应言共女)。

各有觉不觉。新死少分坏。应作如此分别。文无者。文中但有乐等六句。初句三时俱乐。第二第三第五。二时乐。一时不乐。第四第六。一时乐。二时不乐。理有三句。文中俱二。谓更加始入不乐。入己乐。出时不乐。合七句也。计算准知。祇第二云。受乐者。譬如饥人得种种美食。彼以食为乐。又如渴人得种种好饮。彼以饮为乐。受欲乐者。亦复如是。不受乐者。譬如好净之人。以种种死尸。系其颈上。又如破痈热铁烧身。不受乐者。亦复如是。见论第七。不乐者。如内毒蛇口。如内火聚。乃至于五欲中。如五拔刀贼伤害无异。若如此者即无罪。

九境逼己者。男黄门二形。三趣分故九也。道非道者。见云。非道者。水道边有疮。从疮入水道出等是也。若语不语者。防巧情也。见论第七云。若诸长老。闻说此不净行。慎勿惊怪。应生惭愧至心于佛。何以故。如来为欲慈悲我等。为愍我等。为结戒故。说此恶言。若人如是观如来德。便无嫌心。若佛不说如此事者。我等云何知彼波罗夷偷兰遮吉罗。若有法师为人讲时。听者说者。以扇遮面。慎勿轻笑。若有笑者。即应驱出。何以故。三藐三佛陀。怜愍众生。金口所说。汝应惭愧至心而听。何以乃笑。故应驱出。未必有初犯不成者。此中意言。制夷之时。对之制轻。纵有后犯而不成者。即当第二。不开最初。无文开故。如调达出血。即是第二。以煞戒中不成兰名。先已有故。尊者曰。不然。一代之中。亦应有人犯不成兰。但结集家集之一处。未必即是相对制也。准斯即应别开最初。任情取舍耳。

含五方便者。此戒无想疑故也。

能所以显教人者。能所义如上十门中已辨。

上明比丘自作教人者。指已上文。是辨比丘自作教人二业也。

下四众犯尼之自作者。于下文中。比丘尼波罗夷。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即是四众犯。于中尼犯。即是尼自作业也。故此文中。但明尼教人业也。

除比丘比丘尼者。瑶云。此有三义。一能中说除。谓下二众教上二众。若作不作。下唯犯吉罗。二者所中说除。若上二众教下三众。若作不作。下众唯吉。三能所合除。上二众下三相教。若作不作。能所俱吉。摈不摈异也。

即出犯主者。以想疑故。而得兰罪。想疑之心是主也。

执此半坏谓为重境等者。不然。不由妄执得免僧残。今且两释。一者即与境想无异。谓于此中。散文解释。至境想中。来入境想。故无失也。又释想有二种。一者迷想。即境想摄。二者故起假想之心。想彼半坏。以为正道。畅情处重。故结偷兰。兰名虽轻。业道实重。不比僧残也。后释好。

式叉摩那或式叉摩拏唐翻正学沙弥者。旧言息慈。理实沙弥片有息除之义。所言慈者。以其经云沙弥救蚁。故然也。净三藏云。室罗末尼罗翻为求寂。释言。谓欲求趣涅槃圆寂之处。言息慈者。意准而无据也。唐三藏云。室罗摩拏洛迦。翻为勤䇿男。勤谓苾刍。勤人所䇿故曰也。室罗摩拏理迦。翻为勤䇿女。释义同上。或局尼三。如洗净过分戒。唯结僧二。如兰若六夜及四提舍尼。或独结尼。如尼本法经宿。或专二具。如减年受戒等。或专比丘。辄教等也。

犯有六义。理须思择。

此律初三有文者。初即可知。

第三失威仪者。如众学中。以故作故犯非威仪。是也。然彼但言失威仪吉。不简不故作。应不同彼也。尊也为命难故开。不以梵行难故开。以此即是梵行难故。

下三篇事轻故者。理亦须简诸性罪戒。如煞畜等。不以二难。开使煞畜。余类准知。

余三别开事义俱局者。或可睡眠无所觉知。不受乐。一切无有淫意者。摩触等戒。亦有开义。

要须于三时中不忆识是比丘者。此准十诵五十九为言也。彼云。若自知我是比丘。作淫得夷。若不自知不犯。若准此律。片似不同。此下文言。如从高坠下揽小草木。即应片有忆识。痴心多了心少。即应开也。

●次明盗戒

非盗之滥者。敬云。初句是不与取。然而非盗。

又摄损财义不尽者。第二句非不与取。然是损他。是盗所摄。

于阙缘义不便者。若立缘言。有主有主想阙缘。得云有主物作无主想。若立缘言。知有主阙缘。不得言知无主。以其容实有主故。故不便也。然此具缘有余共评。加重物想。及与方便七缘者好。今详。若重物作轻物想。虽当盗时。不成夷罪。入手之后。知是重物。即须还主。若必不还。即成夷罪。有此不定。章中不言也。

兴方便者。或如寄物。先在箱筐。后主来索。率尔不还。即无方便。犹不定故。故亦除之。阙缘准此。亦应思释。

具七方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