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宗义记卷第五本

嵩岳镇国道场沙门 宾 作

○无根谤戒

梵云阿莫洛迦阿奴段莎。此云无根谤也。式叉钵陀。此云学处。今就义翻。名之为戒。

或见言闻疑前戒中收者。法相然。亦有文证。故十诵第四云。若疑言见。疑已言闻。是谤也。

不可无他非时者。净施之法。不能无他。非时过也。

不痴正修者。谓彼本来于正修中。未具足故。今者虽摈。无正可损。

二重教者。一者大僧举法。二者尼中谏法也。

敬云见闻中净者。对之作法得成。非谓即得足数也。有余不许。谓据下文。解不足数。皆云自言。今者既未自言。又无三根。故亦三根。故亦得成足数也。今详。体净和合义生。体若不净。合和不生。故依敬释为正。下文自言者。据共委知。故作此说。不欲显彼未自言者。即成足数。问既未自言。谁委不足。答如本受戒。十僧之中有不净者。后迳多时。知彼不净。理须更受。故云不足也。

五分下至不同犯者。彼者因病开。乃至亦开犯为境。但不同犯也。若准律摄。开不同犯。许为忏境。然波罗夷望波罗夷。名为同犯。望余残等。为不同犯。残望残罪。以为同犯。余名不同犯。乃至广说。

或可成举者。以不净心。对不净境。复具五德。故成举也。

或不成谤者。以不净心。双对净境及不净者境。皆不成谤也。

故无不净想者。谓要须作具戒净想。始得谤罪也。

所以彼具五德者。彼举罪中。要具五德也。如下遮犍度。知时不以非时。真实不以不实。有益不以损粗矿。慈心不以嗔恚(颂曰。时实益濡慈)。

为结僧残故须八缘者。余皆破云。若由具八故结残者。小谤具八。何不得残。今详疏意。非显数八即结僧残。若数减八。即成小谤也。今疏意云。所谤之罪通上下。能谤结犯亦阶降。故结残罪。由所谤殊。然得残时。由八缘具。不遮小谤。亦八缘具也。

要应对僧者。不然。依僧祇五分好也。

欲求舍会。舍不牢法。会坚牢法也。

二屏言者。一求舍会。二念营僧也。

有余身智者。未入无余身智。未寂有为生灭。故可厌也。

克之不难者。或可沓婆是留寿行。婆沙百二十六云。云何苾刍留多寿行。答谓阿罗汉成就神通。得心自在。若于僧众。若别人所。以衣钵。或以随一沙门。命缘众具布施。施已发愿。即入边际第四静虑。从定起已。心念口言。诸我能感当异熟业。愿此转招寿异熟果。时彼能招富异熟业。则转能招寿异熟果。问彼有何缘留多寿行。答留多寿行。略有二缘。谓为饶益他。及住持佛法。住持佛法者。谓营佛像房等事。又彼观见当有国王大臣长者欲毁佛法。若见余人无能善巧方便住持。便留寿行。问所留寿行为由定力。为由施力。(乃至)如是说者。俱由二种(文云)。彼审观察。为施僧众。当获大果。为施别人。若见施僧当获大果。便施与僧。若别人当获大果。便施别人。(述曰)准此或可求坚固者。是留寿行。分僧卧具等。是住持佛法也。见论十三云。问曰。此沓婆。何时发此愿也。答曰。过去有佛。号波头勿多罗。是时国人请佛入国。六万八千比丘围绕大会。供养七日布施。时有罗汉。于大众中。以神通力。处分床席及诸饮食。是时沓婆见已心应。而白佛言。愿我后身。当来佛时。如今罗汉神力无异。是时佛言。从此百千劫已有佛。号释迦牟尼。必得此愿。沓婆从此展转。乃至释迦出世。出家得道。从禅定起。而作是念。

多论第三差陀骠者。为满本愿。过去迦叶佛时。亦为众僧作知卧具人。称可僧意。尔时作愿。愿我将来亦为众僧。作知卧具人。及在彼世时。亦知卧具。称悦时人。是以今佛还知卧具。五分以今佛还知卧具。五分第二云。佛在王舍。瓶沙日日请五百僧。城中臣民亦复如是。六群比丘常往好处。诸人问言。我等为僧。次第设食。何故长老常来。不见余人。时陀婆子。十四出家。在静处作是念。而僧无有差次会者。致使六群选择好处。以失众望。丧人施意。若我二十受具足戒。得阿罗汉。当为众僧作差会人。及分卧具。十六成道。二十受具。便作是念。今时以到。便可作之。(述曰)过去此生。发愿时别。是故章云。稍异可知。

梵云杜多窭拏拏。旧云头陀。讹也。言杜多者。因摇动亦诠洗濯。即是摇动烦惑。洗除过患义也。圣住意经下卷云。斗擞贪欲嗔恚愚痴。斗擞三界内外六入。我说彼人。能说斗擞。如是斗擞。若不取不舍不修。不着非不着。我说彼人能说头陀。(述曰)谓因斗擞。而能证理。不取不舍。既证理已。复能依自所证。为人宣说。故云我说彼人能说头陀也。崇云。杜多此云洗除。头陀此云斗擞者。今详。本音元来是一。不合别翻也。

谓随坐一是人最胜于余所行咸能同彼故称随坐者。破迷记中。虽为别释。意显释者义有多端。理实疏意欲显随坐。随修十一系念而坐也。此即逐名以显其义。俱显行胜。于理无违。然若欲令凭文释者。梵云搜悉他僧悉呾理迦(上声呼之)。云随有坐处人住也。意说此人于敷具贪。舍其爱着。故云随坐。故瑜伽二十五云。云何名为处如常坐。一敷设后。终不数数翻举修理。如是名为处如常坐。即常此律随坐也。即毗尼母云随得敷具足也。崇云。旧解随坐最胜。于余所行。咸能同彼。故称随坐。余十一偏能未必通行。此解不然。若以随坐通行余者。衣食既非是坐。如何得称是坐。又昔解云。于坐四中恐生贪着。故立随坐。此亦不然。于坐既尔。若贪衣食。应知亦尔。斯并不识文意。故作斯释。此是随坐敷具。不名为坐。又引瑜伽。一敷设后。终不数不数翻举修理。如是名为处如常坐。小品名随敷座。母论名随得敷具。解脱道论名遇得处坐。今详。崇师实不遍寻此等诸文。而遇捡见。其法师依诸经论集。为义稍悬。即引来能通大教幽旨。今详。实理小见对文。大智随义。故诸圣教其例寔繁。且如律自言见者苦见集见尽见道。又自称言天眼清净等。此逐见名而开两义。今远随坐。显随修义。深顺大智之远见也。然于世间。多封文句。谓为违理。深拥修学一切智门。于一义中。解无量义。实难得起也。因今决断。故示此途。实不存乎彼我之意也。如瑜伽六十九云。鹦鹉喻补特伽罗者。唯随文转。不能依义发异语言。炬烛喻补特伽罗者。依少羯磨。便多增益。现行种种随意言词。犹如炬烛。即其事也。然昔解意文中。五坐必有敷具。余之四坐。或有生贪。唯此随敷离贪最胜。故云于坐四中恐生贪等。亦无失也。

因此便释杜多意者。如瑜伽云。如是杜多功德。能净修治。令其纯直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