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禀润各异者。经云。一云所雨称其种性等者。一云者佛身也。佛身为能雨。雨为所雨教法也。称其种性。所滋长也。而得生长者。最初闻教发心。熏得菩提心种子。名生也。多时修行。名长也。华果敷实者。敷字配上华。实字配上果。华敷喻闻教也。华敷见蕊。喻修行众行华开见蕊。必能结莲。教若开敷。必能行行涅槃。

言以教对理等者。因解此经文说三乘五乘差别。便论乘藏有异。问教既是一般。如何唤作乘藏两差别耶。答疏云。以教对理等。教即一雨理。即真如理也。

言或以教等后等者。以教对回心已后成就之根。只有一大乘根。名为一雨。亦名一音。

言所说理法唯一相故者。结前。以教对理。而忘其机。名一雨。

言退性究竟并作佛故者。结前。以教对后。不定性成就之根。名为一雨。亦名一音也。

言以教对根忘其理法者。名三乘。此上通结定不定性声闻缘觉也。

言或教对初根未熟位者。不定性根。未回心前。名初根。而有所运。名为三乘。亦名三车。

言随彼根宜初傍等者。结也。问何名初傍诱引法。答四十年前说小乘。名初引法。亦名傍引法。灵山会上说一乘。正直舍方便。亦名正引法。亦名后引法。牟云。若对定性根。说三乘法。总名正引法。若对不定根。说二乘法。名傍引法。说一乘名正引法(上明乘差别门下明藏差别也)。

言若以教含行名为三藏者。即是三学。戒定慧也。以教诠戒行。名律藏。以教诠定行。名经藏。以教诠慧行。名论藏。

言若以教含理等者。以教含生空理。对声闻机。名声闻藏。以教含二空理。对辨根者。名菩萨藏。问何不说独觉藏。答有二说。一独觉之中以教少故。以少从多。声闻中摄。或从声起闻。独觉亦得名声闻。问既总名声闻。何不先说独觉。独觉最利故。答以狭从宽。故摄入声闻也。独觉人少。声闻人多。以狭从宽。又独觉利根。声闻钝根。若唯说利根摄。钝不着。若说钝根兼利亦说。问草既有三。小草人天。何不名藏。答小草之教。无理可含。不与藏名。

言阿阇世王者。证有三藏也。

言今以教对理等者。问阿阇世经既有三藏。何故此经言一雨。答今此经以教对理。及后根定一。名为一云一雨也。

言现有所对之机者。道理名理。或生空理有浅有深。对此明二乘异。

言教对机理者。教对三根声闻等之道理。名声藏等。

言将显理之教等者。结前教得乘。名所由也。上来辨藏差别了。

言三乘种性等者。解经。虽一地所生同一真如地。增上得中说生。如草木各有自种子。事须得土地。地中方生叶茎。名增上得也。

言依一佛教者。解经一雨所润。名依一佛教也。问前来说山川溪谷土地为能生。草木为所生。此间何故唯说真如名地。答前言山川溪谷虽别。无不离土地。法中胎卵湿化四生差别。无不离真如地。彼处性相双说。此间唯说举性地。所以疏言。依一真理。禀一味教。众生自家尽得生长。不同伏答不知[菛@又]草之有毒。甘草不知黄檗之不甜。声闻不知缘觉姓有胜劣。缘觉不知菩萨性有胜劣。

言此解似疏等者。牟意云。将不自知及不知他解。此名有差别。云不自觉知。即似道理有疏缘。喻中说不解觉知义。然寻下合文云。众生住于种种之地。唯有如来如实见之明了无碍等文。彼合此不知方知。此解不错也。然取合中结文。不如取标文。其有众生。闻如来法。若持读诵。如说修行。所得功德。不自觉知等。问且如四果圣人中十地菩萨。皆知自果。云何此言不自觉知。答除佛知已还。余圣不能知自知他。委细皆尽。故有颂云。如一孔雀身。而有多种色。此何业所感。离佛无能知。

言下第三合述亦四者。初法述有四。一佛兴于世。经言。迦叶当知。如来是诸法之王。若有所说。皆不虚妄也。二法利群生。经言。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三受道有殊。经言。如来观知一切诸法等。四不能自达。经言。又于诸法。究尽明了。示诸众生一切智慧。喻亦有四。一法王出世喻。经云。密云弥布一句。二说教普滋喻。经言。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三禀润各异喻。经云。一时等澍。其泽普洽卉木藂林。四不自觉知喻。经云。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第三合文亦四。今经出世者。初法述一佛兴于世。经云。如来是诸法之王。若有所说等。次本喻云。密云弥布一句。今述迦叶当知。如来亦复如是。出现于世。此上三句法也。下一句喻。如大云起。

言第二合说教等者。前来法述中。法利群生。经云。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次喻述中。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今合以大音声。普遍世界天人阿修罗。如彼大云。遍覆三千大千国土。

言不但等者。体经音声上遍义。难作行相。事须依身说声也。不但身遍。声亦遍故。即百亿释迦同时出。名身亦遍。云既喻佛出世。遍覆故是同时。

言第三合禀润各异者。法述中云。受道有殊。经云。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趣。喻云。一时等澍。其泽普洽。今合之。于大众中。而唱是言。至世尊。

言一唱德号者。问何故世尊自夸德号。唱身中功德耶。答若佛独有。余佛无。即名自夸。佛佛道同。功德平等。共有故。不是夸也。

言此中四种等者。未度者令度苦谛。未解者令解集谛。未安者令安得道谛。未涅槃者乃至证灭谛。故云如次也。

言已见名今现去皆今故者。料简三明也。即解经中。今世后世如实知之。今世即现在也。后世即未来也。问何故空言现在未来。不说过去耶。答过去事已见了。现在名今。今现见也。所以空言今世后世。后即是未来也。只将过去境。向今世中收。现在共过去境。皆是已见。又过去境与现在事相近。所以今世之中摄得过去现在。所以经文唯说今世后世。不别说过去也。

言一切等者。一切知根本智。一切见后得智。

言或初是者。即根本后得二智。名一切知。一切见者。五眼能见一切也。佛具五眼。菩萨有四。无佛眼。二乘有慧眼。无法眼。无种智故。

言知开说者。一句标也。

言知诸境等者。释也。真俗谛境开诸行者。是善行恶行。说诸果者。转八识成四智。束四智成三身。或三乘果五乘果。又当经配知诸境。十二品一乘境开诸行。雨品为一乘行说诸果。五品为一乘果。亦如唯识三十颂。二十五颂境。四颂行。一颂果。

言又知邪正等者。知邪定聚。开正定聚。说不定聚。大论云。知邪定聚。谓阐提也。开正定聚者。小乘初果已去。大乘初地已去。证理除惑。得决定故。说不定聚者。在地前十住第六正心住已前。名不定聚。第七不退住已后。为正定聚也。知三根者。上根中根下根。开三科者。五蕰十二处十八界。说三世者。过去未来现在。三宝者。佛法僧。开三毒。贪嗔痴。说三德。断智恩。三界欲色无色。开三漏者。欲漏有漏无明漏。又识生死即知也。

言又悟知诸道者。不过十业道。能略开者。十业道中说一二三业道也。能广说者。十业道总说也。

言道有一种者。谓一乘道。道有二者。善趣恶趣为二。或世间出世间为二。道有三。谓三乘道。或三恶道。道有四。谓加行胜进无间解脱。道有五。谓资粮加行见道修道无学道。道有六。谓五道中并修罗。道有七。谓七识住。有八。谓八圣道。道有九。谓九无间九解脱。道有十。谓十业道。疏意从一至十。增数而配。故举初二及十。略去中间。言如理知也。

经言汝等天人等者。此召集也。我有一乘微妙好法。汝等天人八部。总须听来。

言他闻普至者。亦闻世尊唤。一时总到来。经言。尔时无数千万等也。

言为利说二草者。则云。大草中草为二也。中草声闻独觉。

言为钝根说小草者。无种姓人天乘。如来观知根性受道。说当根法。各称本情。所以欢喜。

言生闻有二果等者。听经已后。得二种益。一现在得好果报。经言。是诸众生闻是法已。现世安隐。又死了生善处。经云。后生善处。以道受乐。经云。转身得帝释坐处。若梵王坐处。转轮圣王所坐之处。名以道受乐。不同外道行邪恶因受乐非理受乐也。上世间果。二得出世间果。二乘人离烦恼障惑苦业三。渐得入道。并离所知障故。渐得入道。此第一解。不定性人根未熟。先得人天有漏果。后得无漏果。

言如法以理等者。问如何名如法。何名非法。答牟云。如行三归五戒为因。及十善八戒为因。得人天等果。名如法顺理。若言行无因。自然梵天帝等。受人天乐。即名不以道得也。即同富与贵是人之所欲。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不以其道德不处也。问如何不以道而得乐耶。答如猒下忻上等。问彼地忻猒。何名不以道。答如人驰驱得事。纵多因力。后不离横。佛法修行用力虽少。得果长时。乃至展转性成。因此出世也。如行杀生祷祀祈福。名非法。纵暂得安。后必重受也。

言或无种性等者。第二解。无种性人得初人天果。名现世安稳也。有种性人得后出世果也。

言又菩萨道有二等者。第三解。俱是大乘性菩萨得。

言一增道者。相云。增胜殊上之义。即自人天果。道者因也。施戒生故。名增上生道也。此在地前有漏闻熏也。

言二决定者。十地无漏见道。修道。出有漏故。名胜智起。必能断烦恼。名决定也。初增上生道。名得前果。后决定胜道。是得后果也。

言任力者。任福力取人天果。任智力取三乘果也。

言此合前法禀润各异者。喻云。一时等澍。其泽普洽。卉木藂林。及诸药草。小根小茎等。今合云。如彼大云雨于一切。至生长。

言不自觉知者。法述。经云。又于诸法究尽明了。示诸众生一切智慧。次喻云。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今合文中广也。

言一相者。无异相解一字。无相相解相字也。问何名无异相。答有为之法。皆彼生住异灭四相所迁。故名异也。生表此法本非有。灭表此法后是无。异表此法非凝然。住表此法暂有用。又本无今有。本有今无。十方诸佛同证此法。离十种相。名无异相也。无相相者。此解相字。上相字遮无。向下相字表有。有无相之相也。

言无量义经等者。不生不灭。解无字也。无彼无此。解前相字也。一相无相。解上一字也。

言一味者一无漏味。等者。简彼无漏有为。不名胜滋益。今取无为真理。是胜滋益味也。问何者名味。答真如与彼无漏智。为所缘。能牵生无漏智。说名为味。味者资益义。无漏名胜也(上解味)。

言无体者。解上一字也。故名一味(上依无量义经也)。

言谓解说惑业者。问何名解脱相。答二乘之人证生空理。断烦恼障。名解脱相也。菩萨之人。初地已去。证法空理。断所知障。此离苦集二谛解脱也。问何名离相。答离惑业相。离所知障各别之相。故名离相。不同无漏有为起尽故。起者生也。尽者灭也。简要问。解脱相与离相。俱是无为。二种何别。答烦恼断尽处显得。名解脱相。所知障无处显得理。名离相。二种别也。

言寂灭体相者。问何名灭相。答疏言寂灭等。即是真如。经言。生灭灭已。寂灭之相也。

言所说法体等者。解经中说究竟至于一切种智。即是果中菩提涅槃智性相也。

言又佛所说理者。重解一相一味道理也。

言众生闻之亦等者。正解不自觉知义。经云。其有众生。闻如来法。若持读诵。如说修行。所得功德。不自觉知。根茎枝叶生长不同。成三草名。不自知也。

言此初也者。初明总知也。问众生根性所得功德。自家尚自不知。岂况知他人身中功德事。何故执唯有一无二无三耶。又闻众生既不知。如来知否。答释前之经言。唯有如来。知此众生种相体性。

言有为类别者。解上种相也。

言理本者。解上体性也。又心行作用为种相者。即见分也。心法体性即自证分。或种相是相分。体性是见分也。有云。准经众生体性种相。二俱不知。若配二分。即自证分缘见分。如所更事皆能忆知是种相。云何言众生不知。应非所知境。此约自不难。若望他人。灼然不知。若许。云何慈恩百法决云。一切皆所知所识所通达。皆世俗境故是所知。皆分别识所了别故是所识。皆胜义智所通达。故云通达。答义门谈彼法体。即是所知。由无始来二执俱颠倒分别故。不能知自他种相。即同唯识自应知倒智也。然疏前体亦非无理。众生身中所有三乘智因。四智本种。及清净法界。涅槃佛尽知也。故非无理。但前解约众生通无为法。后解通摄唯有为也。

言此明别知者。疏意有四。一三慧所缘者。问何以如来能知。众生不知。答唯有如来。知此众生种相体性。起三慧所缘境。经云。念何事闻慧。思何事思慧。修何事修慧。三慧所缘。疏主以九门分别。出体。释名。所缘。废立。诸智相摄。诸行相摄。陀罗尼对明。地证不同。诸门分别。不可广解义门。今应略释。释名者。三是数名。慧是简义。带数释也。慧列不同。有其三种。一闻慧。闻谓能听。即是耳识能闻于声。成是生长圆满之义。慧能简择。以闻为因。因闻所成之慧。依士释。法菀依主也。思谓思惟观察。由思寻虑。胜慧方生。因相应思。所成之慧。牟云邻近释。修者证义。明证境故。体即定数。因定相应所成之慧。亦邻近释。若直言闻慧等。即滥持业。无邻近等。若言所成。便无是过。所缘者。小乘俱舍二十二婆沙师说。闻所成慧唯缘名句文境。未能舍文而观于义。思所成慧。缘名义境。有时由文引义。有时由义引文。未全舍文。而观于义故。修所成慧。缘义境。已能舍文。唯观义故。婆沙学喻云。譬如有人。浮深駃水。曾未学者。不舍所依。曾学未成。或舍或执。曾善学者。不待所依。自力浮度。当知三慧如次亦尔。若依大乘深密第二瑜伽七十七等。彼说三慧皆缘名义。初依听闻。以文为先。而观于义者。名为闻慧。次依思虑。以义为先。而闻文者。名为思慧。次依于修。双观文义。证解明了。名为修慧。此在七地已前。通凡位说。若八地已上一体义分。一修慧上立三慧用。七地已前各别有体。在佛位中。无未曾得。都无闻思。唯有修慧。然诸圣教。随彼所宜相增别说。缘名义异。理实如是三慧行相者。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相国引中边说。一者闻所成慧。唯大乘由闻文义。忆持不忘。名闻慧行相。二者思所成慧。于彼文义。而生智解。名思慧行相。三者修所成慧。于定观察名义。而能修行。成就事业。名修慧行相。又十地论云。如渴思冷水。如饥思美食。如病思良药。如众蜂依蜜。我等亦如是。如渴思冷水。如渴人逢水。且饮不能简择水之好恶。如慧缘教不能简择善恶也。三者。如饥思美食思慧。如吃饮食。在口中觉咸淡有资益。思慧于彼文义而能观察。深取所缘。三如病思良药修慧。如人有病服药即差。服药如断惑。惑尽如病差。四众蜂者。依彼三慧修行圣人如众蜂。得涅槃果如蜜也。三慧体者。经云。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相国此三自性。即是别境中慧。通现及种。思即遍行中思。修慧必于定也。于中闻慧唯取意识相应思惟。所引伴类。亦通五识相应。第七识内缘第八。不缘教故。第八果位方有慧俱。果位无闻慧故。思慧唯意识俱慧。五识俱慧。行相浅故。非第七者。在无漏位。行相深故。佛无思慧。非第八故。修慧体通八识。俱有三界分别者。欲界无修慧。以是散地故。色界无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