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沙门释智圆述

邪正品

夫邪党嫉正,魔乱真道,能惑始学人,故宜辨其相,从所诠以立名也。初且双标,故云邪者魔也,正者圣也。下释邪正既各开四义,则四种之邪,亦名四正。义虽通正,正还是邪。唯指圆顿人法,非邪非正,方名为正。故知总标邪至别教,既以圣解正,则正唯在圆。

邪恶者下,次第释四种邪义。文中四段,皆先示义,次引经证。文列五法是邪恶:一、谤法,二、四重,三、五逆,四、十恶,五、四趣。

言四趣等果者,显上谤重逆恶为因,招感四趣之果也。文云至即谤法,证上阐提谤法义。若欲下,证上四重义,即下经云若言佛说我诸比丘若欲行淫,应舍法服,着俗衣裳也。

此等者,等取五逆十恶也。

邪俗下,三界通是有为,故名邪俗。文中凡列四法:一、烦恼,二、业,三、阴,四、天魔。烦恼、业是因,阴是果。

文云下,证烦恼阴爱,即下,释经对义也。

以有下,证天。魔往昔下,证业。即下经云如来往昔实苦行者,是魔所说;若云示同苦行,为化众生者,是佛所说。

邪偏者,二乘所证,偏在空边,故曰邪偏。

邪渐者,别教渐次入中,故名邪渐。

弃舍二边者,十住弃俗,行向弃真,于初地位,别求本有中道。

三昧魔等者,华严?离世间品云:菩萨有十种魔:一者阴魔,生诸取故;二者烦恼魔,生杂染故;三者业魔,能障碍故;四者心魔,起憍慢故;五者死魔,舍生处故;六者天魔,自憍纵故;七者善根魔,恒执取故;八者三昧魔,久耽味故;九者善知识魔,起着心故;十者菩提法智魔,常不舍故。既菩萨有此十魔,即是邪义也。

邪论无所知者,即下经云若言菩萨不能入于外道邪论,知其威仪也。

汤药无所知,即经云:又亦不知和合诸药,以不知故,乃名如来也。盖以别教破事显理,理性凝然,不能具法,故于邪论诸药及涂割等悉无所知,以邪论等皆是生死事故。下经既判此等以为魔说,故知历别亦在邪摄。

四邪既出于文者,四邪已引经证成,今论四正翻邪,即是文与前同,不须更引,只由邪体亦通正义,故今疏主两向释之。何者?据阐提等,体是邪恶而执正,此恶不出欲界,故得名正,以主执为正也。余三可例。

邪恶下,约四邪、四正,结成四悉。

众邪之根者,以谤法等因,四趣之果,最居底下,隔别义强,故属世界。邪俗既是二十五有,则亦收四趣,而别在人天之善,故曰清升。

所到下,初地名为到处,证道同圆故是常住,入理之益正在此位。

从历下。释伏难也。应问:既是第一义益,何名邪渐?故此答云:只由地前历别而入,故受邪名。是则证道名正,教道名邪。故前三邪及别,地前悉是品题邪义,登地证道乃是正义。三悉属邪,一悉属正,以判品题。

对破世间者,以出世道灭,对破世间苦集,故属对治。

方正是次第大乘者,别人先空,次假,后中,如方楞之物,不能圆转,故以方解正。有本方下多乃名二字者,文误。

能到实相者,地前二观是能到,登地实相是所到。以由二观得入中道实相,故云能到。前既俱受邪名,不可以邪而为入理,故指证所到为第一义。今得正号,故使能所相望,通收地前,俱名第一义也。故云实相即第一义也。实相是地前所望,望实而修,亦名入理。若结品题,则三正属邪,方正属正。且约别教,教权理实,及证道同圆,故得是正。若的论者,三教九界,悉名为邪,唯圆教佛界名正,以判品题,方为尽善。故向列四正,毕究是邪,但为邪法俱有正名。如世外教邪法,孰不自谓真正?是故疏主于邪示正,此正犹邪,意令不惑偏权是邪之正,明识圆顿非邪之正耳。问:云何四邪四正是九界耶?答:邪恶执正是四趣,邪俗善正属八天,偏邪真正乃二乘,邪渐方正独菩萨。四义既在九界中,一向属邪如指掌,唯圆佛界非邪正,方应经题正字义。若观十界唯一心,此则名修邪正观,

通途下,结示前文通途,而明未的显经题也。

今经下,的显经题。

四魔者,所说二藏,能持二人,人法合四。

该前诸邪者,以前四邪不出魔人法故。

佛经、佛律下,唯圆名佛,余教在九。

冠前下,则今人法四正,超出执等四正之上,如冠(平声)冠(去声)在一身之顶。

从此下,结显品题,则正唯在圆,邪收九界。

备有形声两伪者,形约现身,声约说法。

经四魔者,一魔经,二魔律,三持魔经人,四持魔律人。内狭邪谋者,化彼行人,永沉生死,如猎师怀杀害之心也。

若言实生者,经有三段:初云由从天来故,为世恭敬;又复去,次云由昔苦行故,今生成佛,为天等敬;后结为魔说。

不生生者,久已成佛,则是不生,示有父母。是生亦应云本无苦行,为化众生,示现苦行。佛言存略,良以迹果不实,迹因可知,故不云也。

亦应例尔者,例上生不生,应以各行七步是魔说,不行七步是佛说。

今不下,明与上反。

何者下,释意。十方各行是佛圣德,言不可信即是欲隐。

经妻息者,息谓子息。

经娉妻四劲反。说文:聘,访也。尔雅:聘,问也。

经:舍卫者,义净译为名称。大城祇洹者,具云祇陀洹,此云战胜,匿王太子也。生时王与外国战胜,因以为名。须达舍园,祇陀施树,共立精舍,请佛居之。

经:釜鍑,方目、甫救二反。说文:鍑,如釜而口大。三苍:鍑,小釜也。

经推步,步亦推也。

外道夸毗者,夸,苦华反。尔雅云:夸毗,体柔也。郭璞注云:屈己卑身,以柔顺人。此谓外道闻佛有相,不能执正,便云所事之天,亦具于相,此即以柔顺人之义。既谓倍胜,则非屈己。故知疏主用夸毗之言,上取顺人义耳。又先儒或谓夸毗是诈伪之辞,乃与今意符同。故杨子法言云:足言足容,德之藻矣。李轨注云:足言,夸毗之辞;足容,戚施之面。言皆藻饰之伪,非笃实之真。或可字误,应云:夸奢,谓夸张其事,谓天胜佛也。尔雅曰:犯奢,果毅胜也。郭注云:陵犯夸奢,皆得胜也。杜元恺注左传云:庄公欲奢夸夫人,故使宗妇同䞇俱

又见佛下,第二解。业即是因,谓相因相果合六十四,但欲均齐不云胜佛。若据大论第九云:韦陀经中治病星宿法、祠天法、歌舞论议难问法,如是等六十四种世间伎艺,净饭王子广学多闻。若知此事,不足为难。然今经中从治身咒术下,似略列其相,故总结云六十四能。

经十八惑人咒术者,应是惑人咒术,有十八种,但未知名相。暹记云:十八惑人者,从咒术至种种